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 大转型:中世纪晚期的气候、疾病、社会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定价: 118.00
作者: 布鲁斯·M. S. 坎贝尔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3-11-15
页码: 524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ISBN: 9787521754698
1. 什么是大转型?
自然和社会体系的重新调整和关键转型,以实现动态平衡。它不是周期性的波动,而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体系更迭,它使社会-生态系统不可能再恢复原状。
2. 深入思考大分流,指出大转型是大分流的根源所在。
在经历了14世纪和15世纪的各类逆转之后,西欧在商业和制造业上的比较优势大大提高,足以推动它的各个经济体进入上升轨道。东西方大分流的根源在于大转型的完成。
3. 多层次的叙事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时间与空间的历史界限,跨越狭隘的单个国家的局限,将气候变化、瘟疫等作为一种泛大陆现象进行研究。
泛大陆的环境灾难,并不符合马尔萨斯“穷则死”理论的简单分类。大转型的规模之大,需要超越国家历史书写层面的分析。
大转型发生在一系列嵌套的时空范围内——从短期到长期,从微观到宏观。看似动态平衡的状态,实则是偶然而无序发展的连续过程,这不是任何简单的因果法则所能概括的。本书初次以崭新的视角,放眼全球,完整地聚焦于物理和生物过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阐释13—15世纪历史轨迹的改变。
4. 真正的跨学科研究,将人与环境、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
本书囊括气候史、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史、树木年代学、经济史等众多学科,以计量经济学为基础,运用整体方法,构建从单一领域到整个世界的嵌套层级结构,容纳和解释更多样的变量和更复杂的内在关系。
作者考察自然机制扮演的角色,分析、解释和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展示了综合使用自然和历史档案的证据、融合经济史和环境史的方法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非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所能比拟。
5. 宏阔的问题意识兼具丰富的历史细节,直观再现大转型的标志性特征。
历史无法脱离人而独立存在。本书既论述了大转型不同阶段中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与重建,又描述了身处战争、气候变化、经济衰退组成的美风暴中人的生存状态,更直观地展现了大转型的标志性特征。
6. 大转型印证了经济或生态发展没有铁律。
在整个旧世界,大转型没有使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发生深刻而同步的变化,也没有利于一个社会,而不利于另一个。在任何既定的节点,均有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具体出现哪种结果则有赖于人类和环境力量的精确配置。
7. 大转型的启发:在生存危机面前,为什么有些社会无比脆弱,而另一些社会更具韧性?
摒弃“环境决定论”等二分法,提出社会-生态系统核心六要素与动态平衡,思考建立抵抗脆弱性、冲击和压力的更具韧性的社会系统。
自然与社会各式各样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生态系统。气候与社会、生态系统与生物、微生物与人类是这个动态系统的六个核心要素,各要素均拥有独立的动力,互相影响,保持动态平衡,任何人类和环境压力的变化或潜在的变化均能打破这种平衡。
14世纪,“旧世界”(the Old World)在既定的历史轨道上经历了一系列深刻而突然的变化,气候恶化、流行病暴发、战争升级、白银产量下降等开始一起发生作用,导致大陆间的交换网破裂、经济衰退和人口减少。这一系列的风暴启动了不可逆转的体系更迭。直到15世纪末,大航海、大发现兴起之时,西方才开始再次崭露头脚。
这次“大转型”席卷了亚欧大陆,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命运反转。坎贝尔综合使用历史学、古生态学和生物学的新证据,包括核算国民收入、重建过去的气候和对从瘟疫受害者牙齿中提取的DNA进行遗传分析,评价了商业衰退、战争、气候变迁和流行病在这次“大转型”中发挥的作用,提出动态社会-生态系统的核心六要素理论,对中世纪晚期商业经济的产生、崩溃和重组做出了全新的解释。
“大转型”结束之时,西方在技术和贸易上开始从落后者转为先者。实际上,正是从“大转型”开始,东西方“大分流”就此发端。
中文版序
前言与致谢
缩 写
1 中世纪晚期自然与社会的互动
1.01 大转型:大致年表
1.02 大转型与大分流
1.03 自然和社会的关键转型
1.04 循迹大转型:规模、焦点和证据问题
2 勃兴:有利的环境和拉丁基督教世界的崛起
2.01 拉丁基督教世界从起飞到持续发展
2.02 中世纪气候异常期
2.03 旧世界人口的增长
2.04 拉丁基督教世界商业扩张的制度基础
2.05 拉丁基督教世界的商业革命
2.06 有利的环境和拉丁基督教世界在中世纪盛期的勃兴
3 摇摆的平衡:在气候日益不稳定和病原体重现时代,经济脆弱性日益加剧
3.01 从勃兴到衰退
3.02 气候不稳定性的加剧
3.03 病原体重现
3.04 摇摆的平衡
附录3.1 1290 年英格兰家庭的土地收入
4 临界点:战争、气候变化和瘟疫打破平衡
4.01 战争升级和商业衰退加剧
4.02 变化中的旧世界气候
4.03 黑死病在欧洲的暴发
4.04 黑死病持久的流行病学遗产
4.05 黑死病:谜题已解?
