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预防医学(第二版)
定价:42.0
ISBN:9787030553980
作者:乌建平
版次:1
出版时间:2017-11
内容提要:
本教材共16 章,涵盖绪论、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职业卫生与健康、健康教育与促进、医学统计方法、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社区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教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4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全书每章开篇均以案例介绍开始,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加强学生的理解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习思路,行文中还通过数字资源资料形式介绍了与正文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拓展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后设有目标测试题,帮助学生加深对学科内容的理解,自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书末还附有实习指导,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探索精神。
目录:
目录
CONTENTS
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环境与健康 10
**节 概述 10
第二节 生活环境与健康 20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健康 33
第3章 食物与健康 39
**节 食物与营养 39
第二节 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南 48
第三节 食品污染 51
第四节 食源性疾病 57
第4章 职业卫生与健康 65
**节 职业卫生概述 65
第二节 铅中毒 68
第三节 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72
第四节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76
第5章 健康教育与促进 83
**节 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概念 83
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 89
第三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实施与评价 92
第四节 家庭、学校健康教育 96
第6章 医学统计学方法概述 105
**节 统计学基本概念 105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类型 108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109
第四节 医学统计学的主要作用和意义 111
第7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3
**节 频数分布表(图) 113
第二节 平均数 116
第三节 变异指标 119
第四节 正态分布 122
第8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128
**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和标准误 128
第二节 假设检验 134
第三节 t检验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38
第9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142
**节 常用相对数 142
第二节 率的标准化 144
第10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 148
**节 率的抽样误差和区间估计 148
第二节 χ2检验 149
第11章 统计表和统计图 157
**节 统计表 157
第二节 统计图 160
第12章 流行病学方法 169
**节 流行病学概述 169
第二节 疾病的分布 170
第三节 描述性研究 177
第四节 队列研究 182
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 187
第六节 实验性研究 191
第13章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195
**节 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 195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197
第三节 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 204
第14章 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212
**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制 212
第二节 恶性肿瘤的防制 215
第三节 糖尿病的防制 218
第四节 社会病的防制 220
第15章 社区卫生服务 231
**节 社区卫生服务概述 232
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和内容 233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234
第16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 236
**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36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39
实训指导 242
实训1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242
实训2 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和使用 243
实训3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45
实训4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246
实训5 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 247
参考文献 249
《预防医学》教学基本要求 250
目标检测选择题参考答案 256
附录Aχ2分布界值表 257
在线试读:
**章 绪论
案例1-1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2013年4月经调查,H7N9 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等地鸡群的基因重配,目前已明确在发病前一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为感染H7N9 禽流感病毒高危人群,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截止到2017年1月,全国报告法定传染病482019例,死亡1121人,其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192例,死亡数79 人。
问题: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随着人类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逐步形成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四大部分。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人类在与疾病及各种危害健康因素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一 预防医学的概念
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医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阐明自然社会环境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揭示环境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以及人的行为及生物遗传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作用的规律,分析这些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和控制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预防医学具有以下特点:研究和工作对象主要为群体,也包括个体,群体的预防要通过个体预防得以推动,群体预防水平的提高又可保护个体健康;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也包括疾病患者;研究重点为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意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二 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
1. 环境与健康 主要研究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环境、饮食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探讨保护和改善环境及利用环境因素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措施。
