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中信出版 |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

69.00
运费: ¥ 0.00-15.00
中信出版 |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 商品图0
中信出版 |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 商品图1
中信出版 |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 商品图2
中信出版 |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 商品缩略图0 中信出版 |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 商品缩略图1 中信出版 |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 商品缩略图2

商品详情


书名: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

定价: 99.80

作者: 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林胜强 杜国平等,郭佳宏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4-05-17

页码: 54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ISBN: 9787521763027


1. 美国批判性思维教育推动者、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发起人理查德·保罗思辨教育典代表作品,写给每个人的独立思考启蒙书,一套典、系统的思考框架与工具。
2. 重版4次,长销20余年。2024年全新版本,内容全面升级,增订200%以上。理查德·保罗教授与琳达·埃尔德教授理论与观点全新呈现。与第3版相比,进一步拓展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拓展可操作性与实践性,优化阅读体验,更新案例,更加贴近个人学习与生活。
3. 批判性思维典理论与框架,提升思维方式的实用工具与方法。理智的10大标准、思维的8大要素、解决问题的7个维度,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理性决策的4个关键点、增强学习的20个方法,等等。
4. 给家长、老师和个人的独立思考教育指南,哈佛、耶鲁等高校的重视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孩子、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求真,大胆创新。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运用批判性思维学习,将孩子从成绩中解放出来,掌握正确的自我评价方式,成为高素质人才,赢在未来。
5. 马斯克等商业、教育大佬推崇的思维方式,AI时代不会被取代的核心能力。掌握分析思维的工具,理清思维中的障碍,应对自身的非理性,成为公正的思考者,掌控学习与生活。
6. 彭凯平、薛兆丰等18位专家学者联袂荐,中国逻辑学会研讨审定,中国逻辑学会会长与常务理事领衔翻译,精心打磨中译本。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典图书,在欧美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也是诸多学者、师生在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启蒙书。凭借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及侧重于教育和心理的角度,在批判性思维教材和通俗读本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本书于2001年首版,长销全球23年。第4版历经10年,在理论、内容架构等方面全面更新,增订内容200%以上:
·理论更新。新增批判性思维与论证之间的关系,帮助读者将论证应用于日常话语。
·架构更新。新增“独立思考”板块,与具体学习与生活应用结合。新增两章内容,深入讨论如何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具体学习,提升学习质量。
·案例更新。全书加入新案例,讨论了互联网及其他技术如何渗透与影响我们的生活,以及媒体偏见、时事热点等,紧密结合当下趋势与议题。
·阅读体验优化。新增大量图表,帮助读者理解可视化地了解、掌握批判性思维的理念、工具,清晰、易懂。

两位作者是国际批判性思维领域威,共同创立、运行美国批判性思维基金会,发起至少30次的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对批判性思维教育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与普及作用。

思考是人类的天性,但人类并非天生善于思考。这本书不仅为读者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指导,也可作为学校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参考用书。期待我们每个人都能善于独立思考,明辨真伪是非。

前言
绪论
▪1章 成为公正的思考者
弱批判性思维与强批判性思维 003
公正心需要什么 006
理智的谦逊:发现自己的无知 007
理智的勇气:挑战大众信念和自己的信念 009
理智的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看待对立的观点 012
理智的正直:用相同的标准要求自己和他人 013
理智的毅力:拒绝轻易放弃,努力克服困难和挫折 014
笃信理性:在求真的过程中信服证据和推理 016
理智的自主:珍视思考的独立性 018
理智诸美德相互依存 020
小结 023
第2章 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阶段:你处于哪个阶段
一阶段:非反思型的思考者 027
第二阶段:接受挑战的思考者 029
第三阶段:初级思考者 031
第四阶段:实践型思考者 034
卓越的思维需要训练 035
改进思维的可行方法 035
设计灵活的改进策略 038

