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作者:[美]弗吉尼亚·佩克·里士满 詹姆斯·C.麦
书号:329529
定价:¥109.9 元
字数:320 千字
印次:1-1
开本:异16全
出版时间:2024-08-01
ISBN:978-7-300-32952-9
包装:平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多个章节,系统地探讨了非言语行为在人际交往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和深刻影响。从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姿态体态,到声音音调、眼神交流等方面,本书都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剖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技巧,读者可以学会如何准确识别和解读非言语信号,从而更精准地把握他人的情感状态、意图和态度。本书既有专门章节介绍各种形式的非言语行为,又有相应章节讲授这些非言语行为要素在沟通情境中的作用,希望这种作用—要素—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你对人际交流中的非言语沟通形成更为全面、完整的认识。
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佩克·里士满,西弗吉尼亚大学人类传播学教授,杰出研究员。写过许多关于公共演讲、组织、非言语、教学和沟通方面的著作,在任教期间,其教学和研究获得了许多奖项。
詹姆斯·C.麦克罗斯基,西弗吉尼亚大学传播研究系名誉教授,出版过200多篇文章、30多部著作和修订本、30多本教学相关著作。
马克·L.希克森三世,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任教超过25年,获得了该校的总统教学奖。
目录
第 1 章 沟通与非言语行为
关于非言语沟通的误解? // 3
非言语与言语信息? // 6
目的性与非言语沟通? // 9
文化和非言语沟通? // 11
非言语信息的作用? // 12
非言语信息的分类? // 16
第 2 章? 外在形象
吸引力? // 23
个人身体概念? // 36
身材和体型? // 38
外观与着装? // 49
饰品饰物? // 60
第 3 章? 手势和动作
手势和动作的相关理论? // 68
手势和动作的类型? // 72
关于欺骗的提示? // 82
姿态? // 84
姿势动作与讲话者的个人风格? // 88
沟通风格的基本维度? // 92
肢体动作和手势的作用? // 93
第 4 章? 面部动作
面部表情的重要性? // 98
与生俱来还是后天习得? // 99
面部管理和情感表达? // 105
主要情感表达与沟通? // 111
面部表情变化? // 117
第 5 章? 眼神行为
眼神行为的特性和功能? // 122
眼神行为的种类? // 126
共轭侧眼运动? // 128
眼神行为与个体差异? // 132
第 6 章? 声音行为
声音行为的类别? // 139
声音行为与话轮交互管理? // 145
声音行为的作用? // 152
第 7 章? 空间和领域
领地性现象? // 165
个人空间? // 179
拥挤与密度? // 184
第 8 章? 环境与场所
环境的感知特征? // 189
建筑与环境? // 194
空间布局? // 198
其他环境因素? // 205
气味的重要性? // 211
第 9 章? 接触与交流
触觉与全生命周期? // 224
触摸的类型? // 228
触摸规范与交流? // 232
触摸的交流功能? // 239
触摸剥夺的影响? // 240
第 10 章? 时间
时间取向类型? // 245
利用时间的影响? // 258
第 11 章? 两性之间的非言语交流
概念定义: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 264
男性和女性非言语行为的发展? // 265
相异和相似的特征:困境? // 267
女性和男性对喜欢和求爱的表达? // 283
亲近性的优势? // 288
亲近性的劣势? // 289
双性同体? // 289
第 12 章? 主管与下属
显著特征? // 295
非言语信息的作用? // 297
主管与下属关系的结论? // 313
工作场合的易亲近特性? // 315
第 13 章? 师生之间的非言语关系
教师的角色? // 318
非言语交流的作用? // 328
亲近性? // 330
时间? // 351
教师亲近性的结论? // 352
第 14 章? 跨文化关系
跨文化沟通的定义? // 360
非言语行为? // 367
追求的目标? // 387
精彩样章
前言
很多学科都会研究非言语沟通的相关问题,采用的研究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所指的非言语沟通,主要存在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这两个领域中,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并未受到学科之限,而是从这两个领域掇菁撷华,使内容相得益彰。
很多有关非言语沟通的书籍往往综合概括有余,详尽剖析不足,作者虽然知名,内容却并不实用。此类情况在各类非言语沟通的培训课程中也十分常见,在很多所谓的实践教学课程中也在所难免。这些曲解和误读不但无益于非言语沟通研究本身,对诸如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家庭关系、法律、执法、政治学、教育学等也都带来很大影响。本书则要为非言语沟通做一个正名。
