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双边匹配:博弈论建模与分析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埃尔文·E.罗斯 马里尔达·A.奥利维拉·索 人大出版社

48.80
运费: ¥ 7.00-20.00
双边匹配:博弈论建模与分析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埃尔文·E.罗斯 马里尔达·A.奥利维拉·索 人大出版社 商品图0
双边匹配:博弈论建模与分析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埃尔文·E.罗斯 马里尔达·A.奥利维拉·索 人大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双边匹配:博弈论建模与分析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定价:65.0  
ISBN:9787300264479  
作者:埃尔文·E.罗斯 马里尔达·A.奥利维拉·索  
版次:1  
出版时间:2019-01  

内容提要:  
《双边匹配——博弈论建模与分析研究》这本书为描述搜索过程提供了一个模型,该模型广泛应用于劳动力市场中雇主与雇员的搜索、拍卖过程中卖家和买家之间的搜索。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有关双边匹配的博弈论分析的*新成果,重点关注了结果的稳定性、不同组织规则下的代理人的激励,以及这些激励对市场组织方式的限制。相关的模型结果将有助于解释哪些结论依赖于特定的模型假设和市场条件,哪些结论具有普适性。作者也正是因为这项研究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作者简介:  
埃尔文?E. 罗斯(Alvin E. Roth),美国经济学家。1951年12月19日出生,1971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运筹学专业。1998年赴哈佛大学任教。罗斯在博弈论、市场设计和实验经济学领域曾做出显著贡献。罗斯是美国杰出年轻教授奖斯隆奖的获得者,古根海姆基金会会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他还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和美国计量经济学学会成员。2012年罗斯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罗伊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目录:  
*一章 引言 1……………………………………………………………  

