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儿童成长之谜:影响父母育儿观的50个迷思

34.50
运费: ¥ 0.00-20.00
库存: 278 件
儿童成长之谜:影响父母育儿观的50个迷思 商品图0
儿童成长之谜:影响父母育儿观的50个迷思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儿童成长之谜:影响父母育儿观的50个迷思                    


  • 作者:[美]斯蒂芬·赫普(Stephen  Hupp) 杰里米

  • 书号:282855

  • 定价:¥69 元

  • 字数:148 千字

  • 印次:1-1

  • 开本:

  • 出版时间:2020-08-03

  • ISBN:978-7-300-28285-5

  • 包装:

在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专家说的、大家口耳相传的自相矛盾的、信以为真的育儿迷思,有些迷思会让人心生愧疚,有些迷思会让人对旁人指手画脚,有些迷思会让人浪费钱财,甚至有些迷思会使得人们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真希望这些,都是“父母最好别知道的”!

 本书作者围绕着儿童成长过程与大众密切相关的50个迷思展开:

1. 揭示广为流传的迷思;

2. 揭示人们为何相信这些迷思;

3. 讨论有研究依据的实践。

直击育儿过程中的四大问题高发领域:

孕期:有关受孕、怀孕、新生儿等;

成长、身体和头脑:有关孩子的成长、运动发育、认知发展和语言;

情绪和行为:有关孩子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

社会环境:有关家庭和家庭之外的影响因素。

为身处矛盾的父母破解最受关注的22个迷思和28个速解迷思,追溯心理迷思之源,让育儿不再盲目、不再纠结、不再茫然!



斯蒂芬·赫普(Stephen Hupp),博士,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艾德华兹维尔分校临床儿童和学校心理学教授。执业临床心理学家,东圣路易斯赢在起跑线项目(East St Louis Head Start program)顾问。

杰里米·朱厄尔(Jeremy Jewell),博士,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艾德华兹维尔分校教授,临床儿童和学校心理学研究生项目负责人。2012年,获得南伊利诺伊大学艾德华兹维尔分校本科生研究和创意活动(URCA)导师奖。

 

赞誉

在儿童领域有两条探索路径,一条是历史悠久靠祖辈口耳相传积累起的养育经验;另一条是上个世纪才起步的理论和实验室研究。然而,两条路径都有着各自无法弥补的先天缺陷。理论和实验室研究过于理想化,与生活实际尚存距离,坊间经验堆砌缺少科学依据,易陷入误区。《儿童成长之谜》的两位作者则尝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条新的路径——既有科学严谨的调查,也有大量生活实践的反馈。这本书可以算是儿童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激烈碰撞后的入门读物,推荐家长和爱好者们仔细阅读。

奶舅吴斌

幼儿发展研究专家、我国首份幼儿发展报告《可改变的人们》作者

 

速解迷思的惊喜之一就是遇到那些我一直认为是真实的说法,所以《儿童成长的 50 大迷思》为我提供了许多这样的惊喜。同卵双胞胎有着不相同的基因吗?女性在怀孕期间可以再次怀孕吗?并非所有女孩都有 XX 性染色体,并非所有男孩都有 XY 染色体吗?父亲使用体罚的次数没有母亲多吗?此类迷思得到了当前最前沿的科学的验证,而不是我们大多数父母凭借直觉、谣言和口耳相传的做法。这本书应该被放在每个家长的床头柜上,在每次担心自己可能做错事时参考。

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

《怀疑论》(Skeptic杂志出版商,《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月刊专栏作家,《人们为什么相信奇怪的事情》(Why People Believe Weird Things)、《容易轻信的大脑》(The Believing Brain)和《道德之弧》(The Moral Arc)作者

 

每个人都声称自己了解儿童成长,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这《儿童成长的 50 大迷思》来得很及时,当我们遇到有权威背书但缺乏科学依据的相关言论时,可以随手查阅此书。我感觉我手中的这本书很快就会被时常翻阅。

帕特里克·C. 弗里曼(Patrick C. Friman

博士,美国专业心理学会(ABPP)成员,博伊斯镇行为健康协会副主席,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 (UNMC) 儿科临床教授