2. 人群健康研究的基本方法 主要介绍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两者均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工作和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3.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主要介绍全球卫生策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挑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常见病的预防与控制等内容,探讨如何去控制疾病的发生,保护人群健康。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主要介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征、分类、分级和应急处理的方针、原则、预防控制措施,探讨如何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三 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独立学科,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概括起来经历了以下3个时期。
(一)早期阶段
亦称经验预防阶段,即预防医学思想形成时期。
早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易经》中就有“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之”的记载,这是人类预防思想的*早体现。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我国《黄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临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预防思想;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空气、水、土壤》一书中,系统阐述了环境因素和疾病的关系,他指出“知道患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比知道这个人患的是什么病更重要。”古代的中外医学家早就有了预防为主的思想,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科学水平的限制,未能得到充分发展,但为以后预防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阶段
亦称实验预防阶段,即预防医学与实验科学相结合时期。
18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的大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质量的下降和社会卫生状况的恶化,生产环境中出现毒气弥漫、粉尘飞扬等严重卫生问题,当时德国卫生学家弗兰克就提出建立国家医学监督制度,保护公众健康,这对公共卫生学和社会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医学家采用实验手段研究传染病、职业病的流行规律,提出一系列防治疾病的措施,促使预防医学走上与实验科学相结合的道路。
(三)现代阶段
亦称社会预防阶段,即群体预防医学时期。
19世纪以前,人们着重于研究疾病的个体预防和维护及促进个体健康的措施;19世纪以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群体预防的重要性。19世纪至20世纪以来,预防医学经历了两次卫生革命。**次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传染病广泛传播,人类在同天花、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长期斗争中,通过采用以群体为对象的免疫接种、**药物,隔离消毒、改善环境等公共卫生措施,使传染性疾病得到控制;第二次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逐步成为人类主要死因,人类疾病预防的重点从控制传染病逐步转向慢性非传染病的防制,如应用原来手段仅从生物学观点去观察、去防治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观点,才能解决健康和疾病的认识问题,因而提出了医学模式应从单纯的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观点。20世纪末,有人提出“第三次卫生革命”的说法,即以促进全人类健康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强调社会、行为、心理的整体预防。很多国家以社区的“健康中心”(相当于我国的卫生院)为基地,研究居民的健康状况,开展预防接种、改善环境、进行卫生宣传等,这标志着预防医学进入社区预防新阶段,同时康复医学和保健医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一)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即医学观,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式,也是人们研究和处理健康或疾病问题的观点与方法。医学模式是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的历史总结,不同的医学模式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医学科学总的特征,对医学科研、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现代医学模式,立足于作为医学对象—人的生物与社会双重属性,立足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它是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使护理模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它要求护理工作者从整体观念出发,在观察护理对象生理特征时,结合其心理状态、情绪反应、行为生活方式及社会背景形成的个体特点等。
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医学社会化发展趋势增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融合,现代医学不仅要求由治好病到不得病到健康长寿,还要求重新面向健康,要求不断地提高环境质量和卫生保健服务质量,要求群体保健。在这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背景下,现代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医学模式的转变,一方面加深了对疾病和健康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扩大了预防的范畴,提出了促进健康、保护健康和恢复健康的“三级预防”观念,创建了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二)健康观及影响健康因素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早粗浅的认识是“无病就是健康”。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就指出:“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是身体不虚弱。”1990年WHO在有关文件论述健康时提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4个方面。躯体健康是指躯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具有完成通常活动的能力;心理健康或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能对事物做出客观判断和辩证分析,并能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社会适应良好指人们进行社会参与时个人能力能得到充分发挥,能有效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相一致;道德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1/3,有2/3以上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所谓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况,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机体虽没有明确的疾病,却表现为生理功能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将亚健康状态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患病。
链接1-1
健康是一种动态的连续“状态”,即健康和疾病之间是一个无界限的连续状态,“健康人”可以存在健康问题,或处于所谓亚健康的状态,不一定是没有疾病的;有些人即使没有疾病又没有病痛,也可能是患者。健康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①环境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社会等因素。②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包括营养、风俗习惯、吸烟、酗酒、交通工具、体质、锻炼、精神紧张等。③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包括医疗卫生设施、医疗卫生制度及其利用等。④生物遗传因素。包括先天性缺陷或伤残等。其中环境因素是*主要的作用,其次是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链接1-2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为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症等主要慢性病的危害及其危险因素水平,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卫会)办公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了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五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以全民为对象,以健康为目的,以预防疾病为中心的预防保健原则,将预防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前后的全过程,融预防、保健和**为一体。
