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图书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国国家地理 图书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部官方直营书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不可思议的人体密码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儿童科普读物少儿课外书籍全彩页图书趣味知识揭秘探索身体奥秘

21.32
运费: ¥ 0.00-18.00
不可思议的人体密码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儿童科普读物少儿课外书籍全彩页图书趣味知识揭秘探索身体奥秘 商品图0
不可思议的人体密码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儿童科普读物少儿课外书籍全彩页图书趣味知识揭秘探索身体奥秘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作者:许秋汉/丛书主编,郭亦城/分册主编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定价:32.80元

页码:128页

ISBN 978-7-5086-7592-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185mm×240mm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25千字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编辑推荐

·680万粉丝热爱的科普杂志《博物》13年精华内容

《博物》杂志从2004年创刊至今,积累了18个主题方向和栏目,3000多篇原创科普文章,这是一个巨大的“科学宝藏”。“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是博物团队精心梳理13年杂志内容,选取孩子感兴趣、与学科相关、能提升科学素养的主题,为7~12岁的孩子们编著的专属百科丛书!

·国内外知名科研专家编写,科普达人和名师审校推荐!

这套“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是一次由国内本土科学家、科普达人们带来的一桌丰盛、成体系的“科学大餐”,符合国内孩子的需要和喜好。特别适合亲子共读,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涨知识,这将是一段超幸福的童年记忆!

·扩展孩子视野、提升科学素养!

第一辑6本主题分别为:恐龙、鸟类、人体知识、身边的科学、零食奥秘和神奇建筑,分别由古生物学家、鸟类研究者、医学专家、博物学达人、营养师和北京四中名师改编推荐,以独特视角,用精美的图片、轻松严谨的文字,成体系的科学知识,为孩子带来一次全新的科学之旅。

帮孩子们建立科学思维扩展孩子知识面,提升孩子科学素养,为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学习打好基础

 

博物杂志简介

《博物》创刊于2004年,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旗下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科普杂志。旨在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实的世界,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对青少年的知识视野开拓、科学意识培养及科学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

《博物》杂志拥有众多青少年读者,微博账号粉丝680万,微信公众号粉丝40余万。


目录

如何认识我们的身体?

06 眉毛 你是干啥的?

10 指纹、虹膜 独一无二的身体标识

14 毛发 曲曲直直,布满全身

18 皱纹 皮肤的粗纹理

22 黑眼圈与眼袋 眼睛,你“肿”么了

26 指甲 硬皮肤,爱受伤

30 锁骨 脆弱的“传感棒”

34 胃 你好吗?

38 阑尾与扁桃体 被“嫌弃”的免疫器官

身体是如何工作的?

44 视力 眼球自动对焦

48 眼屎、鼻屎、耳屎 退役的五官保护膜

52 耳朵里的感应仪 体内的平衡器

56 体内电解质 调配人体的“水利工程”

60 神经 就为了受刺激

64 腺体 用分泌调节身体

68 免疫系统 智能“卫戍军”

72 体内脂类 不可或缺的“油”

76 筋 肌肉与骨骼的运动“中介”

80 关节、韧带 身体的活动轴

84 喷嚏 抠鼻喷出的气浪

身体的健康指标有哪些?

90 蛀牙 腐蚀细无声

94 智齿 无伤智力,只伤牙齿

98 骨钙与血钙 一生所用,一生进补

102 血压 身体管道的流动力

106 血糖 生命的动力

110 肺活量 呼吸有度,压强控制

114 青春痘、火疖子 皮肤憋出来的“包”

118 痣 人各有“痣”,小心癌变

122 伤口愈合 战地救护日记

文摘

脸上多余的两撮毛(《眉毛》)

为什么白净的脸上要有两撮眉毛?有人说,眉毛是美化人脸用的,没有它人就变丑了——幼儿园毕业后,故事就不能这么讲啦。生物体的进化和退化不会无缘无故,就像人脸上的毛发都退化掉了,却保留了头发以保暖一样,脸上单单留下这两撮毛,自有它的功用——保护眼睛。

