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 14.3中文版电路设计与仿真自学速成Multisim教程电路原理图设计PCB设计电路模型分析
¥74.90
运费: | ¥ 0.00-20.00 |
商品详情
书名:Multisim 14.3中文版电路设计与仿真自学速成
定价:99.8
ISBN:9787115629944
作者:王成 闫少雄
版次:第1版
出版时间:2024-09
内容提要:
全书以Multisim 14.3中文版为平台,介绍讲述了电路设计技术与仿真相关知识。全书共12章,内容包括EDA设计基础知识、Multisim用户界面、原理图设计基础、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测量仪器电路分析、电路SPICE分析、 信号放大电路、电源电路、PCB设计基础、印制电路板的设计、PCB后续操作、51系列单片机CAN总线电路设计实例等内容。 在介绍的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及学习的通常心理,及时给出总结和相关提示,帮助读者及时快捷地掌握所学知识。全书解说翔实,图文并茂,语言简洁,思路清晰。 本书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电子相关专业课堂教学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种培训机构培训教材,同时适合作为电子设计爱好者作为自学辅导书。 随书配送的电子资料包含全书实例的源文件素材和全部实例动画及基础知识同步讲解AVI文件,以及为方便老师备课而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电子教案。
作者简介:
王成,男,1981年出生,湖北宜昌人,博士,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副教授,长期从事电子设计与虚拟仪器技术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参与军内科研等科研项目10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闫少雄,?西北工业大学天线伺服控制技术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从事移动车载、船载天线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多项。
目录:
目 录
第 1章 EDA设计基础知识 1
1.1 EDA技术概述 1
1.1.1 EDA技术的发展 1
1.1.2 EDA技术的应用 2
1.1.3 EDA软件功能 2
1.1.4 EDA设计流程 3
1.2 常用EDA软件 3
1.2.1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 4
1.2.2 PCB设计软件 5
1.3 NI Multisim概述 6
1.3.1 NI Multisim的发展 7
1.3.2 NI Multisim的功能 8
第 2章 Multisim用户界面 9
2.1 NI Multisim 14.3编辑环境 9
2.1.1 菜单栏 10
2.1.2 工具栏 13
2.1.3 项目管理器 16
2.1.4 电子表格视图 18
2.2 NI Multisim 14.3的帮助系统 20
2.2.1 使用目录和索引查找在线帮助 20
2.2.2 查找Multisim范例 20
2.2.3 使用网络资源 21
2.3 原理图文件 24
2.3.1 工程文件 24
2.3.2 图页文件 27
2.3.3 支电路文件 28
2.4 电路图属性设置 29
2.4.1 设置对象可见性 30
2.4.2 设置图纸颜色 30
2.4.3 设置线宽 32
2.4.4 设置图纸所用字体 33
2.4.5 设置PCB信息 33
2.4.6 设置图层信息 33
2.5 设置原理图工作环境 34
2.5.1 设置原理图的路径参数 34
2.5.2 设置消息提示参数 36
2.5.3 设置文件保存参数 37
2.5.4 设置元器件参数 37
2.5.5 设置常规参数 38
2.5.6 设置仿真参数 39
2.5.7 设置预览参数 40
第3章 原理图设计基础 41
3.1 原理图的设计 41
3.1.1 电路原理图设计流程 41
3.1.2 原理图的组成 42
3.2 元器件放置 43
3.2.1 所有元器件库 43
3.2.2 分类元器件库 44
3.2.3 查找元器件 45
3.2.4 放置元器件 47