当下的非言语沟通教学普遍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所有形式的非言语行为要共同作用才能达成沟通的效果;另一方面,要了解这些非言语行为,又必须逐一对其进行研究。因此,要么紧扣非言语沟通要素开展教学,要么围绕其沟通作用教学,大多数教材的编写和教师授课都会在二者中择其一而为之。前一种做法有助于深入了解某种单一的非言语沟通行为,但对各种行为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揭示甚少;后一种做法便于人们更加全面完整地理解非言语沟通的复杂性,但对这一复杂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讲授却十分有限。在这本书中,我们就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全书既有专门章节介绍各种形式的非言语行为,又有相应章节讲授这些非言语行为要素在沟通情境中的作用。希望这种“作用—要素—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你对人际交流中的非言语沟通形成更全面、完整的认识。
再版推介
此书再版推出,共包含 14 个章节。经作者反复审校,每一章内容都有所更新让读者读来更为顺畅。在保留上一版精粹的基础上,再版图书补充更新了大量照片配图,用以辅助说明文字内容。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现实世界中,全球化早已成为趋势。本书同样不局限于北美文化,而是自始至终从全球视角出发,着眼于更广阔的视野,将可满足更广泛读者的阅读和学习需要。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多样性也对这一点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声明
我们真诚地感谢本书的编辑和所有为此书无私付出、给予专业指点的人们,感谢阿林 - 培根公司(Allyn & Bacon)不懈的支持和鼓励。
本书此前曾六次再版,得到许多教师和学生们的有益反馈,我们也颇为感谢。尤其要感谢认真阅读了前版图书,并为之贡献智慧的老师们,他们是:罗得岛大学(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的瑞秋·L. 迪西乔(Rachel L. DiCioccio)、林赛威尔逊学院(Lindsey Wilson College)的苏珊·K. 明顿(Susan K. Minton)、达拉斯浸会大学(Dallas Baptist University)的梅丽莎·纽曼(Melissa Newman)、坎迪·佩图斯(Candy Pettus)、克莱姆森大学(Clemson University)的卡罗琳·S. 帕森斯(Caroline S. Parsons)、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Omaha)的马歇尔·普利斯贝尔(Marshall Prisbell)、橘郡海岸学院(Orange Coast College)的莫妮卡·C. 罗斯查尔德 - 博罗斯(Monica C. Rothschild-Boros)、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University of Arkansas,Little Rock)的阿维纳什·汤布雷(Avinash Thombre)。他们的许多有益见解在本版图书中都被采 纳。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激励你认真学习,使你变得更加优秀。
第一章 沟通与非言语行为
人际关系是现代社会里人类生存的核心事实。即使人们可以自给自足地生活,但是这也早已成为历史。每个人的生存都依赖于他人,为了生存,我们必须与他人交流、沟通。纵观我们在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关系,可以说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就是沟通。
人际沟通就是人类通过言语信息或非言语信息,促使他人形成意思认知的过程。此前,我们已经写过几本书,都详细介绍了这一过程,因此,本书对此将不再赘述,而是将重点放在人际沟通中的非言语行为信息。也就是说,在本书中我们将聚焦于非言语沟通—人类通过非言语信息促使他人形成意思认知的过程。
关于非言语沟通的误解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关于人类沟通交流的研究都忽略了非言语沟通这个组成部分。随着非言语沟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误解也逐渐形成,还造成了一些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误解。
所谓非言语沟通只是无稽之谈。所有的沟通都离不开语言,因此,人际沟通必然要依赖语言或文字。很多人都秉持这种看法,一直以来只看重语言的作用,认为语言和沟通几乎就是一对同义词。然而,非言语行为对于沟通具有潜在的影响,这一点在日常口头交流中也不容忽视。即使是在电话交谈中,如果不借助非言语行为,恐怕也无法顺利地传递信息。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声音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即使讲话内容相同,不同的人表达的信息也不会完全相同,不同的声音语调会传递不同的意思。在实际互动中,还会有更多非言语信息发挥作用。因此,非言语沟通绝非无稽之谈。在所有的口头交流情境里,非言语行为的作用都不容小觑,一挥臂、一颔首、一抬眼,无须言语表达,举手投足都是一种沟通。
