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一城书集店铺主页二维码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认证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科学救国启蒙人:中华科技拓荒者

18.40
运费: ¥ 5.00-20.00
库存: 2 件
科学救国启蒙人:中华科技拓荒者 商品图0
科学救国启蒙人:中华科技拓荒者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png
科学精神就是优秀科学家的精神,阅读杰出科学家的传记是理解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本书是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四十年积累的基础上完成的,凝聚了两三代专业研究者的心血,非常值得一读。希望本书的出版对各位读者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 内容简介.png
本书是出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夏科技的拓荒者,也可以说是中国科学的最早启蒙者的传记。他们分别是蔡元培、梁启超、虞和钦、任鸿隽、侯德榜、胡明复、杨杏佛、曹云祥。每篇传记都侧重介绍了他们为中国的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历经磨难,奔走呼号,从而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写上了浓重的一笔。作者简介.png
李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精彩书评要了解科学的方方面
面,学习科学家的传记是
一条重要途径。这套科学
家传记丛书是在《自然辩
证法通讯》杂志四十年积
累的基础上完成的,凝聚
了两三代专业研究者的心
血,非常值得一读。
——范岱年中国科学
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
志编辑委员会名誉主任,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
研究院荣退研究员
科学精神就是优秀科
学家的精神,阅读杰出科
学家的传记是理解科学精
神的有效途径。
——韩启德中国科协
名誉主席,中国科协_北
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院
长,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
医学史系主任,中国科学
院院士目录简介.png
蔡元培中国近代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奠基者
梁启超中国现代启蒙运动的先驱
虞和钦近代科学中国化的实践者
曹云祥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泰勒”
任鸿隽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拓荒者
侯德榜中国重化学工业开拓者
胡明复中国科学事业开路人
杨杏佛中国现代杰出的科学事业组织者和社会活动家
参考资料
人名对照表……精彩书摘近代的中国,正处在由黑暗到光明、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转折关头。在势不可当的革新潮流面前,一些人始终坚持反动立场,受到了历史的惩罚;一些人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却未能坚持到底,最后退入顽固守旧的营垒;而更多的人则始终坚持革新,坚持进步,勇敢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他们为神州的光复、民族的新生,为中国的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终生奋斗不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蔡元培(1868—1940),就是毕生追求进步,为祖国的独立富强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先行者之一。
一、从翰林到民主革命家
1868年(清同治六年)1月J1日,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今属绍兴)。他的父亲是钱庄经理。蔡元培行二,6岁人家塾,11岁时父亲病故,家中无力再延聘塾师,便辗转受业于别处,尤得其叔父的悉心指导。1884年(清光绪十年),蔡元培考中秀才,1889年应乡试中举。翌年,去北京应会试,又告捷。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蔡元培26岁时补应殿试,被取为第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并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又过两年,应散馆考试,授职翰林院编修。
在科第仕途上,蔡元培可说是少年得志,一帆风顺,令时人钦羡。他靠着自己的天赋才能和刻苦攻读,不但使得家门荣耀,还一举打开了通向高官显宦、跻身封建统治集团的大门。
然而,正当蔡元培金榜题名青云有路的时候,清朝封建统治却已日暮途穷。内优外患纷至沓来,震撼着这个年轻翰林的心。
1895年,清廷在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蔡元培悲愤万分。他感慨万端地写道:“疆臣跋扈,政府阘葺,外内狼狈,虚疑恫偈,以成炀灶之计,聚铁铸错,一至于此,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
蔡元培看到了问题的某种严重性,但还不了解当时的世界大势和中国社会的病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剧烈的动荡和痛苦的转变。资本帝国主义频频叩打着“中央之国”摇摇欲坠的封建壁垒。中国已经不可能照原来的样子生存下去了。封建统治集团企图“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以维持自己的特权地位。而一批年轻的士子却首先敏锐地感到了危机的紧迫和改革的不可避免。他们纷纷睁眼看世界,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的知识,介绍西方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化。从林则徐到严复,便是走的这样一条新路。到蔡元培的时候,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一部分读书人正在酝酿依靠封建统治上层中的某些人进行变法。而民族资产阶级和下层民众中的觉悟分子已开始准备推翻清王朝的武装革命运动。大变革的时代迫使每个人都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抉择。
对于蔡元培来说,这就意味着要抛弃已经到手的功名利禄,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已经驾轻就熟的治学之道,一切从头做起。而这将是一条不无风险的艰苦的路程。蔡元培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向着光明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在翰林院的几年,蔡元培除了以与过去显然不同的眼光阅读古代典籍,还留心于世界事物,孜孜不倦地攻读维新派的译著,如马建忠的《适可斋记言》,郑观应的《盛世危言》等。
为了给“博览西文群书”找到一条捷径,他32岁时开始学习日文。这个时期,他还接触了某些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如《电学源流》《量光力器图说》等。这一切,给蔡元培展现了一个未尝领略过的全新的世界。
“都无作官意,惟有读书声。”蔡元培写在京师寓所中的这两句古人的句子,准确地概括了他在翰林院几年的实际况味。这已不是封建士大夫的故作清高,而是时代巨变的反映,是他酝酿着在人生历程上第一次飞跃的具体表现。
1898年,戊戌变法由于封建顽固派的反对和血腥镇压而中途夭折。蔡元培没有参加这个运动。他同情维新派的政治主张,而且“于戊戌六君子中,尤佩服谭复生(嗣同)君”,却不赞成他们的办法。蔡元培后来曾经说起:“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后来他终生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可以说正是有鉴于此吧!