4.06 三合一:美风暴
附录4.1 查士丁尼鼠疫的暴发和天气
5 衰落:不利的环境与中世纪晚期拉丁基督教世界的人口和经济萎靡
5.01 从临界点到转折点
5.02 小冰期的进展
5.03 细菌的黄金时代?
5.04 经济和商业萎缩
5.05 困境中的繁荣?
5.06 大转型的结束:从仰望东方到转向西方
结语:理论、偶然、契合与大转型
参考文献
索 引
布鲁斯·M. S. 坎贝尔(Bruce M. S. Campbell)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中世纪经济史荣休教授,荣休前曾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经济史系,历史系,地理、考古和古生态学院工作,其研究和教学跨越科学和人文领域的许多学科,如地理学、经济史、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和古生物学等。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世纪晚期英国和爱尔兰的经济史,尤其关注14世纪人类与环境的互动。主要著作有《大转型:中世纪晚期的气候、疾病、社会与现代世界的形成》《英国贵族农业(1250—1450年)》等。
坎贝尔利用英国中世纪众多档案中包含的大量详细的统计信息,系统揭示在相对贫穷、欠发达、容易发生生存危机和饥荒时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他重建中世纪晚期伦敦的供应链(1993年)、分析领主自营地的产出(2000年)、考察非贵族庄园的属性(2006年)、创建国家作物产量数据库(2007年)、追溯1270年的英国国民收入(2015年),以及调查中世纪晚期气候、疾病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2016年)。
坎贝尔是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997年)、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2001年)、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2003年)、英国科学院院士和英国国家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院院士(2009年)、2013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先后荣获罗士培奖、经济史协会亚瑟·H.柯尔奖、皇家历史学会惠特菲尔德奖等。
坎贝尔对气候、疾病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使本书成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小麦克尼尔(J. R. Mcneill),《世界历史》,第29卷1期,2018年
本书有望成为环境史上的新圣典。
——中世纪史网
布鲁斯·M. S. 坎贝尔的新作基于众多学科的新发现,跨越了地理学、经济史、社会学,尤其是气候史等领域。
——小塞缪尔·J. 科恩(Samuel J. Cohn, Jr) ,《英国历史评论》
坎贝尔对中世纪的欧洲有深刻的了解,他将自己渊博的知识与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相结合,对社会如何应对气候不稳定引发的饥荒和瘟疫进行了卓越的研究。
——马丁·道顿(Martin Daunton),剑桥大学经济史教授
本书是一次大胆的跨学科研究的胜利成果……坎贝尔的作品为学者、科学家、学生和众多读者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批判性思维。
——理查德·C. 霍夫曼(Richard C. Hoffmann),多伦多约克大学历史学名誉教授
中文版序
本书按照欧洲的历史书写传统,为11—16世纪初的西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数据丰富的解释,其依据是对若干关键变量的量化,包括对国民收入和人均GDP 的新估算。斯蒂芬· 布劳德伯利(StephenBroadberry)、管汉晖和李稻葵做出的新估算[《中国、欧洲及大分流:基于历史国民收入核算的研究,980—1850年》,《经济社会史研讨》(Discussion Papers i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155号,2017年,牛津大学]显示,第二个千年之初,当时的宋朝在世界经济和技术大潮中稳立潮头,与其相比,欧洲发展程度并不高。但在接下来的3个世纪中,欧洲有活力的地区,特别是意大利中部和北部、佛兰德斯,缩小了与中国的差距;到15世纪,中国相对于西方的历史先地位已不复存在。在欧洲分别领跑的诸区域经济体对中国的这种渐进式追赶,为此后数个世纪欧洲终占据先地位做好了准备。到那时,拥有先进海上力量的欧洲崛起为全球性商业霸主。起初,这个过程主要是欧洲部分地区的追赶,但从14世纪开始,元朝和明朝逐渐落后。元、明二朝均未能利用之前已有一定成就的资本化,转向一条能够实现生产率稳定增长的更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之路。
