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图书名称:食品化学:第五版(国外优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
ISBN:9787518425280
定价:240
作者:(美)斯里尼瓦桑·达莫达兰(Srinivasan Damodaran),(美)柯克·L.帕金(Kirk L. Parkin)
开本:16开
装帧:黑白无线胶订
出版时间:2020-12-1
本书非常注重反映食品化学领域内的新知识、新成果、新应用和新趋势,在编写过程中除了考虑到与其他相关学科如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衔接外,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阐述食品中各种成分的性质时,特别强调它们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并着重讨论这些成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食品质量的影响。对于各类食品原料,都能根据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给予全面而深入的论述,为读者开发和利用这些原料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每章均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有关专题的详尽资料。
Kirk L.Parkin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食品科学系教授,农业和生命科学学院蔬菜加工研究Fritz Friday主任,美国化学学会农业和食品化学部会士,SCI 期刊Journal of Food Science副主编,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编委会成员。Parkin教授1977年获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食品科学学士学位,1979获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食品科学硕士学位,2003获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食品科学博士学位。Parkin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化学和生物化学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体研究方向包括海洋食品生物化学、水果和蔬菜产品的采后生理和加工、基础酶学和应用酶学,以及植源性食品活性组分,相关研究成果获授权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110余篇。
1绪论
1.1什么是食品化学
1.2食品化学的历史
1.3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1.3.1分析食品在加工与贮藏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4食品化学家的社会作用
1.4.1为什么食品化学家应该参与社会问题
1.4.2参与方式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食品的主要组分
2食品中的水和冰
2.1引言
2.2水的物理性质
2.2.1水的相图
2.2.2小结
2.3水分子化学
2.3.1氢键
2.4冰和液态水的结构
2.4.1冰的结构
2.4.2液态水的结构
2.5水溶液
2.5.1水-溶质相互作用
2.5.2水与离子的相互作用
2.5.3水与中性极性基团的相互作用
2.5.4水与非极性溶质的相互作用
2.5.5疏水效应
2.5.6“结合水”的概念
2.5.7依数特性
2.6水分活度
2.6.1水分活度的定义及测量
2.6.2水分吸附等温线
2.6.3水分吸附等温线的释意
2.6.4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
2.6.5中等水分食品
2.6.6BET单层的测定
2.6.7滞后现象
2.7中等水分食品面临的技术挑战
2.7.1复杂食品中的水分迁移
2.7.2食品的相变
2.8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
2.8.1玻璃化转变
2.8.2分子流动性与反应速率
2.8.3玻璃态的反应速率
2.8.4状态图
2.8.5WLF方程的局限性
2.8.6状态图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
2.8.7Tg的测定
2.8.8Tg的分子质量依赖性
2.8.9从Aw、水分含量和分子流动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角度理解食品中
水的作用
参考文献
3碳水化合物
3.1单糖
3.1.1单糖异构化
3.1.2环式单糖
3.1.3糖苷
3.1.4单糖反应