▪第3章 复杂世界中的自我理解
监控思维和生活中的自我中心主义 043
葆有公正心 044
心智的三个独特功能 045
了解你与心智的特殊联系 046
将所学知识与你的生活和解决问题联系起来 049
兼顾理智学习与情绪学习 050
警惕互联网和其他技术对你生活的渗透和影响 051
互联网如何运作 052
按照理智的标准评估网站 053

第4章 思维的要件
推理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
思维的要素 059
如何拆解思维 060
生活实例:小杰和小静 063
实例分析 064
思维的要素是如何组合的 064
要素之间的关系 065
批判性思考者出于一定的目的而思考 065
批判性思考者掌握各种概念 067
批判性思考者评估信息 069
惰性信息 069
自以为是 070
激活的知识 071
批判性思考者区分推论和假设 073
批判性思考者通过蕴含进行思考 078
批判性思考者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080
批判性思考者看问题的角度 082
小结 082

第5章 理智的标准
深入理解通用理智的标准 086
清晰性 086
准确性 087
精确性 089
相关性 090
深度 091
广度 091
逻辑性 092
重要性 093
公正性 094
充分性 095
将思维的要素和理智的标准结合 097
目的、目标或者意图 098
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099
看问题的角度或推理框架 100
信息、数据、经验 101
概念、理论、观念 102
假设 103
蕴含和后果 103
推论 104
使用理智的标准的简要指南 105
▪第6章 提出能培养良好思维的问题
提出能培养良好思维的问题
思维中提问的重要性 115
质疑你的问题 116
呆板的问题反映惰性的思考 117
三种问题类型 118
成为苏格拉底式诘问者 121
将你的思维集中在被问到的问题上 122
将你的问题集中在理智的标准上 123
将你的问题集中在思维的要素上 125
将你的问题集中在优先次序上 126
将你的问题集中在思想领域上 127
小结 129
▪第7章 掌握思维,掌握内容
超越肤浅的记忆,迈向深度学习 133
内容与思维的关系 134
通过思考理解内容,通过内容进行思考 135
学习任何内容都涉及在内容内进行思考 136
有内容都是由概念组成的 136
有内容在逻辑上都是相互依赖的 137
用相关思维的知识来思考你的课程 137
一个提醒:没有人可以替你思考 139
▪第8章 揭晓善思者的学习之道
增强学习效果的20个观念 143
典型大学课程的逻辑 145
成为熟练的思考者 146
典型的大学课程设计和典型的大学生 147
明确课程的基本概念 149
厘清课程或者学科所需的思维形式 150
在学科逻辑中思考 152
六大学科的逻辑 152
生物学逻辑 153
生态学逻辑 154
航空航天工程学逻辑 154
电气工程学逻辑 155
历史学逻辑 156
生物化学逻辑 158
让课程设计为你所用 167
样本课程:美国历史(1600—1800年) 167
听、说、读、写、思 168
厘清文章或者论文的逻辑 169
厘清教材的逻辑 170
评估作者推理能力的标准 171
每节课、每个学科都要重复测试 172
▪第9章 重新评估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水平
制定自我评估策略 175
使用标准评估你的表现 176
典范学生(A级) 176
学业优异的学生(B级) 177
学业中等的学生(C级) 177
学业不佳的学生(D级或F级) 178
设计一个框架来评估你的学科表现 179
心理学典范学生的思维(A级) 179
心理学优异学生的思维(B级) 179
心理学中等学生的思维(C级) 180
心理学差等学生的思维(D级或F级) 181
小结 181
▪10章 决策与解决问题
决策 185