1.1 医科实习生的劳动力市场 2……………………………………  

1.2 拍卖市场中个体及共谋行为 7…………………………………  

1.3 博弈理论方法 9…………………………………………………  

1.4 文献指南 12……………………………………………………  



*一部分 一对一匹配:婚姻模型  



*二章 稳定的匹配 15……………………………………………………  

2.1 正式(合作)模型 15…………………………………………  

2.2 稳定匹配———一个理论框架 18………………………………  

2.3 稳定匹配的一些特征 21………………………………………  

2.4 理论拓展:一些例子 36…………………………………………  

2.5 严格偏好下的简单数学分析 39………………………………  

2.6 文献指南 48……………………………………………………  



第三章 稳定匹配集合的结构 52…………………………………………  

3.1 博弈的核 52……………………………………………………  

3.2 计算上的问题 59………………………………………………  

3.3 文献指南 74……………………………………………………  



第四章 策略问题论 77……………………………………………………  

4.1 正式的策略性模型 81…………………………………………  

4.2 “防策略”稳定机制的不可能性 84……………………………  

4.3 采用男性*优稳定匹配机制时,男性面临的激励 88………  

4.4 采用男性*优稳定匹配机制时,女性所面临的激励 93……  

4.5 对他人偏好的不完全信息 104…………………………………  

4.6 文献指南 115……………………………………………………  



*二部分 多对一匹配:公司—雇员模型  



第五章 大学录取模型和医科实习生劳动力市场 119…………………  

5.1 正式模型 119……………………………………………………  

5.2 稳定性和群体稳定性 123………………………………………  

5.3 大学录取模型和婚姻模型的关联 125…………………………  

5.4 医科实习生劳动力市场 128……………………………………  

5.5 一些实证方面的进一步说明 141………………………………  

5.6 大学录取模型中稳定市场的比较 148…………………………  

5.7 稳定匹配的核 157………………………………………………  

5.8 文献指南 159……………………………………………………  



第六章 涉及货币及更多复杂偏好的离散模型 162……………………  

6.1 有“可替代”偏好的大学录取模型 163………………………  

6.2 一种考虑金钱和复杂偏好的模型 169…………………………  

6.3 文献指南 176……………………………………………………  



第三部分 连续型货币变量的多对一匹配模型  



第七章 单个卖者与多个买者的简单模型 181…………………………  

7.1 博弈的核 182……………………………………………………  

7.2 策略性问题 186…………………………………………………  

7.3 文献指南 192……………………………………………………  



第八章 分配博弈 193……………………………………………………  

8.1 正式模型 193……………………………………………………  

8.2 分配博弈的核 197………………………………………………  

8.3 一个多物品拍卖机制 200………………………………………  

8.4 激励 204…………………………………………………………  

8.5 新进入者的影响 206……………………………………………  

8.6 文献指南 210……………………………………………………  



第九章 分配模型的一个推广 213………………………………………  

9.1 模型 214…………………………………………………………  

9.2 核 216……………………………………………………………  

9.3 激励 228…………………………………………………………  

9.4 文献指南 230……………………………………………………  



第四部分 结语  



第十章 待解决问题和研究方向 237……………………………………  



参考文献 241………………………………………………………………  



在线试读:  
*一章 引言  
写这本书的目的有两个:其一,回顾 和总结刻画劳动力市场、拍卖和其他经济 环境的模型的不断增加的相关文献;其二, 阐明建模考虑和数学分析之间的微妙关系, 描述如何用博弈论解释和预测复杂的真实 经济系统的行为。 我们将主要关注“双边匹配市场”。 “双边”这一术语是指:某一市场中的参与 人从一开始就属于两个不同的集合———例 如,公司集合和员工集合。这和商品市场 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商品市场中市场价格 决定了参与人是买者还是卖者。因此,虽 然黄金市场中既有买者又有卖者,但是任 何一个参与人都有可能在一个价格下是买 者,而在另一个价格下是卖者,所以黄金 双边匹配 2 市场不是我们将要讨论的双边意义上的市场。但是劳动力市场中参与 人的身份是固定的,因为公司和员工往往是界限分明的。例如,当教 授的薪水下降时,一些教授可能会离开这个市场,但是没有哪个教授 会变成一所大学。“匹配”这一术语是指:市场中交换的双边性质——— 例如,如果我为一家公司工作,那么这家公司就雇用了我。这也和商 品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商品市场中,有人可能满载一卡车的小麦 进入市场,然后开着一辆新拖拉机回家,即使小麦的购买者不卖拖拉 机,拖拉机的出售者也没有购买小麦。 