对于儿童成长的普遍误解,相关文献虽然稀缺,但是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很高兴看到这本书成为其中的一名新成员。从调侃斯波克博士的建议到引用娱乐媒体,《儿童成长的 50 大迷思》引人入胜,信息丰富,并且是大家急需的。

·默瑟(Jean Mercer

新泽西理查德斯托克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儿童成长:谬误与误解》(Child Development: Myths & Misunderstandings)作者

作者赫普和朱厄尔系统地剖析并解开了儿童成长的 50 个迷思,这些迷思经常在大众媒体和好心的育儿专家中传播。最重要的是,作者不仅要摒弃常见的误解,还提供了简明的建议和资源,以帮助读者做出科学的育儿决策。作为一名科研型的儿童心理学家,我希望所有家长、教师、教练和儿科医生都来阅读这本书。

布雷特·R. 库恩(Brett R.Kuhn

博士,儿科心理学家,《幼儿家长手册:使用指南、问题秘籍和看护建议》(The Toddler Owner’s Manual: Operating Instructions Trouble‐shooting Tipsand Advice on System Maintenance)合著者

 

编辑推荐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张梅玲,作序推荐!

2.         剑桥大学心理学博士、YoKID优儿学堂创始人兼CEO苏德中,作序推荐!

3.         幼儿发展研究专家、我国首份幼儿发展报告《可改变的人们》作者奶舅吴斌推荐!

4.         围绕四个问题高发领域,破解有关儿童成长的最受关注的22个迷思和28个速解迷思。

5.         挑战弗洛伊德、斯波克、西尔斯等大咖观点,用最新科学研究颠覆传统育儿观,揭开真相。

6.         本书作者均为博士,且从事临床儿童和学校心理学研究,有很强的专业背景。

7.         结合热播影视剧作品,以及名人的案例,让阅读更为生动有趣。

8.         适合作为父母的枕边书。


/ 引言 / 001

/ 1 有关孕期的迷思 /

最受关注的迷思

ƒ 迷思 1 同卵双胞胎有一种始于子宫的心灵感应 015

ƒ 迷思 2 患不孕症的夫妇在领养孩子后会提高怀孕的概率 023

ƒ 迷思 3 可通过孕妇的身体形态预测胎儿的性别 029

ƒ 迷思 4 所有男孩都有一条 Y 染色体(女孩则没有)… 034

ƒ 迷思 5 亲密育儿法有助于加强母婴关系 043

速解迷思

ƒ 迷思 6 同卵双胞胎拥有相同基因 052

ƒ 迷思 7 孕妇不可能在孕期再次怀孕 053

ƒ 迷思 8 可以根据中国的农历准确预测宝宝的性别 054

ƒ 迷思 9 女宝宝的胎心率比男宝宝的高 054

ƒ 迷思 10 硬膜外麻醉分娩风险高 055

ƒ 迷思 11 满月时婴儿出生率较高 056

ƒ 迷思 12 咀嚼喂养没有已知风险 057

 

/ 2 有关成长、身体和头脑的迷思 /

最受关注的迷思

ƒ 迷思 13 哭泣免疫法妨碍孩子发育 061

ƒ 迷思 14 摄入糖分会引发多动症 069

ƒ 迷思 15 使用婴儿学步车可以帮助学步儿更快地学会走路 075

ƒ 迷思 16 具有认知刺激性的视频可以提高宝宝的智商 080

ƒ 迷思 17 婴儿期使用儿语会造成语言发育迟缓 087

ƒ 迷思 18 疫苗导致孤独症发病率上升 094

速解迷思

ƒ 迷思 19 使用兴奋剂取得良好效果可以证明孩子患有多动症 103

ƒ 迷思 20 要求孩子“光盘”可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104

ƒ 迷思 21 阅读障碍症的典型特征是翻转字母 104

ƒ 迷思 22 大多数宝宝可通过使用合适的学习产品学习阅读 105

ƒ 迷思 23 做健脑操可以促进儿童学习 105

ƒ 迷思 24 促进性沟通对孤独症儿童十分有效 106

ƒ 迷思 25 海豚辅助疗法可有效治疗有特殊需求的儿童 108

 

