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 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人生只有一件事 套装2册
定价: 118.8
作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
ISBN: 9787521727555T
《人生只有一件事》
1,中国台湾《商业周刊》创始人金惟纯。樊登、赖声川、张德芬、刘东华诚挚推荐。 2,一本教你如何活得更好的书。 “小时候我们很简单,随着成长,角色越来越多,事情越来越复杂,就不知不觉把自己活复杂了。这些年我*大的感受就是,人生原来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只剩下一件事——活好。”(金惟纯) 生而为人,你真的会“活”吗? 人真的想要幸福,就能够幸福吗? 3,随时都能开始的人生幸福课。 事业不顺?婚姻不幸?工作焦虑?人生困顿?…… 人生的大小问题,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 若想解决人生的问题,*好的办法就是站在更高的维度,重新审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念,激发人生的高效能。
《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1,这是一本影响对史蒂芬·柯维影响巨大的书。这本书对史蒂芬·柯维的事业和人生影响深远,他所提倡的“积极主动”“人生是一种选择”等改变无数人一生的观点,都来源于此。
2,陈春花、樊登诚挚推荐,启发史蒂芬·柯维写下了经典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是许多经典畅销书的底层哲学思想,包括舒马赫本人的《小的是美好的》和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3,一个令人惊叹的哲学体系,一部不畏世俗的人生指南。它让我们认识到,生而为人,是一件多么珍贵而有趣的事情
4,唤醒自我意识,开启人生多种可能:你是拥有自我意识的,独特的人。你有选择权,你有创造力,你有好奇心。你有改变自己生活的方式和习惯的权利。你值得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活出想要的人生。
《人生只有一件事》
人生所有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一个人只有从头开始“学怎么活”——学如何听话,学如何说话,学如何赞美,学如何助人,学如何信任,学如何做小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事业和人生中遇到的难题。 人生是大功课,必须从头学起。只有从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调整,才能逐步改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拥有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人生。 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活好”;除了“活好”,人生没别的事。本书不仅是作者十多年来“学怎么活”的“学习笔记”,也是他给所有人的一堂幸福重修课。
《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存在,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动植物的禀赋。只有在运用这项禀赋时,人才处于人的层次——主动和自由的层次,才能收获生命的意义。
对自我意识的认知取决于心智模式,在低等、固定、僵硬的心智模式里,人会变得无力、悲惨、逊色。而在一个更高层次、广阔、丰饶的认知世界里,你会发现自己就是整个宇宙,内心会更加强大。
E.F.舒马赫用哲学性和宗教性的思考,旁征博引地阐明:我们能否追寻更充实的生活,激发内在才智和创造力,做出收获幸福的选择,取决四个认知层次的契合度——如何看自己、看他人、看他人眼中的自己和看世界。
这是一部启发心智成长的著作,指引我们构建理解世界的底层逻辑,让自己成为主体,根据“内心”行事并作用于外界,从实际意义上看待人生并达到平衡。
《人生只有一件事》
序言 学怎么活
第一部分:从“我”开始学
第一章:看见我自己 “看不见”自己 不能做小事 被宠坏的中年男人 祸由“想”出 骨子里的傲慢 自我感觉良好 早跟你说过了 活颠倒了 接受自己 生活需要“空”和“闲” 君君臣臣,才能幸福