虽然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并非介绍不同市场的实证观察,但在构建 理论体系解释这些现象时也隐约涉及了一些。引言接下来的两部分描 述了两组不同的观察,以引出下面的一些重要内容。我们关注的*一 个问题是美国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的求职问题。*二个简要介绍的问 题是一系列拍卖市场中参与人如何共谋以影响拍卖结果。拍卖和初级 劳动力市场都是同时存在大量参与者的双边匹配市场,这个特点使得 它们非常适合用我们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我们将会看到,无论市场 是集中的还是分散的,市场对参与人的激励都会对市场*终结果施加 限制。我们的讨论将主要集中于在这些约束条件下,将产生什么样的 结果。这意味着这一项工作将在经济学和运筹学的交叉处进行。 之后,我们将对分析这些现象用到的博弈论工具进行简要介绍, 并梳理本书的主要框架。 1.1 医科实习生的劳动力市场 1.1.1 有关制度的一些历史 下面的描述来自Roth(1984a)。 这个世纪之交,实习开始作为一种可选的培育模式被引入医学研 究生的教育中。对学生来说,实习提供了一个充分接触临床医学的机 会;对医院来说,实习则提供了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一开始,医院提 供的实习岗位多于即将毕业的申请者,这使得医院争夺实习生的竞争 非常激烈。 这种竞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医院尝试略微提前(稍稍早于其竞 争对手)和医科实习生签订协议的日期。结果原本定于大四结束时的 *一章 引言 3 实习申请截止日期被不断提前。为缓解这一情况,相关部门通过了很 多决议,也采用了一些道德劝诫。截止日期的提前对双方来说都是代 价巨大且低效的,因为医院必须在知道学生的*终成绩和班级排名之 前做出录取决定,而学生的正常学校生活也被寻找实习的过程扰乱。 但是在1944年,截止日期提前的步伐却不断加快,一直提前到了大三 开始之前。因此在1944年,实习日期必须在实习开始之前两年就确 定。此时,美国医学联合会通过提案,从1946年开始,在大三结束之 前不允许开具学生实习所需的成绩单和推荐信。 事实证明这一举措十分有效。1946年的实习医生大部分是在1945 年夏天确定的,在随后的几年里医学院发布学生信息的日期推迟到了 大学四年级以后,而实习安排的时间也与之一致。但是,从学生获得 实习机会到签约日期截止这段时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问题主要来自那些已经得到实习机会的学生。例如,一个已经得 到第三志愿医院实习机会的学生如被告知自己仍在*二志愿医院的考 虑范围之内(在等待名单中),他会倾向于尽可能推迟接受已获得的机 会,期望在等待的过程中得到更偏好的职位。那些被迫在心仪的岗位 录取结果出来之前接受实习邀请的学生,如果后来又获得更好的实习 机会,将会觉得不满。同样,那些直到*后一刻才被拒绝的医院,如 果它们的*选候选人同时接受了其他医院的实习机会,也会觉得不满。 当然,如果那些已经接受实习邀请的学生因为得到更好的实习机会而 违约,医院将会更加气愤。为了应对来自医院的压力,在1945—1951 年相关部门做了一系列流程上的调整。接下来我们会对流程做一系列 说明,以厘清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 1945年,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医院应该给予收到实习邀请的 学生10天的时间考虑是接受还是拒绝。1946年,时间调整为8天。到 1949年,全美医学院联合会提议实习方案应在11月5日凌晨12:01 之前制订并以电报形式通知学生,并且同天中午12:00之前不要求学 生做出接受还是拒绝的决定。但全美医院联合会仍然认为这12小时的 等待时间过长,从而拒绝了该方案。联合决议*终同意如下条款:凌 晨12:01以后不强制规定特定的等待时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了 能在凌晨12:01及时投递出去,电报必须提前填写。到1950年,决 议案再次包括了12小时的考虑时间,并附加一条在截止日期前有效的 强制令:医院和(或)学生不允许用电话回复电报。(注意,对于电话 双边匹配 4 的禁令是双向的,以遏制如潮水般涌来的电话:医院希望学生尽快做 出决定的施压电话,学生要求改变实习邀请的电话。) 现在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匹配的*后阶段存在严重的问题,且这 些问题并不能通过不断缩短*后的等待时间得到有效解决。为避免这 些问题和它们带来的成本损失,大家提议并*终达成共识:应设计、 施行决策更加统一的匹配流程。在这个流程安排下,学生和医院继续 像以前一样交流并交换信息。(按照惯例,一个医院会提前给出给定年 份实习岗位的完整工作描述。因此与一个实习岗位相关的职责担当、 薪水等条件都是给定的,当然医院会根据以前年份的市场经验每年对 这些条件做出调整,但不会与每个候选人单独谈判来确定如何调整。) 学生们会对他们申请的医院实习项目进行偏好排序,医院也会对申请 者进行排序,所有参与方向中央管理局递交自己的排序结果。中央管 理局会根据这些信息对医院和学生进行匹配并通知各参与方*终结果, 这个匹配是使用一种特定算法根据提交的偏好排序产生的。 