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 2025年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指南 兽医全科类 基础科目 中国兽医协会 执业兽医资格证应试指南考试教材辅导书籍
运费: | 免运费 |

商品详情
定价:115.0
ISBN:9787111775553
作者:中国兽医协会
版次:1
内容提要: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指南(兽医全科类)基础科目2025年》
本书由中国兽医协会组织兽医学各学科权威专家,紧密围绕《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兽医全科类)(2025版)》要求的知识点,精心编写而成。内容包括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动物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全书采用双色印刷,并对重点内容突出显示,方便考生掌握考试重点;配有高清图片及详细图表,便于考生理解;配备电子书及核心考点精讲视频,方便考生随时随地复习。
本书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逻辑性强,便于考生理解和记忆,以期为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考生高效复习、备考及提高考试能力提供卓有成效的帮助。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篇 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法律制度 2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概述 2
二、动物疫病的预防法律规定 4
三、动物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法律规定 7
四、动物疫病的控制法律规定 8
五、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法律规定 9
六、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法律规定 10
七、动物诊疗法律规定 11
八、兽医管理法律规定 11
九、动物防疫监督管理法律规定 12
十、动物防疫的保障措施法律规定 12
十一、法律责任 13
十二、附则 17
第二节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17
一、《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概述 17
二、应急准备法律制度 18
三、监测、报告和公布法律制度 19
四、应急处理法律制度 20
五、法律责任 22
第二章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法律制度 23
一、《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总则 23
二、动物防疫条件 24
三、审查发证 25
四、监督管理 26
五、法律责任 26
六、附则 27
第三章 动物检疫管理法律制度 27
一、《动物检疫管理办法》总则 27
二、检疫申报 28
三、产地检疫 29
四、屠宰检疫 30
五、进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动物检疫 30
六、官方兽医 31
七、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管理 31
八、监督管理 32
九、法律责任 33
十、附则 33
第四章 执业兽医及诊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 34
第一节 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 34
一、《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总则 34
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35
三、执业备案 35
四、执业活动管理 36
五、法律责任 37
第二节 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 38
一、《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总则 38
二、诊疗许可 39
三、诊疗活动管理 40
四、法律责任 41
五、附则 43
第三节 兽医处方格式及应用规范 43
一、基本要求 43
二、处方笺格式 43
三、处方笺内容 44
四、处方书写要求 45
五、处方保存 45
第四节 动物诊疗病历管理规范 45
一、门(急)诊病历 45
二、住院病历 46
三、电子病历 46
四、病历填写 47
五、病历管理 49
六、附则 49
第五章 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法律制度 50
第一节 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 50
一、《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总则 50
二、收集 51
三、无害化处理 52
四、监督管理 53
五、法律责任 53
六、附则 55
第二节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55
一、适用范围 55
二、术语和定义 55
三、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的处理 56
四、收集转运要求 59
五、其他要求 59
第六章 动物防疫其他规范性文件 60
第一节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60
一、动物疫情分级 60
二、工作原则 60
三、应急组织体系 60
四、疫情的监测、预警与报告 60
五、疫情的应急响应和终止 61
六、善后处理 63
七、疫情应急处置的保障 64
八、相关名词术语定义 65
第二节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65
一、一类动物疫病 65
二、二类动物疫病 65
三、三类动物疫病 66
第三节 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 67
第七章 兽药管理法律制度 67
第一节 兽药管理条例 67
一、《兽药管理条例》概述 67
二、兽药经营 68
三、兽药使用 69
四、兽药监督管理 70
五、法律责任 71
第二节 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72
一、场所与设施 72
二、机构与人员 73
三、规章制度 74
四、采购与入库 74
五、陈列与储存 75
六、销售与运输 75
七、售后服务 75
第三节 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 76
一、兽药分类管理制度 76
二、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标识制度 76
三、兽用处方药经营制度 77
四、兽医处方权制度 77
五、兽医处方笺基本要求 77
六、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监督管理制度 77
七、法律责任 77
第四节 兽用处方药品种目录 78
一、兽用处方药品种目录(第一批) 78
二、兽用处方药品种目录(第二批) 80
三、兽用处方药品种目录(第三批) 81
四、兽用处方药品种目录(第四批) 81
第五节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82