第二章:可以不一样 “半成品”人生 人生只有一件事 放下评判心 “叫停”的机制 “爱自己”的方式 “选择”焦虑 从小事做起 别错过白花齐放
第三章:转动的心念 揪出“不愿意” 修“愿意” “执念”即地狱 管好“念头” 找回“真心” 逆境的三句“咒语” 决定要快乐 人生总是“不得不” 好为人师 人人都该改个性
第二部分:更好的自己
第四章:自我的突破 开窍之路 如何“放下” “怕麻烦”才麻烦 太多“我认为” 自己最厉害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先“搞定自己” 自我评分降为零 在跟随中突破 自我了解的镜子 “认错”必修课
第5章:高效能人生 “听话”的效能 解忧之法 被动人生未必不好 认真别人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感谢的力量 努力无极限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百万分的人生
第六章:还在学活好 学“不讲道理” 学“感同身受” 学“面对脾气” 学“说对不起” 学“听话” 学“说话” 学“赞美” 学“感恩” 学“信任” 学“助人” 学“不计较” 学“记名字”
第三部分:修炼的智慧
第七章: 家庭的修炼 善根 母亲的“苦肉计” “贵人”正解 谁能教出好孩子 事事关心而不担心 童蒙养正 从“家族业力”中解脱 成为你的样子 从进食顺序开始 “父母难为”的根源 尽孝即“进化”
第八章: 职场的修炼 甘愿受,欢喜做 心真事实,愿广行深 离苦得乐的药方 像孩子一样 培养洞察力 任性无解,觉性突破 以假修真(一) 以假修真(二) “恢复正常”就对了 把自己捐出去 人生实业家 “五随”人生观
第九章: 领导的修炼 对“人”就不累 “活在当下”就不忙 事上练心 开发内在,更有力量 归零即突破 都是我的错 反求诸己 领导者的考验 以空间换时间 给人空间 用愿意换愿意 带出“愿意”的团队
第十章: 企业的修炼 企业的“刚需” 企业文化是头等大事 压力来自业力 “创新”是果,不是因 赚到“做” 用脑太多,用心太少 把公司卖给巴菲特 传承之道 向禅宗五祖学“交班” 摆地摊,跑江湖 玩真的,一定成 “真”有效能 最高效能的学习 “喜欢”的威力 企业要修“简单” 成功恐惧症候群 追求极致价值 组织的“秘密”
后记 重返童年
《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推荐序一 人生是一种选择 史蒂芬· 柯维 / V
推荐序二 从内心探寻困惑之源 理查德·巴雷特 / IX
章一 在思维的地图上 / 001 没有标在地图上的教堂 / 003 无可置疑的真理就是全部真理吗 / 017 从尘世生活的沉思中获得最高幸福 / 024
章二 世界的四大存在层次 / 029 第一座地标 / 031
章三 心智模式的进程 / 051 从被动到主动的进程 / 053 从必然性到自由的进程 / 058 内在和谐统一的进程 / 061 广阔丰饶的内心宇宙 / 069 现代唯物主义机械观的荒谬图景 / 073
章四 契合 I:头脑和心智 / 077 运转你的心灵而不只是大脑 / 079 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 090
章五 契合 II:“理解的科学”与“操纵的科学” 099 我们太聪明了而失掉了智慧 / 101 人的最高价值是什么 / 112
章六 四种认知领域:第一种领域 / 119 —认识你自己 我的内在世界正发生着什么 / 121 裸露的注意力 / 132 心的祈祷 / 143
章七 四种认知领域:第二种领域 / 157 —认识其他存在 只是沟通的问题吗 / 159
章八 四种认知领域:第三种领域 / 171 —认识他人眼中的我 外部思考是卓有成效的 / 173
章九 四种认知领域:第四种领域 / 183 —认识这个世界 国度、权柄和荣耀归于谁 / 185 进化论科学吗 / 204 宇宙的生命场 / 213 四种认知的统一性 / 218
章十 更高层次的心智模式:解决人生两大问题 221 生活要比逻辑更复杂 / 223 艺术是感知真实的媒介 / 238 什么是“好的” / 244
结语 现代世界还有救吗 / 253
致谢 / 259 注释 / 261
《人生只有一件事》