1. **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又称病因预防,即在发病前期,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级预防重点针对病原、致病因素、致病条件明确的疾病,例如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等,采取预防接种,就业前体检等。**级预防是预防措施的主干,投入少、效率高,是*积极的社会预防措施。
2.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是指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的“三早”预防措施。早期发现的办法有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等。例如对各种癌前期(或早期)病变的发现和**愈早,预后愈好。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尚需做到疫情早报告及患者早隔离,即“五早”,从而防止和减少了对周围人群感染的可能性。
3.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预防,是针对发病期和康复期采取各种及时有效措施,预防病情恶化、防止并发症和伤残,促进康复,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第三级预防重点针对病原、致病因素、致病条件尚不完全明确的疾病,如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采取适时有效的处置,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已丧失劳动能力者通过康复医疗措施,促使功能恢复,防止伤残,延长寿命。
对于不同类型的疾病,有不同的三级预防的策略。但任何疾病或多数疾病,不论致病因子是否明确,都应强调**级预防。
六 我国卫生工作主要成就
1. “十二五”期间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成效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相关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到2015年预计将比2010年提高1岁;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13.1‰下降到2014年的8.9‰,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30/10万下降到2014年的21.7/10 万,均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党中央、国务院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十二五”期间,继续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问题导向,不断把改革推向纵深,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4年的31.99%,为近20年来的*低水平,年内有望实现降至30%以下的目标。主要成效包括4个方面。
一是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我国已经织起了世界上*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较2010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2015年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人均筹资增加到500元左右,其中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比2010年(120 元)增长了2.2 倍。2014年3项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均达到70%以上。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二是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我国确定江苏、福建、安徽、青海4 省为综合改革试点省,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核心任务部署推进。市级层面,***联系试点城市从34 个增加到100个。县级层面,已有75%的县(市)和76%的县级公立医院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年内将实现全覆盖目标。在改革过程中,坚决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积极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稳步推进编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三是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完善。基本药物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30%左右,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基本保障了儿童用药。目前,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86%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服务能力都有了明显改善,乡村医生待遇持续提高,从2014年开始连续两年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新增部分全部用于村医。
四是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服务业。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中为社会办医预留了空间,着力消除阻碍社会办医发展的政策障碍。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截至2014年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25万个,比2010年增加了5478家,占医院总数的48.5%;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数达到16.8亿,占全国总诊疗人次数的22%,提前实现20%的规划目标。
3. “十二五”期间,在医疗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取得成就 主要成就包括6个方面。
一是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超过98万个,医疗卫生人员总量超过1000万,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服务可及性进一步增强。
二是医疗质量和技术管理得到强化。2010—2013年,建设临床重点专科90个。开展了“**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2014年,全国住院患者**药物使用率降至41.3%,较2010年降低21%。
三是医疗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三好一满意”“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等活动。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76亿,入院人数达到2亿,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满足程度提高,服务利用增加,公平性增强。
四是医药卫生信息化加快发展。全国已有14个省份、107个地市建立了省级、地市级卫生信息平台,29个省份开展了居民健康卡试点工作,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区域内医疗卫生系统互联互通。2000 多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开展电子病历建设,三级医院基本达到医院内部电子病历共享,支持网络预约挂号、医院内检验检查结果调阅共享。
五是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新药创制和传染病防治两个科技重大专项取得重要进展,全球**晚期胃癌**药物阿帕替尼等一批新药和仿制药获批上市。甲型H1N1流感防治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六是预防化解医疗纠纷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坚持一手抓依法治理,坚决打击涉医犯罪和“医闹”行为,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将“医闹”入刑;一手抓“三调解一保险”(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医疗风险分担机制)长效机制建设,呈现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成功率提升,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和医疗纠纷数量下降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开展职业精神教育,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宣传,倡导全社会理解医学局限性、尊重理解医护人员。
链接1-3 重点人群健康改善项目
健康老龄化: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关怀,医养结合试点示范,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负责)
