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中信出版 | 善战者说+铁马秋风集(套装2册)

100.10
运费: ¥ 0.00-15.00
中信出版 | 善战者说+铁马秋风集(套装2册) 商品图0
中信出版 | 善战者说+铁马秋风集(套装2册)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 善战者说+铁马秋风集(套装2册)

定价: 154.0

作者: 宮玉振,宫玉振

ISBN: 9787521719185




《善战者说》
从军事看管理,向战争学竞争。在不确定的市场和剧烈的竞争环境下,《孙子兵法》12条核心理念如何帮助企业赢得竞争?
本书作者宮玉振拥有军事学和管理学双重背景,多年研读《孙子兵法》,并长期在北大给管理者们上课,围绕战略、组织和领导力这几个主题,提炼出《孙子兵法》中12个理念,辅以鲜活案例,直接帮助和启发管理者。
陈春花、吴如嵩、宋志平作序,冯仑、柳青、黄怒波、秦朔、胡大源等人一致荐。


《铁马秋风集:企业如何向军队学打胜仗》
1.《善战者说》作者宫玉振新作,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华为管理顾问田涛作序荐。
2.本书直击企业痛点。没有企业不想赢,不想打胜仗,而军队的目的就是打胜仗,向军队和战争学对抗、学管人、学带团队、学战略,更直接更显成效。
3.来自商学院和企业实践的紧密结合,把当年金戈铁马的战场,变成如今商学院学习如何打胜仗的课堂。作者在北大国发院开发了一系列与军事与战争有关的现场战略体验课程,包括山东的马陵道与孟良崮、贵州的四渡赤水、川西北的雪山草地、湖南的曾国藩与湘军、甘肃的河西走廊等,将打仗与企业管理直接对接。
4.紧密贴合主题,可读性和指导性强。作者兼具军事学和管理学学术背景,对军事和管理都有深入研究。书稿每个部分紧密贴合主题,旁征博引,通过战争、著名战斗、兵法、商业竞争等案例的引用和深度分析,阐述了如何将战争的智慧应用于商业竞争。



《善战者说》
当今的世界复杂多变,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战争理论领域的峰之作,以其高远的意境、深邃的思想、现实的取向、辩证的思维,以及打动人心的警句和富有启发意义的哲理,受到社会各界和竞争理论研究者的厚爱,成为公认的战略典著作。它包含的丰富信息,对于管理者来讲,是不可多得的学习和借鉴的样本。
本书作者宫玉振老师,是孙子兵法研究会的理事,对孙子兵法与竞争战略、领导力的关系,有着深入研究,多年来在北京大学讲授相关课程,并且与众多企业的一线管理者有着深入而广泛的交流。
本书基于他20多年来对孙子兵法的研读、与管理学的相互验证,辅以不同案例,完整系统地解读了孙子兵法在管理和经营中的启发和应用。

《铁马秋风集:企业如何向军队学打胜仗》
这本书是《善战者说》之后,宮玉振教授又一部关于管理者如何向战争学习的力作。
军事和管理分属不同的领域,打仗的事情,可以用到企业管理中吗?
战场和商场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两个领域都充满了对抗;两个领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两个领域都需要对胜利有强烈的信念和意志;因而两个领域都需要清晰的战略、强大的组织、卓越的领导力以及团队的执行力。因此,战争和军事就可以为商业世界的管理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从战争看竞争,从军事看管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决定竞争胜负的那些本质的要素。
本书分为四部分,从孙子兵法到西方战争理论,从古代军队如何打仗到红军为何能打胜仗,分别阐述企业向军队学什么、从战争视角如何理解管理学、竞争中的取胜之道,以及作者与宋志平、陈春花、杨壮、谢绚丽、樊登等诸多企业家、学者、管理者就军事与管理的探讨,以期对企业管理者如何从战争与军事中感悟管理与竞争之道,提供更多启发。



《善战者说》
荐序一 用兵法的智慧来观照企业的经营/ 吴如嵩
荐序二 搭建自己的战略思维系统/陈春花
荐序三 理清迷思,找到新的繁荣之道/ 宋志平

前言

一讲 五事:管理的五大要素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长期的成功一定是价值观的成功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战场的选择是指挥艺术的核心
分析地形的4个维度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兵以治为胜
一个战略管理模型

第二讲 七计:比较的七个维度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

第三讲 全胜:竞争的四个层面
围棋与象棋的区别
上兵伐谋
学会战略性的思考
其次伐交
网景和索尼为什么失败
其次伐兵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竞争战略的金字塔


第四讲 先胜:攻守时机的把握
先为不可胜:先保证自己不输
以待敌之可胜:再把握赢的机会
战略性的机会需要有足够的定力
不打无把握之仗
冒有胜算的风险

第五讲 任势:资源效能的放大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利用“势”的杠杆作用
造势的原则:其势险,其节短
兵无常势:警惕“势”背后的陷阱