评估决策的模式 185
“重大”决策 186
决策的逻辑 187
决策的维度 189
早期决策(2~11岁) 190
青春期决策(12~17岁) 191
解决问题 192
成为一名积极的问题解决者 193
评价问题解决的模式 194
“重大”的问题 195
问题解决的维度 195
避免问题解决的陷阱 200
运用思维的要素分析问题 201
解决问题的艺术 203
小结 205
▪11章 论证理论与批判性思维
分析和评估论证――一般准则 210
分析给定论证的逻辑 213
评估作者在论证中的推理 214
▪12章 应对自身的非理性思维
管好以自我为中心的天性 221
了解自我中心思维 224
自我中心是一种思维方式 225
成功的自我中心思维 226
不成功的自我中心思维 228
以自我为中心的两种模式 232
人类心智中以自我为中心的非理智倾向 240
挑战以自我为中心的非理智倾向 240
理智的防御机制 241
理性的挑战
控制你的社会中心倾向 242
社群中心主义的本质 243
以社群为中心的主要形式 247
社会分层 250
以社群为中心的思维是无意识并有潜在危险的 251
以社群为中心的语言在群体中的应用 251
通过概念分析揭示社群中心主义 252
通过概念分析揭示工作中的意识形态 253
小结 254
▪13章 努力成为一名有道德的推理者
为什么人们对道德感到困惑? 257
道德推理的基础 259
道德概念和原则 260
道德原则的一般本质 262
区分道德与其他思维领域 264
小结
▪14章 如何甄别媒体偏见和宣教
为什么批判性思维对理解新闻至关重要 277
什么是新闻 279
新闻中的政治观点:理解思想自由者 279
新闻媒体的逻辑 281
政治影响、广告与群体思维 281
新闻中的技术障碍 282
我们需要新闻媒体为我们做什么 282
影响我们如何看待新闻的当下趋势 283
寻找新闻时需要问的关键批判性思维问题 283
阻碍我们获取客观性新闻的现实 283
虚假新闻 285
社交媒体不是可靠的新闻来源 285
理解人类推理和媒体逻辑的批判性思维工具 286
质疑新闻中的推理 286
评估新闻报道、社论和事件的理智的标准 289
有助于检测偏见的、训练有素的思维特质 290
客观性、偏见和潜在的议程 292
民主与新闻媒体 292
使新闻媒体逻辑晦涩难懂的谬见 293
新闻媒体的偏见与客观性 293
新闻媒体如何看待客观性 296
客观性的形式 296
主流社会对偏见的看法 297
宣教与新闻报道的撰写 298
避免本国受众产生负罪感 299
新闻媒体如何辨别以社群为中心的思维 300
成为敏锐的媒体受众 302
如何从宣教和标准新闻报道中获取有益信息 302
成为批判性新闻受众的步骤 302
媒体对自身偏见的意识 303
审慎对待广告商 304
审慎对待政治家和政府 304
审慎对待权力集团和利益集团 305
审慎对待竞争媒体 306
对新奇和哗众取宠的偏爱 306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新闻受众 307
主流观点和反对观点:找到替代的信息源 308
被淹没、忽视和弱化处理的报道 309
利用互联网获取新闻 310
其他可供选择的新闻来源 310
帮助你成为独立思考者的阅读材料 311
新闻的未来 312
新闻媒体改革是可行的吗 312
“批判性社会”的出现能否成为现实 313
小结 314
▪15章 谬误:心理诡计和操纵的艺术
人类心智中的真实和欺骗 317
三类思考者 318
非批判性思考者(无思维技巧的思考者) 318
娴熟的操纵者(弱批判性思考者) 319
公正的批判性思考者(强批判性思考者) 320
思维谬误的概念 321
界定谬误 321
错误和谬误 322
没有穷尽的谬误清单 322
错误的概括 323
分析概括 325
以先后为因果的概括 328
类比和隐喻 328
44种赢得辩论的诡辩 330
谬误识别:分析过去的一则演讲 345
谬误识别:分析当代的一则演讲 348
谬误识别:分析一则总统候选人的演讲 351
避免两个端 353
小结 353
……

