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书名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全8卷)
作者/译者 (美)梅维恒 主编
马小悟 张治 刘文楠 译
ISBN 978-7-5133-4174-5
定价 268.00元
出版时间 2021年7月
装帧 平装
开本/成品尺寸 16k/155*230
印张/页码 99印张/1584页
实际字数 1022千字
书籍看点
空前强大的作者阵容。无论是主编还是分章执笔人,均为相应领域卓有成就者,在国际汉学界声誉斐然,视野博大、凡,格局不同于现有同类著作;
“一部打破成见的书”,以文学体裁为主体单元的全新写作视角,还原不一样的中国文学史。以往的文学史大多以朝代为序淹没了文体的轮廓;
尤为可贵的是,本书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作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参考书目,阐述重要议题的同时,省去了不必要的原文征引,叙述晓畅,同样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增加梅维恒新版序言,述说20年后研究思路的变化,回应学术争鸣。且在装帧上分为八卷,便携式,既和本书的书写体例呼应,又突出了书的可读性,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
名人推荐
迄今为止,这部书仍然为关于中国文学史的*佳西文著作……这非同凡响的鸿篇巨制,能长久地同时满足读者和非读者的需求。
——康达维,华盛顿大学教授
这部著作全面呈现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为读者了解广大而又复杂的中国文学世界提供了*佳门径。同时,它也兼顾了两类关键背景——中国文学的自身传统以及在东亚、西方世界更新的研究领域。该书叙述广泛而毫不独断。
——宇文所安,哈佛大学教授
他(梅维恒)的眼光开阔,看得远一些。我们不注意的一些东西,他注意到了。
——季羡林,已故北京大学教授
尽管如此,《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确实是*全面的介绍中国文学——包括近代和现代文学——的单册书。不言而喻,没有图书馆可以承担不让这册令人印象深刻的书为读者所用的代价,而对中国文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中也没有人能够忽视这本全面且*激动人心的书。
——付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
这的确是一部个性鲜明、风格独具的文学史,与我们见惯了的那些大同小异的文学史著作迥然有别。……就文学史写作来看,还没有哪一本文学史将文学的外延释放得如此之宽、之广……这样一种文学概念,在中国大陆目前流行的文学史中,还jue无仅有。……足以颠覆我们传统的文学史观念。
——张全之,重庆大学教授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为时隔百年之后,又一部以国外人视角眼光审视评骘中国文学史的力作。这部文学史的领衔人物和各位执笔者多为海外汉学卓有成就者,为该书的学术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宁稼雨,南开大学教授
不管你是否认同他们的结论,这套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我们了解西方学术研究的*新方法。我们只有了解这些,才能知己知彼,具备与世界学术界对话的资质。
——宋晨希
内容介绍
本书以世界文明史、文学史为参照,全面描绘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各类景象。时间上自远古涵盖至当代,论述对象还囊括了中国港澳台地区作家、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分编,兼取年代与主题,如此,越了时间与文类的全新棱镜,关照文与诗、小说与戏剧的模糊边界,口语与书面语的互动,尤其注重辨析传统的持续性及在二十世纪乃至的嬗变。每编以时间为序,历史背景之外,还涉及流行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冲击、女性的角色、与少数民族文学语言的交流,等等,打通了文学史的古今界限,为读者提供了各种文体由古至今的演变线索,是一部特别的中国文学史著作。
此次增加梅维恒的新版序言,述说20年后研究思路的变化,回应学术争鸣。且在装帧上分为八卷,便携,既和按体裁叙述文学史的体例呼应,又突出了书的可读性,可谓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
目录
编 / 基础
二〇二一年中文版序
二〇一六年中文版序
引言
序
致谢
导论:文人文化的起源和影响
第一章 语言和文字
第二章 神话
第三章 早期中国的哲学与文学