/ 3 有关情绪和行为的迷思 /

最受关注的迷思

ƒ 迷思 26 尿床是情绪出现严重问题的征兆 111

ƒ 迷思 27 针对抑郁症患儿的大多数抗抑郁药均获得 FDA批准 118

ƒ 迷思 28 绘画包含用于识别潜意识问题的特定符号 124

ƒ 迷思 29 大多数幼儿都有“可怕的两岁”… 132

ƒ 迷思 30 “恐吓从善”项目可预防青少年犯罪 141

速解迷思

ƒ 迷思 31 父母通常可以判断孩子何时会沮丧 149

ƒ 迷思 32 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患上临床抑郁症 150

ƒ 迷思 33 帮助孩子逃避恐惧是减少焦虑的最佳方法 150

ƒ 迷思 34 成年人通常可以判断孩子是否在撒谎 151

ƒ 迷思 35 目睹其他人攻击会减少孩子的攻击驱力 152

ƒ 迷思 36 校园凶杀案正在增加 153

ƒ 迷思 37 抵制非法药物滥用教育可预防儿童在长大后吸毒 153

 

/ 4 有关社会环境的迷思 /

最受关注的迷思

ƒ 迷思 38 独生子女很可能自私、娇纵,而且不会社交 157

ƒ 迷思 39 离婚毁掉了大多数孩子的生活 164

ƒ 迷思 40 闲了棍子就会惯了孩子 170

ƒ 迷思 41 短暂的计时隔离不足以帮助减少实际行为问题 179

ƒ 迷思 42 把孩子放在日托中心会有损亲子依恋关系 184

ƒ 迷思 43 有假想伙伴是儿童出现社会情绪问题的信号 191

速解迷思

ƒ 迷思 44 出生顺序是预测儿童性格的强有力指标 198

ƒ 迷思 45 手足冲突最常见的原因是为了争夺父母的爱 199

ƒ 迷思 46 拥抱疗法可以修复中断的亲子关系           199

ƒ 迷思 47 父亲使用的体罚比母亲多 200

ƒ 迷思 48 奖励通常会减少父母原本想增加的期望行为 200

ƒ 迷思 49 夸奖会削弱孩子成功的可能性 201

ƒ 迷思 50 我小的时候父母并不宽容 202

/ 后记 / 205

 

推荐序一

 

张梅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每个父母都希望更好地爱孩子。

那么,什么是“更好地”呢?其实,就是更科学的方式。

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只有从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以及有限的媒体上获知育儿信息,难;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数不清而且有很多相互矛盾的信息,又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很可能更难。

举个常见的例子。

很多父母在有了孩子后,都希望孩子比自己成功、幸福。那么,如何让孩子成长?什么又是“成功”和“幸福”的标准答案呢?这时,很多父母就想起了那句“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于是,给孩子报各种早教班,不仅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钱,还让小小的孩子完全没有喘息的机会,更别说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了。

静下来想一想,“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真的是对的吗?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漫漫人生路,我们要赢在终点线上。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我们要学会尊重他,童年就是童年,童年就是玩儿,就是快乐。如果孩子没有快乐的童年,那么我们是对不起他的。孩子过了三岁、六岁,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年纪了。现在,有的妈妈跟孩子说:“到外边去去玩会儿吧!”孩子会问:“我玩儿什么?”

童年本应该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游戏是孩子世界中的语言,可是如果因为父母信奉“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给学龄前的孩子灌输大量不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东西,让孩子失去了玩耍的能力,是不是值得我们反思呢?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又是否希望孩子每天除了刷手机,完全不知道还有什么方式能让自己放松呢?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又是否适应这个社会呢?