第六讲 击虚:突破方向的选择
避免进攻对手的优势
从对手力量薄弱的地方入手
打关键而又脆弱的节点
找出强点中的弱点
利用对方的大意与疏忽
致命的一击往往并不来自正面
攻心是高层面的击虚
突破后保持持续的投入

第七讲 诡道:竞争策略的运用
“击虚”需要“诡道”
突然性是战略的本质
用策略降低你取胜的成本
行动成功与否不单纯取决于你自己
微软、奥迪与双汇:他们为什么赢

第八讲 并力:战略资源的集中
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切勿同时追逐多个目标
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力量
接受局部和次要方向的损失
成功的集中需要策略掩护

第九讲 主动:对抗局面的掌控
永远要左右你的敌人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
把战略上的被动转化为战役战斗上的主动
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第十讲 机变:打法的机动灵活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并非事先设计出来的四渡赤水
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兵形像水:打造水一样的组织
你需要找到那些不变的东西
因利制权: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

第十一讲 先知:竞争态势的分析
“先胜”的背后是“先知”
加里波利的失败与珍珠港的成功
形人而我无形
知彼知己,知天知地
无所不用其间
进入对手的头脑和内心
我们为什么很难看清真相
关于“知”的三条忠告

第十二讲 将道:动态环境的领导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上下同欲,与众相得
静以幽,正以治

附录 《孙子兵法》题解、原文及译文

参考文献
后记

《铁马秋风集:企业如何向军队学打胜仗》
目录
荐序一 企业家如何培养战略性思维/宋志平
荐序二 在悖论中前进/田涛
前言
企业向军队学什么

新手重打仗,老手看组织 003
管理毁于“形式主义”:企业向军队学打胜仗三忌 017
天道忌巧:曾国藩打造湘军的拙诚之道 025
价值观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军队为什么会成为胜利之师 045
四渡赤水: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决策 057
管理者为什么很难看清真相 074
远离短期目标的陷阱:确定战略目标的三条原则 089
平庸的方案产生不了伟大的胜利:如何构思一个好的行动方案 109
上级的命令,该怎么执行 128
逆境突围的战略与领导力:长征启示录 141
科林· 鲍威尔的7 条领导法则 155
汉塞胡天:丝绸之路与企业家的生命重塑 167

管理学的战争视角
从战争理论看企业竞争的本质属性及指导原则 179
《孙子兵法》与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学派建构 191
取胜之道:一个基于《孙子兵法》的企业竞争理论体系 204
从孙子兵法“全胜”理念看管理者的自我提升 216
中国传统竞争哲学的钻石模型 233
中国传统领导力的哲学基础 245

竞争中的打胜仗之道

切忌用上一场战争的思维打下一场战争 255
典商战案例背后的取胜之道 265
坐看兴废眼前来 275
困境中战略突围的本土智慧 281
柔道战略:弱小企业如何应对强大对手 287
美军精英部队的执行准则 298

军事与管理的对话
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与樊登对谈《善战者说》 305
对话宋志平:孙子兵法与商业实践中的管理方略 331
对话杨壮:中西领导力的差异与融合 351
对话谢绚丽:如何理解中西方竞争战略的异同 368
逆境领导力对话录:企业家的胸怀是委屈撑出来的 387
七问宫玉振:企业家该如何向成吉思汗学习打胜仗 392

代后记 浮躁时代,不如安静读书 399



宮玉振,宫玉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际教授、BiMBA 商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学博士,曾任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那团职研究员,并先后担任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对外联络部主任、事业发展邵主任等。2006年至2007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孙子兵法与竞争战略、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与领导力、战略文化与战略行为、大国战略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著有《中国战略文化解析》等学术著作。在《中国军事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承担及参与国家及军队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
宫玉振
军事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BiMBA商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EMBA学术主任。曾任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研究员、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著有《管理的历史维度》、《中国战略文化解析》、《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美国陆军领导力手册:在任何情况下实施领导的技能、策略与方法》(译著)等十余部,主持和参与十余项国家和全军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先后获国家图书奖特别奖、军事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一等奖、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优秀教学奖、EMBA优秀教学奖等。



《善战者说》
宮玉振博士的经历,使得他既具备了深厚的军事学术底蕴,又对现实的企业管理有着鲜活的感知,因此他来写《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方面的著作,是很合适的。这部《善战者说》反映了他从军事的角度对企业管理中战略、组织与领导力等问题的深入思考,是兵法商用的创新性成果,也是《孙子兵法》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
吴如嵩 军事科学院原战略研究部研究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原副会长

相隔2500 多年,管理者为什么还要读一本关于《孙子兵法》的书?宫玉振老师的《善战者说》给出了充足的理由。了解《孙子兵法》,是我们理解中国谋略智慧和竞争战略的捷径。本书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门,让战略的思维、方法和原则可以衔接到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之下,并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陈春花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