眼睛位于眼窝之中,而眼窝就是从额头向下,突然凹陷的那两个大坑。由于“地势”低洼,风吹雨淋带来的灰尘和雨滴,或者头上的汗水、皮屑,都会顺着额头往眼窝里跑,这怎么办?眉毛正是为此,才在脸上毛发都退化后独自留存了下来。换句话说,它就像一道堤坝,挡住了那些会伤害眼睛的外来物。

不过, 眉毛的防护作用不只是“堵”,还有“疏”。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的眉毛都是呈类弓形——中间高两头低,在遇到大量汗水或雨滴时,水流在被延阻后还能顺着它走低的边缘,向两边排水,从鼻梁或太阳穴流走,恰好绕过眼窝。

胃到底是干吗的?(《胃》)

如果只把胃理解为暂时存食的器官,也并完全错。因为相比于进食过程,消化过程可是相当耗时的,最短也需要四五个小时,甚至在吃这顿饭时,上一顿吃进去的还没消化完——所以胃的确有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在牛羊等反刍动物中尤为重要——吃进去的大量草料先存在胃里,时不时地漾回口腔再咀嚼一番。

当然,胃既然属于消化器官,也就具备一定的消化功能。只不过这个过程更像是食品加工中的“预处理”,而不涉及吸收。这个预处理过程由两条线索组成:一是通过胃的蠕动,把食物筛分、有序排列,并向肠道推挤,称为“物理消化”;二是通过其中的胃液,把食物分解成小颗粒或分子,也叫“化学消化”。双管齐下,最终就形成了形态、质地均一的食糜,能让肠道更有效率地消化吸收。

承担“化学消化”任务的胃液,主要由胃酸和蛋白酶组成。蛋白酶主要负责处理食物中的蛋白质,由于蛋白质分子量太大,为给肠道减负,蛋白酶会将它们分解成“肽”或氨基酸。至于胃酸,则作用于吃进来的所有东西,靠强大的溶解腐蚀性把食物分解。

胃酸的化学成分其实就是“盐酸”,在化学课上都讲过,它属于强酸,而且胃酸的浓度颇高,pH值能达到2,腐蚀金属都不成问题。于是,问题就来了——胃是肉长的,这么强的酸会不会把胃给消化掉了呢?

事实上,胃酸在消化食物的同时,的确会对胃壁有些损害,造成一些细胞死亡。但胃壁有着超强的再生能力,每分钟能产生约50万个新细胞,换算下来差不多3天,就抵得上一个新胃了——“生死相抵”,也就减缓了对胃壁的损伤。当然,光靠细胞更新还是不够的。胃壁上还有一层黏膜组织,会分泌大量碱性的黏液,利用“酸碱中和”来进一步阻止胃酸对胃壁的腐蚀。倘若这层黏膜组织遭到破坏,胃壁的防守力就会大打折扣,最终在被胃酸腐蚀之处形成胃溃疡,再恶化就是胃穿孔。

电解质:体液维护者(《电解质》)

别看人体有着坚实的骨骼、紧绷的皮肤,体内却充盈着液体——体液。除了血液、唾液、淋巴液这些常见体液,任何器官中也都含有体液,一个正常人的体液要占到其体重的60%。体液里面含有多种无机盐、小分子化合物和蛋白质,换句话说,体液就是身体里溶解了这些物质的溶液。这其中,无机盐所占的比重最大,它们以带电荷的阴阳离子形态存在,所以人体才能导电,而这些离子便是“体内电解质”。

体内电解质主要由钠、钾、钙、氯、碳酸氢根等离子组成,种类多又各有分工——钾、钠离子维持血压平稳;钙离子掌控肌肉收缩、骨骼生长;氯离子参与胃酸的形成;碳酸氢根离子保证了体内酸碱平衡。此外,这些电解质还有一个共同的更为重要的作用——维持体液的“渗透压”。