大家一致同意在1950—1951年的市场条件下试运行该流程(在实 际情况中不会据此匹配学生和医院)。事实上,参与者被要求提交自己 的偏好排序,就好像这些信息会被用于确定*终匹配一样,产生的结 果被用来评估正式采用该方法后的效果。在试运行的基础上,相关医 疗组织同意在1951—1952年的市场上使用该流程。这个匹配的过程是 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的:学生和医院可以自愿选择参与其中,或者自 行完成实习匹配。 在这个决议公布之后实施之前,学生代表对根据排序产生匹配结 果的这种算法提出了质疑。尤其是,他们观察到在这个算法中学生们 能否熟练地形成自己的排序到关重要。如果一个学生冒险把自己偏好 却不太可能被录取的医院排在靠前的位置,他的境况可能会变差,即 一个根据自己真实偏好排序的学生得到的结果并非*优。为了应对这 些质疑,1951—1952年的市场匹配计划中一种新的算法被用于替代原 来的算法。人们认为新算法意义不大,所以其细节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在新算法出现之前,有关分配计划的通告已经传开了。1951年这个新 算法被*一次使用并延续到今。(这个算法被称为NIMP算法,是以该 算法的*初挂靠项目命名的,NIMP代表国家实习生匹配项目。现在 该项目被称为国家居民匹配项目。) 注意,这个安排匹配的系统是在自愿的原则上设计和实施的,即 *一章 引言 5 参与的医院和学生可以在系统之外自由安排他们的匹配,系统无法强 制参与者服从匹配结果。(1950年前的经验充分说明再多的道德劝诫也 无法有效防止参与者的自利行为。)因此,该算法取得的成绩更加令人 称道:在实施的*一年里就有超过95%的符合条件的学生和医院选择 参与其中,并且这样的高参与率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 之后降低到85%。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尤其在医学生夫妻数量不断增 长的情况下,开始绕过集中安排,自己进行私下匹配。这随后对市场 有序运作产生了干扰,使人联想起1950年之前的情况(虽然没那么 糟)并加重了市场参与人的顾虑。 医疗界对市场的另一个顾虑是医生在医院之间的分配问题。乡村 医院获得的实习生比希望的更少,并且这些地区毕业于外国医学院的 实习生比例更高。 1.1.2 需要回答的问题 1945年之前签约截止日期的不断提前,以及为什么美国医学院联 合会(AAMC)的举措是成功的而之前的举措都是失败的,这是一个 与劳动力市场上大量历史现象相类似的重要问题。我们可以把它理解 为一个相对标准的经济学术语:公共产品供给时的搭便车问题(推迟 的签约截止日期即公共产品)。我们这本书所关注的是1945年以后市 场上出现的那些之前了解不多的现象。 我们希望解释的主要现象有: 是什么导致了1945—1951年混乱的市场秩序?为什么1951—1952 年集中的处理机制可以获得如此高的自愿参与率? 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参与率开始下降,尤其是在那些数量不 断增长的与医学生结婚的学生中? 我们还想调查一种策略性的问题,即什么导致了试运行算法的 解体。 是否正如其支持者———医疗组织———宣布的那样,NIMP算法会 激励学生和医院提交与自己的真实偏好一致的排序? *后,我们想要了解组织结构调整将会影响市场运行的哪些方面, 同时保持导致高参与率的那些特征。就此而言,我们想知道,医学生 内部婚配造成的匹配偏离可以消除吗? 实习医生在乡村医院的分配格局能否被改变? 双边匹配 6 这些问题将在第五章中详细阐释,那时我们将讨论一个关于此市 场的模型。为了获得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我们首先研究*二、三、 四章的一些简单模型。为了帮助读者把握本书的研究脉络,我们先看 下面给出的解释。 1.1.3 一个可能的解释 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学生和医院之间有着繁忙的 双向话务,他们不时违背先前的口头协议。我们可以猜测,存在某些 系统性的激励促使他们这样做。这些激励必须是相互的:如果学生在 给那些没有向他们发出实习邀请的医院打电话时,被统一回复无法提 供职位,那么情况将不会像之前描述的那么糟糕。没有匹配的医院和 学生都愿意与对方匹配,这种情况被称为“不稳定”。类似地,如果 NIMP算法所得的匹配结果是“不稳定的”:医院和学生更倾向于相互 匹配,而不遵从算法推荐的匹配方式,我们就能预测这些医院和学生 会尝试找到彼此,并拒绝匹配程序得出的匹配安排。然而NIMP算法 引入后的高自愿参与率表明事实并非如此,NIMP算法产生的匹配方 案必然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即使一个学生相对于分配方案建议 的医院更偏好另外一家医院,那家医院也不一定愿意接受他,因为医 院更偏好方案指派的学生。经过数学分析,我们发现NIMP算法产生 的结果确实有此性质。NIMP算法引入后,1951年前的市场混乱消失 了,原因就是这种算法为市场注入了稳定性。 类似地,我们观察到,随着医生夫妇在市场中越来越常见,原先 的算法再次导致了不稳定性,因此医生夫妇会自己寻找他们更愿意去 并且也愿意给他们提供岗位的医院。这就是我们对20世纪70年代中 期医生夫妇大量离开匹配系统的解释基础。所以系统匹配产生的稳定 性或不稳定性都可用于解释我们刚才提到的现象,还有许多关于市场 的观察将会在第五章详细介绍。(第五章将会简要介绍一些其他组织形 式下的市场现象。)我们将论证,在保持高自愿参与率的条件下,我们 能改变组织结构的自由程度,这也取决于给定的市场组织形式能否产 生稳定的匹配结果。 