作者抓住企业管理中核心的战略、组织、领导力三大要素,从“学会战略性思考”这一主题入手,突破传统的讲解典的做法,抓住《孙子兵法》中的核心战略理念进行展开,在书中旁征博引,用大量鲜活的战争和企业案例来解读《孙子兵法》中所蕴含的战略智慧,以及对企业竞争与管理的启示。对于当代企业家和管理者来说,作者的这些思考对于我们反思自身的战略、组织与领导力,都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

宫玉振教授的这本书,结合了作者对战争与商业竞争的独到理解,围绕战略、组织和领导力这几个主题,打通了战争的取胜之道与企业的竞争之道之间的界限,提炼出了动荡而不确定的竞争环境中的基本战略理念,是一部难得的从军事看管理、从战争看竞争的专著。
冯仑 御风集团董事长、万通集团创始人

学习战略,西方人读《战争论》,东方人读《孙子兵法》。宫玉振教授的《善战者说》给了我们一个惊喜:让我们再出发,回归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在再创奇迹的深度改革开放的时刻,创建属于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理论。
黄怒波 中坤集团创始人、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理事长

宫教授从兵法谈管理,从历史看当下,将2500 多年前的军事战略抽丝剥茧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如何从容地面对商业变革,以及自我革新,与自己赛跑,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柳青 滴滴出行总裁

读宫玉振教授这本关于《孙子兵法》的书,有助于我们汲取克服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智慧营养,把握《孙子兵法》的核心战略理念,包括“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等。宫玉振教授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商界人士提供了一把战略管理的金钥匙。
秦朔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这本《善战者说》凝聚着作者长期潜心治学的心得,是一本值得读者结合实际反复揣摩的案头工具书。当我们遇到现实问题时,书中大量精心挑选的实例虽不一定会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但会启发我们应该怎样思考。
胡大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BiMBA商学院现地战略体验课程创始人