定价:42.0
ISBN:9787030553980
作者:乌建平
版次:1
出版时间:2017-11
内容提要:
本教材共16 章,涵盖绪论、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职业卫生与健康、健康教育与促进、医学统计方法、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社区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教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4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全书每章开篇均以案例介绍开始,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加强学生的理解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习思路,行文中还通过数字资源资料形式介绍了与正文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拓展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后设有目标测试题,帮助学生加深对学科内容的理解,自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书末还附有实习指导,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探索精神。
目录:
目录
CONTENTS
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环境与健康 10
**节 概述 10
第二节 生活环境与健康 20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健康 33
第3章 食物与健康 39
**节 食物与营养 39
第二节 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南 48
第三节 食品污染 51
第四节 食源性疾病 57
第4章 职业卫生与健康 65
**节 职业卫生概述 65
第二节 铅中毒 68
第三节 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72
第四节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76
第5章 健康教育与促进 83
**节 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概念 83
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 89
第三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实施与评价 92
第四节 家庭、学校健康教育 96
第6章 医学统计学方法概述 105
**节 统计学基本概念 105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类型 108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109
第四节 医学统计学的主要作用和意义 111
第7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3
**节 频数分布表(图) 113
第二节 平均数 116
第三节 变异指标 119
第四节 正态分布 122
第8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128
**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和标准误 128
第二节 假设检验 134
第三节 t检验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38
第9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142
**节 常用相对数 142
第二节 率的标准化 144
第10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 148
**节 率的抽样误差和区间估计 148
第二节 χ2检验 149
第11章 统计表和统计图 157
**节 统计表 157
第二节 统计图 160
第12章 流行病学方法 169
**节 流行病学概述 169
第二节 疾病的分布 170
第三节 描述性研究 177
第四节 队列研究 182
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 187
第六节 实验性研究 191
第13章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195
**节 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 195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197
第三节 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 204
第14章 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212
**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制 212
第二节 恶性肿瘤的防制 215
第三节 糖尿病的防制 218
第四节 社会病的防制 220
第15章 社区卫生服务 231
**节 社区卫生服务概述 232
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和内容 233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234
第16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 236
**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36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39
实训指导 242
实训1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242
实训2 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和使用 243
实训3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45
实训4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246
实训5 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 247
参考文献 249
《预防医学》教学基本要求 250
目标检测选择题参考答案 256
附录Aχ2分布界值表 257
在线试读:
**章 绪论
案例1-1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2013年4月经调查,H7N9 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等地鸡群的基因重配,目前已明确在发病前一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为感染H7N9 禽流感病毒高危人群,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截止到2017年1月,全国报告法定传染病482019例,死亡1121人,其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192例,死亡数79 人。
问题: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随着人类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逐步形成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四大部分。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人类在与疾病及各种危害健康因素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一 预防医学的概念
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医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阐明自然社会环境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揭示环境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以及人的行为及生物遗传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作用的规律,分析这些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和控制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预防医学具有以下特点:研究和工作对象主要为群体,也包括个体,群体的预防要通过个体预防得以推动,群体预防水平的提高又可保护个体健康;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也包括疾病患者;研究重点为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意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二 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
1. 环境与健康 主要研究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环境、饮食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探讨保护和改善环境及利用环境因素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措施。