第四章 十三经
第五章 《诗经》和古代中国文学中的说教
第六章自然文学
第七章 幽默
第八章 谚语
第九章 佛教文学
第十章 道教作品
第十一章 文学中的女性
第二编/诗歌
第一章 骚、赋、骈文和相关体裁
第二章 公元前200至公元600年的诗歌
第三章 唐诗
第四章 词
第五章 宋诗
第六章 元散曲
第七章 元诗
第八章 十四世纪的诗
第九章 十五至十六世纪的诗
第十章 十七世纪的诗
第十一章 十八至二十世纪早期的诗
第十二章 清词
第十三章 现代诗
第十四章 诗与画
第三编/散文
第一章 史书的文学特征
第二章 早期传记
第三章 说明性散文
第四章 志怪
第五章 游记
第六章 笔记
第七章 二十世纪散文
第四编/小说
第一章 唐传奇
第二章 话本小说
第三章 章回小说
第四章 传统白话小说:不太知名的作品
第五章 晚期的文言小说
第六章 清末民初的小说(1897—1916)
第七章 二十世纪的小说
第八章 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海峡两岸的小说
第五编/戏剧
第一章 传统戏剧文学
第二章 二十世纪的话剧
第六编/注疏、批评和解释
第一章 前现代散文文体的修辞
第二章 经学
第三章 文学理论和批评
第四章 传统的小说评注
第七编/民间及周边文学
第一章 乐府
第二章 敦煌文学
第三章 口头程式传统
第四章 地区文学
第五章 少数民族文学
第六章 译者的转向:现代中国语言和小说的诞生
第七章 朝鲜对于中国文学的接受
第八章 日本对于中国文学的接受
第九章 越南对于中国文学的接受
附录
中国朝代表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新版译后记
精彩文摘
二〇二一年中文版序
梅维恒(Victor H. Mair)
欣闻新星出版社即将推出《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新版中译本。虽然2001年英文原版的出版仿佛昨日之事,但实际上已过去整整二十年,做一点关键更新的时机可以说已然成熟。利用撰写新版序言的机会,我想介绍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些许新进展。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初版对三千多年来中国文学的各种特质与发展提供了兼收并蓄、细节极为丰富的概览。在这本书中,我们检视了书写本身的起源,神话的发展,来自哲学和经学的冲击式影响,宗教的潜移默化,与其他艺术类别的互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种人文与大众文学体裁的分门别类阐述,文学创作和表现的口头与书写维度,文学理论与批评,翻译,海外对中国文学的接受,以及包括谚语和幽默等在内的其他体裁。
很自然地,自《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初版以来,无论中国文学自身还是中国文学史的学术研究都有了颇多进展。在这篇序言的下半部分,我会提到2001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有意思的现象。不过我想首先谈一谈过去二十年里中国文学史及其相关研究中我认为发生根本变化的三个主领域:训诂学(philology)、华语语系(Sinophone)和虚构性(fictionality)。
一、新千年的根本变化
首先,我们来看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中有转换乾坤之功的三大现象,它们不仅越了个别作品与作家,而且氤氲激荡不已,整个动摇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根基。
训诂学
中国文学研究起初是作为汉学的一个无足轻重的附属,而后者则可以被概括为一种采用训诂学方法对汉语材料进行的研究。换句话说,一个多世纪以前的汉学是训诂学的一个分支,中国文学研究本身是不存在的。只有到了狩野直喜(1868—1947)、铃木虎雄(1878—1963)、青木正儿 (1887—1964)、吉川幸次郎 (1904—1980)、郑振铎(1898—1958)、马古烈(Georges Margouliès,1902—1972)、海陶玮(James Robert Hightower,1915—2006) 那一代人,才开始将中国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纯文学来进行探究与欣赏,而非仅仅将其视作与其他文献无异的文本。
