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陈瑞华作品集(7册)
—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套装定价:654元
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
本书记录的是一位资深律师与一名法学教授就刑事辩护问题进行的对话,针对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刑辩之路,梳理刑事辩护中国模式下的独特经验。对话的目的主要是对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整理。以期尽量展示中国刑事辩护的一般经验,并使这些经验上升为概念和理论。这些经验对于律师业内同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一般读者了解刑事律师的辩护经历也是重要的资料,其中的理论观点对于法学教授深入研究中国刑事辩护制度,推动中国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将富有启发意义。
刑事辩护的理念
本书是作者研究刑事辩护问题的学术专著。作者涉足刑事辩护问题的研究,从开始的直观认识、初步感悟,逐渐从律师辩护的经验中进行一定的理论思考,通过概念化的努力,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经验上升为中国的刑事辩护理论,最终形成这部刑事辩护理论著作。
《刑事辩护的艺术》
本书中,作者不仅总结了律师界关于刑事辩护的策略和技巧(律师如何提出申请、 如何阅卷、 如何调查取证、如何挑战公诉方的鉴定意见、如何对公诉方证据进行质证、如何掌握说服二审法官的独特艺术等),而且将刑事辩护的经验概括成很多朗朗上口的 “理论”(比如刑事辩护的黄金救援期、专业化过程理论、阶梯理论、战略威慑理论、癌症理论等),同时对刑事辩护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展望。本书兼具实用性、理论性和艺术性,不仅适合刑事辩护领域的律师、法官等阅读,也适合法学院师生阅读。
《比较刑事诉讼法》(第二版)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对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基本理论和制度层面上,对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程序、证据规则、程序性制裁制度等作出了简要但尽量系统的比较分析;运用比较法学的方法,对诉讼行为无效,诉讼终止,未决羁押,侦查构造、证据展示,变更起诉,审判模式,定罪与量刑关系,简易程序,程序性上诉,刑事再审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考察;从法律移植和法律变革的角度,还对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的司法改革作出了比较法层面的分析和评价。本书适合那些对刑事诉讼制度和西方国家法律制度已有初步了解的读者阅读,可供法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作为研究西方国家司法制度的教学参考书。
《刑事诉讼法》
本书是陈瑞华教授独著的刑事诉讼法教材,体现了陈瑞华教授一以贯之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思路。作者认为,刑事诉讼法教材应该侧重于原理和理论的阐述,而不是法条解释;学习目标主要是确立程序正义的理念,而不是满足于掌握法条规定的诉讼程序和办案步骤。基于此理念,本书分为“总论”“一般程序”和“特别程序”三个部分,以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所确立的诉讼制度为基本线索,全面阐述了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和基本制度,对各种程序制度背后的制约因素和理论根据作出了解释。
《刑事证据法》(第四版)
书稿以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所确立的证据规则为基本线索,阐述了刑事证据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证据制度,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在刑事证据法领域的研究成果,使教科书具有了学术含量,体现了思想性、前沿性、实践性。本书整合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融为一体,体现中国当下的问题意识,反映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成果。既可以作为法学本科生、研究生的证据法学教科书,也可以作为律师、法官、检察官、警察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学习和研究刑事证据问题的参考书。
《有效合规的中国经验》
企业合规不起诉包括“合规不批捕”“合规不起诉”“合规从宽量刑建议”“合规从宽处罚建议”等多重含义,目的在于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落实,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减少和预防企业犯罪。该制度的出现,改变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格局,标志着一种以合规激励为核心的协商性司法程序得到我国法律的确立,使那些涉嫌犯罪的企业在推行企业合规机制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动力支持。本书稿在具体介绍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同时,针对这一制度在试验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对若干个有争议的问题作出了理论解释,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制度改进思路。
- 先知书店
-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