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1.适合婴幼儿家长、教师和大中专院校早期教育专业学生的一本书。
2.美国多所高校早期教育专业的经典教材。
3.全面阐述0—3岁婴幼儿如何学习与发展,强调婴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4.理论结合实践指出照护、观察、记录、解读婴幼儿,为婴幼儿创设环境、建立常规,以及与婴幼儿和家长进行尊重式互动的具体方法。
0—3婴幼儿具备学习能力吗?
他们是如何让学习的?
他们应该学习什么?
如何照护和支持他们?
如何为他们提供材料和游戏?
如何建立一日生活常规?
如何与他们进行尊重式互动?
如何观察、记录和解读他们的行为?
如何通过反思性计划循环对他们进行指导?
……
无论你是早期教育专业的学生、早期教育从业者还是0—3岁婴幼儿的家长,阅读本书,你都将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第一部分 婴幼儿如何学习
第一章 婴幼儿是主动的意义建构者
婴幼儿是天生的研究者
婴幼儿的学习:一个动态系统
从研究到实践:谁来照护婴幼儿
第二章 关系塑造发育中的大脑
大脑发育的序列
经验连接大脑
神经元及其工作原理
大脑可塑性:益处和风险
大脑的社会性
从研究到实践:塑造强健的大脑
第三章 从婴幼儿的视角理解知识
知识的三种类型
一日中的学习:广义的课程
婴幼儿通过文化视角进行学习
从研究到实践:命名知识是学习的基础
第四章 观察是教与学的起点
观察、记录、解读
课程计划
学习评估
家长的参与
从研究到实践:把课程视为环境
第二部分 婴幼儿学习什么
第五章 最初的感觉:情绪情感发展
依恋
婴幼儿如何应对压力
规划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从研究到实践:婴幼儿的心理健康
第六章 对自我和他人的意识:社会性发展
天生就会寻找我们
牢记他人
退缩的婴幼儿
关心与合作
气质:拟合程度
触点
从研究到实践:工作里的反思
第七章 采取行动:动作发展
动作发展模式
移动:行动的自由
抓握:够物与抓住
感知与动作上的挑战
从研究到实践:文化视角下的动作发展
第八章 思维:认知发展
建构知识——心理结构的调适
婴幼儿的学习策略
婴幼儿建构概念
从研究到实践:把游戏作为一种学习环境
第九章 交流:语言发展
婴儿在语言中寻找模式
大脑对语言的组织
语言学习:共享社会经验
言语的出现
反思性计划:让婴幼儿使用语言
从研究到实践:始于婴幼儿时期的读写能力
第三部分 婴幼儿照护实践
第十章 支持照护关系的政策
关系:基于婴幼儿、家长和教师的视角
主要照护
持续性照护
小规模照护
第十一章 游戏空间:探索与学习的环境
游戏材料的组织系统
游戏空间的设计
0—18个月大婴幼儿的游戏空间
18—36个月大婴幼儿的游戏空间
安全的游戏空间
整洁、舒适的游戏空间
第十二章 照护常规:引发乐趣和学习的环境
舒适、宁静的照护空间
照护
进餐
换尿布
午睡
第十三章 对话与指导
尊敬式指导
困难行为:儿童寻求安全
第十四章 分享婴幼儿的学习故事
作为视觉叙事的记录
作为宣传工具的记录
后记
第八章 思维:认知发展
科学家凝视着婴儿摇篮,寻求着有关思维、世界以及语言如何运作等最深奥问题的答案。事实证明,那些看着科学家凝视婴儿摇篮的婴幼儿也正做着许多同样的事?。(Gopnik et al.,1999,pp. 3–4)
20世纪中叶以前,大多数人认为婴幼儿是无助的、依赖人的,尚不能完全感知周围的世界,其动作以反射为主。但是,让·皮亚杰(Jean Piaget)、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和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等先驱科学家通过对婴幼儿的观察打破了这个观念。他们的研究率先表明,婴幼儿是有能力的思考者,他们积极地组织概念和观点。
当研究者发现,婴幼儿不仅非常善于发现所见或所听之间的差异,而且能通过吮吸、凝视或转向声音来源之类的自发动作表现出其偏好时,有关婴幼儿发展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如果婴幼儿发现声音有所变化,他们就会转向声音来源的方向,或者吮吸得更快以便看到想要看的事物。在设计巧妙的实验中,科学家利用婴幼儿的凝视或吮吸来揭示婴幼儿最关注的目标以及偏好。
通过这种邀请婴幼儿进入科学研究世界的新方式,有关婴幼儿的研究得以蓬勃发展。科学家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实验来发现婴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兴趣点。有史以来第一次,他们可以开始系统地研究婴幼儿是如何形成想法和概念的,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随着脑成像技术的进步,这些研究婴幼儿的新方式开创了把婴幼儿视为意义建构者的新视角,提出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快速发育和充满学习机会的时期。
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科学家称婴幼儿为“摇篮里的科学家”(Gopnik et al.,1999,p. viii)。大量的研究为婴幼儿的探索、调查、试验和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他们专心地进行调查,对所见和所闻进行统计。他们收集人和物的详细信息,并建构概念,为数学、科学和艺术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婴幼儿照护者来说,这是什么且意味着什么,是本章的主题。