一、《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概述 82
二、兽用生物制品的经营制度 83
三、兽用生物制品的监督管理 84
第六节 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 84
一、兽药标签的基本要求 84
二、兽药说明书的基本要求 85
三、《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中相关用语的含义 85
第七节 特殊兽药的使用 86
一、兽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规定 86
二、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化合物 87
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 89
四、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 90
第八章 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 91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条例 91
一、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 91
二、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和管理 92
三、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管理 93
四、实验室感染控制 94
第二节 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 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和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办法 95
一、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 95
二、民用航空运输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动物病料要求 96
三、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收集、保藏、供应销毁管理 97
第九章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及其标准 98
一、简介 98
二、主要任务 98
三、法定报告疫病名录 98
第十章 执业兽医职业道德 100
一、执业兽医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100
二、建设执业兽医职业道德的作用 101
三、执业兽医的行为规范 101
四、执业兽医的职业责任 104
第二篇 动物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一章 概述 107
第一节 细胞 107
一、细胞的构造 107
二、细胞的主要生命活动 109
第二节 畜体各部位的名称 109
一、头部 109
二、躯干 109
三、四肢 110
第三节 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 110
一、基本切面 110
二、用于四肢的术语 110
第二章 骨骼 110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10
一、骨的构造 110
二、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111
三、畜体全身骨骼的划分 111
第二节 头骨 112
一、头骨的组成 112
二、鼻旁窦的位置和形态特征 114
三、头骨的特点 114
第三节 躯干骨 114
一、椎骨的特点 114
二、肋骨的特点 115
三、胸骨的特点 115
四、胸廓 115
第四节 四肢骨 115
一、前肢骨的组成和特点 115
二、后肢骨的组成和特点 116
三、骨盆 117
第三章 关节 118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18
一、骨连结的分类 118
二、关节的结构 118
第二节 四肢关节 119
一、前肢关节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119
二、后肢关节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120
第三节 躯干关节 122
脊柱连结的结构与特点 122
第四章 肌肉 123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23
一、肌肉的结构 123
二、肌肉的辅助结构 124
第二节 头部肌 124
咬肌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124
第三节 躯干肌 124
一、脊柱肌、颈腹侧肌、胸廓肌、膈、腹壁肌的位置与结构特点 124
二、腹股沟管的位置与结构特点 126
三、颈静脉沟和髂肋肌沟的位置 126
第四节 四肢肌 126
一、前肢肌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126
二、后肢肌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129
三、跟(总)腱 130
第五章 被皮系统 131
第一节 皮肤 131
一、表皮的结构特点 131
二、真皮的结构特点 131
三、皮下组织的结构特点 132
第二节 乳房 132
第三节 蹄 133
一、蹄的形态结构 133
二、牛、羊、马、猪的蹄及犬爪的结构特点 133
第六章 内脏 135
一、内脏器官的结构特点 135
二、胸膜及胸膜腔 135
三、腹膜与腹膜腔 136
第七章 消化系统 136
第一节 口腔 136
一、口腔的组成 136
二、口腔的结构特点 136
第二节 咽 138
一、咽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138
二、马咽的特点 138
第三节 食管 138
第四节 胃 138
一、反刍动物胃和网膜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138
二、单室胃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141
第五节 肠 142
一、小肠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142
二、大肠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142
三、小肠和大肠的特点 142
第六节 肝和胰 144
一、肝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144
二、胰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145
第八章 呼吸系统 145
第一节 鼻 146
一、鼻腔的结构特点 146
二、鼻盲囊 146
第二节 喉 146
一、喉软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146
二、声带的位置 146
第三节 气管和支气管 147
第四节 肺 147
一、肺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147
二、牛(羊)、马、猪、犬肺的形态特点 148
第九章 泌尿系统 149
第一节 肾 149
一、肾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 149
