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
—
李长莉 / 闵杰 / 罗检秋 / 左玉河 / 马勇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ISBN:9787516161296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定价:168元
售价:128元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
本书是第一部中国近代社会生活通史著作,从社会文化史视角,较全面、系统地描述了1840年至1949年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过程及全景画面。
自鸦片战争后开口通商至新中国成立一百余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社会生活作为人们一切活动的基础,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变动互动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近代转型的历史洪流。伴随着各个时期社会的变动,以城市为主导,居于社会生活变动前沿地带的广大民众,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社会交往及风俗习尚、休闲娱乐等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民众的生活由城乡一体的传统农业生活方式,转向以城市为主导、城乡二元化的近代城市化及商业化生活方式。
社会生活既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基础和土壤,又与社会制度变革互相促进,同时社会生活变动又成为人们思想观念变革的社会基础。社会生活既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也与国家社会的变革与进步相连。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社科院文库 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室研究室集体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项目(2004-2008)的最终成果(课题主持人为李长莉)。
六位撰写者均为研究员,在相关研究领域有多年学术积累,并有前期研究成果,如曾出版编年本末体三卷本《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等。本书定位为学术精品书,为近代社会生活史领域的权威之作、精品之作。
李长莉,1958年生,河北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大东文化大学及法国里昂东亚学院作客座研究,长期从事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
左玉河,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原籍安徽萧县,1964年10月生于河南新乡。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留所工作;历任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史学理论与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文化、中国文明史等研究。著有“晚清四书”系列(《觉醒》《维新》《国变》《革命》),以及《激荡:晚清二十年》《回望:近代一百年》《中国儒学三千年》《叠变:鸦片、枪炮与文明进程中的中国(1840—1915)》等,录有音频节目《中华文明通史》等。
引言
第一章 清代传统社会生活流变
一 小农经济下的日常生活
二 家族制与等级制下的社会习俗
三 农时村社型休闲娱乐与文化生活
第二章 开口通商与社会生活初变(1840-1894)
一 通商城市兴起与生活环境变化
二 交通通信方式改进
三 洋货流行影响日用生活
四 社会风气与生活习尚演变
五 城市生活与休闲娱乐新风
六 大众传播与信仰世界异动
第三章 西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895-1911)
一 居家日常生活
二 交通出行日渐便捷
三 婚丧嫁娶新风
四 娱乐与休闲
五 移风易俗
第四章 文化新潮中的日常生活(1912-1923)
一 衣食住行的变迁
二 礼俗的传承与改良
三 色彩斑驳的消闲生活
四 雅俗难辨的信仰世界
第五章 现代都市崛起与社会生活的剧变(1924-1936)
一 服饰及饮食生活的急剧变化
二 现代建筑的盛行与出行方式的现代化
三 新式婚礼的流行与婚丧礼俗的变革
四 新式娱乐休闲方式的流行
第六章 战争洗礼中的社会生活嬗变(1937-1949)
一 战争影响下的日常生活
二 社会风俗的继承与改造
三 休闲娱乐与公共空间的扩大
结语
征引文献
后记
- 先知书店
-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