相比于以前对欧洲通往现代经济增长漫长旅程中这一制度形成期的分析,本书对中世纪经济发展提出的解释既不是马尔萨斯式的,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式的,因为它们都不足以契合那个时代的成就和逆转。相反,本书强调变迁及开辟新天地的内在偶然性,其路径是考察在触发一个社会-生态时代结束和另一个时代开始的过程中,气候和疾病的自然机制扮演的角色。从13—15世纪的这一过程中,关键的转型包括:(1)从中世纪气候异常期的大气环流模式到小冰期大气环流模式的转变;(2)瘟疫沉寂的环境被鼠疫(鼠疫耶尔森菌)复活的疾病环境替代;(3)较低的和下降的人口水平取代较高的和上升的人口水平。与此同时,马穆鲁克和奥斯曼人的崛起在亚欧商业之间打入了政治、宗教和军事的楔子。
关于中世纪是全球气候重组时期的观点,直到近才日益明朗,因为气候史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目前可利用的许多高分辨时间序列对历史学家来说是一种信息富矿,它们解释了单个端事件和气候条件更长期的变化,也确定了气候不稳定和环境恶劣加剧期的各个时段。考虑到许多历史学家对这种材料并不熟悉,本书用大量篇幅解释相关术语,并得出了一些关键的结论,它们多是以图解的形式来表现的。北半球占主导地位的大气环流模式,特别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合称“恩索”(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它引发南亚季风]和北大西洋涛动(它决定了大西洋西风带的强度和方向)之间的遥相关有助于解释欧洲和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大致同步性:宋代的长期繁荣和同时期欧洲的商业革命;端自然事件的交替——洪水和干旱、季风失效和毁灭性的饥荒、牛瘟和蝗灾的暴发——在14 世纪时有发生,导致朝代更替和制度变迁;以及随后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人口和经济衰退,那时主要的气候条件依然不稳定,而小冰期的一次持续性寒潮则刚刚开始。不出意料的是,与欧洲西北部温带混合农业系统相比,东亚以灌溉为基础的农业系统更容易受到这些气候变化的影响。
对欧洲人而言,气候带来的深刻影响可以说是间接的,经由气候诱发生态压力,将鼠疫从休眠的地方性兽疫重新激活,鼠疫死灰复燃,成为动物流行病。该事件发生在亚欧大陆缺水的内陆大草原,那里的穴居啮齿动物是病毒的天然宿主。鼠疫从那里向西传播至整个欧洲,并给人口和经济带来了严重而持久的影响。对此,进化生物学家的研究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终解决了黑死病是什么、起源于何地(青藏高原),以及大约什么时间重新出现(13世纪晚期或14世纪初的某个时间)等问题。本书提出关于第二次世界鼠疫大流行的起源和初传播的证据,并按照历史学家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释了这些新发现,它将取代以前几乎有关于这个主题的历史著作。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仍然存在,研究仍在继续,但已经广为接受的是,新的瘟疫研究范式需要运用多学科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全球视角的分析。
鼠疫,犹如气候变化、蒙古和奥斯曼帝国的建立或国际贸易网的形成,是一种泛大陆现象,也是本书的一个中心主题,因此我们的思考需要跨越狭隘的单个国家的局限,尽管历史学家仍将不可避免地依赖民族主义的叙述和特定国家的数据库。同样,本书展示了综合使用自然和历史档案的证据,并融合经济史和环境史的方法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遵循这些路径有望获得更多进展。考虑到自然灾害在塑造中国自身历史中的角色,这个国家是适用此类研究方法的选,因为这次大转型绝不是欧洲独有的现象,西方在14世纪经历的已有生产和交换体系的破裂同样出现在东方。对二者进行更系统性的比较很可能有相当的启发性。
整个中世纪的数百年间,中国与中世纪欧洲在地理上一直相距甚远,连接亚欧大陆两端的贸易联系非常脆弱,而且经常被打断和破坏。然而,在马可·波罗夸夸其谈的东方游记出版之后,中国对欧洲人的想象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随着穿越叙利亚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古代陆路先后被关闭,有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的欧洲人梦想着绕开奥斯曼人和马穆鲁克,由海上航行至那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需求只有欧洲人有。即使在史诗般的郑和下西洋的远航(驶向阿拉伯地区和非洲)中,中国人也没有相应地抵达大西洋,也没有从那里到达欧洲的野心。相反,在几经尝试和犯错之后,到15世纪末,一支葡萄牙小船队绕过非洲,驶入印度洋。几年后,在1513年的广州,欧维士成为在中国港口落锚的一个欧洲水手。这些海上探险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使其与欧洲和欧洲商业建立了更直接和更稳固的联系,这远非之前发生的任何事情所能相比。但是,驱使探险的动力源于13世纪泛亚欧商业全盛期内东西方交往不断加强的那个早期阶段。希望《大转型:中世纪晚期的气候、疾病、社会与现代世界的形成》中文版的面世能提醒中国读者注意到西方在那个关键节点上所获得的成就,并期待将其与东方相应的情况进行更为深入的比较。
- 三联生活周刊图书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