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主题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地图主题书店
地图主题书店,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旗下的直属书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人文地理·枣庄

158.00
运费: ¥ 4.50
库存: 50 件
人文地理·枣庄 商品图0
人文地理·枣庄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枣庄》商详

一、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枣庄》是《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山东省枣庄市分卷。本书以历史为线索,以地理为载体,以“铁道游击队故乡、墨子故里、台儿庄古城、冠世榴园、百年中兴”为枣庄城市名片,权威、立体、真实地反映了枣庄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山水名胜、风土民俗,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内容。全书包含枣庄概况、历史溯源、红色风云、枣庄名人、枣庄揽胜、“非遗”撷英、物产美食、发展成就、城市蓝图九章内容,创新性地应用了文字、图片、地图、信息图表四种元素,实现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是一部精美的枣庄人文地理的百科全书。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是“十三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和中国城市对外宣传的国家级平台,定位于“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地理国情,宣传发展成就,描绘城市蓝图”,旨在面向国内外宣传我国城市形象,推广城市品牌,增强城市软实力,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丛书自2016年首批城市分卷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主流媒体的的高度评价和密切关注,并通过国家外宣渠道走进全球40多个主要城市,入藏大英图书馆,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

 

 

二、 编辑推荐

“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以地级行政区域为单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历史为线索,以地理为载体,权威、立体、详细地展现地域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地理国情、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并归纳提炼出特色地域文化,是一张张鲜活的城市名片,也是一部中国城市人文地理的百科全书。在这部“百科全书”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角度认识多元一体化的伟大祖国,领略她的包容博大、多姿多彩、生机勃勃,了解我国全貌和民族完整历史。

 

三、 作者简介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枣庄》分卷由《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编委会编制,中国地图出版社发行中国地图出版社我国唯一的中央级地图出版机构,直属于自然资源部;负责编制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定地图、满足社会各界需要的实用地图;承担中央领导工作用图、地图应急保障服务、国家版图宣传教育、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宣传、地理信息数据应用等工作;出版中小学教材、教辅、科技、旅行、人文、地理、历史、地图文化书刊以及地球仪、立体地图等产品。

四、 目录

1 总序

3 

10 枣庄名片

11 铁道游击队故乡

13 墨子故里

14 台儿庄古城

16 冠世榴园

19 百年中兴

001 枣庄概况

002 政区位置

002 行政区划

002 地形地貌

004 气候

005 人口

006 经济

006 农业

008 工业

010 环境资源

013 历史溯源

016 历史概况

018 北辛文化

020 邦国兴衰

028 窑火千年

032 开泇济运

036 近现代之光

045 红色风云

046 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建立

048 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

052 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枣庄

056 敢在日寇头上跳舞的运河支队

060 鲁南战役

068 小车推出的胜利:枣庄人民踊跃支前

075 枣庄名人

076 名人概览

078 奚仲

080 鲁班

084 墨子

088 匡衡

090 贾三近

092 王鼎铭

096 贺敬之

098 王学仲

103 枣庄揽胜

104 游在枣庄

106 微山湖红荷湿地

110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

116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

118 滕州汉画像石馆

122 滕州龙泉塔

124 翼云石头部落

130 汉诺庄园

135 “非遗”撷英

138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40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59 物产美食

160 特色物产

168 特色美食

173 发展成就

174 城市发展转型迈出新步伐

176 农业改革实现新突破

178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

184 双拥工作奋发新作为

187 城市蓝图

188 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192 加快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

194 建设“智慧枣庄”,打造“数据强市”

19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好枣庄特色篇章

198 附录

五、 精彩书摘

枣庄历史概况

枣庄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代表性区域之一。早在公元前5300年至公元前4300年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夏初奚仲立国于薛。商周时期,枣庄境内分布着薛、阳、滕、小邾、滥、徐和邳等众多古国,是先秦时期古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各诸侯国纵横捭阖,战火不断。滕文公治理下的滕国以善政、善国闻名于世,以区区弹丸之地传世31700余年。阳国士兵在晋国率13国诸侯联军围攻阳城的战斗中,鏖战29天誓死不降,成为千古佳话。周赧王五十八年(前257年),“毛遂自荐”故事发生,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最终促成赵楚两国“歃血为盟”。