《善战者说》
前言

《孙子兵法》讲什么
进入正题之前,先讲一个我跟人初次见面时经常会遇到的尴尬事。得知我在大学教书,对方十有八九都会问我一个问题:“您教什么?”我说:“《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好啊,美人计!”对方往往会脱口而出。
《孙子兵法》没有“美人计”,那是《三十六计》里的。
很多人会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混为一谈。有时候到书店买书,封面书名“孙子兵法”,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是“三十六计”。
不仅一般读者,如果不是专门做兵法研究的,即使是学者,有时候也会搞混。一次我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亲耳听到一位军事专家言之凿凿地讲:“《孙子兵法》的后一计,是‘走为上计’!”
西方学者也会出错。我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历史系有一位研究古希腊、古罗马军事史的教授,是耶鲁大学毕业的,为人谦和,学养深厚,学风严谨,经常受美国军方邀请到战争学院、海军学院之类的地方讲课。我很敬重他。因为是同行,我们的交流就相对多一些。我还参加过他给研究生开的军事历史讨论课。
有一天他给我写了一封邮件,说他看到有人在论文里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他想查证一下这句话的具体出处,问我能不能帮他看一看,究竟是出自《孙子兵法》的哪一篇哪一节。我一看就乐了。
那句话翻译成中文,是“杀鸡给猴看”。我跟他说,这不是《孙子兵法》的话,是中国的一句俗语。
读《孙子兵法》,首先要知道,《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本书。
那么,《孙子兵法》究竟是本什么书?《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这本书产生于什么时代呢?
《孙子兵法》是目前中国存世早的兵书,也是影响力大的兵书。它的作者是孙武,写作于春秋晚期。
孙武原是齐国人,出身于齐国的一个军事世家。后来因为齐国内乱去了吴国,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将军,并帮助阖闾成就了霸业。司马迁说,吴国“西破强楚”,往西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北威齐晋”,北边威震曾是霸主的齐国和晋国;“南服越人”,往南降服了越国;孙子“与有力焉”,孙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明的一个上升时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突破时期,也是中国人在思想上活跃、具有原创力的时代。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出了很多师: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当然也包括孙子。我们今天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炽热。
中国人基本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思维逻辑,甚至是基本概念,大多是在那个时代确立的。今天要研究儒家思想,你要回去读《论语》;要研究道家思想,你要回去读《道德经》;要研究中国哲学,你要回去读《易经》;要研究中国人的战略思想,你就要回去读《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从战略的高度,揭示了战争取胜的基本要素和根本原理,也确定了中国人战略思维和战略偏好的基本特质,是世界公认的一部战略学的典著作。
《三十六计》产生的时代,一般认为是明清时期,真正开始在社会流传,则是在民国以后了。明清以后,中国的封建文明走入衰败期,跟春秋战国那个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时代完全不一样。这个时代产生的兵书,与春秋战国那个时代产生的兵书,在境界和层次上也就有明显的差距。《孙子兵法》讲的是战略,是用兵的大“道”;而《三十六计》讲的是谋略,是兵法中的小“术”。
那么,为什么《三十六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反而貌似超过了《孙子兵法》,甚至人们经常会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混为一谈呢?
其实这并不奇怪。《孙子兵法》这本书,确实不好读。
一,这本书产生于春秋晚期,距今已经2 500 多年了。对很多人来说,那个时代的文言文,和我们今天的白话文相比,基本跟外语差不多。你可能认识书中的每一个字,但就是不清楚它在说什么。
第二,这毕竟是一部兵书,讲的都是用兵打仗的基本原则,要是你没有一点儿军事学的基础,可能很难读懂,更不用说领会它的精妙之处了。
第三,这本书太抽象了。《孙子兵法》的通行版本有5 900 多字。2 500 多年来,因为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鲁鱼豕亥,有的版本字数会稍微多一些,但也就6 000 字出头,这还不如我们今天写的一篇学术论文长。
古人评价它“字字珠玑”,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没有一句废话。今天也有人评价它“简单而深奥,简略而深刻”。
所以,这本书的特点是,内容高度抽象、高度概括、高度凝练,背后的逻辑又其严密、其深奥,甚至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曲高往往就会和寡,一般人很难读下去。
《三十六计》呢?非常通俗,讲的几乎全是故事,或者是一个个碎片化的知识点:瞒天过海、围魏救赵、隔岸观火、欲擒故纵、美人计……走为上计。你可能没有读过《三十六计》,但如果你读过《三国演义》,看过《水浒传》,或者听过评书,这些故事早就在你的脑子里了。这些
碎片化的知识点很容易理解,又很容易记住。
通俗的就是大众的。通俗的东西总是更容易普及和传播。这或许就是《三十六计》反而比《孙子兵法》更为知名,甚至很多人把《三十六计》当成是《孙子兵法》的原因吧。
但是就如前面所说,《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孙子兵法》像武林绝学《九阴真经》,那《三十六计》大概就是民间流传的“分筋错骨法”了。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变化极快,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有大量的图书和文章诞生。面对这些,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想读书也不知道该读什么。其实,越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越应该静下心来,读一读典的东西。
苏东坡有一句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 500 多年前产生的一部兵书,直到今天,依然被世人认可,世界都公认它是战略学的典著作,就是因为很少有人对战争与取胜的思考和理解能像孙子这样透彻、深刻。孙子一生就留下了这部6 000 字左右的书。这样的书,已经被历史证明了它的价值,值得我们熟读、深思。
当今世界,很少有人会像战争中的军人那样每天都在直面生死,但是在我们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成功与失败却无所不在。
竞争与战争比起来,当然算得上温情脉脉,但对于失败者来说,结果却同样残酷无情。
战争是一种强的竞争形态,《孙子兵法》所揭示的就是竞争中基本的取胜法则,基本的竞争方法论。所以,我们可以把《孙子兵法》看成一部竞争理论的专著。
用从这种残酷的“强竞争”的环境中总结出来的竞争方法,来审视我们所面临的竞争,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的本质,并找到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这本书都写了什么
《孙子兵法》一共6000 字左右,但是内涵其丰富。如果逐字逐句来讲的话,估计60 万字也写不完。所以我打破了《孙子兵法》的篇章结构,从中提炼出孙子核心的十二个理念,或者叫十二条原则,作为这本书的十二讲。
这十二个理念分别是:“五事”“七计”“全胜”“先胜”“任势”“击虚”“诡道”“并力”“主动”“机变”“先知”“将道”。
一讲“五事”,讲管理的五大要素。
什么因素决定了战争的终胜负?孙子的回答是“五事”,即“道”“天”“地”“将”“法”。这也是战略管理的五大要素。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些基本、简单、普通、
质朴的常识性要素,才是真正决定竞争胜负和组织命运的基本力量。回到这些基本的要素来反思自己的组织,并持之以恒地从这些基本的要素入手,去夯实管理基础,这在竞争中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讲“七计”,讲比较的七个维度。
在战争或竞争的环境下,做好自己的事情当然重要,但相对于对手的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只有分析清楚自己相对于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找出自己所处环境的威胁和机会,才能进行正确的战略评估,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孙子认为应该从七个维度对双方的优劣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战争胜负的结果:“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就是“七计”。“七计”是“五事”的细化与延伸,也是孙子的SWOT(优势、弱势、机会、威胁)分析框架。