建构知识——心理结构的调适
要想知道婴幼儿是如何思考的,即他们是如何形成观点和概念的以及这些观点和概念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复杂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观察婴幼儿的游戏。当婴幼儿把玩物体时,他们利用正在发展的动作技能,通过感官收集信息。他们会注意物体的外观、气味、声音和感觉;在神经回路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会记住人和物的物理属性。他们对这些信息进行组织与分类,使其具有意义并建构概念。
图8.1按时间顺序记录了一段婴儿自发游戏,6个月大的西弗琳在游戏区域里发现了新物品。他的周围有很多玩具,其中大部分都是他所熟悉的。但是,最近游戏区域里多了一些玩具,包括四个塑料肥皂盒。第一张照片捕捉了他第一次注意到并拿起小肥皂盒的瞬间。他用嘴与手指触摸它,专心地凝视着它,感觉其表面的小隆起。当他将其翻转时,他看到小肥皂盒的另一面是光滑的。他仔细地检查了一下,翻转了好几次。他自从在一个月前学会了成功地抓够物品,就多次进行了拿取、放进嘴里以及注视的动作。西弗林还有其他检查物体的方法,他也把这些策略应用到这个肥皂盒上。他上下摇晃肥皂盒,使它掉了下来(见图8.1b)。
为了了解西弗琳的大脑里在这个游戏时刻发生了什么,可运用让·皮亚杰的理论框架来思考他的游戏,让·皮亚杰是最早研究婴幼儿思维的科学家之一。皮亚杰的理论认为,从婴幼儿的角度来看,知识是婴幼儿感知运动经验的结果。从他对婴幼儿探究和操作物体的观察中,他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婴幼儿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并利用他们的感官和正在发育的肌肉来试验物体,从而建构知识。他们还用新的方式操纵物体以发现自己能使物体做什么。这在完整地拍摄西弗琳游戏的照片里是显而易见的。
当肥皂盒从西弗琳的手中飞出,落到他的右边时,他没有看到它落地,也没有去寻找它(见图8.1b)。相反,他将注意力转移到左边的玩具。在图8.1c中,他看到了另外两个肥皂盒,其中一个与他玩过的那个肥皂盒一模一样;另一个肥皂盒更大,且外形也不同。将相同的那个肥皂盒塞在较大肥皂盒的边缘下方。他伸手够大肥皂盒的底部(见图8.1c),然后拿起小肥皂盒。在图8.1d中,他使用与之前相同的策略来检查这个相同的肥皂盒——放进嘴里,用手指摆弄、转动它——但随后他转向右边,向下看,看到了第一个肥皂盒。他的想法在随后的照片中有所体现。在图8.1e中,他手中握着第二个肥皂盒,身体向前倾斜;在图8.1f中,他将一个肥皂盒放在另一个肥皂盒的上面,进行相同物体的匹配。
这组照片展现了婴儿如何收集物体的物理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保存在记忆中,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组织和理解新事物。一旦西弗琳仔细检查第一个肥皂盒,他就会将其牢记在头脑中,主要是在其大脑的神经回路中。当他遇到另一个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时,同样的神经回路在他的大脑中被激活。皮亚杰将其称为“同化”(assimilation),即将新经验融入现有的心理结构中。
当把新的经验同化到我们现有的心理结构中时,我们就在建构知识。我们也以另一种方式来建构知识,因为有时会遇到难以适应自己现有心理结构的经验。我们可能会有点挣扎,努力去寻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得不重组心理结构以容纳或适应新经验。皮亚杰将其称为“顺应”(accommodation),即调整心理结构,使其变得更加复杂和连贯的过程。
图8.1沉浸在学习中
紧接着,在图8.1f中,西弗琳将注意力转向更大的、有棱纹的白色肥皂盒(见图8.2)。他注意到这个肥皂盒是白色的、柔软的,就像其他肥皂盒一样,但是它没有隆起的地方,并且有棱纹,这使其与众不同。他专心地凝视着肥皂盒,将其翻转过来,把它放进嘴里,然后摇晃它,好像想要弄清楚如何才能把这个新物体纳入他现有的心理结构中。这个挣扎的时刻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失衡”(disequilibrium),这是人们试图理解自己尚不清楚的事物的过程。
图8.2了解新奇的物体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应对失衡的策略是调整现有的心理结构以更好地适应新经验。西弗琳在游戏中调适了他现有的心理结构,以便适应事物的更多特征。通过这样做,他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逐渐建立了日益复杂的大脑回路。皮亚杰提出,儿童通过不断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结构来建构知识,有时是同化,有时是顺应。通过这种动态的调适过程,婴幼儿建构了越来越复杂的概念和结构。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