人生只有一件事 人生到了一个阶段,开始越来越简单,也更能体会“大道至简”的真义。简单到最后,只剩一件事,就“近乎道”了。这件事,也只有两个字:活好! 既然生而为人,当然没道理不“好好活”。这件事,人尽皆知。但我说的是:除了“活好”,人生没别的事。这就需要解释了。 人生苦乐成败,大约脱不了“关系”二字。在关系中,无论男女老幼、尊卑贵贱,其实只有两个念头。其一,叫作“我想不想跟你在一起?”其二,叫作“我想不想和你一样?”如果别人并非“不得不”,而是真心地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样,那么彼此的关系,应该就“没别的事”了。 举例来说,如果你家的孩子,是发自内心地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样”,这样的孩子,应该是不用教的。他每天待在你身边,看你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就偷偷跟着学。他看你往东,他就跟着往东;看你往西,他也跟着往西。这样的孩子,还需要教吗?反之,如果他不想跟你在一起,更不想和你一样,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不想和你一样嘛!这样的孩子,是没法教的。难怪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说:“教育之道,爱与榜样,除此无他。” 在工作中亦然,如果你的属下,都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样,你就不必“管理”他们了。否则必然大费周章,事倍功半。 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亦然。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样,影响是自然发生的,不必刻意经营。这也许就接近经典上所说的“无相布施”了。 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圣者,诸如孔老夫子、释迦牟尼、耶稣基督,经过了两千多年,还有数以亿计的人想和他们在一起,想和他们一样。这些人生不逢时,只好从经典中揣摩他们曾经活出的“样子”,想方设法活成一样。所以人生的意义,真的不是“想”出来的,只能“活”出来。人生除了活好,真的没有别的事。 一个活好的人,可以通过遇见的每个人、发生的每件事,让自己越活越好。所以发生的都是好事,遇到的都是好人,怎么可能有“分别心”呢?因为越活越好,所以人生当下的每一刻,都是最好的时光,最后必能含笑而去。除了活好,人生哪有别的事?忙别的事,都是庸人自扰。 讲了那么多,你难免会问我“活好了没?”,我的回答是:“还在学!”还在学“怎么活才会好!”活到老,学到老,也真的只有这件事。
从小事做起 少年时代,读到孙中山先生说:“立志做大事,不做大官!”我十分佩服,也立志要做大事。既立此志,我的处世原则自然发展为“大节不亏,小节不拘”。后来,虽然没做成什么大事,却变成十足不拘小节的人,也觉得没什么不好。 最近听到一位朋友的小故事,却让我猛然惊醒。我这朋友是个名医,全力投身工作,疏于照顾家庭,夫妻感情一般。但日前通过学习,决心改善夫妻关系,却不知从何着手。后来他想起过去老婆常抱怨他在家脱了袜子到处乱丢,他屡劝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因为他自认工作忙碌,赚钱养家,又没什么不良嗜好,只不过在家乱丢臭袜子,老婆就唠叨他,简直太不体贴。但他上过课后决心改正,开始把脱下的袜子丢进洗衣篓。没想到,这么做了一段时间后,老婆不但注意到,而且甚为惊讶、欣赏,夫妻关系也开始日渐好转。 我这朋友说完故事后,还是不理解,为什么他老婆眼中看不见大事,只在乎小事?我对他说:“你老婆没冤枉你,因为你乱丢袜子背后的念头,就是觉得自己很大、别人很小。你这么大、她那么小,人家很难平起平坐和你做夫妻,所以才和你过不去。” 听我讲得头头是道,我朋友频频点头。讲完了,突然想到,我这“做大事的人”,一大堆不拘的“小节”背后,是不是也都藏着一点也不“小”的念头? 检查一番之后,答案再清楚不过:原来自己每一个不拘的小节,背后都深藏着一堆念头。这些念头五花八门,但归结起来,不外乎:我自认为是谁?我眼中的别人是谁?我为别人承担了哪些事?哪些事别人该为我承受? 我还看到,原来表面上随兴的不拘小节,背后却有一把斤斤计较的尺,甚至是一根指挥棒,在发号施令让每一个人该做什么事,该认什么命。而这把尺、这根指挥棒,连自己都看不到,当然更不必经过别人同意了。 我进一步推敲,自己是如何判别何为大事、何为小事的?发现只有“能证明自己很厉害的”“能用来交换更多的”才是大事,其余都是小事。 原来,自己所谓的“做大事”,不过是自我膨胀的合理化,而且在膨胀自我的过程中利用了别人、贬抑了别人,还不认账。 那些为“小事”和我过不去的人,完全没冤枉我。因为在每件小事的背后,都有自以为是的“不愿意”。别人其实并非为小事在和我计较,而是在提醒我的自以为是,我却不接受、不感恩。 真正做大事的人,一定是有愿力的;愿力的修行,就是从每件小事背后的“不愿意”起修。通过小事,看见自己的不愿意,把这些小小的不愿意修成愿意,是愿力修行的不二法门。 我那位医生朋友,从“丢袜子”起修,结果效益惊人,真是个好例子。大家不妨学学他,找个一定可以做到的小事,立刻开始去做。