这本《儿童成长之谜》很有趣。它就像人们在儿时很热衷的解迷那样,提出了50个常见的迷思,涉及孕期、儿童成长、儿童情绪和行为、社会环境等方面,其中不乏我们在生活中常会听到的、很多人一直信以为真的迷思。

两位作者都是心理学博士,在书中客观地展示了前人的研究和热门影视剧作品中的观点,并用科学循证的方式,为读者一点点揭开迷思的面纱,呈现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而得出的结论。

书中有些迷思是针对养育方法的,有些迷思是针对育儿理念的,还有些迷思是针对社会观念的,它们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书中的“独生子女很可能自私、娇纵,而且不会社交”迷思为例。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流行着这样的观点。这不仅会让人们对独生子女戴上有色眼镜,他们一旦出了问题人们就会以“独生子女自私、娇纵”的标签来下结论,还有可能会让有的父母因担心只有一个孩子会变得自私、娇纵而要二孩——其实,我是希望父母有更好的理由迎接第二个宝宝的降临。

希望本书能成为你育儿路上的伙伴和参谋,帮你认清常见迷思的真实面目,并引导你深入思考和推敲书中并未提到的那些育儿理念,让伪科学的观点不攻自破,为你减少因错信迷思而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

 

推荐序二

苏德中

剑桥大学心理学博士、YoKID 教育集团创始人兼 CEO

《儿童成长之谜》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

生命伊始,孩子们踏上成长的旅程,在感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情绪、社会性等方面迅速地发展,从开始的完全依赖父母,到一点点走向独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引导和照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口耳相传的经验之谈、大量的网络育儿分享,甚至是一些所谓专家的育儿观,都未必是真正经过科学验证的、有真实价值的育儿知识。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经不起家长的不断试错。在对抗疾病方面,我们提倡科学用药,经过多次的、大样本的临床实验后才正式采用。同样,我们所提倡的科学育儿,也需要循证实践的支持。

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正是因为本书作者、南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蒂芬·赫普和杰里米·朱厄尔,在破解育儿迷思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进行论证,列举了许多育儿的实际案例,可以帮助家长在育儿路上走得更顺利,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真正做到科学育儿、幸福育儿。

所谓科学育儿,就是全面而综合考虑,不过度放大单一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价值。例如,书中提到摄入糖分会引发多动症的迷思时,作者会强调由此引发的无糖饮食问题——糖是人体很重要的能量来源,去除孩子饮食中的所有糖,不仅破坏了他们饮食的均衡,也扰乱了家庭的日常生活。儿童的身体发展受到遗传、饮食、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过度放大任何单一因素的价值或影响,会给孩子和家人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科学地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育儿问题。举一些与孩子睡眠相关的例子。

不少育儿专家认为,孩子跟母亲同床睡有利于感情养成,但是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同床会增加因大人压住孩子而造成孩子窒息的危险,因此建议让孩子单独睡婴儿床。

还有一个困扰家长的问题,就是孩子晚上哭闹不睡。绝大多数家长的做法都是抱起来哄睡了再放下,一些育儿专家也强调一定要这么做,否则孩子将来的情感成长会受到伤害。然而,大规模随机实验研究的结果都表明,哭着入睡没问题。科学家建议,只要孩子过了六个月就不应该哄睡了,除了孩子因疼痛或生病等哭着不睡家长必须立即反应,否则让他自己哭一会儿,哪怕哭的时间长一点,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以及他将来的情感成长。事实上,哭着入睡有利于孩子学会控制感情,养成自然入睡的习惯;哄睡反而可能不好,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性,过分依赖。

任何一种育儿方法,如果不去结合实际情况都是会存在问题的,也没有任何一种育儿技巧适用于所有儿童的所有成长阶段。家长在面对和解决育儿问题时,首先要考虑选择适用于孩子当下的年龄阶段及发展状态,且在家庭环境中切实可行的方法,切忌盲目跟风。

这本书为我们揭开了 50 个育儿迷思的面纱,对于科学育儿,以及父母和孩子的幸福成长,都有着很大的贡献。随着育儿迷思的揭开,父母能够更尊重规律,陪伴孩子的成长。

在我们学校,我发现很多父母之所以有很多育儿迷思和困惑,源自对如何让孩子在某一方面发展得更快、更好的焦虑,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有着较高的期待,这些期待源于比较,还有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一方面,我们能够理解家长的苦心;另一方面,我们也真心地建议家长,尊重孩子成长的发展规律,用科学正确的方法,为孩子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陪伴孩子的点点滴滴,幸福成长。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儿童成长之谜:影响父母育儿观的50个迷思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rup-teacher
人大社教师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