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青岛出版社
传承文化,传播知识,传递幸福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云冈石窟全集(全套二十卷 )中国云冈石窟佛造像 历史收藏石窟图片图集

29800.00
运费: 免运费
库存: 3 件
云冈石窟全集(全套二十卷 )中国云冈石窟佛造像 历史收藏石窟图片图集 商品图0
云冈石窟全集(全套二十卷 )中国云冈石窟佛造像 历史收藏石窟图片图集 商品图1
云冈石窟全集(全套二十卷 )中国云冈石窟佛造像 历史收藏石窟图片图集 商品图2
云冈石窟全集(全套二十卷 )中国云冈石窟佛造像 历史收藏石窟图片图集 商品缩略图0 云冈石窟全集(全套二十卷 )中国云冈石窟佛造像 历史收藏石窟图片图集 商品缩略图1 云冈石窟全集(全套二十卷 )中国云冈石窟佛造像 历史收藏石窟图片图集 商品缩略图2

商品详情

目  录

《云冈石窟全集 第一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14窟。第12窟是云冈石窟东端的两个毗邻洞窟。两窟形制均为平面方形,窟内四壁由下至上略有收分,居中为多层塔柱,南壁上开明窗、下为窟门。这样的洞窟,通常称作中心塔柱窟。第3窟位于云冈东部窟区的西侧。窟外面阔约50米,崖壁高约28米,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第4窟位于第3窟西侧南端,洞窟雕凿于第3窟斩山遗存的山体中。

 

《云冈石窟全集 第二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5窟。第5窟位于云冈石窟群中部窟区东端,与东区的第34窟隔着一条自然冲沟, 沟口呈喇叭形。 沿沟向北100余米,地势陡然抬高,上有近年新建龙王庙一座。庙外西南的山岩裸露处,是清代龙王庙旧址。

 

《云冈石窟全集 第三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6窟上半部分。第6窟与第5窟,大约同时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第6窟应该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4) 北魏迁都洛阳之前。两窟的外立壁由于阁楼遮挡,观察山体突出部位的形状,窟之间为龟趺高塔,窟两侧各为九级石塔,可以证明这是一对统一设计营造的双窟。

 

《云冈石窟全集 第四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6窟下半部分。第6窟属于塔庙窟,中央设二层方形塔柱,上层四面各镌一立佛,下层四面开龛置坐佛。这种营造出回旋式空间的中心塔柱窟,可供信众绕塔礼佛,修习禅观。该窟主像位于北壁下层盝形大龛内,是礼拜的中心。

 

《云冈石窟全集 第五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78窟上半部分。第78窟位于云冈石窟群的中部,是继昙曜五窟之后开凿的一组双窟。两窟外观宏伟,各具窟门、明窗,壁阔约22.5米。中央及两侧突出三道石墙,构成双窟前室。中墙南端增大为龟趺丰碑,残高约10米,文字早已风化全无;外侧二墙南端内折斜抹,对称形成门拱式,既具庄严感,又凸显出龟碑的中心地位

 

《云冈石窟全集 第六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78窟下半部分。第78窟是云冈最早出现的一组双窟。由于设计、施工统一执行,不仅洞窟形制相同,雕刻题材相近,而且具有同一主题思想和雕刻风格。双窟整体对称而设,前室东西壁分别雕刻着佛经故事和千佛像,在体现大乘佛教思想的同时,也构成了双窟两两相对的壁面布局形态。

 

《云冈石窟全集 第七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910窟上半部分。第910窟位于云冈石窟群中部,与东侧的第78窟一样,属于北魏统一设计、施工并完成的双窟,2014年新建一座七间木结构窟檐以保护文物。晚清以来,两窟因与西邻的第111213窟一起被重新彩绘,故合称“五华洞”。

 

《云冈石窟全集 第八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910窟下半部分。第910窟是北魏献文帝至孝文帝时期开凿的一组双窟。从宏观角度看,双窟空间结构完整统一,佛教造像主题突出,壁面布局整齐规范,雕刻设计严谨细腻,内外雕饰无不完备,堪称云冈石窟皇家建筑最为辉煌的典范。

 