第三讲“全胜”,讲竞争的四个层面。
战争的高境界是超越战争,竞争的高境界是超越竞争。《孙子兵法》的一个核心智慧,就是竞争者不但要懂得竞争,更要懂得超越竞争,从更高的层次来理解和把握竞争,争取在“伐谋”“伐交”上战胜对手,并在“伐兵”的层面上运用更多的战略智慧。从而跳出简单的直接对抗式竞争,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境界。
第四讲“先胜”,讲攻守时机的把握。
战争取胜的一条法则是,不要先想着赢,要先保证自己不输,然后再寻找战胜对手的机会。在不确定的战争环境中,你能确定的是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不打无把握之仗。要么不出手,出手就要有胜算,全力以赴,打开局面。你要耐心等待战略性的机会,一需要眼光,二需要定力,同时还要冒经过计算的风险。
第五讲“任势”,讲资源效能的放大。
“势”是力量的放大器。同样的资源,放在不同的“势”中,可以发挥出完全不同的效能。高明的将军依靠“任势”取胜,而不会让自己的下属陷入不断的苦战。战略的核心是创造出有利的态势。高明的战略家之所以高明,是因为他们善于度势、借势、造势。但是有的大势都会过去,在任势的同时,还一定要警惕“势”背后的陷阱。
第六讲“击虚”,讲突破方向的选择。
所谓的击虚,就是从战争全局出发,选择和利用对手关键而脆弱的环节作为打击目标,从而通过一点的突破,来带动整个战略全局的发展。
从市场战略来说,要在市场的缝隙突破,在消费者敏感的地点突破。
从竞争战略来说,要在竞争对手虚弱的时候突破,在对手薄弱的环节突破。这样的战略性行动往往效用大,可以一举打开局面,或者使对手的战略体系陷入崩溃。
第七讲“诡道”,讲竞争策略的运用。
战争与竞争的共同特点是:再美的战略也可能会被对手破坏。在对抗中,计划能否成功往往并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的行动,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手的反应。有效行动的前提是运用有效的策略,引导对手,塑造对手,操纵对手,剥夺对手的反应能力,使对手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击。
第八讲“并力”,讲战略资源的集中。
在决定性的时间、决定性的地点形成决定性的优势,是战争取胜的根本法则。取胜之道的核心原则之一是运用关键的资源去解决关键的问题。在战争中,集中力量于较少或较有限的目标时,你可能会得到更大的收益。
第九讲“主动”,讲对抗局面的掌控。
竞争的实质就是对主动权的争夺。“永远要左右敌人”是军事上的至理名言。竞争者须将对抗的主导权控制在自己手里,调动对手而不被对手调动,塑造对手而不被对手塑造,摆布对手而不被对手摆布。用毛泽东的话说,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第十讲“机变”,讲打法的机动灵活。
环境是战略的大变量之一。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须根据具体情况,保持随机应变、灵活处置。在动态的环境中,只有保持战略和组织的柔性,才能适应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要学会接受不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要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并把你的战略变成利用不确定性来创造机会的过程。
第十一讲“先知”,讲竞争态势的分析。
在孙子的战略思想中,“知”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认为,“先知”是有取胜之道的奥秘所在。情报失误是战争胜利的大杀手,信息优势在对抗中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力量优势。成功的决策须建立在对竞争态势正确分析的基础上。
第十二讲“将道”,讲动荡环境下的领导。
再好的取胜原则也需要优秀的领导去实施。战争是好的领导力课堂,在复杂、残酷、危险、紧张的战争环境中,将军须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才能率领他的士兵取得胜利。同样,在复杂、动荡而充满压力的商业环境中,优秀的领导者也需要强大的领导力,才能赢得下属的信任,打造出有凝聚力的团队,释放出组织的能量,全力以赴,赢得竞争。
孙子提出将军应该具备“五德”,避免“五危”,此外还提出了“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上下同欲、与众相得”“静以幽、正以治”等具体要求。
这十二讲中,“五事”“七计”两讲,讨论的是组织管理的深层基础;“全胜”到“先知”九讲,梳理的是竞争战略的九条原则;“将道”一讲,揭示的是领导力的基本内涵。组织管理、竞争战略、领导力是管理学中基本的问题。本书就是围绕这三个模块展开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十二个理念或者说十二条原则,并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相互配合、互为基础的。
有的理念和原则往往都需要态势的感知和策略的配合,因而都需要“先知”和“诡道”;有效的“击虚”和“任势”需要“并力”,所谓的“杀鸡要用宰牛刀”;好的“主动”需要“机变”,即主动灵活;“五事”则是你运用其他理念的根本;等等。
在实际的战争中,单独使用一个理念、一条原则就能取胜的情况很少。战争史上那些漂亮的仗,往综合运用了多个理念、多条原则。
就像孟良崮战役这样的典战例,你可以从中看到“并力”中的集中绝对优势;你可以看到“击虚”中的打关键而又脆弱的环节,抓住对手强点中的相对弱点;你可以看到“先胜”中的要有足够的战略耐心;你可以看到“机变”中的根据情况随机应变;你可以看到“任势”中的势险节短;你可以看到“先知”中的准确洞察战场态势;当然,你还可以看到“五事”的几乎全部要素,尤其是“得道者胜”。
拳击比赛打的是组合拳。多个理念、多条原则的综合运用,可以大大提高你取胜的概率。
你如果能够前后各讲联系起来读,结合起来看,就会更容易读出《孙子兵法》背后的东西;对我们上面所说的“取胜= 实力X 战略”的等式,也就会有更好的理解。
所以,讲,我是分开讲;用,你却要综合用。
还有一点我想提醒的是,《孙子兵法》讲的都是战争中的取胜之道,我们也可以叫它战争的理论。理论是在无数人的经验的基础之上,总结出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它让人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及其背后的行为逻辑。《孙子兵法》讲的是取胜的基本规律,规律性的东西然是有价值的。
但是,正如宋代武学博士何去非所说,“法有定论,兵无常形”,兵法永远有固定的原则,战争却永远没有固定的模式。照搬兵法打仗,就如同照搬棋谱下棋、照搬套路搏击、照搬从商学院课堂学到的流程和模型来做管理一样,向来都是自我取败之道。
没有人会只靠书本打仗,就像没有人会只靠理论管理一样。好的兵法,提供的从来不是现成的行动指南,更不是唬人的谈资和包装,而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供思维的启迪,包括对现象的洞察力和对事务的判断力。一句话,好兵法提供的是活的智慧,而不是死的条文。
兵法可以教给你的,大多是取胜的一般原则。但原则的具体运用,却需要靠你自己去创造性地领悟。这就需要你在读《孙子兵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和学习孙子总结出来的理念与规律,更重要的是要牢记“法有定论,兵无常形”的古训,把这些理念和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发展这些规律。
用何去非的话说,就是“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常能缘法而生法,与夫离法而合法”。这才是读兵法应有的境界。
高手不会一味固守兵法,而是灵活地运用兵法。他们经常根据一条兵法原则,创造出另一条兵法原则。甚至表面违背了兵法的教条,却在更高程度上符合了兵法的原理。
打破了有兵法的原则,但是创造出了新的原则,这才是高手中的高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无视兵法的原则,或者说《孙子兵法》总结出来的原则就没有意义了。里德·霍夫曼曾经讲:“规则不是《圣经》,它们的存在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因此如果你能改进规则,就应该这样做。另一方面,规则之所以存在,通常是有原因的。违反规则时你需要有谦逊之心,并认识到你可能无法了解有后果。打破规则并不总是作弊,但它始终是高风险活动,因此需要谨慎和同情心。”
所以,《孙子兵法》总结出来的理念和原则,其实是帮你学会战略性思考的渡船,孙子其实是那个摆渡人。当你把孙子的理念和原则掰开了、揉碎了、消化了、吸收了,它的精髓已经进入了你的血液,你已经形成了战略思维和战略意识;你已经达到了儒家讲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佛家讲的离相无念、不住于相的境界;你也就可以像庄子说的那样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了。
你也就真正悟到了赢的智慧和取胜的法则。