变法是失败了,以此为契机,蔡元培却看清了清廷的政治改革已“无可希望”。1898年9月,蔡元培愤然携眷出都,南下从事教育,并走上了秘密革命的道路。他从一个清朝的名翰林,变成了封建的叛逆者。
P2_4……前言/序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于19世纪40年代的《共产党宣言》中,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那一切,还不过是19世纪的景况。到了21世纪的今天,随着核能、电子、生物、信息、人工智能等各种前人闻所未闻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面貌进一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甚至马克思那个年代都无法想象的巨变。造成所有这一切改变的最根本原因,毫无疑问,就是科学技术。而几百年来,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力量,就是一大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中国是这几百年来世界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化的后知后觉者,从16世纪末期最初接触近代自然科学又浅尝辄止,到19世纪中期晚清时代坚船利炮威胁下的西学东渐,再到20世纪初期对“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热切呼唤,经过几百年的尝试,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努力,已逐渐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甚至最近还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例如,中国目前不但在经济总量上居于世界第二的地位,而且在科学研究的多个前沿领域也已经名列国际前茅;有些方面,比如科学论文的数量,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最可贵的是,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质量上乘的科研队伍。利用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尝到了巨大甜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深入人心。从政府到民间,大家普遍关心如何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创新促进发展,使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更具竞争优势,培养和造就出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能走得更长远、更健康。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需要提高专业科学研究队伍的水平,发扬理性思考、刻苦钻研、求真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也需要增强和培育整个社会的公众科学素养,造就学科学、爱科学,支持创新、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这套“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的编辑和出版,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阅读和学习科学家传记,一是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家们特别是那些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做出了伟大贡献的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方法,二是可以更鲜活地了解到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和品格作风,三是可以从科学家们的各种成长经历中得到启发。本丛书所收录的200多位中外著名科学家(个别其他学者)的传记,全部都来自中国科学院1979年创刊的《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该杂志从创刊伊始就设立了一个科学家人物评传的固定栏目,迄今已逾四十年,先后刊登了200多篇古今中外科学家的传记,其中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科学家、远渡重洋将最初的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带到中国的欧洲传教士,当然大部分都是现代科学家,例如数学领域的希尔伯特、哈代、陈省身、吴文俊等,物理学领域的玻尔、普朗克、薛定谔、海森伯、钱三强、束星北、王淦昌等,以及天文学、地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若干工程领域的科学家。值得指出的是,这些传记文章的作者,大都是在相关领域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例如:写过多篇数学家传记的胡作玄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原系统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写过多篇物理学家传记的戈革先生,是中国石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此外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大学的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科技协会等研究机构的专家。所以,这些传记文章从专业和普及两个角度看,其数量之多、涉及领域之广、内容质量之上乘、可读性之强,在国内的中外科学家群体传记中都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者。考虑到读者对象的广泛性,本丛书对原刊物传记文章进行了重新整理编辑,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总体设计上,丛书共分30册,每册收录8个人物传记;二是基本按照学科领域来划分各个分册;三是每分册中的人物大致参考历史顺序或学术地位来编排;四是为照顾阅读的连续性,将原刊物文章中的所有参考资料一律转移到每分册的最后,并增加人名对照表。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急需更多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的重要历史时刻,希望本丛书的出版对于实现这个伟大目标有所裨益,也希望对广大青少年和其他读者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
新华一城书集店铺主页二维码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公众号认证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科学救国启蒙人:中华科技拓荒者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xhbookmall
新华一城书集微书店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