《云冈石窟全集 第九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11窟。第11窟位于云冈石窟群中部,东邻第10窟,西与第1213窟为一组同时规划建设的洞窟(2014年新建一座七间木结构窟檐以保护文物)。这三窟与第910窟,因晚清以来同时彩绘而号称“五华洞”,均系云冈艺术走向成熟时期的作品。

 

《云冈石窟全集 第十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12窟。在云冈石窟群中部偏西,以第12窟为中心,东邻第11窟,西邻第13窟,形成了一组三窟的建筑布局,均开凿于北魏云冈中期。故而,在2014年建成的五华洞保护性窟檐中,对此三窟采用了统一风格的大型木结构阁楼造型。

 

《云冈石窟全集 第十一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13窟。云冈新建的五华洞木构窟檐阁楼,依据洞窟内外特征,将第111213窟集中于一座对称的阁楼内,楼内西侧即是第13窟。进入洞窟,一尊高约13.6米的交脚菩萨端坐其中,他脚踏莲花、头顶穹隆,巨大的身躯占据了整座椭圆形洞窟的大部分空间(窟宽约11米,进深约9米)。

 

《云冈石窟全集 第十二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141516-1窟。第14窟、第15窟和第16-1窟为并排三窟,位于云冈西部窟区最东端,西侧即著名的昙曜五窟(第1617181920窟)。这三窟的外壁,处于昙曜五窟立壁的延展面上,但第16-1窟则明显凸出立面。这三窟均属于昙曜五窟形成之后再补凿的石窟,规模都不是很大,应该是古人根据剩余的有限山体设计开凿的。

 

《云冈石窟全集 第十三卷》

本卷概况介绍昙曜五窟,重点介绍第16窟。昙曜五窟位于云冈石窟群西区东部,编号为第16窟至第20窟,是北魏最早开凿的5座皇家洞窟。

16窟位于昙曜五窟东端,清末称为立佛洞或接引佛洞。洞窟平面呈马蹄形,四壁向上收分,弧合为穹隆顶;东西宽约12.5米,南北进深约8.7米,上下高约15.2米。北壁主尊立佛高约13.5米,环壁上部满雕千佛,下壁及明窗、窟门布满北魏不同时期雕凿的龛像。与昙曜五窟其他洞窟相比,第16窟北壁向北凹进呈弧状,加之主佛像身躯体量雕刻相对较薄,所占空间较小,因此洞窟空间较为宽绰。

 

《云冈石窟全集 第十四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17窟。第17窟东邻第16窟,西接第18窟,是云冈早期昙曜五窟中唯一的交脚菩萨大像窟。洞窟平面呈椭圆形,具穹隆顶,前立壁上开明窗、下辟窟门。窟内东西最大宽度约14米,南北最大进深约7.5米,上下高约16米。窟内地面较窟外地面低,下掘约1米深,依旧保持了开凿时凹凸不平的糙面。北壁为交脚弥勒菩萨大像,东西两壁分别为大型坐佛像盝形龛和立佛像盝形龛,形成了洞窟整体的三世佛组合。

 

《云冈石窟全集 ? 第十五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18窟。第18窟是云冈早期开凿的昙曜五窟之一,东邻第17窟,西接第19窟,居五窟之中,清代俗称“立三佛洞”或“阿閦佛洞”。

洞窟内部为平面椭圆形、穹隆顶,主要造像组合完整,对称严谨。北壁中央立佛像高约15.5米,身披千佛袈裟,气宇轩昂;东西壁的胁侍佛像相对而立,端庄肃穆,各高约9.5米,与主尊共同构成了三佛或三世佛的格局。

 

《云冈石窟全集 第十六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19窟。第19窟位于云冈西部窟区,东邻第18窟,西接第20窟。这一组三窟,以第19窟为中心,均以三佛或三世佛为主像,是昙曜五窟中率先开凿的洞窟,也是云冈石窟的开山之作。

19窟由中央主窟和两侧附洞共三个洞窟组成,清末民初名为“大佛三洞”或“宝生佛洞”。

 

《云冈石窟全集 第十七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20窟。第20窟是云冈早期开凿的昙曜五窟之一,亦为大像窟,位于五窟西端。由于前立壁的崩塌,使得北壁佛像显露在外,故俗称其为“露天大佛”,清末民初称“大露佛”或“白佛爷洞”。

