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译本自序I
原著第二版自序VII
原著初版自序XI
译者序:何炳棣教授及其《明清社会史论》XV
前言XXXVII
第一章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分层化1
第一节基本反论1
第二节社会分层化20
第三节教育与财富同为决定社会地位之主要因素48
第二章社会身份制度的流动性63
第一节法理上缺乏对社会流动的有效阻碍65
第二节明代特殊身份进士的统计82
第三节社会文学所见身份制度的流动性91
第四节社会为儒家意识形态所渗透110
第三章向上流动:进入仕途119
第一节史料的简要评述119
第二节统计分析139
第四章向下流动161
第一节抽样的家谱记录162
第二节人文环境179
第三节竞争激烈的考试制度186
第四节有限度的荫叙188
第五节财富的减少194
第六节家庭制度204
第七节小结209
第五章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213
第一节科举与官学213
第二节社学与私立书院247
第三节帮助应试举子的社区援助机制259
第四节宗族制度267
第五节出版印刷271
第六节战争与社会动乱275
第七节人口与经济因素280
第六章科举的成功与社会流动的地域差异283
第一节各省的人口283
第二节以省份区分的科举成功者之地理分布288
第三节社会流动率的地域差异302
第四节科甲鼎盛的地区309
第七章概括与结论323
附录社会流动的案例选337
引用书目401
译注与按语引用书目431
内容介绍
《明清社会史论》,550千字,是何炳棣著作集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何炳棣先生探索明清500多年间中国社会结构及阶层流动的历史巨著。何先生运用明清两代近100种科举史料,以计量法统计附有三代履历的明清进士登科录及会试、乡试同年齿录等关键性史料,分析进士及举贡四万个案例,并运用社会分层化和社会流动理论,解释明清科举制度与中国社会阶层变化的紧密联系。何炳棣先生善用律令、方志、传记、家谱、社会小说等史料,观察明清两代社会与家庭事务,探讨社会流动的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因素,以及某些社会概念与困惑,深入地诠释了科举体制下的社会流动。本书对明清时期科举、社会阶层及社会流动之研究影响深远,在历史学界的地位迄今屹立不倒。本书资料详实,论证严密,是的学术著作。译者徐泓先生,历任台湾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东吴大学等教授,亦是治明史专家,翻译专业准确而顺达。尤其难得的是,徐泓先生翻译的同时添加了长达万言的译者注,详列并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