《铁马秋风集:企业如何向军队学打胜仗》
宫玉振教授是军事学和管理学的两栖学者,在从军事看管理方面有着独树一帜的视角,他也是少有的能在课堂上把战争的战例和企业的案例讲通的教授。他致力于打通军事和管理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企业家可以向军事和战争借鉴学习经营管理之道,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军事和商业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如果我们能够把军事里的东西、战争里的东西、军队里的东西,很好地引入企业,我们就可以培养出一大批更优秀的企业家。而宫玉振教授的这本新书又一次为我们打通了战场和商场的界限,为我们制定企业战略提供了一个思想宝库。
——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中国企业发展与改革研究会会长

读《铁马秋风集》,我将其与任正非的讲话文稿进行比较,任正非很具鼓动性的感性词语包裏着深刻的理性,而宫老师颇具哲理性的语言遮掩不住军人的激情。他们都曾经是军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是一种以经营活动为指向的商业军队。组织力与领导力的相辅相成,锻造了一支超大规模商业团队的超强执行力,这是军事管理带给华为的深刻影响。事实上,许多美国著名的大企业都从军队管理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宫老师是军事理论专家,给企业管理者讲军事管理,但全书从头至尾是节制的、警惕的,倡导企业和企业家向军队和军事家们学习军事管理,又告诫读者不要走向军事管理膜拜,不要走向盲从与端。
——田 涛
华为公司高级顾问

