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微信认证
本店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官方直营旗舰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回归大学之道 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第二版 侯定凯译

27.00
运费: ¥ 4.00-200.00
回归大学之道 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第二版 侯定凯译 商品图0
回归大学之道 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第二版 侯定凯译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作 者:德里克·博克

译    者: 侯定凯等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8

I S B N:9787561796467

定 价:    36元

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德雷克·博克考察了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作者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长获,但是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多数大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他们在外语口语、文化和美学养成、以及准备成为活跃而富有知识的公民方面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总体上看,虽然美国的大学拥有充足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几百门课程,但是它们不敢自信地说,如今的大学生比50年前的学得更多。

德雷克·博克进一步指出,现在很多重要的大学课程都由缺乏经验的教师在担任。虽然已经出现了诸多教学方法,很多教授依然沿袭那些业已证明是低效的教学手段。而在课程改革时,教师们却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教师们讨论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殊不知,对大学生影响更深远的是教学方法。

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就改善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向大学教师和大学的领导者们提出了若干建议。美国大学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但作者向教师们提出的批评却是振聋发聩的。

 

读罢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所著《回归大学之道》,我有着强烈共鸣。联系另一译作《失去灵魂的卓越》,我归结此书实质上讲了办大学中的“五重五轻”:重学术,轻教育;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重教师学术的博大精深,轻教师的品德对学生的影响;重市场功利对学校的要求,轻学校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培养。此“五重五轻”归根结底是:重当前的有形、有用,轻长远的无形、“无用”。重,无可厚非,轻,则完全错误;而所轻的恰恰是更为重要的、更为基础的。本书的翻译出版很及时,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做了一件好事。

——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

 

德雷克·博克担任哈佛大学校长20年,环顾世界顶尖高校的首长,不论阅历见识,鲜有出其右者。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畅论当今高等教育机构的通病,内容阐释精辟而引例详尽恰当,诚然是切中时弊的力作。谨郑重推荐这本情文并茂的佳作给每一味对高等教育抱有热诚的读者。

——沈祖尧(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大众化高等教育并不意味着允许低质量的教育。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一个能反映基本现实需要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框架,然后确立不同类型、层次大学教育在这个框架下的质量指标权重和培养方案。现在,德雷克·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为我们归纳了一组具有参考价值的本科教育目标,同时对如何更好实现这些目标提出了大量有建设性的校本行动建议。此书值得所有关注大学本科教育目标和质量的人们认真阅读。

——俞立中 (华东师范大学前校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德雷克·博克是教育界的理论专家及踏实的实践型教育家。在这本发人深省的著作中,博克从美国大学的发展史细心分析了其中围绕大学教育目标的争论。博克教授好像一位医师为美国大学教育把脉,同时提出指标治本的良方。这是一本理论基础深、可操作性强的教育专著,值得每一位从事教育的学者和老师细读、深思及实践。

——蔡元云(香港“青年发展基金会”会长)

 

德雷克·博克(Derek Bok),1968年开始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1971-1991年任哈佛大学校长。2005年前任教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教育学院。2006年,在劳伦斯·萨默斯卸任后,担任了一年的哈佛大学临时校长。目前已退休。撰写了包括《市场中的大学:高等教育的商品化》(Universities in Marketplac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在内的六部高等教育方面的专著,以及有关美国劳工法和美国政府的研究专著。

 

译者侯定凯,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富布莱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社会学。主要著作和译著:《中国大学的理性之路》、《象牙塔是平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高等教育社会学》、《后现代大学来临?》等。

 

译者序 

中文版序言 

致谢 

英文版序言大学忘却了什么? 

导言不实的卓越 

第一章选择与方向 

第二章知识精英与公民意识 

第三章沟通、竞争与合作 

第四章咨询:永恒的主题 

第五章为什么分数在上升 

第六章评价只是教育手段 

第七章独立、责任感、性侵犯问题 

第八章学生与金钱 

第九章大学体育与金钱 

结语 

注释 

附录哈佛大学现行各学院结构图 

译后记

 

现在中国的学生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高等教育机会。今天,中国的大学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工厂”。中国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思想家遍及世界各地,他们用自己杰出的智慧和发现建设着现代世界。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在海外接受教育的,这些人最富创造力的职业生涯也是在国外度过的。随着中国不断走向开放和现代化,中国的大学面临重大的变革机遇。

只要改革道路正确,中国的大学就能够像美国的大学一样,成为社会繁荣的“发动机”。中国的大学可以通过自身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通过向所有富有才能和抱负的人们创造就业前景,中国的大学能够不断促进社会流动。

本书分析了哈佛及美国其他著名大学的教育问题,也回顾了这些大学几个世纪来在美国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因为我熟悉哈佛,还因为哈佛一直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书中绝大部分笔墨集中在对哈佛大学的分析上(虽然其中也不乏批评)。但自从本书英文版面世后,通过和其他大学许多教授和院长的交谈,我发现他们也正面临和哈佛同样的问题。

本书的宗旨是回顾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并展望其未来前景。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超越了学科的专业技能。通识教育旨在利用大学生的可塑性,鼓励年轻人认识自我。并发现自己的生活道路。通识教育的任务还在于提醒学生;自己应对社会知恩图报,应该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人类谋福利,而不仅仅追求自身的经济富足。

在美国,很多大学丧失了这些远大的教育目标。我们在本科生身上寄托的期望太少了。有时,我们认为只要学生高兴,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仿佛我们是在饭店里向学生提供餐饮服务。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提醒美国人民:我们在教育中放弃了自己的根本任务——大学原本应该为社会培养原则性强、受人敬重的领导人;应该培养学生重要的价值观、性格、道德,让他们愿意为全世界人民的福祉而学习。

本书出版后,哈佛又提出了新的本科教育课程改革计划。新的课程计划重新强调了哈佛曾经非常缺乏的教育理想。这一计划的起草者提到,新课程制定过程中得到我这本书的启发。如今,我很高兴地看到,我们有望重新点燃几乎要放弃的理想了。

2007年1月,我有幸访问了上海的一些大学,并有机会和那里的官员、大学教授、学者和学生进行了交流。我非常感谢他们对我发表的演讲感兴趣,他们对大学未来发展的洞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此,我可以简单地概括本书对于中国大学可能带来的启示:中国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格和对自己的社会责任的理解力吗?中国大学应该解放学生的心灵以便让他们决定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吗?如果中国大学课程强调了通识教育,大学生将变得更有创造性、更富想象力吗?西方大学的经验告诉我,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哈瑞·刘易斯

2007年3月4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认证
本店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官方直营旗舰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回归大学之道 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第二版 侯定凯译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ecnupress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