2. 人群健康研究的基本方法 主要介绍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两者均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工作和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3.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主要介绍全球卫生策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挑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常见病的预防与控制等内容,探讨如何去控制疾病的发生,保护人群健康。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主要介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征、分类、分级和应急处理的方针、原则、预防控制措施,探讨如何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三 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独立学科,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概括起来经历了以下3个时期。
(一)早期阶段
亦称经验预防阶段,即预防医学思想形成时期。
早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易经》中就有“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之”的记载,这是人类预防思想的*早体现。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我国《黄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临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预防思想;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空气、水、土壤》一书中,系统阐述了环境因素和疾病的关系,他指出“知道患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比知道这个人患的是什么病更重要。”古代的中外医学家早就有了预防为主的思想,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科学水平的限制,未能得到充分发展,但为以后预防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阶段
亦称实验预防阶段,即预防医学与实验科学相结合时期。
18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的大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质量的下降和社会卫生状况的恶化,生产环境中出现毒气弥漫、粉尘飞扬等严重卫生问题,当时德国卫生学家弗兰克就提出建立国家医学监督制度,保护公众健康,这对公共卫生学和社会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医学家采用实验手段研究传染病、职业病的流行规律,提出一系列防治疾病的措施,促使预防医学走上与实验科学相结合的道路。
(三)现代阶段
亦称社会预防阶段,即群体预防医学时期。
19世纪以前,人们着重于研究疾病的个体预防和维护及促进个体健康的措施;19世纪以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群体预防的重要性。19世纪至20世纪以来,预防医学经历了两次卫生革命。**次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传染病广泛传播,人类在同天花、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长期斗争中,通过采用以群体为对象的免疫接种、**药物,隔离消毒、改善环境等公共卫生措施,使传染性疾病得到控制;第二次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逐步成为人类主要死因,人类疾病预防的重点从控制传染病逐步转向慢性非传染病的防制,如应用原来手段仅从生物学观点去观察、去防治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观点,才能解决健康和疾病的认识问题,因而提出了医学模式应从单纯的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观点。20世纪末,有人提出“第三次卫生革命”的说法,即以促进全人类健康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强调社会、行为、心理的整体预防。很多国家以社区的“健康中心”(相当于我国的卫生院)为基地,研究居民的健康状况,开展预防接种、改善环境、进行卫生宣传等,这标志着预防医学进入社区预防新阶段,同时康复医学和保健医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一)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即医学观,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式,也是人们研究和处理健康或疾病问题的观点与方法。医学模式是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的历史总结,不同的医学模式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医学科学总的特征,对医学科研、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现代医学模式,立足于作为医学对象—人的生物与社会双重属性,立足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它是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使护理模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它要求护理工作者从整体观念出发,在观察护理对象生理特征时,结合其心理状态、情绪反应、行为生活方式及社会背景形成的个体特点等。
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医学社会化发展趋势增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融合,现代医学不仅要求由治好病到不得病到健康长寿,还要求重新面向健康,要求不断地提高环境质量和卫生保健服务质量,要求群体保健。在这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背景下,现代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医学模式的转变,一方面加深了对疾病和健康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扩大了预防的范畴,提出了促进健康、保护健康和恢复健康的“三级预防”观念,创建了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二)健康观及影响健康因素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早粗浅的认识是“无病就是健康”。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就指出:“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是身体不虚弱。”1990年WHO在有关文件论述健康时提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4个方面。躯体健康是指躯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具有完成通常活动的能力;心理健康或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能对事物做出客观判断和辩证分析,并能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社会适应良好指人们进行社会参与时个人能力能得到充分发挥,能有效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相一致;道德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1/3,有2/3以上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所谓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况,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机体虽没有明确的疾病,却表现为生理功能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将亚健康状态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患病。
链接1-1
健康是一种动态的连续“状态”,即健康和疾病之间是一个无界限的连续状态,“健康人”可以存在健康问题,或处于所谓亚健康的状态,不一定是没有疾病的;有些人即使没有疾病又没有病痛,也可能是患者。健康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①环境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社会等因素。②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包括营养、风俗习惯、吸烟、酗酒、交通工具、体质、锻炼、精神紧张等。③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包括医疗卫生设施、医疗卫生制度及其利用等。④生物遗传因素。包括先天性缺陷或伤残等。其中环境因素是*主要的作用,其次是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链接1-2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为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症等主要慢性病的危害及其危险因素水平,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卫会)办公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了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五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以全民为对象,以健康为目的,以预防疾病为中心的预防保健原则,将预防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前后的全过程,融预防、保健和**为一体。
