精进有道 想清楚坚持住有能力 孙陶然 著 自我管理 企业管理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书籍
运费: | ¥ 0.00-15.00 |
库存: | 70 件 |
商品详情
百万畅销书作者孙陶然首部自我管理类作品;1个精进公式,3大能精进领域,5大进阶领,12条职场密令,直击本质,找到万千“术”后的精进之“道”。
书名:精进有道:想清楚、坚持住、有能力
定价:59.00元
作者:孙陶然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20-05
页码:279
开本:32
装帧:假精装
ISBN:9787521716795
优秀的人学习赢家的行动方法,卓越的人思考成功的底层逻辑。
《精进有道:想清楚、坚持住、有能力》是百万册畅销书作者、中国知名企业家、拉卡拉集团董事长孙陶然的首部自我管理类作品。
孙陶然认为,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成功人生的底层逻辑都是不变的:想清楚,坚持住和有能力。而普通人和赢家能力的差距,往往体现在认知、决策和执行这三项“根能力”的修炼上。他在书中深度复盘自己求学、创业、管理和生活经验,从选择、认知、成长、干法和活法五大维度,亲授精进之道,帮助读者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以应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书中既有做人做事的具体方法,又有跃迁精进的底层逻辑,是每一位年轻人必备的人生自我修炼手册。
孙陶然,知名企业家,连续创业者,拉卡拉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创办和联合创办蓝色光标、考拉基金、昆仑堂商学院等知名企业。著有《创业36条军规》和《有效管理的5大兵法》,累计加印近百次,销量超过百万册,被誉为中国的创业和管理圣经。
成功的人,永远留有余力
成功有没有秘籍?其实有,如下四个法则,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的概率。
法则一:走正道。
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是非观念,我们会先问是非再问成败,而动物是弱肉强食、不讲是非的。
走正道是做人做事的基础。走正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不走正道,路会越走越窄。不走正道,即便最后家财万贯、光环满身,也不足羡。
谁都不比谁傻半小时,耍小聪明即便可以得逞一时,半小时后人家就会醒悟过来。如果把视角放到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后,其实走正道更快,是成功唯一的捷径。如果不走正道,一定会死,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法则二:尊重规律。
凡事都是有规律的。例如,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人的年龄要一岁一岁地长,再伟大的人3 岁以后也是4岁,不可能是5 岁,再优秀的品种被拔苗之后,苗也会死。
如果听到很多超越常识或者不合逻辑的事情,比如特别高的利润率、特别快的发展速度、特别高的估值、特别神奇的市场反应等,首先需要提醒自己的是,不合逻辑必有问题,超越常识就是骗局。
法则三:永远留有余力。
看得再准、再有把握的项目,也不要把全部资金投进去;再有把握的一个产品,也不要把公司的未来全部押上去。玩德州扑克的人都知道,顶级高手是从来不all in(全押)的,哪怕他拿到的是已经领先的大牌,在最后一张牌发出来之前,他不会把全部的筹码押上去,因为还存在变数。即便全部的牌都发完了,拿到了顶级大牌,他也不会all in,因为那样的强势对手可能不会支付价值。
练武之人都知道,把全身的力气集中在拳头上一拳打出去,如果打空了,会闪着自己、会伤到自己。即便打中了,如果打中的是特别坚硬的东西,巨大的反弹力也会伤到自己。所有的决策都是在权衡风险和收益,天底下没有只有收益没有风险的事。收益越大,风险越大。所谓的留有余力就是不要为了追求极致的收益,把风险放大到自己不能承受的地步。留有余力就是如果这件事情做败了,我会不会死去?如果没有死去,我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筹码?
法则四:要有预见性。
必须让我们自己能够预知未来。新手开车经常是急刹急停,原因很简单,新手开车时看的是汽车前面一米的地方,临到跟前才看到人或者坑,当然只能猛打方向盘。而老司机开车永远把目光盯在远方150 米的地方,两眼的余光看路的两侧,并且会经常瞄一下后视镜。
所以任何一个老司机对车辆周边的状况永远一清二楚,遇到人和坑,提前100 米就看到了,提前50 米就减速和打方向盘了。有预见性的人都会非常从容,因为如果提前一年半年预知会发生的事情,再大的事儿都不是事儿。
预见性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意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训练和拥有这种意识。闭上眼睛开始想,明天会遇到什么,你肯定能够想得出来。下一个星期呢?下个月呢?三个月以后呢?