探索“表露真实偏好是否符合所有参与方利益”这一问题时,需 要采用一个市场参与人策略及其可能导致的“策略性均衡”的思路。 然而,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任何能产生稳定结果的流程都不符合 *一章 引言 7 上述要求。但是,我们可以设计某种安排使得表露真实偏好符合某一 参与方的利益*大化要求。这些思想的发展将我们引入一些更加微妙 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启示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审视关于稳定性 的结论。如果学生和医院提交的排序并不能反映其真实偏好,那么我 们是否有理由相信NIMP算法产生的结果是稳定的呢?我们将证明答 案是肯定的。 1.2 拍卖市场中个体及共谋行为 我们研究拍卖市场时会再次关注策略性考虑,我们将会看到,出 于许多目的,拍卖市场也可以用考察劳动力市场的研究方法。拍卖市 场上的买者和卖者有哪些策略性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拍卖规则,我 们可以观察到,世界上不同地方、不同商品都有不同的拍卖流程。* 常见的拍卖方式是“英格兰式拍卖”(也叫作公开喊价、加价拍卖), 在英格兰式拍卖中,拍卖商不断从竞买人竞价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报价, 竞买人或者喊出自己的报价,或者(这一过程的另一种形式)接受由 拍卖商给出的报价。只要有竞买人愿意给出更高的报价,拍卖就会继 续进行。当没有竞买人愿意继续提价时,该拍卖商品归出价*高的竞 买人所有,这个竞买人需支付他(她)的中标价格,当然前提是这个 出价高于拍卖商的保留价格。如果竞买人的出价低于拍卖商的保留价 格,那么该商品就不会被出售而是继续归*初所有者。我们对拍卖过 程中存在的导致参与人不诚实行为的激励因素尤其感兴趣。 正常情况下,卖方和买方偏离诚实行为逐利的机会是不一样的。 卖方(和他们的代理人、拍卖方)希望拍卖价格尽可能高,而买方希 望拍卖价格越低越好。拍卖商和卖者*常见的“策略性”行为是在拍 卖过程中加入虚假竞价,在实践过程中这种行为有许多有趣的名字, 例如“将出价拉到吊灯上”(pulling bids off the chandelier)。(许多人 都用过这招,据报道,画家Rembrandt就曾在自己作品的拍卖会上竞 标。)买者*常见的“策略性”行为是形成同盟(ring)进行共谋以协 调各方出价,*终压低价格。尽管已经实施或提出名目繁多的规则、 原则,甚到法律约束,以遏制他们的这些行为,但双方的这些策略性 行为在拍卖过程中还是很常见。 双边匹配 8 例如,1985年夏天纽约市消费者事务部(New York City Depart- ment of Consumer Affairs)开始对纽约市的拍卖活动进行调查,这与 **名的Christies拍卖行诉讼案有很大关系。1981年,报道称该拍卖行 已通过拍卖将许多油画成功售出,但事实上这些画并没有售出,而是 仍旧归*初所有者所有。事务部提议将对卖者保留价格保密的行为定 为非法,这样,当拍卖商停止投标时,竞买者更容易判断商品是否已 经卖出。纽约市的其他拍卖行也同Christies拍卖行一起反对这种措 施,声称这会抑制拍卖商应对竞价同盟的能力。例如,Christies拍卖 行发言人的这句话被引用(Newsweek,29July1985):“如果我们公 布保留价格,那么商人们会形成同盟并达成共识不互相竞价,之后再 进行内部小拍卖。”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据报道竞价同盟确实经常这么做。例如, Cassady(1967)曾报道,在古董和艺术品拍卖会上,竞买者同盟随后 在内部进行“淘汰”拍卖(knockout auction),以确定同盟竞得的拍卖 品各归哪位成员所有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支付数额。[《牛津英语词典》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引用了19世纪的材料来解释knockout 的含义,表明竞买者同盟的这种行为方式是很普遍的,不是什么新鲜 事物。] Cassady评论说买方同盟广泛存在于全世界范围的拍卖中,即 便是在可分割的商品中(例如英格兰的鲜鱼拍卖市场、美国的木材拍 卖市场、澳大利亚的羊毛拍卖市场)。同盟经常在内部进行商品分配, 而不是进行淘汰拍卖[纽约市*终采用的新规定是允许对保留价格保 密,并允许拍卖商在竞买者出价达到保留价格之前使用虚假竞价。此 外,拍卖方在进行下一件物品拍卖时必须指明这个物品是否拍卖成功 (New York Times,14June1987,p.11)。]对竞价同盟和拍卖商的策 略性行为的详细描述可见Graham和Marshall(1984)对新泽西机器 工具拍卖案的介绍。 我们所要探究的是以下问题: 拍卖商可采取的策略性行为包括哪些? 这和拍卖中保密保留价格的争论有什么关系? 对于竞买者个人和竞价同盟来说,他们的策略性行为可能有哪些? 这里描述的拍卖市场与1.1节所描述的劳动力市场有何关系?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分析没有竞买者同盟时拍卖是如何 进行的。此时,可以使用前文讨论医院实习生劳动力市场时定义的稳 *一章 引言 9 定性概念。在一次拍卖中,如果一拍卖品在给定价格下卖给一个买者 后,有其他买者愿意出更高的价格,那么这个交易就是不稳定的。(如 果我们把拍卖看成买者和卖者的匹配,那么拍卖和实习生—医院市场 的相似性就显而易见了。