这是研究中国文学的外国人在正确对待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那些精微层面(美学和情感意趣)之前,所要跨越的艰难的障碍之一。在中国文学研究正式浮出水面之前,阅读中国文学作品无异于对排列组合的方块字的意思进行破译和解码,没有人真正尝试跨出关键一步解答,为什么阅读中国文学作品是如此感人肺腑、摇荡心魂。如同我的一位年长同事昔日所言,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在早先就等同于“懂大概的意思” ——差不多相当于一种翻译,不论这一翻译有多好(或多蹩脚)。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这一浅尝辄止的阅读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甚至接下来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不过,批评家在当时也开始质疑其训诂学前提,甚至在欲将之重塑、使它与时俱进上跃跃欲试。
古文书学、金石学、音韵学和其他的训诂学分支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这样我们才可以正确掌握文本的意旨,但如今这些活动不再被视为独立的活动,也不再被当作止步于此的终点,而被当成为文学文本的整体理解与欣赏服务的。这就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文本的哲学、历史、社会、政治甚至民族维度,以及阅读时所使用的工具与方法。这样一种训诂学取径远比一百年以前更为复杂,也使得在援引训诂学来解释文本时更有价值。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这些转化对于训诂学的生存是必不可少的,若缺少了它们,训诂学或早已成为可有可无之物,被丢进过时的思想垃圾桶。现在,随着不断自我更新,训诂学正在为中国文学和其他文学提供激动人心的慧见,以至于把它称为“新训诂学”都非过誉。训诂学的这些变化也可以套用在汉学上,毕竟从谱系上看,训诂学是母,汉学则是训诂学在中文领域所诞之子。有些人也许会提出“越汉学”的主张,然而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一主张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汉学跟随着训诂学已然再造新生。新汉学正引领着我们迈向对中国文学文本的更细致理解,当下有太多工作有待跟进完成。
张舒姮和梅维恒合编的《中国柏拉图文库》(Sino-Platonic Papers)第300辑对从一开始就与中国语言和文学息息相关的训诂学进行了盘点,尤其聚焦于公元后个千年这段极为关键的成型期:
目前的研究毋宁说是对所谓“汉学的训诂学大全”的一种初步尝试。更准确地说,本篇论文关涉的是训诂学的研究与发展轨迹,而不是训诂学本身。这里的取径利用原始历史材料的序言和评点,将训诂学视为一种哲学演变的从属物,一种各传统与学派在其中既相互竞争也相互调和的混合物,而不是一种处于文字和音训研究之间静态的、非历史的对比。训诂学文本和“势” (immanent configuration)背后双聚焦的庞大案例反映在语言研究畛域,便是摇摆在本土思想体系和外国哲学之间,捍卫国族性和向国外声音的开放之间,聚焦于汉字(眼)vs发音(耳)。(《中国柏拉图文库》第300辑,第1页)
由此我们看到,训诂学非但不可放弃,如果充满创造性、极具智慧地对其加以运用,这一再造新生之后的训诂学能帮助我们以更深刻的方式来展望文学——文学的历史、哲学、民族等层面的特质曾长久地为人们所忽视。
华语语系
二十年前,还没有人听说过“华语语系”一词,然而近二十年来,此概念席卷了整个中国文学领域,甚至位居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讨论热烈和令人激动的话题中心,给前现代文学研究的解读带来了强有力的影响。
到底什么是华语语系研究?当然,在华语语系研究出现以前,就已经有法语语系、盎格鲁语系、西班牙语系、葡语语系等研究存在了,相当于提供了一块可供建造的地基。不过由于华人移民及语言所具有的特质,其他语系的研究很难直接套用在华语语系身上。
个将华语语系研究概念化的学者当属史书美(2004年)。自从她原创性提出此概念之后,这一新的子领域如雨后春笋,以至于现在已经有专用心于此的整套丛书,比如美国坎布里亚出版社蓬勃的“华语语系世界系列”,华语语系研究学会也在年青一代学者的带领下非常活跃。他们如此描述自己的使命……
主编介绍
梅维恒,哈佛大学中国文学博士,汉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亚洲及中东研究系教授、宾大考古及人类学博物馆顾问,还兼任京都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教职;精通中文、日文、藏文和梵文,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汉学界具开拓精神的学人,著述宏丰,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古史、敦煌学等。多年来笔耕不辍,始终专注突破边界,不仅证明了常被遗弃的语言学的重要性,且运用语言学重新探讨了当下议题,具有非凡的特质性。
- 新星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把你百无聊赖的夜交给我们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