3.1.5小结
3.2低聚糖
3.2.1麦芽糖
3.2.2乳糖
3.2.3蔗糖
3.2.4海藻糖
3.2.5环糊精
3.2.6小结
3.3多糖
3.3.1多糖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3.3.2多糖的结晶性、溶解性和冷冻稳定性
3.3.3多糖溶液的黏度和稳定性
3.3.4凝胶
3.3.5多糖水解
3.3.6淀粉
3.3.7纤维素:组成与衍生
3.3.8瓜尔胶与刺槐豆胶
3.3.9黄原胶
3.3.10卡拉胶、琼脂和红藻胶
3.3.11海藻胶
3.3.12果胶
3.3.13阿拉伯胶
3.3.14结冷胶
3.3.15魔芋葡甘露聚糖
3.3.16菊粉和低聚果糖
3.3.17聚葡萄糖
3.3.18小结
3.4膳食纤维、益生元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
3.4.1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拓展阅读
4脂类
4.1引言
4.2脂类组成
4.2.1脂肪酸
4.2.2甘油酯
4.2.3磷脂
4.2.4鞘脂类
4.2.5固醇类
4.2.6蜡质
4.2.7混合油脂
4.2.8脂肪的组成
4.2.9小结
4.3油脂精炼
4.3.1脱胶
4.3.2中和
4.3.3漂白
4.3.4脱臭
4.4甘油三酯的分子相互作用和结构
4.5甘油三酯的物理特性
4.5.1流变特性
4.5.2密度
4.5.3热学特性
4.5.4光学性能
4.5.5电性能
4.6固体脂肪甘油三酯的含量
4.7甘油三酯的结晶性
4.7.1过冷
4.7.2晶核形成
4.7.3晶体生长
4.7.4过析晶事件
4.7.5晶体形态学
4.7.6多晶型
4.7.7食用油脂的结晶
4.7.8乳液中脂肪结晶
4.8食用油脂中的固体脂肪浓度(SFC)
4.8.1混合
4.8.2膳食操控
4.8.3遗传操控
4.8.4分馏
4.8.5氢化
4.8.6酯交换
4.8.7小结
4.9甘油三酯在食品中的功能性
4.9.1结构
4.9.2外观
4.9.3风味
4.10油脂的化学降解:水解反应
4.11油脂的化学降解:氧化反应
4.11.1油脂氧化机制
4.11.2促氧化剂
4.11.3油脂氧化降解产物的形成
4.11.4抗氧化剂
4.11.5影响油脂氧化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
4.11.6油脂氧化的测定
4.11.7小结
4.12食品脂质与健康
4.12.1脂肪酸的生物活性
4.12.2反式脂肪酸
4.12.3ω-3脂肪酸
4.12.4共轭亚油酸
4.12.5植物甾醇
4.12.6类胡萝卜素
4.12.7低热量油脂
4.12.8小结
参考文献
5氨基酸、肽和蛋白质
5.1引言
5.2氨基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5.2.1一般结构
5.2.2氨基酸的化学反应性
5.2.3小结
5.3蛋白质结构
5.3.1蛋白质的结构水平
5.3.2涉及蛋白质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力
5.3.3蛋白质的构象稳定性和适应性
5.3.4小结
5.4蛋白质变性
5.4.1变性热力学
5.4.2变性剂
5.4.3小结
5.5蛋白质的功能性
5.5.1蛋白质的水合作用
5.5.2溶解度
5.5.3蛋白质的界面性质
5.5.4风味结合
5.5.5黏度
5.5.6胶凝作用
5.5.7组织化
5.5.8面团的形成
5.6蛋白质水解物
5.6.1功能性质
5.6.2致敏性
5.6.3苦味肽
5.7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5.7.1蛋白质质量
5.7.2消化率
5.7.3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5.8在食品加工中蛋白质的物理、化学和营养变化
5.8.1营养质量的变化和有毒化合物的形成
5.8.2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变化
5.9蛋白质的化学和酶法改性
5.9.1化学改性
5.9.2酶法改性
参考文献
6酶
6.1引言
6.2酶的基本性质
6.2.1酶是生物催化剂
6.2.2酶的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特性
6.2.3酶的催化活力
6.2.4酶催化反应机制
6.2.5酶反应动力学
6.2.6酶作用的底物特异性和选择性
6.3外源酶在食品中的应用
6.3.1概述
6.3.2碳水化合物酶
6.3.3蛋白酶
6.3.4脂肪酶
6.3.5其他酶的应用
6.4环境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
6.4.1温度
6.4.2pH
6.4.3水分
6.4.4非热加工技术
6.5食品内源酶和内源酶的控制
6.5.1细胞和组织的作用
6.5.2影响食品色泽的酶
6.5.3影响食品风味的酶
6.5.4酶对食品质构的影响
参考文献
拓展阅读
7分散体系:基础理论
7.1引言
7.1.1食品分散体系
7.1.2分散体系的特征
7.1.3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7.1.4小结
7.2表面现象
7.2.1界面张力和吸附
7.2.2表面活性剂
7.2.3接触角