在不稳定的结果下,卖者可以与另一个买者 进行匹配交易,从而使新的买卖双方都更满意。)我们可以看出在适宜 的拍卖规则下,买者和卖者会表现出自己的真实偏好并形成稳定的匹 配结果,同时没有激励使单个买者采取其他策略。但是卖者偏离真实 偏好确实有利可图的,共谋的买者同盟(coalitions)也可从偏离中获 利。我们也可以看出是什么样的机会使买者们合谋形成上述同盟。 1.3 博弈理论方法 博弈论试图通过分析参与人的激励是如何与“博弈规则”结合的, 确切地说是通过分析与市场组织过程相关的习惯、规则、程序、限制 等来理解经济环境。我们将在分析过程中介绍一系列会在双边匹配中 用到的博弈思想。有时我们也会讲一些题外话,解释一下特殊的博弈 思想是如何在更加一般的博弈论背景下形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从应用的角度看,“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的区别通常并不明显。正如我们所见,许多经济环境下,无论使用合 作博弈理论工具还是非合作博弈理论工具都能很好地分析。与其说是 环境的性质与选择工具相关,不如说是待回答的问题与使用的工具相 关。这两种理论的主要区别是:非合作博弈理论一般用来处理较为微 观的模型,或者用来考察单个参与人的策略选择,而合作博弈理论一 般用来处理不那么细致的模型,从而总结博弈规则,即什么样的参与 人同盟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为了理解传统的合作博弈理论所采用的方法和非合作博弈理论所 采用的更细致的处理方法之间的区别,我们可以考虑一些其他类型的 博弈。假设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对民主制的机制感兴趣。我们可能首 先考虑民主社会经常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majority rule)做决定会 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分析所得的结论可能对其他的民主社会依然适用, 同时我们也可以对比民主社会与其他社会(如独裁社会)的差异性。 再深入一点,我们注意到美国的立法决策是由国会两院与总统共同决 双边匹配 10 定的。一份法案要确立为法律,需要获得两院大多数人的支持。在总 统反对的情况下,有2/3的两院成员赞成才能通过法案。从这个角度 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民主的机制,这也许还 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民主制度下决策的制定与英国和以色列的议 会制民主的不同之处。 但如果我们要研究美国立法者在国会召开过程中做出的决策类型, 就必须更加详细地研究美国的立法程序。此时便需要考虑辩论的规则, 这些辩论决定了谁有权让某一议题进入投票环节、提出修正案等(国 会中许多重要位置议员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他们自己投的单独一张选票, 而是他们在重要委员会的席位,这影响到对哪个方案进行投票,以及 什么时候投票)。只有了解了这些细节,我们才能考察每个立法者在追 求自己的目标时的策略选择。 当然,当我们考虑详细的规则,以及这些规则如何影响结果的时 候,我们需要检查一个特定的立法过程产生的结果是否与更大视角下 的一般模型产生的结论一致。显然,有些辩论和议会的议事程序反而 会使全部的决定权掌握在少数派的手中。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在 较细致程度上的分析结果便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假设下的不一样。 因此,这些细致程度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补充。理论上来说,抽 象的、不具体的模型提供了一般性结论,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况。较为 具体的模型可以使我们针对特定情形得出更强的结论,并且可以用来 测试抽象模型结论的一般性。当然,每种模型得出的结论也需要通过 其对实证观察进行组织、解释和预测的效果来评价。 1.3.1 本书的组织结构 这本书由三个主要的部分组成。*一部分研究了一个简单的双边 匹配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市场上一个参与方到多与一个另外的参与方 匹配。因此,这个模型叫作婚姻模型。虽然这个模型过于简单了,无 法对1.1节和1.2节介绍的各种劳动力市场和拍卖现象做出解释,但 是许多复杂模型中出现的现象都可以在这个简单模型中发现。*二章 主要介绍并在模型中建立了“稳定性”的概念。第三章进一步研究了 稳定结果集(set of stable outcome)的内部结构,并介绍了相关算法。 第四章主要考察了有关策略的问题,以及策略性行为如何影响关于稳 定性的讨论。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双边匹配:博弈论建模与分析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埃尔文·E.罗斯 马里尔达·A.奥利维拉·索 人大出版社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rup-teacher
人大社教师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