修“愿意” 一位创业投资高手最近对我说,创业最终的成败,大部分取决于最初的起心动念。如果仅“动念”而未“起心”,只能称为“理想”,不能算是“愿望”。他说,多数人的理想力道不足,撑不到最后的成功,所以他只投资有强烈愿望的创业者。 这位朋友对“理想”和“愿望”的分类很有意思,我完全明白他在说什么。事实上,我还曾撰文阐述“大愿”和“无我”的关联,认为只有发大愿者,才能真正无我。愿若大到连“我”都给“无”了,哪是头壳发热蹦出来的“理想”可比的?问题是,“大愿”要如何发?如何发了才能称之为“大愿”? 我扪心自问,“大愿”好像与自己一生浮沉没什么关联。从小到大,都是个性、能耐和环境这三个因素在舞来舞去。有时候环境形势强,个性只好委屈些,凑点热闹,谋个出路;有时候个性焕发,跳火坑也不怕,率性而为,直到受够教训或玩到没味儿了才收敛;有时候自觉能耐大,虽千万人吾往矣,但最终遇到了环境和个性的局限,为德不卒。在沉沉浮浮之际,也算发过大愿,但事后却发现,那些愿,一点也不真实,完全没有力量,离“大愿”差十万八千里不止。 所以我很羡慕那些发大愿的伟人。经典上不是说有人“乘愿而来”吗? 但最近的一些所见所闻,让我有了不同的体会。我有机会近身观察一些“大愿行者”,发现作用于他们身上的,并不是“大愿”,而是“愿意”。他们并不需要随时提醒自己“大愿”之所系,而是时时刻刻用“愿意”去面对每一件发生的事。他们只是打开真心、保持觉察,自然就“愿意”了。中国古字的“愿”,就是“原本之心”,早已道尽了一切。 我才发现,大家可能是倒果为因了。原来是有一些人在修自己,终于成就了人所不能。后来别人说他们的故事,就说有人发了大愿。大愿原来不是发出来的,而是用真心愿意彼此加持,最后成其大。 有了这些发现,才明白自己所错过的,不是没发大愿,而是没用“愿意”去化自己的“个性”。如今过半百,再发大愿已时不与我,但每天日常修几个“愿意”还是可以的。也奉劝诸位,家里若有青少年,别忙着叫他写“我的志愿”,带着他从日常生活中修修“愿意”吧。说不定等他长大,我朋友会很乐意投资他呢。
“执念”即地狱
在书里读到一段关系的场景:你在餐桌上对伴侣说“早安”,但没听到回应。你内心产生干扰,觉得对方不再爱你了。这想法带来了伤痛,伤痛又带来评判,投射出一个不真实的对方,使彼此的联结中断。你因此被禁锢在受限的自我中,导致沮丧、冷漠和怨恨,激发出破坏性情绪和行为,从此陷入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伤痛使你盲目,只看见自己想看的。这样的场景,大家应该很熟悉,因为每天都在上演。 这出大戏,角色常更换,但情节从来不变,总是照表上课:发生、解读、情绪、评判、投射、失去联结、自我禁锢、负面能量、破坏性言行……这出戏,有时是内心独白剧,有时是双人秀,当然也经常是大阵容、大制作。而刚开始时,剧情通常很单纯,却越演越复杂,时间越长,角色越少,就越搞不明白到底“所为何来”?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他人即地狱。我的另类解读是:你把别人想成那样,你自己就坠入地狱;如果彼此都把对方想成那样,关系就坠入地狱;如果一群人把另一群人想成那样,社会就集体坠入地狱。而这些“想”,从来都不是全部的真相。 这一切,到底所为何来?毫无例外,都是在事件发生的当下,从有人“乱想”开始的。一旦有人开始乱想,就引发各种计较,人人拿起自己的一把尺,算自己的一本账,损益从此不可能平衡。 这念头一动,就是经典上说的“因地”,从此因果相生,纠缠激荡,共食恶果。所以才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就是要人“善护持”自己的起心动念,慎之戒之。修行人讲究的“戒”,最主要的,就是“不要乱想”,这是一切戒的源头。自古以来,菩萨少、凡夫多,但过去的凡夫,自作自受而已。人一旦陷入自我的思维模式、情绪模式和行为模式中,就业力缠身,一群人的业力纠缠,则陷入共业。身处共业的人,对真相看不见,也没兴趣,即使铁证如山,仍然不信,继续上演罗生门。 如今又有一种论调:在公众事务中,可以温良恭俭,但绝对不能让。但人人都不让,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难道不是地狱?无怪乎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潘恩说:政治是必要之恶。人到底要“让”什么?难道不是让出自己的“执念”?因为它是一切“对立相”的源头。必须有人先放下执念,才可能重建人与人的联结,有机会一起从地狱中解脱。谁先做?除了自己还有谁?