3.3 调整元器件位置 48
3.3.1 元器件的移动 48
3.3.2 元器件的旋转 49
3.3.3 元器件的对齐 50
3.4 元器件属性编辑 50
3.4.1 “标签”选项卡 51
3.4.2 “显示”选项卡 52
3.4.3 “值”选项卡 52
3.4.4 “故障”选项卡 53
3.4.5 “管脚”选项卡 54
3.4.6 “变体”选项卡 54
3.4.7 “用户字段”选项卡 55
3.5 电路连接 55
3.5.1 导线连接 56
3.5.2 节点连接 58
3.5.3 总线连接 59
3.5.4 连接器连接 61
3.6 图形注解 62
3.6.1 绘制直线 63
3.6.2 绘制圆弧 64
3.6.3 添加图片 65
3.6.4 添加单行文字说明 65
3.6.5 添加多行文本注释 66
3.7 连接仪器仪表 67
3.8 原理图的电气检测 68
3.8.1 原理图的自动检测 68
3.8.2 在原理图中*ERC检查 70
3.9 报表输出 71
3.9.1 材料清单报表 71
3.9.2 网表报告 73
3.9.3 元器件详情报表 74
3.9.4 交叉引用元件报表 75
3.9.5 原理图统计数据报告 75
3.9.6 多余门电路报告 76
3.10 电路仿真 76
3.10.1 电路仿真步骤 76
3.10.2 交互仿真 77
3.10.3 探针 81
第4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84
4.1 电路基本知识 84
4.1.1 电路的组成 84
4.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85
4.2 元器件 88
4.2.1 元器件分类 88
4.2.2 常用电子元器件 89
4.2.3 基本元器件库 91
4.2.4 基本元器件工具栏 93
4.3 电源 93
4.3.1 电源库 93
4.3.2 理想电压源 95
4.3.3 仿真激励源 96
4.3.4 直流电流源 97
4.3.5 交流信号激励源 98
4.4 万用表 98
4.4.1 万用表原理 98
4.4.2 万用表 99
4.4.3 Agilent万用表 100
4.5 示波器 101
4.5.1 示波器 101
4.5.2 4通道示波器 103
4.5.3 Agilent示波器 104
4.6 信号发生器 108
4.6.1 函数发生器 108
4.6.2 Agilent函数发生器 108
4.7 电阻器 109
4.7.1 电阻器串联和并联等效电路 110
4.7.2 欧姆定律 111
4.7.3 电阻分压电路 111
4.7.4 电阻分流电路 117
第5章 测量仪器电路分析 124
5.1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124
5.2 电流表 125
5.2.1 电流表的分类与原理 125
5.2.2 安培计 125
5.3 电压表 126
5.3.1 电压表的分类和原理 126
5.3.2 伏特计 127
5.4 功率表 128
5.4.1 功率表的原理 128
5.4.2 瓦特计 128
5.5 电容器 129
5.5.1 电容器串联和并联等效电路 129
5.5.2 电容分压电路 130
5.5.3 电容积分电路 133
5.5.4 电容微分电路 137
5.6 二极管 138
5.6.1 二极管的分类及符号 139
5.6.2 二极管主要参数 141
5.6.3 二极管库 142
5.6.4 单向晶闸管应用电路 142
5.7 电感器 147
5.7.1 电感器的分类及符号 147
5.7.2 带通滤波器电路 148
5.8 变压器 150
5.8.1 变压器的分类 150
5.8.2 变压器的主要参数 150
5.8.3 电源变压器电路 151
5.8.4 带抽头电源变压器电路 153
5.9 晶体管 156
5.9.1 晶体三极管分类 157
5.9.2 晶体管库 158
5.9.3 指示器元器件库 159
5.9.4 波特测试仪 160
5.9.5 单管功率放大电路 161
第6章 电路SPICE分析 168
6.1 直流分析 168
6.1.1 直流工作点分析 168
6.1.2 直流扫描分析 170
6.1.3 时钟信号激励源 171
6.1.4 蜂鸣器应用电路 171
6.2 交流分析 179
6.2.1 模拟元器件库 180
6.2.2 交流分析设置 181
6.2.3 CE BJT放大器电路 181
6.3 瞬态分析 184
6.3.1 瞬态分析设置 184
6.3.2 双稳态振荡器电路 185
6.4 参数扫描 193
6.4.1 参数扫描分析 194
6.4.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195
