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主题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地图主题书店
地图主题书店,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旗下的直属书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人文地理·黔西南

118.00
运费: ¥ 4.50
库存: 43 件
人文地理·黔西南 商品图0
人文地理·黔西南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黔西南》商详

一、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黔西南》是《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分卷。本书以历史为线索,以地理为载体,以“世界喀斯特精华、中国布依族之乡、夜郎考古、山地旅游、贵州龙动物群”为黔西南城市名片,权威、立体、真实地反映了黔西南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山水名胜、风土民俗,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内容。全书包含黔西南概况、历史溯源、地质奇观、山水长卷、多彩民族风、发展成就、城市蓝图七章内容,创新性地应用了文字、图片、地图、信息图表四种元素,实现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是一部精美的黔西南人文地理的百科全书。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是“十三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和中国城市对外宣传的国家级平台,定位于“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地理国情,宣传发展成就,描绘城市蓝图”,旨在面向国内外宣传我国城市形象,推广城市品牌,增强城市软实力,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丛书自2016年首批城市分卷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主流媒体的的高度评价和密切关注,并通过国家外宣渠道走进全球40多个主要城市,入藏大英图书馆,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

 

二、 编辑推荐

“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以地级行政区域为单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历史为线索,以地理为载体,权威、立体、详细地展现地域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地理国情、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并归纳提炼出特色地域文化,是一张张鲜活的城市名片,也是一部中国城市人文地理的百科全书。在这部“百科全书”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角度认识多元一体化的伟大祖国,领略她的包容博大、多姿多彩、生机勃勃,了解我国全貌和民族完整历史。

 

三、 作者简介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黔西南》分卷由《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编委会编制,中国地图出版社发行中国地图出版社我国唯一的中央级地图出版机构,直属于自然资源部;负责编制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定地图、满足社会各界需要的实用地图;承担中央领导工作用图、地图应急保障服务、国家版图宣传教育、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宣传、地理信息数据应用等工作;出版中小学教材、教辅、科技、旅行、人文、地理、历史、地图文化书刊以及地球仪、立体地图等产品。

四、 目录

1 总序

3 

12 黔西南名片

12 世界喀斯特精华

14 中国布依族之乡

16 夜郎考古

18 山地旅游

20 贵州龙动物群

001 黔西南概况

002 政区位置

002 行政区划

002 土地面积

004 气候

004 人口

006 经济

008 农业

010 工业和建筑业

011 旅游业

012 资源与生态环境

012 水能资源

014 矿产资源

015 生物资源

017 历史溯源

020 历史概况

024 夜郎考古

034 四球古茶与中国南方茶叶之路

044 文明的滥觞:交乐、万屯汉墓群

050 安龙:南明故都

060 从张 到刘氏家族:开近代风气之先

076 红色文化洒遍黔西南

088 黔西南的全民抗日救亡热潮

099 地质奇观

100 黔西南:喀斯特王国,三叠纪奇观

104 贵州龙动物群:中国化石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114 万峰林: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

122 马岭河峡谷:高原地缝,百里画廊

130 泥凼石林:远古地质运动的精华

138 双乳峰:峰林绝品,大地圣母

143 山水长卷

144 金州十八景

146 万峰湖——湖光叠翠

150 奇香园——幽谷奇香

154 云湖山——高峡流云

158 间歇泉——明月清泉

160 鲤鱼坝——风情田园

162 放马坪——江南塞外

164 招堤——龙城荷韵

168 三岔河——碧水丹枫

170 北盘江大峡谷——壮峡千里

174 崧岿寺——烽火驿道

176 燕子洞——燕语春色

180 卡法——红色印迹

183 多彩民族风

184 黔西南布依族:特色鲜明的文化范本

200 黔西南苗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210 八音坐唱:布依族的文化符号

216 布依戏:老戏新生的典范

220 布依族铜鼓:布依族历史文化的见证

226 勒尤 :唤醒情人的小喇叭

230 布依族查白歌节:最美的情歌唱给你

234 彝族阿妹戚托: 跳出深山的“东方踢踏舞”

240 苗族武教戏:“调北征南”的历史记忆

245 发展成就

246 交通建设成就

250 煤炭、黄金、电力产业发展成就

256 城镇化建设成就

257 “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

258 国际山地旅游大会

261 城市蓝图

262 融入“一带一路”

264 生态文明建设

266 大扶贫

268 大数据

269 大旅游

272 附录

五、 精彩书摘

黔西南历史概况

黔西南州素有“三省通衢”“滇黔锁钥”“西南屏障”之称。因盛产黄金,又有“中国金州”之誉。州境内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回族、彝族、侗族、仡佬族、瑶族、黎族等35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州。