成为你的样子 常有朋友抱怨,家里的孩子难沟通、很叛逆。他们的说法通常是:“明明有道理的事,又是为他好,他偏偏不听,真不知该怎么办。”这说法我再熟悉不过,因为小时候长辈们就是这么说我的。 如今我劝朋友的说法是:也许你该想想看,他是否感受到你的真爱?他想不想变得和你一样?如果一个你不想变成和他一样又不觉得他真心爱你的人,对你长篇大论,又叫你做这做那,你会听他的吗?答案再清楚不过,不用再怀疑。 同样的情境,搬到职场也通。有些主管认为“九零后”的年轻员工难沟通,又叛逆,企业高级主管对他们如临大敌、束手无策,称他们为“史上最难管的一群人”,这和多数人家里发生的事不是很像吗? 我听过在北京创业、当年二十五岁的娄楠石这么说:“现今社会太缺乏爱,我想把自己的公司变成很有爱的组织。”“如果我们这一代做得比较好一点,或许可以改变上一代的一些氛围。” 看到了没有?年轻人看到上一代不懂得“爱”,也不想变成上一代的“样子”,因此想用他们的做到,来改变上一代的我们。 有关家庭的一句名言“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放在企业也适用,可改为“员工是老板的镜子”,尤其是“九零后”年轻员工。用感恩的心向孩子学习,是父母最该做却最少父母做到的事。企业老板和主管们也一样。 年轻人不想变成我们的样子,提醒我们该看看自己到底弄成什么样子了。有关这件事,谈细节会引起太多争论,我建议直接谈底线:“人能在地球上活多久?”所以命题只有两个:其一,如果我们照上一代的方式活,能在地球上活多久;其二,如果下一代照我们的方式活,能在地球上活多久。答案应该争议不大:如果我们按上一代的方式活,或下一代不按我们的方式活,人都能在地球上活更久! 谁闯了大祸?谁该向谁学习?难道还不清楚?当今世界的掌权者,比过去一代和下一代人都更不懂得爱,不够爱自己,不够爱别人,更不够爱地球。然后大家居然在抱怨“下一代很难管理”,在研究“如何领导下一代”。 别闹了,老板和主管们,最需要改变的,其实是你自己。开始惭愧,开始反省,开始学习,开始虚心接受“被领导”!除了赎罪和改过,我们其实没别的事可做。也许有一天,党组织里的年轻人开始觉得你付出了真心,开始觉得“变成你这样子也不错”,他们就会和你在一起了。
《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人生是一种选择
在早期的职业生涯中,我读了两本书,它们对我的影响极其深远。这两本书分别是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和E.F.舒马赫的这本《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它们让我懂得了个人责任和选择的概念,并提供了实用的框架和工具,也使我得以帮助学生以及后来成千上万起点不同的读者在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中变得更有效率,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从舒马赫的这部作品中,学到了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使生命更有意义。舒马赫在书中描述了四种生活状态。最高的水平体现在驾驭自我意识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意识到的事物。这一能力是人类特有的禀赋。人类不只会将自己所经历的简单相加;人类还可以对这些经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反思,并基于这些意识做出选择。
这一思想不仅对我的教学、写作和个人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影响了我教育孩子的方式。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为自己找借口终究难逃惩罚,把责任归咎于他人更是不对的。如果孩子们说:“这件事不是我干的,而是他。”我就会问:“你为什么选择这样回答?”在我的家里,每个人都明白,我们总有选择的权利,谁都不会成为受害者,从来都不会。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境遇归咎于他人。
有时孩子会问:“那么,我该怎么回答呢?”我的回答始终都是:“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凭借这两者,最终肯定能解决问题。久而久之,我们家就流传出一个经典笑话:爸爸认为聪明才智和主动性是所有问题的答案。我承认我的确是这样想的,我觉得发挥内在才智和创造力是面对生活挑战的最好方式。