管理毁于“形式主义”:企业向军队学打胜仗三忌
军队从诞生那天开始,其天职就是要准备打仗,而且还须打胜仗。可以说,数千年来,军人们围绕战略、组织、领导力以及执行力等所做的有思考,都是围绕着“打胜仗”这条主线展开的。在“打胜仗”方面,没有任何其他的组织会比军队更加专业。这也是那么多处于激烈竞争环境的企业,纷纷向军队学打胜仗的原因。华为、阿里的成功,更是鼓励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提升管理水平、突破竞争困境的希望投向了军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企业学习和借鉴军队打胜仗的经验,从而提高打胜仗的信心和能力,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商业与军事毕竟是不同性质的领域,企业与军队毕竟是不同性质的组织,更不用说任何学习都须基于学习者自身的客观实际。企业如果不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而是机械、盲目、片面地去学,反而难见成效,甚至事与愿违。
任何事情都存在着过犹不及的风险,不少企业家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了严重的误区,甚至为此付出了无谓的代价。总结这些企业的失败教训,我认为,企业向军队学打胜仗有三忌:一忌生搬硬套,形式主义;二忌急功近利,机会主义;三忌简单粗暴,片面主义。

一忌生搬硬套,形式主义

一提到向军队学打胜仗,很多人就会想到军事化管理,包括员工搞军训,高管用军语,稍微进一步的是搬用军队的体制编制,包括总部制、大区制,还有中国特色的政委制等。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其实大多沦为口号、沦为形式。时间一长,没有太大效果,领导者也就只好灰心丧气,偃旗息鼓。
军队作为一个整体,从技术装备到战略战术、编制体制,都是为了适应此时此地的作战需要,解决此时此地所面临的战争问题。换言之,军队的管理方式与行为偏好,都是有其背后的深层逻辑与约束条件的。逻辑一变,条件一变,军队的做法就会随之改变。
一般来说,装备的发展决定了战争形态的演变,战争形态的演变决定了军队战略战术的演变,战略战术的演变又然要求体制编制的变革。所以,军队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即使是军队自身,照搬过去的战略战术或者别人的体制编制,不符合战争的时代要求,不符合自身的客观实际,同样也打不了胜仗,何况是企业这样不同领域的不同性质的组织。对于企业来说,不顾自身的发展阶段,不顾管理对象的不同,不顾所处行业的特点,一哄而上,盲目跟风,生搬硬套军队的做法,往往学到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主义的,与企业自身的管理实践根本就是两张皮,这样做反而会扭曲了企业的管理,未受其益,先蒙其害。
所以,向军队学打胜仗,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学习。军队在打胜仗方面的探索与经验当然可以给企业提供启发,但并不是有的企业都要向军队学习,也并不是有的军队或者军队管理的有方面都应该成为企业学习的对象。古今中外的军事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因为封闭、僵化、保守、失去变革的动力与能力,从而失去战斗力,在实战中败得一塌糊涂的军队。把军队的有做法变成神话,只能与向军队学打胜仗的初衷南辕北辙。
实际上,对于企业来说,借鉴军队怎么做固然重要,思考军队为什么这样做、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才更为关键。想清楚军队为什么这样做的逻辑与机制,弄明白这样做的前提与得失,掰开了,揉碎了,并切切实实地结合企业自身的客观实际与所面临的问题,才能从方法论的层面为汲取和借鉴军队的探索与经验提供指导,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以及如何去学。
因此,企业向军队学习打胜仗,应该是思考其逻辑、借鉴其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其做法、套用其形式。这样的学习,才是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才可以真正落地并取得成效。阿里的政委体制之所以相对成功,就是这个原因。不少企业学阿里的政委体制却学不来,也正是因为光看到做什么,却没有真正想明白为什么。
向军队学习,忌讳的就是学个皮毛,仅得其形,未得其神,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可惜的是,很多企业向军队学打胜仗,就是停留在这个层面,因此也就很难学到点子上。

二忌急功近利,短期主义

打胜仗需要战斗力,而战斗力的生成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战略意识的养成、组织与团队的建设、领导力的锻造、执行力的打造,都是如此。
战争中从来没有真正偶然和侥幸的胜利,有的胜利都建立在扎实准备的基础上。练兵千日,方能用兵一时。所以孙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是“道”“天”“地”“将”“法”这五大基本要素。他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负之政。”在战争中,恰恰是这些基本的要素,才是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力量。抓住这些基本要素,持之以恒地从这些要素入手,在基本面上去夯实军队战斗力的基础,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水平,对于打胜仗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因此,真正持续性的胜利,一定是建立在长期主义的基础之上的。
战争忌讳的是什么?胜则一日千里,负则一败涂地。黄巢也好,李自成也好,张献忠也好,之所以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暴起暴落,成不了事儿,就是因为只知攻城破寨、走州过府、招兵买马、随掠而食,却没有长远的眼光,没有扎实的投入,从而陷入了所谓的“流寇主义”。流寇有的胜利,都是无根的胜利。因而流寇也就注定只能是历史的匆匆过客,总是摆脱不了止于草莽的宿命。
然而在向军队学打胜仗的过程中,许多企业恰恰有意无意忽略了这一条。很多企业之所以想起来要向军队学习,是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抄捷径心态,以为有一种打胜仗的灵丹妙药,可以立竿见影,组织上迅速扩张,市场上攻城略地,文化上脱胎换骨。这是一种典型的短期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心态。打胜仗,尤其要持续地打胜仗,是没有速效药的。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管理者恰恰是抱着这样一种速成的浮躁心态来学打胜仗的。
今天的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变成正规战、阵地战、攻坚战、持久战,越来越进入结硬寨、打呆仗的阶段,对企业基本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机会主义的时代正在让位于战略管理的时代。
企业管理者都想打胜仗,但战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企业要想打胜仗,就须从决定胜负的基本要素入手,老老实实地沉下心来,一点一点地把打胜仗的基本面做好,这样才能奠定持续打胜仗的根基。否则,所谓的打胜仗,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三忌简单粗暴,片面主义