非言语行为是人际互动交流的主要方式。这又是对第一种误解做出的过度反应。早期有关非言语沟通的研究会在实验环境和现实环境中同时进行,其结果表明,意思传递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非言语信息,而不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信息。这项研究的结论指出,约有 65% ~ 93% 的意思传达是经由非言语要素实现的。它推翻了此前对于非言语沟通的误解,但也被许多后来的学者曲解,还有很多作者在其著作中引用这一结论。事实上,这一结论只是该项研究中的某一个例的结论。人们显然忽视了一点,即这项早期研究实验是专为推翻前一项错误认知而设计的,其
所研究的人际互动并不是人类最为常见的互动关系,实验得出有关非言语沟通影响力的结论也会有失偏颇。虽然非言语要素在很多沟通情境里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其影响力也的确逊色不少。所以,在人类互动交流过程中,言语形式和非言语形式都是重要的沟通要素,人们的意思表达往往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单靠任何一方都无法达成理想的效果。
你可以像读懂一本书一样读懂一个人。这是在一本畅销书中对非言语沟通做出的错误判断,也是很多人在不曾认真学习了解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的误解。与人类语言的建构有所不同,人类行为所代表的含义会因人而异,而且存在很大的特异性,甚至会令人感到怪异。虽然人类行为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识别性,但这并不足以让我们对所有沟通情境里的非言语行为都能准确判断其含义。通常情况下,言语信息都有其确定的释义,但非言语信息往往不能被简单地翻译。婴儿微笑,可能是出于开心高兴,但也可能只是因为他或她刚刚放了个响屁;成人微笑,同样可能是出于开心高兴,但也可能是他或她正意图掩饰内心的愤怒或仇恨。人们对非言语信息的解读各有见解,对错自知。
如果与你说话之人没有对视你的眼睛,那么他或她一定没有讲真话。这种看法是由前面一种误解衍生出来的,也是我们从儿童时代就形成的一种关于非言语行为的误解。事实上,许多非言语行为都可以被人为控制,其中之一就是让目光看向何处。如果与人说话时没有注视对方,那么对方就会认为你在扯谎。当认识到这一点,无论讲话内容真假虚实,我们在与人交谈时都会有意地将目光聚焦在对方身上。某些研究也表明,说谎者更倾向于注视对方的眼睛,而不是让目光四处游移巡睃。最老到的骗子忽悠你掏腰包时,一定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你的眼睛!
虽然非言语行为因人而异,但是大多数非言语行为都是自然使然。说起来并非所有人都认同此观点,但是做起来几乎所有人都会按此行事。我们总是假定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是“正常”的,而将与自己存在差异的行为视为“不正常”。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流时,这样的认知尤其会导致问题。人们生活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习得的非言语行为也各有不同,所有人都以自己的为标准,视自己的行为为“正常”。但实际上,非言语行为不仅是男女有别、长幼有别,还会因民族、种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所谓“正常”,都只是相对于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而言的,不可
一概而论。
在不同的情境里,相同的非言语行为传递着相同的意思。这项误解实际是假定了非言语行为可以独立承载某种寓意。也就是说,诸如握手、耸鼻子这样的动作,即使在不同的沟通情境里也有着相同的含义。这显然是错误的,人们想表达的意思存在于各自的头脑里,而不是在非言语行为中。他人要想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特定意思,其意思表达一定会受到其发出这一行为的具体情境的影响。我们绝不能仅凭非言语信息就做出推断,一定要对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在内的整个沟通情境作全盘考虑。在基于非言语行为解读人类的交流互动时,沟通情境必不可少。
非言语与言语信息
在有记载的近 5000 年人类沟通史中,关于沟通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大多集中于言语交流层面。直到 18 世纪,传播学学者们才开始认真对待非言语行为在沟通交流中的作用。到 20 世纪中叶,从人类学到传播学,从建筑学到心理学,非言语行为和非言语沟通在各个领域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各家学者首先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在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之间画一条清晰显著、意义明确的界线。这个问题的确棘手,虽然我们无法说清楚二者之间的绝对差异,但是总能够列出几点,即使差强人意,也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体会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的不同之处。