读《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时,我正在杨百翰大学任教。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甚至把它列入我主讲《组织行为和管理》这门课的必读书目。我还通过和学生们签订合约的方式告诉他们责任是什么,学生们要在合约中简述自己希望通过这门课取得怎样的成绩,或者说他们将做出什么贡献。然后,由他们决定各自将采用什么样的责任制度,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与他们共同生活和学习的人也负有责任。
让学生们背负学习责任的教育方法的确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在自控能力上不断跃上新台阶,这不仅体现为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表现在他们参与了更多的锻炼、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开始有意识地生活等方面。
我曾经有个学生,多年来靠自己的威望、英俊的外表和运动能力,多多少少有点儿人缘。有一天,他走进我的办公室,询问他的课业成绩。我说:“不要来问我。去问你自己的内心,或者和你交好的那些人,他们是怎么评价你的?”
“噢,你知道……”他把所有导致他表现糟糕的理由列数了一遍。我对他说:“瞧瞧你都在做什么吧。你在说明你是所处环境的受害者。你的做法跟我们原先的承诺背道而驰,这是你应得的分数。”后来这个学生告诉我:“你无法想象这件事对我生活的影响有多大,它让我感觉到有人在监督我,使我再也不能放弃生活的责任。”
如今,我讲授的大部分内容都得益于《活出生命的意义》和《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带给我的启发。这两本书过去在我心里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并在父母赋予我的包容的沃土中茁壮成长。我对他们不胜感激,感谢弗兰克尔和舒马赫,是他们使我可以和大众共同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推荐序二
理查德·巴雷特 巴雷特价值中心(Barrett Values Centre)主席
从内心探寻困惑之源
在去世前 5 天,舒马赫将这本书的手稿交给了他的女儿,并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就是我毕生的追求。”舒马赫是当时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即使在当今世界,他对人生的各种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见解,也有着十分独到之处。比如就个人而言,我们应该如何从实际意义上看待人生并达到平衡。在当今这个忧患日益增多的世界中,重温他的话语也许比他在世的时候更加重要, 他的远见卓识,指引着我们获得高水平的健康与幸福, 而不是追求虚幻的消费性慰藉。
当我们把最简单、最细微却又非常重要的事情搞砸时,往往会暴露出最大的问题。可以说,这本书是一部人生指南,它揭示了当下许多恶劣文化和社会影响因素的隐患,比如我们只依赖那些业已证明的事物。更重要的是, 它还介绍了获得并发展对我们自身乃至整个社会有利的高层次意识力量的益处。这为我们按当下思维无法解决的许多问题提供了答案,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当今社会中的“缺失环节”。如果我们对物质、社会和个人变革需求的意识达到平衡,那么我们的消费行为也将具有可持续性。我将这种理想状态称为“全谱意识”,数十年来与我合作推行这项工作的企业和组织也对这一词语十分了解。
在阅读《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之时,有几点可能会让你有所触动。
第一,它所呈现的结构性思想、模式和“真理”都是以文字记录为参考的,基于古今思想家对各种事物的广泛认识。舒马赫被认为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整体思维的先锋,尽管他会说自己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见解。他所提炼出来的只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重要而简单的事情, 而表达出的真实却是永不过时的,也是非常美妙的。舒马赫不是在灌输一种思维方式,而是在反映一种存在之道,这种存在之道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来消化理解的。