6.5 傅里叶分析 198
6.5.1 傅里叶分析仿真参数设置 199
6.5.2 交流放大电路 200
6.6 噪声分析 204
6.6.1 热噪声信号源 204
6.6.2 噪声分析参数设置 205
6.6.3 RC串并联振荡电路 206
6.7 失真分析 211
6.7.1 失真分类 211
6.7.2 失真分析仪 212
6.7.3 失真分析参数设置 213
6.7.4 三极管开关电路 213
6.8 温度扫描分析 219
6.8.1 温度扫描参数设置 219
6.8.2 二极管限幅电路 220
第7章 信号放大电路 225
7.1 分立元器件放大电路 225
7.1.1 放大电路结构 225
7.1.2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226
7.1.3 基本放大电路组成原则 226
7.1.4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 227
7.1.5 BTL功率放大电路 235
7.2 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 237
7.2.1 平坦式电路 237
7.2.2 网络分析仪 238
7.2.3 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240
7.2.4 差动放大电路 245
7.3.1 层次结构电路 249
7.3.2 调幅AM信号激励源 250
7.3.3 调频FM信号激励源 251
7.3.4 串联谐振电路 251
7.4 振荡器电路 259
7.4.1 振荡器的组成与原理 260
7.4.2 变压器耦合振荡电路 260
第8章 电源电路 267
8.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267
8.2 整流电路 267
8.2.1 LabVIEW仪器 268
8.2.2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268
8.2.3 倍压整流电路 276
8.3 滤波电路 280
8.3.1 全局连接器 281
8.3.2 光谱分析仪 281
8.3.3 电感滤波电路 283
8.3.4 有源带阻滤波器 286
8.4 稳压电路 292
8.4.1 IV分析仪 292
8.4.2 二极管稳压电路 293
8.5 信号生成和变换电路 297
8.5.1 方波信号产生电路 297
8.5.2 降压斩波电路 299
第9章 PCB设计基础 303
9.1 印制电路板的概述 303
9.1.1 印制电路板的作用 303
9.1.2 印制电路板的分类 304
9.1.3 印制电路板的组成 306
9.1.4 印制电路板设计原则 309
9.1.5 印制电路板设计步骤 312
9.2 Ultiboard 14.3的功能特点 313
9.3 Ultiboard 14.3界面简介 314
9.3.1 菜单栏 315
9.3.2 工具栏 315
9.3.3 鸟瞰窗 316
9.3.4 工作区 317
9.3.5 设计工具箱 317
9.3.6 数据表视图 318
9.3.7 状态栏 318
9.4 电路板环境参数设置 318
9.4.1 单位和网格设置 319
9.4.2 电路板层数设置 320
9.4.3 垫片、通孔信息 321
9.4.4 电气层设置 322
9.4.5 规则设置 322
9.5 电路板物理结构设置 323
9.5.1 电路板的分层 323
9.5.2 电路板层显示 324
9.5.3 电路板层颜色设置 324
9.6 全局参数设置 325
第 10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329
10.1 PCB的设计流程 329
10.2 创建PCB文件 329
10.2.1 新建项目文件 330
10.2.2 新建设计文件 331
10.3 绘制电路板物理边框 332
10.3.1 绘图工具绘制 332
10.3.2 导入DXF文件 334
10.3.3 库文件模板 335
10.4 导入封装元器件 337
10.4.1 生成PCB网络表: 338
10.4.2 从网络报表导入 338
10.4.3 直接导入封装 340
10.5 自动布局 341
10.5.1 自动布局 342
10.5.2 局部自动布局 342
10.6 手工布局 344
10.6.1 元器件的选取 344
10.6.2 调整元器件位置 346
10.6.3 调整元件封装方向 347
10.6.4 元件封装的对齐操作 347
10.6.5 锁定元件与解锁元件 349