如果你问一位没有军旅经验的人,哪句话能代表他所理解的军队管理的特质,十有八九他会回答“没有任何借口”,或者说“保证完成任务”。
普通人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把军队的管理简化成通常所理解的军事化管理,进而以为军事化管理就是绝对服从,就是严格的纪律,就是无条件执行,就是上对下的控制,就是令行禁止,就是令出如山倒。这也是很多企业家热衷于军事化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这样的军事化管理确实可以让企业家过一把发号施令的瘾,然而这实际上是对军队管理的片面化理解,板可以一时爽,却并没有抓住向军队学打胜仗的精髓。
军队当然要强调服从,要强调纪律,要强调完成任务,但这只是军队管理的一个侧面,而绝非全部。真正保证军队打胜仗的机制,远远比这些要复杂得多。战争的特点是什么?战争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人的理性总是有限的,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看到结果,没有人对大势的理解能够一步到位,更没有人会一次性看清有的过程和细节。战争须有计划。没有计划或者计划漫不经心,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但是在战争史上,完全按照计划来实现的战略,只能是例外,而不可能是常态。这是战争中大的悖论。
在这种情况下,军队的组织与执行就不可能完全是控制型的、指令型的,或者是绝对服从型的。片面地理解军队的管理,甚至简单粗暴地把服从、纪律、控制等管理元素端化、绝对化,是陷入了又一个巨大的误区。
实际上,即使对于军队这种以等级制为特征的组织来说,官僚化和刚性化也向来是打胜仗的大忌。僵化的军队在动态而不确定的战争环境中注定会遭遇失败。尤其是在当代战争中,军队战斗力的主要来源,不是呆板的服从,而是迅速的响应能力。在今天的军队中,传统的集中化、指令性的管理模式正在转型为去中心化、涌现性的管理模式,敏捷型组织已经是军队组织发展的基本方向。好的军队须适应多种作战环境、多种作战条件、多种作战形态,这就要求军队的组织与管理须是柔性的、灵活的、敏捷的、适应性强的,这样才能充分激活下属的活力,充分发挥团队的主动性,从而可以在动态而复杂的环境中迅速调整、迅速响应,创造性地完成各种作战任务。
孙子曾经提出,好的下属的特点是“战道胜,主曰无战,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从战争规律上来分析,有胜把握的,即使君主说不打,也可以坚持打;没有胜把握的,即使君主说一定要打,也可以不去打。进不企求战胜的美名,退不回避违命的罪责,只求保全民众,而符合君主的利益。这样的下属,才是组织的宝贵财富。
领导都喜欢忠诚的下属,战争环境中忠诚尤其重要。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忠诚。一种忠诚是对领导的话言听计从,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敢违背领导的决定。这是僵硬的忠诚,是低级的忠诚,是平庸的忠诚,是缺乏担当的忠诚。本质上,这种只对领导的命令负责的忠诚,是一种自私的忠诚,是一种伪忠诚。
还有一种忠诚,不是简单地忠诚于领导的决定,而是从整个组织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可能未事事顺着领导,可能他的行为会有违领导的指示,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是从组织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的。这样的忠诚,才更符合组织的利益,才更有利于达成领导期待的目标。这种忠诚才是可贵的。这种人真正把自己的命运与组织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因而把组织的利益看得高于个人的得失。这种忠诚,才是真忠诚。
太听话的下属,从来就不是好的下属。真正好的下属,一定是从全局的高度去思考自己的任务,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组织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得失,不是仅仅局限于领导给自己的命令。
在这样的背景下,服从也好、纪律也好、控制也好,就不可能是绝对的,而只能是相对的,是为更好地完成任务服务的。片面地强调这些要素,以为这是军队管理的精髓甚至全部,是军队之所以能打胜仗的原因,从而把这些要素绝对化,只会使企业的管理更快地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背道而驰,从而离打胜仗的目标越来越远。

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中信出版 | 善战者说+铁马秋风集(套装2册)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