第二,舒马赫解释了在人类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是整个社会在过去的数百年中偏离了意识的发展,却追逐虚假神灵的谬误,比如笛卡儿给出的例子、现代科学主义、个人通过消费满足自身欲望等等。他阐明了在许多现代文化中积淀下来的失去平衡的局限性思维,以及我们在过去的 50 年里走入的死胡同,并鼓励我们重回正轨。遗憾的是,他的话并没有受到广泛关注,因此,随着全球人口迅速增长,经济预期不断提高, 这些信息在当下显得更为重要,而需要弥合的鸿沟也越来越大。这些解释的表达措辞非常清晰明了,十分容易理解,同时又不失庄重,从而加快了有好奇心而又有思想的人之核心本质的显现,即追求简单、真实和幸福。舒马赫在引导我们去了解当今的主流文化和媒体偏见如何与现实格格不入,以及由此导致的我们现今面临的一些大麻烦。
第三,也是本书了不起又值得高兴的一点,舒马赫定义了一种宇宙观和存在方式,解释了我们如何通过将古代智慧和现代思维融会贯通,来逃脱死气沉沉的阴郁黑暗。他能够将上层观点转换为个人的想法和行动,从而帮助我们引导自己去追寻体现我们生命意义的、更为充实的生活。舒马赫出色地弥合了过时信仰、新时代和科学主义思想之间的鸿沟,因此时至今日,他依然像在七十年代那般有着重要影响。他坚信,当今世界的弊病都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这需要不断地进行个人反思,并通过他所提出的经验和自我约束来提升自我意识。一个对个人而言最具挑战性的事实是,只有深入践行自我承诺,我们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他列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也许会令你感到震撼,但是各种现代组织解决问题的实例确实能够体现舒马赫所描绘的积极景象。是哪些因素在阻止组织取得更好的业绩? 在越来越多的顾问和专家对此进行的分析中,体现了与舒马赫所说类似的观点:领导者对自身的认识不足,以及他们让下属敬而远之的沟通方式,在更深层的意识中埋下了“障碍”。人们似乎经常回避各种关键问题,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认识、语言或结构化的体系来面对这些问题。由于视角过于局限,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士气低落、缺乏凝聚力以及在执行方面缺乏连续性。但令人欣慰的是,基于正在被破坏的基本价值,各种工具正在被开发出来,以弥合企业在此方面产生的缺口。只有消除这些“障碍”,才会让更多的人凝聚在一起,为组织做出贡献。这样无论是企业业绩,还是员工满意度,都会创造共赢的局面。舒马赫通过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指导, 让我们按照自己选择的道路,为自己的人生做到这一点。
我们应该感到庆幸,舒马赫并没有在本书中写什么让人难以理解的内容,而实际上,只要我们能够在恰到好处的层次上接近它们,并充分调用我们的直觉,就会发现多数答案都是简单直接的。舒马赫还向我们指明,哪些问题需要有效地遵循铁一般的事实科学(汇聚性问题),哪些问题需要遵循更高的价值观(在思考“四种认知领域”中保持平衡)。
我很清楚,人类所经历的困惑程度以及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我们对自己直觉“第六感”的本质(抑制纯粹的私心,探寻内心的真实感知)和人类集体的本质产生共情的能力直接相关。在这个喧闹嘈杂的世界里,这种平静的声音需要被培养和保护。我们看待世界,并不是以它的客观存在为基础,而是囿于我们在定义自我之时所依靠的信念、价值观和假设。困惑的根源最终不在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而在于我们自身。随着自我认知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他人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入。而我们在发展掌控世界的能力的过程中,却与我们的信念、价值观以及我们与世界的道德关系失去了平衡。我们认同的也就是我们所关心的。舒马赫呼吁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反思,经历一次次的内心旅程。只有变得更加睿智,从内心治愈自己,我们才能通过外在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治愈地球。
在此, 感谢黛安娜· 舒马赫(Diana Schumacher)、 芭芭拉· 伍德(Barbara Wood)、尼古拉· 舒马赫(Nicola Schumacher)和彼得·布鲁斯(Peter Bruce)提供的帮助, 让我在写本篇序言之时能够理解舒马赫想法的本质。
- 中信书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美好的思想和生活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