10.7 电路板的布线 350
10.7.1 布线原则 350
10.7.2 布线策略设置 351
10.8 自动布线 353
10.8.1 全局自动布线 354
10.8.2 对选定的*件自动布线 354
10.8.3 对选定的网络自动布线 355
10.9 手动布线 356
10.9.1 直线连接 356
10.9.2 跟随连接 357
10.9.3 连接机连接 357
10.9.4 编辑布线 358
10.9.5 扇出布线 359
10.10 添加安装孔 360
10.11 敷铜 361
10.11.1 添加敷铜区 361
10.11.2 敷铜属性设置 362
10.11.3 补泪滴 365
第 11章 PCB后续操作 367
11.1 PCB的基本操作 367
11.1.1 添加元件封装 367
11.1.2 网络编辑 368
11.1.3 鼠线的显示 369
11.1.4 对象的交换 370
11.2 编号管理 371
11.2.1 元件的重新编号 371
11.2.2 回编 371
11.3 3D效果图 373
11.3.1 显示预览图 373
11.3.2 3D视图显示 374
11.4 电路板的测量 375
11.5 PCB板的输出 375
11.5.1 设计规则检查 375
11.5.2 连通性检查 376
11.5.3 测试点检查 377
11.6 打印输出 378
第 12章 51系列单片机CAN总线电路设计实例 381
12.1 51系列单片机CAN总线实例设计说明 381
12.1.1 51系列单片机CAN总线学习板介绍 381
12.1.2 CAN总线电路设计原理 382
12.2 创建项目文件 383
12.3 制作元件 385
12.3.1 制作AT89S52 385
12.3.2 制作SJA1000 392
12.3.3 制作P82C250 394
12.4 绘制原理图 396
12.4.1 微控制器电路模块 396
12.4.2 CAN 通信控制器电路模块 405
12.4.3 串口芯片MAX232电路 408
12.4.4 滤波电路模块 411
12.4.5 DC/DC电源隔离电路模块 412
12.4.6 CAN 总线收发器电路模块 415
12.5 元件清单 417
12.6 设计电路板 421
12.6.1 导入封装 421
12.6.2 *件布局 423
12.6.3 *件布线 426
12.6.4 电路板尺寸标注和DRC检查 428
定价:99.8
ISBN:9787115629944
作者:王成 闫少雄
版次:第1版
出版时间:2024-09
内容提要:
全书以Multisim 14.3中文版为平台,介绍讲述了电路设计技术与仿真相关知识。全书共12章,内容包括EDA设计基础知识、Multisim用户界面、原理图设计基础、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测量仪器电路分析、电路SPICE分析、 信号放大电路、电源电路、PCB设计基础、印制电路板的设计、PCB后续操作、51系列单片机CAN总线电路设计实例等内容。 在介绍的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及学习的通常心理,及时给出总结和相关提示,帮助读者及时快捷地掌握所学知识。全书解说翔实,图文并茂,语言简洁,思路清晰。 本书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电子相关专业课堂教学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种培训机构培训教材,同时适合作为电子设计爱好者作为自学辅导书。 随书配送的电子资料包含全书实例的源文件素材和全部实例动画及基础知识同步讲解AVI文件,以及为方便老师备课而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电子教案。
作者简介:
王成,男,1981年出生,湖北宜昌人,博士,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副教授,长期从事电子设计与虚拟仪器技术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参与军内科研等科研项目10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闫少雄,?西北工业大学天线伺服控制技术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从事移动车载、船载天线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多项。
目录:
目 录