二、肾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151
第二节 输尿管 153
第三节 膀胱 153
一、膀胱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153
二、幼龄动物膀胱的位置特点 153
第四节 尿道 153
一、雄性尿道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153
二、雌性尿道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154
三、尿道下憩室 154
第十章 生殖系统 154
第一节 雄性生殖器官 154
一、睾丸、附睾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154
二、输精管、输精管壶腹、精索的形态特点 156
三、副性腺的形态特点 156
四、阴茎的形态特点 157
五、阴囊的形态特点 157
第二节 雌性生殖器官 158
一、卵巢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158
二、子宫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161
三、阴道穹窿的形态特点 161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162
第一节 心 162
一、心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 162
二、心传导系统的组成 163
三、心包的结构特点 164
四、心肌的结构特点 164
第二节 肺循环 164
第三节 体循环 164
一、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 164
二、大静脉 167
三、四肢静脉 167
第四节 微循环 168
一、微循环的组成 168
二、微循环的结构特点 168
第十二章 淋巴系统 168
第一节 淋巴系统的组成 168
一、淋巴管 168
二、淋巴组织 169
三、淋巴器官 169
第二节 中枢淋巴器官 169
一、胸腺的位置和形态 169
二、胸腺的结构特点 169
第三节 周围淋巴器官 169
一、脾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169
二、扁桃体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170
三、淋巴结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171
四、腹腔内脏淋巴结的位置和形态特点 172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 173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73
一、神经的定义 173
二、中枢神经系和外周神经系的组成 174
第二节 脊髓 174
一、脊髓的位置和形态 174
二、脊髓的结构特点 174
第三节 脑 175
一、大脑的结构特点 175
二、小脑的结构特点 175
三、脑干的结构特点 175
第四节 脑神经 176
第五节 脊神经 176
一、脊神经的组成 176
二、臂神经丛 177
三、腰荐神经丛 177
四、腹壁神经 178
第六节 自主神经(植物性神经) 178
一、自主神经的概念及特点 178
二、交感神经的来源、分支与分布 179
三、副交感神经的来源、分支与分布 180
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 181
一、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181
二、内分泌器官的位置 181
三、内分泌器官的结构特点 182
第十五章 感觉器官 182
第一节 眼 182
一、眼球壁的结构 182
二、眼球的内含物 182
三、眼球的辅助结构 182
第二节 耳 182
第十六章 家禽解剖 183
第一节 消化系统 183
一、口腔的特点 183
二、嗉囊的特点 183
三、腺胃和肌胃的特点 183
四、小肠和大肠的特点 183
五、盲肠扁桃体和泄殖腔的特点 183
第二节 呼吸系统 184
一、鸣管的特点 184
二、气囊的特点 184
三、肺的特点 184
第三节 泌尿系统 184
一、家禽泌尿系统的组成 184
二、家禽泌尿系统的特点 184
第四节 公禽生殖器官 184
第五节 母禽生殖器官 185
第六节 淋巴器官 185
一、胸腺、脾的结构特点 185
二、法氏囊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185
三、肠道淋巴集结的结构特点 185
第七节 神经系统 185
第十七章 胚胎学 186
第一节 胎盘与胎膜 186
一、胎盘的类型与功能 186
二、胎膜的组成 187
第二节 胚胎的发育 189
一、受精 189
二、家畜早期胚胎发育 189
三、家禽早期胚胎发育 190
第三节 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191
一、出生前心血管系统的结构特点 191
二、出生后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191
第三篇 动物生理学
第一章 概述 193
第一节 机体功能与环境 193
一、体液与内环境 193
二、稳态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193
第二节 机体功能的调节 193
一、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 193
二、反射、反射弧与机体功能的调节 194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94
第一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194
一、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 194
二、细胞兴奋性与兴奋、阈值 195
三、极化、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阈电位 195
第二节 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195
一、神经- 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195
二、骨骼肌的兴奋- 收缩偶联 196
第三章 血液 196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196
一、血量、血液的基本组成、血细胞比容 196
二、血液的理化性质 197
第二节 血浆 198
一、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198
二、血浆的主要成分 198
三、血浆蛋白的功能 198
四、血浆渗透压 198
第三节 血细胞 199
一、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渗透脆性、
血沉及其生理功能 199
二、红细胞生成所需的主要原料及辅助因子 200
三、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200
四、白细胞的种类、数量及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200
五、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及生理功能 201
第四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201
一、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201
- 机械工业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