1. **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又称病因预防,即在发病前期,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级预防重点针对病原、致病因素、致病条件明确的疾病,例如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等,采取预防接种,就业前体检等。**级预防是预防措施的主干,投入少、效率高,是*积极的社会预防措施。
2.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是指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的“三早”预防措施。早期发现的办法有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等。例如对各种癌前期(或早期)病变的发现和**愈早,预后愈好。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尚需做到疫情早报告及患者早隔离,即“五早”,从而防止和减少了对周围人群感染的可能性。
3.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预防,是针对发病期和康复期采取各种及时有效措施,预防病情恶化、防止并发症和伤残,促进康复,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第三级预防重点针对病原、致病因素、致病条件尚不完全明确的疾病,如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采取适时有效的处置,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已丧失劳动能力者通过康复医疗措施,促使功能恢复,防止伤残,延长寿命。
对于不同类型的疾病,有不同的三级预防的策略。但任何疾病或多数疾病,不论致病因子是否明确,都应强调**级预防。
六 我国卫生工作主要成就
1. “十二五”期间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成效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相关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到2015年预计将比2010年提高1岁;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13.1‰下降到2014年的8.9‰,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30/10万下降到2014年的21.7/10 万,均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党中央、国务院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十二五”期间,继续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问题导向,不断把改革推向纵深,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4年的31.99%,为近20年来的*低水平,年内有望实现降至30%以下的目标。主要成效包括4个方面。
一是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我国已经织起了世界上*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较2010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2015年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人均筹资增加到500元左右,其中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比2010年(120 元)增长了2.2 倍。2014年3项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均达到70%以上。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二是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我国确定江苏、福建、安徽、青海4 省为综合改革试点省,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核心任务部署推进。市级层面,***联系试点城市从34 个增加到100个。县级层面,已有75%的县(市)和76%的县级公立医院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年内将实现全覆盖目标。在改革过程中,坚决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积极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稳步推进编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三是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完善。基本药物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30%左右,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基本保障了儿童用药。目前,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86%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服务能力都有了明显改善,乡村医生待遇持续提高,从2014年开始连续两年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新增部分全部用于村医。
四是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服务业。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中为社会办医预留了空间,着力消除阻碍社会办医发展的政策障碍。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截至2014年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25万个,比2010年增加了5478家,占医院总数的48.5%;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数达到16.8亿,占全国总诊疗人次数的22%,提前实现20%的规划目标。
3. “十二五”期间,在医疗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取得成就 主要成就包括6个方面。
一是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超过98万个,医疗卫生人员总量超过1000万,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服务可及性进一步增强。
二是医疗质量和技术管理得到强化。2010—2013年,建设临床重点专科90个。开展了“**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2014年,全国住院患者**药物使用率降至41.3%,较2010年降低21%。
三是医疗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三好一满意”“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等活动。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76亿,入院人数达到2亿,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满足程度提高,服务利用增加,公平性增强。
四是医药卫生信息化加快发展。全国已有14个省份、107个地市建立了省级、地市级卫生信息平台,29个省份开展了居民健康卡试点工作,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区域内医疗卫生系统互联互通。2000 多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开展电子病历建设,三级医院基本达到医院内部电子病历共享,支持网络预约挂号、医院内检验检查结果调阅共享。
五是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新药创制和传染病防治两个科技重大专项取得重要进展,全球**晚期胃癌**药物阿帕替尼等一批新药和仿制药获批上市。甲型H1N1流感防治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六是预防化解医疗纠纷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坚持一手抓依法治理,坚决打击涉医犯罪和“医闹”行为,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将“医闹”入刑;一手抓“三调解一保险”(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医疗风险分担机制)长效机制建设,呈现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成功率提升,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和医疗纠纷数量下降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开展职业精神教育,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宣传,倡导全社会理解医学局限性、尊重理解医护人员。
链接1-3 重点人群健康改善项目
健康老龄化: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关怀,医养结合试点示范,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