第 1章 EDA设计基础知识 1
1.1 EDA技术概述 1
1.1.1 EDA技术的发展 1
1.1.2 EDA技术的应用 2
1.1.3 EDA软件功能 2
1.1.4 EDA设计流程 3
1.2 常用EDA软件 3
1.2.1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 4
1.2.2 PCB设计软件 5
1.3 NI Multisim概述 6
1.3.1 NI Multisim的发展 7
1.3.2 NI Multisim的功能 8
第 2章 Multisim用户界面 9
2.1 NI Multisim 14.3编辑环境 9
2.1.1 菜单栏 10
2.1.2 工具栏 13
2.1.3 项目管理器 16
2.1.4 电子表格视图 18
2.2 NI Multisim 14.3的帮助系统 20
2.2.1 使用目录和索引查找在线帮助 20
2.2.2 查找Multisim范例 20
2.2.3 使用网络资源 21
2.3 原理图文件 24
2.3.1 工程文件 24
2.3.2 图页文件 27
2.3.3 支电路文件 28
2.4 电路图属性设置 29
2.4.1 设置对象可见性 30
2.4.2 设置图纸颜色 30
2.4.3 设置线宽 32
2.4.4 设置图纸所用字体 33
2.4.5 设置PCB信息 33
2.4.6 设置图层信息 33
2.5 设置原理图工作环境 34
2.5.1 设置原理图的路径参数 34
2.5.2 设置消息提示参数 36
2.5.3 设置文件保存参数 37
2.5.4 设置元器件参数 37
2.5.5 设置常规参数 38
2.5.6 设置仿真参数 39
2.5.7 设置预览参数 40
第3章 原理图设计基础 41
3.1 原理图的设计 41
3.1.1 电路原理图设计流程 41
3.1.2 原理图的组成 42
3.2 元器件放置 43
3.2.1 所有元器件库 43
3.2.2 分类元器件库 44
3.2.3 查找元器件 45
3.2.4 放置元器件 47
3.3 调整元器件位置 48
3.3.1 元器件的移动 48
3.3.2 元器件的旋转 49
3.3.3 元器件的对齐 50
3.4 元器件属性编辑 50
3.4.1 “标签”选项卡 51
3.4.2 “显示”选项卡 52
3.4.3 “值”选项卡 52
3.4.4 “故障”选项卡 53
3.4.5 “管脚”选项卡 54
3.4.6 “变体”选项卡 54
3.4.7 “用户字段”选项卡 55
3.5 电路连接 55
3.5.1 导线连接 56
3.5.2 节点连接 58
3.5.3 总线连接 59
3.5.4 连接器连接 61
3.6 图形注解 62
3.6.1 绘制直线 63
3.6.2 绘制圆弧 64
3.6.3 添加图片 65
3.6.4 添加单行文字说明 65
3.6.5 添加多行文本注释 66
3.7 连接仪器仪表 67
3.8 原理图的电气检测 68
3.8.1 原理图的自动检测 68
3.8.2 在原理图中*ERC检查 70
3.9 报表输出 71
3.9.1 材料清单报表 71
3.9.2 网表报告 73
3.9.3 元器件详情报表 74
3.9.4 交叉引用元件报表 75
3.9.5 原理图统计数据报告 75
3.9.6 多余门电路报告 76
3.10 电路仿真 76
3.10.1 电路仿真步骤 76
3.10.2 交互仿真 77
3.10.3 探针 81
第4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84
4.1 电路基本知识 84
4.1.1 电路的组成 84
4.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85
4.2 元器件 88
4.2.1 元器件分类 88
4.2.2 常用电子元器件 89
4.2.3 基本元器件库 91
4.2.4 基本元器件工具栏 93
4.3 电源 93
4.3.1 电源库 93
4.3.2 理想电压源 95
4.3.3 仿真激励源 96
4.3.4 直流电流源 97
4.3.5 交流信号激励源 98
4.4 万用表 98
4.4.1 万用表原理 98
4.4.2 万用表 99
4.4.3 Agilent万用表 100
4.5 示波器 101
4.5.1 示波器 101
4.5.2 4通道示波器 103
4.5.3 Agilent示波器 104
4.6 信号发生器 108
4.6.1 函数发生器 108
4.6.2 Agilent函数发生器 108
4.7 电阻器 109
4.7.1 电阻器串联和并联等效电路 110
4.7.2 欧姆定律 111
4.7.3 电阻分压电路 111
4.7.4 电阻分流电路 117
第5章 测量仪器电路分析 124