黔西南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考古发现来看,州境内出土的以贵州龙化石为代表的古生物、古脊椎动物化石,证明距今2.4亿年前贵州龙动物群曾活跃在这里的海洋中。以兴义猫猫洞和龙广观音洞为代表的古遗址的发掘,证明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黔西南开创历史文明;铜鼓山遗址、交乐墓群和万屯墓群出土的文物,证明周、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先人在黔西南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西汉中晚期至东汉,黔西南隶属牂牁郡,经历了“古夜郎时代”,这是黔西南本土文化和汉文化交流、融合的时期;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在这里设卫所,行屯田,置土司,形成了云贵高原上独具特色的军屯和土司文化。明末清初,这里曾作为南明桂王政权“抗清复明”的根据地;清代,这里属贵州行省治下的南笼府(后改兴义府),是“土流并治”的重点地区;清末民初,这里是兴义系军阀的“大本营”。土地革命期间,这里是红军长征途经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又是战略物资运输要冲,晴隆县至今还完整保留着陪都重庆通往“东南亚抗战交通大动脉”——滇缅公路必经路段上的形象标识——“二十四道拐”。

明清以来,黔西南州名人辈出,在历史转角尽显风采。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南明名将李定国、晚清名臣张之洞、民国将领何应钦等历史人物,或从这里走出,改写历史,或在这里留下足迹,为波澜起伏的盘江风云增添了一笔笔鲜明的色彩。新中国成立后,黔西南州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黔西南州人正奋力后发赶超,争取跨越发展,决胜同步小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继续书写历史的新篇章。

夜郎考古

夜郎探秘

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使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奉命赴滇探寻通往身毒的道路,返途经夜郎。司马迁《史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后来人们就将妄自尊大比喻成“夜郎自大”。

因为“夜郎自大”这一成语,使“夜郎”的知名度穿透了历史,留传至今。后来古夜郎国神秘消失,给后世留下了一团团迷雾,吸引人们不断探索并逐渐揭开它的面纱。

据文献考证,在战国时期已有夜郎存在,楚襄王时期(公元前298—公元前263年),“遣将军庄蹻溯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且兰既克,夜郎又降。”(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秦始皇遣常頞略通五尺道,在此诸国中设县置吏。

西汉初,汉王朝无力顾及西南夷。此时竹王多同兴起于豚水(今贵州北盘江),“遂雄夷狄”,自立为侯。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武帝遣唐蒙入夜郎,招抚多同,并于元光四年至五年(公元前131—公元前130年)在其地置数县,属犍为南部都尉。汉中央以巴蜀人力、物力开始开凿“自僰道指牂牁江”的南夷道,汉对西南夷的经营从此开始。

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汉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驿站,以便交通;同年,司马相如等又奉使宣抚。

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汉武帝为专力对付匈奴暂罢西南夷,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征南越,因夜郎等不听调遣,乃于翌年发兵平定西南夷之大半,在其地设牂牁郡与夜郎等十余县,同时暂存夜郎国号,以王爵授夜郎王,诸部族豪酋亦受册封。

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牂牁谈指、同并等二十四邑,“凡三万余人皆反”。汉昭帝遣水衡都尉发蜀郡、犍为郡万余人击牂牁,大破之。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汉昭帝诏立句町侯亡波为句町王。

西汉末,夜郎王兴反叛,与句町王禹、漏卧侯俞连年攻战。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牂牁太守陈立杀夜郎王兴,夜郎国灭。

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命改“四夷”中的王号为侯。又改牂牁郡为同亭郡,毋敛县为有敛县,夜郎县为同亭县。

综上,夜郎国大致起于战国,存至西汉成帝河平年间,前后约300年。除上述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少数历史大事记之外,文献资料对夜郎古国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的记录也大多是只言片语。这就使得夜郎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历史谜团。

谜团之一:古夜郎的疆域、中心区域在哪里?学者们对此分歧最大、争论最为激烈。通常认为,作为一个国家,应该有自己的统治范围,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据《史记》《汉书》《后汉书》记载,夜郎古国位于“东接交阯,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的中间区域,“其人皆椎结、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夜郎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天的贵州全省,东到今湖南的新晃,南抵今广西的玉林、南丹,西辖今云南的曲靖、陆良,北至今四川南部。

根据历代文献、方志的记载及新中国成立后考古资料的印证,大多数学者认为夜郎的中心应在今贵州西部或西南部。随着研究范围的拓展,虽然夜郎国的轮廓日显明朗,但是未能得到普遍认可。

谜团之二:谁是夜郎的主体民族?谁是夜郎的统治民族或人口最多的民族?关于夜郎的族属主要有四种观点:苗族说、彝族说、布依族说和仡佬族说。

谜团之三:夜郎的社会性质是什么?根据对夜郎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理解和评价,对夜郎社会性质的认识大体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一是奴隶制社会的早期阶段;二是原始社会的末期阶段;三是封建社会早期;四是双重经济体制,即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已经对夜郎产生了较大影响,并逐步改变当时的社会状态,处于一个过渡阶段。

