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法律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认证
阅读自由与正义的另一种可能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罗马法中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研究 向东著

58.00
运费: ¥ 0.00-50.00
罗马法中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研究 向东著  商品图0
罗马法中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研究 向东著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罗马法中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研究
定价:78.0
ISBN:9787519781972
版次:1

内容提要:

本书以质押和抵押为中心,对罗马法中的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pignus)进行考察。作为传统担保交易形式——质押和抵押——的制度渊源,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是古罗马本有的一种制度,产生于神法和公法。它*初专指一种司法上的保障性程序,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大约在盖尤斯时代之前,成为一种私法上的制度。按照担保物的占有是否移转,该制度细化成两种担保交易形式:给付质押(pignus datum)和协议质押(pigus conventum)。尽管罗马人并不严格区分两者,对它们适用同样的规则,但它们*终演化成我们现在的质押、抵押和优先权制度,并形成“物的担保―担保物权”两种制度设计。对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适用和改造我国的担保物权制度体系。





作者简介:

向东,陕西富县人,1986年6月生。2007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厦门大学,师从徐国栋教授,于2015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2019年赴意大利米兰大学法学院访学一年。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罗马法、民法。



目录:

目 录

导 论

第一章 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之基本问题考察

  第一节 pignus的词源和内涵

      一、术语pignus的词源

      二、盖尤斯之前的古罗马文学性原始文献中术语pignus的内涵

      三、术语pignus在《十二表法》和盖尤斯《法学阶梯》中的内涵

  第二节 罗马债务担保法简介

      一、Cautio和Garanzia

      二、罗马法中物的担保制度概述

第二章 古典时期的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

  第一节 从习惯法制度到裁判官法制度的转变

      一、债的术语的变更对物的担保制度的影响

      二、所有权观念的演进对物的担保制度的影响

      三、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物的担保制度的影响

  第二节 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的概念之细化

      一、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概念下的担保交易形式

      二、罗马法中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的性质:一种合同(contractus)

      三、抵押的起源

      四、抵押(hypotheca)是变更质押合同的协议(conventio)

  第三节 古典时期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的内容

  第四节 古典时期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中的权利保护

      一、作为事实状态的担保权

      二、以对人的质物请求之诉作为对债务人的保护手段

      三、以令状作为对债权人的保护手段

第三章 优士丁尼法中的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

  第一节 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之设立

      一、质押和抵押法律关系之标的

      二、担保法律关系的设立方式

      三、担保法律关系效力所及范围

  第二节 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之内容

      一、债权人的权利

      二、债务人的权利

      三、当事人的归责问题

  第三节 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中债权人的顺位

      一、债权人权利平等的情况

      二、债权人权利不平等的情况

  第四节 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之消灭

      一、权利人放弃权利

      二、担保标的灭失

      三、时效

      四、混同

      五、主债权消灭

  第五节 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中权利的保护

      一、塞尔维诉讼

      二、准塞尔维诉讼

第四章 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在西欧的演化

  第一节 日耳曼及封建因素对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之影响

      一、早期日耳曼因素对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的影响(5—10世纪)

      二、封建财产制度对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的影响(10—15世纪)

  第二节 法兰西—日耳曼式传统的形成

      一、法兰西式传统的形成

      二、日耳曼式传统的形成

第五章 罗马法经验的中国启示

  第一节 中国固有之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

      一、汉代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之产生

      二、唐代的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

      三、明清的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

  第二节 当前中国担保物权传统的形成和确立

      一、《大清民律草案》对日耳曼制度的引入

      二、中华民国时期担保物权体系的形成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物权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 对当今中国担保物权制度的启示

      一、以公共基础设施收费权为客体的担保——以公路收费权为中心

      二、质权效力范围的扩大还是*高额质押的别种设立方式?——默示质押

结 论

原始文献列举

参考文献



法律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法律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阅读自由与正义的另一种可能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罗马法中非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担保制度研究 向东著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LAWPRESS_1954
法律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