5.1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124
5.2 电流表 125
5.2.1 电流表的分类与原理 125
5.2.2 安培计 125
5.3 电压表 126
5.3.1 电压表的分类和原理 126
5.3.2 伏特计 127
5.4 功率表 128
5.4.1 功率表的原理 128
5.4.2 瓦特计 128
5.5 电容器 129
5.5.1 电容器串联和并联等效电路 129
5.5.2 电容分压电路 130
5.5.3 电容积分电路 133
5.5.4 电容微分电路 137
5.6 二极管 138
5.6.1 二极管的分类及符号 139
5.6.2 二极管主要参数 141
5.6.3 二极管库 142
5.6.4 单向晶闸管应用电路 142
5.7 电感器 147
5.7.1 电感器的分类及符号 147
5.7.2 带通滤波器电路 148
5.8 变压器 150
5.8.1 变压器的分类 150
5.8.2 变压器的主要参数 150
5.8.3 电源变压器电路 151
5.8.4 带抽头电源变压器电路 153
5.9 晶体管 156
5.9.1 晶体三极管分类 157
5.9.2 晶体管库 158
5.9.3 指示器元器件库 159
5.9.4 波特测试仪 160
5.9.5 单管功率放大电路 161
第6章 电路SPICE分析 168
6.1 直流分析 168
6.1.1 直流工作点分析 168
6.1.2 直流扫描分析 170
6.1.3 时钟信号激励源 171
6.1.4 蜂鸣器应用电路 171
6.2 交流分析 179
6.2.1 模拟元器件库 180
6.2.2 交流分析设置 181
6.2.3 CE BJT放大器电路 181
6.3 瞬态分析 184
6.3.1 瞬态分析设置 184
6.3.2 双稳态振荡器电路 185
6.4 参数扫描 193
6.4.1 参数扫描分析 194
6.4.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195
6.5 傅里叶分析 198
6.5.1 傅里叶分析仿真参数设置 199
6.5.2 交流放大电路 200
6.6 噪声分析 204
6.6.1 热噪声信号源 204
6.6.2 噪声分析参数设置 205
6.6.3 RC串并联振荡电路 206
6.7 失真分析 211
6.7.1 失真分类 211
6.7.2 失真分析仪 212
6.7.3 失真分析参数设置 213
6.7.4 三极管开关电路 213
6.8 温度扫描分析 219
6.8.1 温度扫描参数设置 219
6.8.2 二极管限幅电路 220
第7章 信号放大电路 225
7.1 分立元器件放大电路 225
7.1.1 放大电路结构 225
7.1.2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226
7.1.3 基本放大电路组成原则 226
7.1.4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 227
7.1.5 BTL功率放大电路 235
7.2 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 237
7.2.1 平坦式电路 237
7.2.2 网络分析仪 238
7.2.3 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240
7.2.4 差动放大电路 245
7.3.1 层次结构电路 249
7.3.2 调幅AM信号激励源 250
7.3.3 调频FM信号激励源 251
7.3.4 串联谐振电路 251
7.4 振荡器电路 259
7.4.1 振荡器的组成与原理 260
7.4.2 变压器耦合振荡电路 260
第8章 电源电路 267
8.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267
8.2 整流电路 267
8.2.1 LabVIEW仪器 268
8.2.2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268
8.2.3 倍压整流电路 276
8.3 滤波电路 280
8.3.1 全局连接器 281
8.3.2 光谱分析仪 281
8.3.3 电感滤波电路 283
8.3.4 有源带阻滤波器 286
8.4 稳压电路 292
8.4.1 IV分析仪 292
8.4.2 二极管稳压电路 293
8.5 信号生成和变换电路 297
8.5.1 方波信号产生电路 297
8.5.2 降压斩波电路 299
第9章 PCB设计基础 303
9.1 印制电路板的概述 303