7.2.4弯曲的界面
7.2.5界面流变学
7.2.6表面张力梯度
7.2.7表面活性剂的功能
7.2.8小结
7.3胶体间的相互作用
7.3.1范德华吸引力
7.3.2带电双分子层
7.3.3DLVO理论
7.3.4立体排阻
7.3.5排除作用
7.3.6其他作用
7.3.7小结
7.4液体分散体系
7.4.1分散体系
7.4.2沉降作用
7.4.3聚集
7.4.4小结
7.5软固体
7.5.1生物聚合物混合物的相分离
7.5.2凝胶:特征
7.5.3功能性质
7.5.4一些食品凝胶
7.5.5食物的口感
7.5.6小结
7.6乳状液
7.6.1描述
7.6.2乳状液的形成
7.6.3不稳定的类型
7.6.4聚结
7.6.5部分聚结
7.6.6 小结
7.7泡沫
7.7.1形成和类别
7.7.2稳定性
7.7.3小结
7.8常用符号及缩写
参考文献
拓展阅读
第二部分食品次要组分
8维生素
8.1引言
8.1.1目标
8.1.2维生素稳定性概述
8.1.3维生素的毒性
8.1.4维生素的来源
8.2添加于食品中的营养素
8.3膳食推荐量
8.4分析方法及数据来源
8.5维生素的生物利用率
8.6食品中维生素变化/损失的常见原因
8.6.1维生素含量的内在变化
8.6.2采后(宰后)食品中维生素的含量变化
8.6.3预处理:整理、清洗与制粉
8.6.4热烫与热处理的影响
8.6.5加工后维生素的损失
8.6.6加工用化学品及其他食品组分的影响
8.7脂溶性维生素
8.7.1维生素A
8.7.2维生素D
8.7.3维生素E
8.7.4维生素K
8.8水溶性维生素
8.8.1抗坏血酸
8.8.2硫胺素
8.8.3核黄素
8.8.4烟酸
8.8.5维生素B6
8.8.6叶酸
8.8.7生物素
8.8.8泛酸
8.8.9维生素B12
8.9必需维生素类似物
8.9.1胆碱和甜菜碱
8.9.2肉碱
8.9.3吡咯醌
8.9.4辅酶Q10
8.10维生素保留的优化控制
8.10.1热处理条件的优化控制
8.10.2损失的预测
8.10.3包装的影响
8.11总结
参考文献
拓展阅读
9矿物质
9.1引言
9.2矿物质化学的基本原理
9.2.1矿物质在水溶液体系中的溶解性
9.2.2矿物质和酸/碱化学
9.2.3螯合作用
9.3矿物质的营养作用
9.3.1必需矿物质元素
9.3.2矿物质营养素的膳食参考摄入量(美国和加拿大)
9.3.3生物利用率
9.3.4必需矿物质的营养:概述
9.3.5必需矿物质的营养:重要矿物质元素
9.3.6食源性重金属的毒理学
9.4食品的矿物质成分
9.4.1灰分:在食品分析中的定义及意义
9.4.2矿物质成分
9.4.3影响食品中矿物质成分的因素
9.4.4食品矿物质强化
9.4.5加工的影响
9.5食品中矿物质的化学与功能性质
9.5.1钙
9.5.2 磷酸盐
9.5.3氯化钠
9.5.4铁
9.5.5镍
9.5.6铜
9.6总结
参考文献
10着色剂
10.1引言
10.2动物和植物组织中的色素
10.2.1血红色素化合物
10.2.2叶绿素类
10.2.3类胡萝卜素
10.2.4类黄酮与其他酚类物质
10.2.5甜菜色素类物质
10.3食品着色剂
10.3.1法规方面
10.3.2需许可证合成色素的性质
10.3.3需许可证合成色素的应用
10.3.4无需许可证的色素
10.3.5无需许可证色素的应用
参考文献
拓展阅读
11风味物质
11.1引言
11.1.1概述
11.1.2风味分析方法
11.1.3风味的感官评定
11.1.4风味感知的分子学机制
11.2呈味物质
11.2.1甜味物质
11.2.2苦味物质
11.2.3咸味物质
11.2.4酸味物质
11.2.5鲜味物质
11.2.6koukumi味物质和其他风味增效剂
11.2.7辛辣物质
11.2.8清凉感物质
11.2.9涩感物质
11.3蔬菜、水果和香料的风味
11.3.1葱属植物的含硫挥发性成分
11.3.2十字花科植物的含硫挥发性成分
11.3.3香菇中独特的硫化物
11.3.4蔬菜中的甲氧基烷基吡嗪挥发物
11.3.5脂肪酸酶促反应产生的挥发物
11.3.6支链氨基酸产生的挥发物
11.3.7莽草酸途径产生的风味
11.3.8风味中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
11.3.9柑橘风味
11.3.10香草和香料风味
11.4乳酸-乙醇发酵产生的风味
11.5油脂产生的风味挥发物
11.5.1油脂水解产生的风味
11.5.2长碳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生的特殊风味
11.6肌肉类食品和乳制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11.6.1反刍动物肉类和乳制品特有的风味
11.6.2非反刍动物肉类特有的风味
11.6.3鱼和海产食品中的挥发物
11.7由加工或反应产生的挥发性风味
11.7.1热加工产生的风味
11.7.2类胡萝卜素氧化降解产生的挥发物
11.8风味化学和工艺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拓展阅读
12食品添加剂
12.1引言
12.2酸类
12.2.1一般属性
12.2.2化学膨松剂
12.3碱类
12.4缓冲系统和盐类
12.4.1食品中的缓冲系统和pH控制
12.4.2乳品加工中的盐类
12.4.3在动物组织中磷酸盐和水结合
12.5螯合剂
12.6抗氧化剂
12.7抗微生物剂
12.7.1亚硫酸盐和二氧化硫