▪18章 策略性思维(一部分)
理解和运用策略性思维 397
策略性思维的组成部分 399
策略性思维的起步 400
核心理念1:思考、感受和需求之间相互关联 400
核心理念2:这有其逻辑,你可以弄清楚 403
核心理念3:要想提升思维,我们须经常对其进行评估 407
▪19章 策略性理念(第二部分)
核心理念4:自我中心是一种默认的心理机制 411
核心理念5:审慎对待我们周围人的自我中心主义 414
核心理念6:人们倾向于做出超出个人经验的概括 416
核心理念7:误把自我中心思维作为理性思维 417
核心理念8:自我中心思维是自动发生的 419
核心理念9:我们常常通过支配或屈从他人来追求权力 420
核心理念10:人类天生是以社群为中心的动物 421
核心理念11: 发展理性需要付出努力 423
小结 423
▪第20章 成为高级思考者:我们的结论
练习批判性思维 427
第五阶段:高级思考者 428
第六阶段:成功的思考者 429
成功的思考者的思维特质 431
成功的思考者的内在逻辑 432
理想的思考者 432

附录 435
术语表 447
注释 493
参考文献 497

理查德·保罗,著,美国批判性教育推动者,国际公认的批判性思维威,美国批判性思维基金会、批判性思维中心创始人,美国国家批判性思维卓越委员会主席。曾组织、主持过30多次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他于1980年创立了美国批判性思维中心,这是世界上一个致力于批判性思维研究的组织。于1981年召开一届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是目前世界上史悠久、参与人数多的批判性思维会议。

保罗是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哲学博士,索诺玛州立大学哲学系名誉教授。他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多所大学讲座、教授批判性思维课程超过20年,一生致力于发展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基础,彻底改变了批判性思维在学术界和大众层面的认知。

保罗著有8本书和200多篇文章,获得了包括杰出哲学家(1987年,哲学研究委员会)、坦纳人文讲师(1986年,犹他州立大学)在内的许多荣誉和奖项。他于2015年逝世。

琳达·埃尔德,著,教育心理学家,现任美国批判性思维基金会主席和批判性思维中心执行理事。曾在美国多所大学教授心理学和批判性思维。她主要关注认知与情感的关系、阻碍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原因等,提出并完善了批判性思维发展阶段的原创理论。

埃尔德为超过50000名的各级教育工作者做过培训,作为批判性思维的主题演讲者备受追捧。她是保罗教授的妻子,和保罗教授合著了四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共同推进了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普及与应用。琳达教授现为美国批判性思维基金会带领人,继续推动着这项事业的发展。

林胜强 杜国平等,译,林胜强: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杜国平:中国逻辑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智能与逻辑实验室主任

郭佳宏,审校,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北京市逻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副院长
这本书帮助我们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批判性思维,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批评的武器,而是一种公平、高尚的理性智慧。它还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
没有批判就没有进步。本书两位作者是批评性思维教育的重要推动者。他们没有长篇阐释理论,而是结合现实问题把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讲明白。我相信每个读者都能从中获得长久受用的启发。
——薛兆丰 经济学者、《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作者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急需培养的一种思维品质,希望此书的出版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在这方面进行系统训练。
——孙向晨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
我一直认为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优秀的人,而一个人具有批判性思维就是这种优秀的品质之一。希望这本书能提升我们对批判性思维的进一步认识,让读者获得深刻的领会。
——侯玉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雅特聘教授
以往批判性思维的图书大多仅仅看重训练个体的思维,而这本书的长处在于加入了一个认知提升的维度,为个人心智的成长提供了循序渐进的标准,也运用大量图表、问题与案例给出了自检自查的步骤。
——郁喆隽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主任
这本书将是我今年做深度反思时候的一个有力工具,我也期待这样的有效工具能够被更多的人广泛而灵活地用起来。
——樊登 帆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
我一直在研究用概率思维过好运人生,而这本书讨论的批判性思维则让你过清醒人生。两位作者总结了一套清晰且系统的思维工具,跟着作者的思路,相信你一定能掌握独立思考的方法。
——老 喻 公众号“孤独大脑”主理人、未来春藤教育科技公司创始人
很多人好奇应该怎么学辩论。其实辩论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我们怎么思考问题,我们就在怎么表达世界。这本书是我的枕边书,思维训练是有方法的。
——席 瑞 知名辩手
怎样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水平?怎样帮助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提升批判性思维水平?读一读这本思维发展领域中级学者写的书,将会大有裨益。
——谢小庆 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原所长
这本书是一部优秀的批判性思维高级科普著作,其对批判性思维中的逻辑推理机制和思维质量提升阶梯的阐发尤为精彩。
——张建军 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所长
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进一步推进我国自主科学思维方法论体系的建构。
——任晓明 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哲学系文科讲席教授
这本书在欧美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借鉴本书的内容,对完善我们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和能力培养,形成适合中国人才培养体系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体系大有裨益。
——翟锦程 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批判性思维有诸多倡导者和推动者,但保罗和埃尔德夫妇无疑是这场运动中的两位军人物,他们所创立的美国批判性思维基金会为推动批判性思维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本书正是他们夫妇联袂打造的典教科书。
——熊明辉 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求是特聘教授
批判性思维运动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首先因为它是一种技术,一种人们在日常思维中时刻需要而且可以应用的技术。
——杨武金 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这本书既适用于高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和研究,也可以作为对批判性思维感兴趣的读者有益的参考资料。
——曾庆福 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这本书凭借其对教育和心理的专注,在批判性思维教材和通俗读本中独树一帜,据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李文浩 中国逻辑学会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这本书从生活的案例着手,既介绍实用的思维工具,又注重独立人格的培养,是一本通俗易懂、常读常新的典。
——黄 鑫 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副教授
理查德·保罗的著作是我在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启蒙书。它给我开启了一个新的视界,让我一次正视自己的那些习以为常、自以为是的思维缺陷。
——余党绪 语文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主持人