语言载体依托差异
很显然,言语信息离不开语言,但是非言语信息就未必一定要依托语言而存在。有些人由此认为,所谓非言语沟通就是“没有语言参与的沟通过程”。这个结论未免有些武断,因为有很多非言语行为都是人们在言语沟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另外,以此来区分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也有一定的道理。言语信息的传递以语言为依托,而语言是一个独立的意义编码系统,只要人们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就可以相互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多数非言语行为则不属于这一通行的解码系统。图案标记(我们将在第 3 章中进一步讨论)又是一个例外。同样,某些语言完全依
托非言语行为而存在,那么这些语言也是一个独立的意义编码系统。美国手语(一种听障人士使用的手势语言)、非洲部分地区使用的鼓语、美洲印第安部落的烟雾语言、加那利群岛的口哨语、信号标(旗语),以及电报通信使用的莫尔斯电码,都属于此类。一些讲述不同国家和文化(如希腊语、意大利语、美式英语和日语)的书籍会对特定的非言语行为及其含义有所介绍。这些书籍对旅行者很有帮助,会告诉我们自己的动作行为在陌生的地方、陌生的文化里代表哪些具体的含义。虽然不可排除一些例外情况,但是大多数言语信息都依托某种语言进行表达和传递,而许多非言语信息则不需要以语言为载体。了解这一点对我们理解二者的区别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连续性差异
言语信息是不连续的。换言之,我们讲完一段话之后会停顿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讲话,再停顿,这个过程会循环往复。但是非言语信息是连续不断的,可以说,非言语信息的传递永远不会停止,即使是在睡着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会持续不断地发送非言语信息。我们的身体动与不动,发送的信息是一样多的,甚至有可能不动比动传递出的信息更多。(你是否经历过对方一言不发的场面?)这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只要你与他人相处,就不可能没有沟通。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值得我们深思。
相比是否依托语言载体的区分标准,以是否具有连续性来区分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不适用的情况相对较少,但这条标准也并不完美。非言语信息作为一个抽象的整体概念是连续不断的,但单一某个非言语信息又的确是会停顿终止的。某个手势动作有开始也有结束,眼神交流有开始也有结束,声音语调、触摸抚摸、一颦一笑同样是有开始也有结束。然而,我们最好是将非言语行为视作同时发出的一揽子信息,而不是将手势、声音、触摸都视为离散信息。这样说来,是否具有连续性,就可以成为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
信息处理差异
人类大脑如何处理它接收到的信息,对此相关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多。美国的早期研究证明,多数人使用左脑处理言语信号,使用右脑处理非言语信号,这表明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实际上是两个各自独立、相互区别的系统。但是,后续的研究对这一结论提出了挑战和质疑,因为信息处理并非千人一面,左利手人就与常人有所不同。因此,研究人员没能从信息处理方面的差异得到他们期望的结论,但随着神经生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信息处理方面我们一定会有所发现,只是目前尚不能一锤定音。
总之,我们现在还不能对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给出明确的区分和界定。有一位美国高等法院的法官认为自己无法对淫秽作品给出明确的定义,但他说:“我看到自然就会知道。”同样地,当我们遇到非言语信息,也能够自然地做出判断。如果你现在还不能做到这一点,希望本书后续章节对非言语行为的介绍可以帮你快速掌握这个技能。
效果差异
言语信息主要服务于内容或认知功能,非言语信息则主要是在情感、关系或情绪等方面发挥作用。虽然我们讲话的内容要通过言语信息才能传递出去,但是人际沟通的成功同样离不开非言语信息,两种信息都很重要。如果我们希望他人欣赏和认可自己,单靠言语沟通恐怕无法达成这一效果。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自己讲话的语言内容,那么别人可能也无法理解我们想要传达的意思。信息接收者想要获得完整的信息并理解其中的意思,沟通中的非言语和言语要素缺一不可。
显性与隐性差异
言语信息通常都有明确的意图或含义,非言语信息则传递隐含或带有某些不确定性的意思。当下,关于不同文化中非言语动作或表情含义的介绍越来越多,非言语信息的隐性特征因此也有所减弱。即便如此,非言语信息并不能成为真正的显性信息(即一条信息有一个确定的意思),相反,言语信息则是结构清晰且意思明确。
-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