后历经秦、西汉、东汉等朝代的变迁,枣庄行政建置不断调整变化。两汉时期,枣庄地区经济发达、文化昌明,汉代故城遗址以及规模巨大的汉墓群遍布全境,枣庄成为全国汉画像石保存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三国时期,境内属魏。晋朝,枣庄地区薛城以南为东晋辖地,薛城以北为后燕辖地,东晋与后燕在兖徐地区反复争战几十年。东晋义熙五年(409年),境内全属东晋。南北朝时期,境内先为齐地,后为梁地。北魏皇兴元年(467年),枣庄地区属北魏。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后,境内只有、蕃两县建制。唐朝以后,枣庄地区县、兰陵县时而相互更名,明朝起定名峄县,蕃县改称滕县,两县南北分设的格局一直维持下来。

南北朝、隋唐时期,延续千年的中陈郝瓷窑成为枣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明中叶开凿、至今通航的运河,使台儿庄成为新崛起的沿运水陆码头。清光绪四年(1878年)春,峄县中兴矿局成立。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春,又在中兴矿局基础上成立中兴煤矿公司,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壮大的一面旗帜。

19352月,中共苏鲁边区特委成立,后发展成为苏鲁豫皖边区特委。19383月,闻名中外的台儿庄会战爆发,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的第一场重大胜利,台儿庄也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其后,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及其直属部队进驻抱犊崮山区,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鲁南铁道大队、运河支队等抗日地方部队先

后成立,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先后建立多个抗日民主政府。19471月,在陈毅、粟裕指挥的鲁南战役中,人民军队全歼美式装备的国民党整编部队,打破了国民党军进犯山东解放区、以苏鲁两地为战略重点集中兵力控制陇海路东段的美梦,为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1949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枣庄境内仍为峄、滕两县。19601月,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9月升格为山东省直辖市。19791月,滕县划归枣庄市管理。19885月,滕县改为滕州市(县级)。

北辛文化

距今7300年至6300年,北辛先民在薛河流域地区繁衍生息。位于枣庄市官桥镇的北辛遗址,见证了北辛先民创造的北辛文化。北辛文化属于山东境内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比大汶口文化早1000多年。

北辛文化时期,人类社会已由母系氏族社会开始步入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初步确立,一夫一妻制家庭出现。流经北辛遗址的母亲河—薛河,滋养了最早的东方农耕文明。从出土的石铲、石斧、磨盘、磨棒、鹿角锄、蚌镰和窖藏的谷物来看,当时的农业生产从耕作、播种到收割、加工,已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工具,原始农业初具规模,农业生产已是北辛先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北辛遗址中谷物碳化颗粒的发现和大量磨制生产工具的出土,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北辛遗址中发现的“东夷人”村落、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建筑以及改善饮食结构的多类型陶器表明,北辛先民已经过上了较高生活质量的定居生活。通过出土的考古资料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家畜驯化已经开始,畜牧养殖业已成雏形,捕鱼技术也相当高超。从出土的骨针、石纺轮来看,北辛先民已开始用野生纤维和动物绒毛进行纺线和编织,从身披兽皮过渡到穿衣的文明阶段。而从出土的骨器、牙器、蚌器来看,当时的生产工具中截、削、劈、刮等器物已初步成形,手工业较为发达。当时的制陶技术也较为先进,不仅讲究实用性且讲究审美,特别是红顶钵,为东方的彩陶找到了渊源。

北辛文化上承古老的东夷文化,下拓齐鲁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历史承接作用。

邦国兴衰

薛国春秋

商周时期,枣庄境内先后分布着薛、阳、滕、小邾、滥、徐和邳等众多古国,是先秦时期古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薛国位于今枣庄西南部,为夏商周三代一小国。