绪论
任何内涵丰富的概念都有多种表述方式,批判性思维概念也不例外。但是,与任何概念一样,批判性思维也有其不可忽视的本质要素。本章将介绍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概念,揭示其复杂性,展示它与生活的相关性。然后,我们将请你阐述你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以证明你正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批判性思维的概念。这是掌握批判性思维的一途径。

批判性思维初始定义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批判性思维的初始定义。
批判性思维是一门思考思维的艺术,它思考如何改进思维。它包括三个相互交织的阶段:分析思维、评价思维、改进思维。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就须愿意审视自己的思维,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你须愿意把自己的思维拆解开来(把它看成由各个部件组成的事物)。你须愿意找出自己思维中的弱点(同时承认它的优点)。后,你须愿意创造性地重构自己的思维。你需要有内在动机去改善思维,去对抗思维僵化的自然倾向思维僵化的自然倾向。这种倾向寻求对当前思考的证实,而不愿意改进思维方式。
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就须用高标准要求自己的思维。你要学会从外部审视自己的思维,使其符合这些标准。本书将帮助你了解如何以这种要而严谨的方式运用你的思维,如何将你的思维暴露于阳光之下,将它拆解开来,看清它的本质,使它变得更好。

批判性思维的扩展定义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批判性思维的初始定义,请考虑以下这个扩展了的概念。
批判性思维是智能规范过程,是个体信念与行动的指南。它主动地、熟练地对信息进行概念化、应用、分析、综合以及评估等处理。这些信息来自观察、经历、反思、推理和与人交流。批判性思维的典范形式是基于超越学科划分的理性标准:清晰、准确、精确、一致、相关、有深度、有广度、公平和充分。
批判性思维要求对有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结构、思维要素进行检查,包括目的、问题、假设、概念、信息、推论、结论、意义、后果以及推理的观点。批判性思维包含在一系列相互交叉的思维模式中,其中包括科学思维、数学思维、历史思维、人类学思维、经济学思维、伦理思维和哲学思维。
每个人的批判性思维水平不同,同一个人在处理不同事物时所展现的批判性思维水平也不一致,每个人都会有思想涣散或非理性的时候。因此,批判性思维的质量通常是一个程度问题,取决于个体在特定思维领域,解决特定类别问题取决于个体在特定思维领域,解决特定类别问题时所依据的经验的质量和理解的深度。没有人是美的批判性思想家,人们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洞察力和盲点,受制于这样或那样的自欺欺人的倾向。因此,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品格是一项终身事业。
因此,正确的理解是,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自我引导、自我规范的思维,它试图以高质量的进行公正、合理的思考。坚持批判性思考的人试图合情、合理地生活。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在自然的状态下,人类思维本身就存在缺陷。他们努力克服自我中心和社会中心倾向的力量。他们经常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和原则来分析、评估和改进思维。他们勤奋努力,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展现出理智美德,如理智的谦逊、理智的勇气、理智自主、笃信理性和公正的心态。