12.7.2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12.7.3乙酸
12.7.4丙酸
12.7.5山梨酸和其他中链脂肪酸
12.7.6甘油酯
12.7.7月桂精氨酸
12.7.8纳他霉素(Natamycin)
12.7.9苯甲酸
12.7.10对羟基苯甲酸烷基酯
12.7.11环氧化合物
12.7.12抗菌素
12.7.13 焦碳酸二乙酯
12.8无营养甜味剂和低热量甜味剂
12.8.1氨磺胺类甜味剂:环己胺基磺酸盐、糖精和安赛蜜
12.8.2肽:阿斯巴甜、纽甜和阿力甜
12.8.3氯代糖类:三氯蔗糖
12.8.4其他无营养甜味剂和低热量甜味剂
12.9多羟基醇: 甜味剂、品质改良剂和乳化剂
12.10稳定剂和增稠剂
12.11脂肪代用品
12.11.1碳水化合物类脂肪模似物
12.11.2蛋白质类脂肪模似物
12.11.3低热量合成甘油三酯类脂肪取代物
12.11.4合成脂肪替代品
12.12咀嚼物质
12.13组织硬化剂
12.14外观控制—澄清剂
12.15面粉漂白剂和面包改良剂
12.16抗结剂
12.17气体和气体推进剂
12.17.1防止氧气的作用
12.17.2充碳酸气
12.17.3气体推进剂
12.18总结
参考文献
拓展阅读
13生物活性食品组分:活性物质和有毒物质
13.1食品组分对健康影响的考查
13.2促进健康的活性物质
13.2.1类胡萝卜素
13.2.2类黄酮
13.2.3原花青素
13.2.4其他多酚类化合物
13.2.5有机硫类生物活性物质
13.2.6异硫氰酸酯与吲哚类物质
13.3活性物质的促进健康的一般机制
13.4活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13.5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率
13.6植物膳食补充剂
13.7植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技术
13.8食品中加工生成的活性物质
13.9食品中天然来源的有毒物质
13.10食品中加工生成的有毒物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食品系统
14牛乳的特性
14.1引言
14.1.1一些事实和数据
14.2牛乳分泌、进化和合成
14.2.1乳的生物合成
14.3牛乳的成分
14.3.1乳蛋白
14.3.2牛乳脂质和乳脂球
14.3.3牛乳中的盐类、矿物质、乳糖及次要的酶组分
14.4商业乳制品
14.4.1介绍
14.4.2液态乳
14.4.3发酵乳制品
14.4.4干酪
14.4.5奶油
14.4.6炼乳和乳粉
14.4.7膜分离加工
14.5作为功能成分的牛乳蛋白
14.5.1乳蛋白中来源的生物活性肽
14.6牛乳的营养价值
14.6.1乳糖不耐症
参考文献
拓展阅读
15可食性肌肉组织的生理和化学特征
15.1引言
15.2营养价值
小结
15.3肌肉的结构和功能
15.3.1骨骼肌的结构
15.3.2心肌的结构
15.3.3平滑肌的结构
15.3.4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
15.3.5兴奋-收缩偶联
15.3.6肌肉纤维的类型
15.3.7小结
15.4肌肉到肉的转变
15.4.1肌肉蛋白的死后降解
15.4.2小结
15.5影响肉类品质的宰后自然或诱发生化变化
15.5.1苍白、软、渗出性肉
15.5.2暗、硬、干的肉
15.5.3冷冻收缩
15.5.4融化僵直
15.5.5电刺激
15.5.6小结
15.6储存过程中肉的化学变化
15.6.1冷却和冷藏
15.6.2冷冻
15.6.3高压处理
15.6.4辐照处理
15.6.5小结
15.7加工肉的化学
15.7.1腌制
15.7.2水合作用和持水性
15.7.3蛋白质凝胶网络结构的形成
15.7.4脂肪的固定和稳定
15.7.5肉的重组
15.7.6鱼糜化学
15.7.7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16可食用植物组织的采后生理
16.1引言
16.2可食用植物组织的品质和采后生理
16.3可食用植物组织的天然特性和结构
16.3.1形态
16.3.2采收时所处的生理发育阶段
16.3.3成熟和衰老
16.3.4采收前的影响因素
16.4基础代谢
16.5激素
16.5.1乙烯
16.5.2植物生长素
16.5.3赤霉素
16.5.4脱落酸
16.5.5细胞分裂素
16.5.6其他激素
16.6组分
16.6.1水分
16.6.2碳水化合物
16.6.3有机酸
16.6.4多酚
16.6.5蛋白质和氨基酸
16.6.6脂类
16.6.7色素
16.6.8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6.6.9维生素和健康功能因子
16.7采后技术
16.7.1贮藏温度
16.7.2相对湿度
16.7.3调节和控制贮藏气氛
16.7.4可食用膜
16.7.5乙烯
16.7.6热处理
16.7.7离子辐照
16.7.8其他技术
16.8转基因植物产品
16.8.1转基因生物
16.8.2营养强化食品作物
16.8.3熟成和衰老过程的调控
16.9商品的要求
16.9.1谷物、坚果和植物种子
16.9.2完整的水果和蔬菜
16.9.3鲜切(最低限度加工)水果和蔬菜
16.10结论
参考文献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