9.1.1 印制电路板的作用 303
9.1.2 印制电路板的分类 304
9.1.3 印制电路板的组成 306
9.1.4 印制电路板设计原则 309
9.1.5 印制电路板设计步骤 312
9.2 Ultiboard 14.3的功能特点 313
9.3 Ultiboard 14.3界面简介 314
9.3.1 菜单栏 315
9.3.2 工具栏 315
9.3.3 鸟瞰窗 316
9.3.4 工作区 317
9.3.5 设计工具箱 317
9.3.6 数据表视图 318
9.3.7 状态栏 318
9.4 电路板环境参数设置 318
9.4.1 单位和网格设置 319
9.4.2 电路板层数设置 320
9.4.3 垫片、通孔信息 321
9.4.4 电气层设置 322
9.4.5 规则设置 322
9.5 电路板物理结构设置 323
9.5.1 电路板的分层 323
9.5.2 电路板层显示 324
9.5.3 电路板层颜色设置 324
9.6 全局参数设置 325
第 10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329
10.1 PCB的设计流程 329
10.2 创建PCB文件 329
10.2.1 新建项目文件 330
10.2.2 新建设计文件 331
10.3 绘制电路板物理边框 332
10.3.1 绘图工具绘制 332
10.3.2 导入DXF文件 334
10.3.3 库文件模板 335
10.4 导入封装元器件 337
10.4.1 生成PCB网络表: 338
10.4.2 从网络报表导入 338
10.4.3 直接导入封装 340
10.5 自动布局 341
10.5.1 自动布局 342
10.5.2 局部自动布局 342
10.6 手工布局 344
10.6.1 元器件的选取 344
10.6.2 调整元器件位置 346
10.6.3 调整元件封装方向 347
10.6.4 元件封装的对齐操作 347
10.6.5 锁定元件与解锁元件 349
10.7 电路板的布线 350
10.7.1 布线原则 350
10.7.2 布线策略设置 351
10.8 自动布线 353
10.8.1 全局自动布线 354
10.8.2 对选定的*件自动布线 354
10.8.3 对选定的网络自动布线 355
10.9 手动布线 356
10.9.1 直线连接 356
10.9.2 跟随连接 357
10.9.3 连接机连接 357
10.9.4 编辑布线 358
10.9.5 扇出布线 359
10.10 添加安装孔 360
10.11 敷铜 361
10.11.1 添加敷铜区 361
10.11.2 敷铜属性设置 362
10.11.3 补泪滴 365
第 11章 PCB后续操作 367
11.1 PCB的基本操作 367
11.1.1 添加元件封装 367
11.1.2 网络编辑 368
11.1.3 鼠线的显示 369
11.1.4 对象的交换 370
11.2 编号管理 371
11.2.1 元件的重新编号 371
11.2.2 回编 371
11.3 3D效果图 373
11.3.1 显示预览图 373
11.3.2 3D视图显示 374
11.4 电路板的测量 375
11.5 PCB板的输出 375
11.5.1 设计规则检查 375
11.5.2 连通性检查 376
11.5.3 测试点检查 377
11.6 打印输出 378
第 12章 51系列单片机CAN总线电路设计实例 381
12.1 51系列单片机CAN总线实例设计说明 381
12.1.1 51系列单片机CAN总线学习板介绍 381
12.1.2 CAN总线电路设计原理 382
12.2 创建项目文件 383
12.3 制作元件 385
12.3.1 制作AT89S52 385
12.3.2 制作SJA1000 392
12.3.3 制作P82C250 394
12.4 绘制原理图 396
12.4.1 微控制器电路模块 396
12.4.2 CAN 通信控制器电路模块 405
12.4.3 串口芯片MAX232电路 408
12.4.4 滤波电路模块 411
12.4.5 DC/DC电源隔离电路模块 412
12.4.6 CAN 总线收发器电路模块 415
12.5 元件清单 417
12.6 设计电路板 421
12.6.1 导入封装 421
12.6.2 *件布局 423
12.6.3 *件布线 426
12.6.4 电路板尺寸标注和DRC检查 428
- 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人民邮电出版社微店,为您提供最全面,最专业的一站式购书服务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