他们认识到,无论一个思考者的技艺有多么娴熟,他的推理能力总是有提升空间,他有时也会因推理、非理性、偏见、成见而犯错,会歪曲事实,不加批判地接受社会规约和禁忌,会受到利己主义和既得利益的影响。他们努力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善世界,从而为建设一个更加理性、更加公平的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他们认识到这样做的内在复杂性。他们避免用简单的方式思考复杂的问题,并尽量考虑相关人士的权利和需求。他们知道成为善思者并不容易,并致力于终身实践,以实现自我完善。他们践行着苏格拉底的箴言: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作为一个思考者,你的技能如何
没什么比可靠的思维更实用了。不论何时、何地,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面临何种问题,只要你能够掌控自己的思维,你就会妥善处理一切。作为一个学生、购物者、雇员、市民、爱人、朋友、父母,在你生活中的任何领域,擅长思维都会让你有所回报。相反,不擅长思维,则会不可避免地制造问题,浪费时间和精力,造成困扰与痛苦。
批判性思维是规范的艺术,确保你在任何情况下做出正确的思考。思维的一般目的,是审时度势、解决问题、回答疑问或处理争端。我们须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能否圆满地处理事物将决定我们的福祉。
因为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我们会面临多个选择。我们需要准确的信息以做出佳选择。我们需要识别:真相到底是什么?某人真的关心我吗?我在自欺欺人吗?不做这件事会产生什么后果?如果我想做这件事,好准备些什么?我该怎么做,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得更成功?这是我大的问题吗?还是我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更重要的问题上?成功地回答以上这些问题,就是日常思考要做的事。
你无法确保能够发现任何事情的真相,但是有一种方式可以让你做得更好。拥有卓越的思维技能可以让你尽可能接近真相。然而,为了大限度地提高你的思维水平,你须能够有效地批判自己的思维。而要熟练的批判自己的思维,要的任务是学习如何思考。
抽出点时间,考虑一下你一生中学过的东西:运动、理财、友谊、大自然、愤怒与恐惧、爱与恨、母亲与父亲、你居住的城市、礼仪与禁忌、人性与行为。学习是自然而然的、不可避免的过程。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学习。其中一个方面是非自发学习,这是内源性学习,学习关于自我的知识、关于我们如何思考的知识、关于我们怎样以及为何如此思考的知识。
让我们从回答以下这些非常特别的问题开始吧。
・ᅠ关于如何思考,你学到了什么?
・ᅠ你有没有研究过自己的思维?
・ᅠ例如,你有哪些与你的大脑如何思考这一认知过程相关的信息?
・ᅠ更切题的问题或许是,关于如何分析、评估或重建你的思维,你到底知道些什么?
・ᅠ你的思维从哪里来?
・ᅠ你的高质量思维有多少?低质量思维有多少?
・ᅠ你的思维中有多少是模糊、混乱、不一致、不准确、不符合逻辑或者肤浅的?
・ᅠ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掌控你的思维?
・ᅠ你知道如何检验思维吗?
・ᅠ你有没有明确的标准能够判定你什么时候善于思考,什么时候不善于思考?
・ᅠ你是否发现过你思维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通过有意识的行为或意志纠正了它?
・ᅠ如果有人让你教给他你迄今为止所学过的关于思维的知识,你是否知道这些知识是什么?你是怎么学到的?
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中信出版 |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