体液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而它又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能在体内流动的,称为“细胞外液”;一种存在于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打个比方,血液主要由红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浆就是细胞外液,而红细胞里的体液则是细胞内液。红细胞的各种新陈代谢,都必须通过这两种体液间的物质交换来完成。

这种交换是可以自发进行的:由于细胞内、外液中的电解质浓度不同,在红细胞膜上产生了压强差,也就是“渗透压”,推动了体液交换。倘若渗透压发生变化,红细胞便不能正常代谢,机体也就很快会出现异样。

加强版的深呼吸(《喷嚏》)

喷嚏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呼吸方式,但它跟咳嗽一样,属于“防御性呼吸”。从鼻腔、咽部到气管、肺部的呼吸系统中,覆满了黏膜。这些娇嫩的黏膜如果受到异物刺激,就会激发系统加大呼吸动作,用急促有力的气流排出异物——气管、肺部受刺激引发的剧烈呼吸就是咳嗽,而在咽部、鼻腔中引发的便是喷嚏。

鼻腔中的黏膜如果受到花粉、灰尘等外来物侵袭,会发生轻微的充血和水肿,导致体液渗出黏膜,影响呼吸中枢正常运转。这个问题经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就要开启应急机制,来上一个加强版的“急速”深呼吸,把异物从鼻腔里喷出去。由于这个过程太突然,人体根本无法用意念控制。

为了把鼻腔黏膜上的异物喷出去,每个喷嚏产生的气浪都强劲有力。在一个喷嚏里,要散出去多少细菌和病毒?简直可以用“生化武器”来形容。打喷嚏时,10000~40000粒飞沫(口水或鼻腔内的黏液)被高速喷出,速度可达177千米/时,能飞出去6~8米远。同时,这些飞沫还会形成一朵小型的水雾气体云,在空气里维持30分钟左右。

试想一下,倘若是患有流感、肺结核等传染病的人,他打一个喷嚏要散出去多少细菌和病毒?所以说,打喷嚏时一定要捂住口鼻,不光是风度涵养的需要,也是为他人健康着想。

当然,还有人走极端—— 打喷嚏的时候捏住鼻子,闭紧嘴巴,想把喷嚏生生憋回去,这样其实更危险。喷嚏产生的那股强大气流是无法阻挡的,既然它不能从口鼻喷出,就会被引到与咽部相通的耳部“咽鼓管”,冲击那里的鼓膜,造成听力损伤。



内容简介

眉毛有什么用?

锁骨只是为了好看?

伤口是如何愈合的?

卧蚕为什么被误认为眼袋?

阑尾、扁桃体究竟有没有用?

血压的高、低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

本书精选《博物》杂志《身体密码》栏目13年精华内容,由医学和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和改编,以《博物》编辑独特的视角全面展现人体几大系统是如何分工运行的,揭秘了37处人体内部运转的机制,让你发现原来人体蕴含了这么多“冷知识”,帮你了解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人体奥秘。


作者简介

 

许秋汉,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曾为著名编曲、校园民谣歌手。2006年至今担任《博物》杂志主编。《博物》杂志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博物》杂志现已拥有众多忠实读者,微博账号粉丝680万,微信公众号粉丝40余万。

郭亦城,中国国家地理旗下科普杂志《博物》品牌总监,热衷深挖美食行业秘密的科普达人,坚持:“吃要吃得明白,贵要知道贵的道理。”策划并执笔《博物餐桌》专栏,2008年起至今累计已有40余篇关于食物的科普文章,内容严谨科学性强,文风诙谐有趣。


中国国家地理 图书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国国家地理 图书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部官方直营书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不可思议的人体密码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儿童科普读物少儿课外书籍全彩页图书趣味知识揭秘探索身体奥秘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