如果知道自己需要有预见性,你一定可以有预见性。这个世界,绝大多数时候分胜负根本到不了需要拼刺刀的阶段,大多数时候,坚持做对的事,坚持正确的方法,就已然分出胜负高下。
100 个人说想去做某件事情,往往只有50 个人会出发,所以一出门你的竞争对手就少了50%。而出发的50% 中,又有50% 在遇到第一个困难时会放弃,对手只剩下25% 了。继续向前走,有人因为不走正道翻车了,有人因为不尊重规律受伤了,有人因为不知道留有余力失败了,有人因为没有预见性而出错了。
选择做对的事,马上开始去做,并且一直坚持,基本上就已然看到成功了。
不要做上级愚蠢的殉葬品
工作中,相信每个人都会遇到认为上级的做法是错误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有人认为,我只是执行者,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上级的指示对错与我无关;有人认为,我需要向上级反映我的意见,至于上级听不听,不是我能决定的,反映了我就没有责任了;也有人认为,我必须向上级反映,如果上级不听,我就向上级的上级反映,甚至不惜抗命以达成正确的结果,即便失去岗位也在所不惜,绝对不做上级愚蠢的殉葬品。
这其实是一个两难问题。一方面,要相信上级,因为上级站的角度更高、掌握的信息更多、水平更高;另一方面,上级确实可能会犯错,甚至是大错误,甚至干坏事,怎么办?
我认为,如果坚信上级错了,应该采取第三种方式。
一个组织就像是一支行军队列,上级是走在最前面带路的人,如果路带错了,跟着走只会一起掉到沟里,成为上级愚蠢的殉葬品。发现路错了当然应该高声示警,甚至越级反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的是最终达成结果。这是标准的“结果导向”。
实际上,很多好莱坞大片的主题都是如此,在战斗陷入困境乃至人类遇到危机时,不起眼的小人物奋起抗命,依照普世价值、基本逻辑和常识行动,最终挽回了结局。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没有遵从上级撤退的命令,根据战场情况从正面突围并击毙日军高级将领,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上级以战场抗命的名头处分了李云龙,但是与胜利相比,处分是相当值的,并且从长远来看,上级终究是欣赏和认可李云龙的。
在我们的组织中,我同样鼓励这样的行为。如果一个组织的成员都只会对上级决策“唯命是从”,这个组织是没有活力的,是很危险的。
上级如果错了,有两种可能:战略上错了和战术上错了。战略性错误是指方向错了。说实话,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战略是一个职务行为。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站在山脚下的人永远不要和站在山顶上的人争论风景。上级比你级别高,因此他一定比你更了解方向。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质疑上级对方向的把握。
上级如果发生方向性错误,这是最可怕的。这时候团队中的有识之士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和行动尤为有价值,尤为重要。战术性错误是方法问题。譬如,前方出现了危险,上级没有看到,你看到了,或者是你认为现在的做法达不成结果,而你有更好的方法,毫无疑问,这个时候,你必须大声讲出来,告知上级。如果上级不理会不接受,你要反复讲,同时要告知上级的上级。如果还是没有回应,就要告知更上一级直至最高级别。管理上,指挥序列上,我认同逐级指挥,上级的上级不是我的上级,但信息传递的序列不是如此,组织内应该最大限度保证信息沟通的通畅。
拉卡拉五行文化中,十二条令有一条“亲撰周报”,明确要求每周一中午12 点每个人必须亲自撰写一份周报,发送给自己的上级,抄送给上级的上级,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跨级信息传递沟通的机制。
实际上,日常工作中很难遇到上级犯战略性的错误,99%以上都是战术性的错误。
如何判断上级的指示是否错误呢?战略上,要依靠逻辑和常识,凡事不合逻辑必有问题,超越常识就是骗局;战术上,在于上级的指示是否能达成预期目标,如果能够达成,就是正确的,如果不能达成,就是错误的。如果你认为上级的安排是有问题的,一定要第一时间提出来,如果上级不理睬而你又认为非常重要,一定要反映到上级的上级甚至最高层。如果上级真错了,你力挽狂澜了,不但团队达成了结果,你也同时脱颖而出了;如果上级真错了,你意识到了但没做努力改变,团队达不成结果,上级失败的同时,你也成了上级愚蠢的殉葬品。
-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