在上述几个谜团未解的前提下,有学者提出了“从夜郎文化入手研究夜郎”的设想,认为夜郎文化是产生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山地上的远古文化。创造这一文化的夜郎先民从遥远而辉煌的旧石器时代走来,孕育并形成了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旧、新石器时代及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在纵向方面,夜郎文化发展的脉络相当清晰,形成了一条古文化的长链;在横向方面,夜郎文化则是夷、濮、越三大族群文化的体现与融合,并带有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及前巴蜀文化的影响。它的原始农业及驯养业的兴起,制陶及纺织业的产生,母系氏族社会向着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原始宗教信仰的形成,以及岩画、刻符及文字的出现,等等,不但显示出作为华夏民族组成部分的夜郎先民,在西南一隅创造的文明同样丰富而古老,同时也表明这一文化为夜郎立国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最终形成了多源合流的在西南夷中“最大”的奴隶制国家。

夜郎文化遗址

1997年开始,贵州省夜郎考古工作正式启动,迄今已进行了多次夜郎考古调查,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发现了一批遗址和墓葬。而近几年在配合高速公路和重点工程进行的文物普查中,在黔西南州的安龙县、兴义市又发现了6处新的古夜郎遗址。

普安县铜鼓山遗址位于青山镇范家寨村(原营盘村)陈家龙滩东约500米的铜鼓山顶,遗址总面积4000平方米。这个遗址是1978年贵州省博物馆在调查中发现的,1979年进行复查并做了小范围试掘。198010月至12月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发掘,共出土文物1060件,另有大量陶片及螺壳。20023月至5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第二次发掘,共发掘出铜、石、玉、骨、陶、铁等各类文物580多件,其中60%以上的文物属女性装饰用品。

两次发掘共出土石器、青铜器、铁器、玉器和青铜器的冶铸范模1500多件,陶器碎片1万多片。尤其重要的是,遗址中除发现部分冶铸用具陶坩埚外,还出土戈范、剑范、钺范、镞范和鱼钩范等上百件,这些铸造青铜器的范模种类多、数量大。专家从两次发掘出土的文物断定:铜鼓山遗址属战国、秦汉时期古夜郎国的兵器加工厂和贵族装饰用品加工厂。那些玉珏、玉镯、玉管以及象牙雕刻首饰等,无不显示出当年夜郎古国“繁华都市多丽人”的歌舞升平。

2009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兴义市万屯镇发现了阿红遗址,并于2010年在此发掘出了大批战国时期的陶器残片等文物。从发掘情况看,这个古遗址的面积非常大,至少有1万平方米以上。从阿红遗址出土的陶器、青铜器文物的种类和工艺,结合先前发现的普安县铜鼓山遗址出土的石范、青铜剑、青铜钺等文物,可以想象,在青铜器时期,贵州黔西南部分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已达到一定高度,人类活动已较频繁。

汉墓群的发现和发掘

1975年,贵州省考古工作队对兴义市万屯镇汉墓进行了一次发掘,出土了铜车马和水田池塘模型等一批文物。19875月,对兴仁县雨樟镇交乐村汉墓群进行清理发掘,出土了摇钱树座、连枝灯、铜车马等一大批精美文物。其中的14号墓是一座“全国少见、贵州仅有”的多室汉墓,在其中出土了一枚鎏金的“巴郡守丞”印。巴郡远在四川,守丞印在交乐出土,其价值不能低估。

万屯、交乐汉墓的时期虽晚于夜郎灭国100年左右,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里拥有的先进农耕技术、发达文化,尤其是“巴郡守丞”印所表明的政治中心地位,没有两三百年的历史积淀是不可能形成的,因此可以小心地推测:在夜郎时代,这里便应当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夜郎灭国后,经济文化没有中断,才有可能在东汉墓中保留下如此精美的文物!

六、 前言/序言

《周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察地理、观人文,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的关注,是道法自然与教化天下的情怀。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而承载中国历史文化的地理空间是广袤复杂的。在一个辽阔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人群构成、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自然、经济、人文、社会等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也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景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是丰富多彩又浑然一体的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不同个性特质、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地域文化的发展既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已成为增强地域经济竞争能力和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套《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以地级行政区域为地理单位,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历史为线索,以地理为载体,权威、立体、详细地展现地域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地理国情、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并归纳提炼出特色地域文化,打造城市名片,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区域的“百科全书”,对提升城市软实力,扩大对外影响力,助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实,这套丛书的意义远远超出地理区域,它展示和讲述的虽然只是一个个具体的局部,但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个不同的视角、一个个不同的出发地,让人们多角度地去认识一个多元一体化的伟大国度,从而生动具体地领略它的包容博大、多姿多彩、生机勃勃。正因为如此,这套丛书绝非地域推介的集成,而是一套从个性出发,了解我们国家全貌、民族完整历史的教科书。丛书将文字、图片、地图、信息图表相融合的设计,为传统的图书注入了新的视觉体验,以雅俗共赏的方式将中华文化和各地人文地理的精华呈现给社会大众,为读者带来了一份精彩的文化大餐。



地图主题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地图主题书店
地图主题书店,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旗下的直属书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人文地理·黔西南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