薛国,任姓。任姓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姓氏之一,相传是黄帝的孙子、颛顼帝的小儿子阳的姓。任姓传至奚仲,奚仲造车,禹任其为车正(管理手工业工匠的官员),赐薛为其封地,为薛侯。自奚仲建国至商初,奚仲十二世孙仲虺,为商汤的左相。西周初年,周武王曾封任姓之后畛复国于薛,为侯。至此,薛国历夏商周三代。西周一代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礼法严格,薛国虽小但能独立。进入东周时期,奴隶制开始瓦解,薛国独立的地位开始动摇,逐渐沦为他国附庸。薛献侯时开始朝鲁,春秋前期薛国一直为鲁国附庸,而《左传》记载,鲁隐公十一年(前712年)薛、滕两国朝见鲁国,与滕国争长失败后,薛国地位居滕国之下。齐桓公即位后,以管仲为相,国力渐强。时鲁庄公在位,曾三败于齐,地位衰败,作为其附庸的薛国也被齐夺去。春秋后期,齐国摇摇欲坠,楚国日益强大,与楚结好的宋国实力增强,逐渐切断了薛国与周朝的联系,薛国只得依附楚国。至此,薛国已沦为末等小国,后为齐所灭。有关薛国的记录,史阙有间。司马迁著《史记》,因薛为蕞尔小国,未列入世家,致使有关薛国的史料渺然无存。

薛国作为古代山东地区存续时间最为悠久的古国,留下了数量颇多的历史遗存。薛国故城位于滕州城区南部21千米处,处在官桥、张汪两镇之间,包括内城、外城两个部分,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东周古代城池。现地面上遗存的为外城,面积约6.8平方千米,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均系黄土夯筑而成。已探明城门5座,东、西、北部各1座,南部2座,各城门之间均有干道相连,城外有护城壕。通过对外城的解剖得知,该城即为战国时期田婴、田文(即孟尝君)父子在西周、春秋时内城基础上向东北、西南延长扩建而成的故城城址,废弃于汉魏时期。内城位于外城东南隅,呈不规则长方形,与外城东南城墙合并叠加于一体。西墙和北墙向外凸出,已全部掩埋在地下。南、北、西部各探出城门1座,门道宽8米左右。根据文献记载以及多处考古发掘地点的地层叠压和遗迹打破关系分析,内城应是任姓薛国建筑于西周早期、毁弃于战国早期的都城。城内有形成于战国时期的居住遗址9处,制陶、冶铁、冶铜、制骨作坊10余处。

薛国故城出土的文物多达万余件,无不说明孟尝君治下的薛国社会繁荣,富甲一方。而在孟尝君去世后,齐国担心薛邑继续做大做强,于是联合魏国,灭掉了薛邑。至此,薛国才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结束了其长达1500多年的邦国历史。

六、 前言/序言

《周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察地理、观人文,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的关注,是道法自然与教化天下的情怀。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而承载中国历史文化的地理空间是广袤复杂的。在一个辽阔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人群构成、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自然、经济、人文、社会等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也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景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是丰富多彩又浑然一体的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不同个性特质、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地域文化的发展既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已成为增强地域经济竞争能力和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套《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以地级行政区域为地理单位,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历史为线索,以地理为载体,权威、立体、详细地展现地域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地理国情、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并归纳提炼出特色地域文化,打造城市名片,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区域的“百科全书”,对提升城市软实力,扩大对外影响力,助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实,这套丛书的意义远远超出地理区域,它展示和讲述的虽然只是一个个具体的局部,但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个不同的视角、一个个不同的出发地,让人们多角度地去认识一个多元一体化的伟大国度,从而生动具体地领略它的包容博大、多姿多彩、生机勃勃。正因为如此,这套丛书绝非地域推介的集成,而是一套从个性出发,了解我们国家全貌、民族完整历史的教科书。丛书将文字、图片、地图、信息图表相融合的设计,为传统的图书注入了新的视觉体验,以雅俗共赏的方式将中华文化和各地人文地理的精华呈现给社会大众,为读者带来了一份精彩的文化大餐。



地图主题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地图主题书店
地图主题书店,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旗下的直属书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人文地理·枣庄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