露天大佛像高约13.7米,端坐于石台座之上。佛首具素面肉髻、广额丰颐、五官秀朗。佛陀眉眼细长、鼻梁挺直、大耳垂肩,眉间施白毫,嘴唇略薄,唇上下皆有胡须。眼中瞳孔镶嵌釉陶,大约在辽代安装。佛身挺拔壮硕、两肩宽厚,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质地厚重,衣褶自然流畅,内衣轻薄贴体,衣饰设计疏密得当,雕刻工艺精湛。

 

《云冈石窟全集 第十八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2131窟。在目前云冈石窟的分期研究中,将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作为晚期洞窟开凿的起点;终点则依《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确定在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同时认为,第21窟及其以西的石窟群是这一时期开凿的主要区域,而第11窟至第16窟、第4窟至第6窟之间的中小型洞窟(包括龙王庙沟)等,也都属于云冈晚期作品。这些民间营造工程,在建筑规模上虽比皇家石窟大为缩小,窟龛布置也显得零乱,但其自主创新的热情未减,艺术发展与变化的势头强劲。特别在洞窟形制、造像风格等方面,显示出不同于早中期的特点。

 

《云冈石窟全集 第十九卷》

本卷主要介绍第3245窟。云冈晚期窟龛,由于民间邑社或个人的参与,以及孝文帝迁都洛阳而逐渐呈现小型化的趋势,但佛教信仰没有减弱。功德主的身份、地位有所下降,造像目的可能有所不同,但窟龛的功能与性质没有多少变化。由此决定了晚期窟龛在继承早中期皇家典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功德主个体意愿的自由表达,具有更加丰富的佛教题材选择等特征,成为中国佛教石窟寺艺术世俗化发展的先驱。

 

《云冈石窟全集 第二十卷》

本卷主要介绍云冈石窟五个阶段考古情况。云冈石窟的考古工作,从时间上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38年和1940年,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现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云冈石窟调查队,对昙曜五窟窟前、第8窟与五华洞(第9至第13窟)前、窟顶部分台地及龙王庙沟寺院遗址,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第二阶段:19721974年,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在五华洞前进行了考古清理。第三阶段:1987年,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对龙王庙沟西侧石窟窟前建筑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第四阶段:1992199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云冈石窟窟前地面进行了整体清理发掘,并对第3窟窟内及窟顶东部塔基遗址进行了发掘。第五阶段:20082012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和云冈石窟研究院,对云冈石窟窟顶一区(第39窟窟顶以西)和窟顶二区(第56窟窟顶)进行了发掘。

商品详情
书名:《云冈石窟全集》(全二十卷)
ISBN: 9787555230281
作者:张焯
开本:8开
装帧:精装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定价:29800.00元(全二十卷)

《云冈石窟全集》是一套全面反映云冈石窟不同时期、不同洞窟、不同艺术风格与艺术特点的全集性图典。是以摄影、测量、扫描、描绘等手段获取的图片资料为主,依靠云冈石窟开凿以来的所有史料,集数十年的学界研究成果,以客观、可靠的文字,全面记录云冈石窟的大型、多卷本书籍。全集共20卷,以分窟分卷的形式编目,每卷400余幅图片,并编排若干篇研究相关洞窟文化艺术特点的专业学术论文。

云冈石窟制式规模宏大,造像内容丰富,雕刻艺术精湛,形象生动感人。这座象征北魏拓跋皇权的伟大艺术宫殿,吸收并融汇了古代各民族多元文化,代表了5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水平,是人类文化雕刻艺术史上无与伦比的瑰宝。2001年,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千五百多年来,云冈石窟经风沐雨,造像风化残泐堪忧。过往图册拍摄多着眼暂时完美的佛像,而那些残存的形象一年一年地,就这样默然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不复存在。即便是保存最完善的造像,在大自然的力量下,消失殆尽也是不可逆的最终命运。为之采集影像资料,进而建档立案,精挑细选,结集出版——以此种方式留住变迁中的完美艺术,此次全集是一部抢救性的石窟档案。




青岛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青岛出版社
传承文化,传播知识,传递幸福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云冈石窟全集(全套二十卷 )中国云冈石窟佛造像 历史收藏石窟图片图集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