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诗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小镇的诗旗舰店 微信认证
小镇的诗(Town Poem) 线上书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60.70
运费: ¥ 0.00-999.00
库存: 44 件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图0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图1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图2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图3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图4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图5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图6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图7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缩略图0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缩略图1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缩略图2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缩略图3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缩略图4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缩略图5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缩略图6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商品缩略图7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诗人王炜于2019—2020年在中国美术学院所做的系列讲座记录。

 

讲座以“试论诗神”为主题,共分15场。王炜从《小吉丁》《青铜骑士》《诗解释》《十二个》《诗论》《胜利》等不同时期的经典诗歌文本出发,深入解析了“何为主流”“交叉时刻”“风格问题”“诗与真”等正从历史切入当下的重要命题,兼具对世界文学与思想史的丰富认识。

 

我们将在这一系列课程中直接去阅读诗和诗人,而不是目的性地绕到理论家那里,在他们的转述中“阅读”。我们将仅仅作为一个读者,而非自我理论化的事先评判者,去直接地读那些不仅是不可替代的美学事实,也是精神事件的诗作。”

 

  作者简介

王炜,1970年代生人,诗人、批评家。迄今主要作品有诗集《灭点时代的诗》《光明备忘录》和《诗剧三种》,文论集《第二次普罗米修斯》和《我们的归零地》,剧作《航船》等。

 

 

  目录

第一讲 诗神诸相
第一节课
“一个熟识的复合的灵魂的眼睛,既亲近又不可辨认”/ 3
第二节课
荷尔德林问题 / 32
第三节课
从“摩罗诗人”到“移动的、可怕的、绝妙的大地” / 82
第二讲 在历史诗学与未来诗学之间(上)
第一节课
再论“体验与诗” / 117
第二节课
多种声道、复调与戏剧诗,以及莎士比亚的持久重要性 / 155
第三节课
“平行主题”今昔——在《青铜骑士》与《荒原》之间  / 196
户外课
“为缺席的民族而写作” / 245
第三讲 在历史诗学与未来诗学之间(下)
第一节课
风格问题  / 279
第二节课
被破坏的诗——以亚历山大·勃洛克《十二个》为例  / 313
第三节课
漫谈作为雪莱继承人的哈特·克兰  / 372
第四讲 三首诗的“诗与真”
第一节课
“肯定性”刍议——以W. H. 奥登《诗解释》为例  / 411
第二节课
再谈“诗与真”——以切斯沃夫·米沃什的长诗《诗论》为例  / 458
第三节课
“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以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胜利》为例  /547
第四节课
每个人的二十世纪——“诗论诗神”结语  / 604

  精彩选摘

今天的内容,可以视为整个“试论诗神”的绪言。当我以这个听起来非常巨大,且你们再一想,又可能感到非常模糊的词语“诗神”为主题,好像是要呼吁一种“反潮流”的任务意识,至少,是对这次课程的相关阅读和议论,施加一种难以名状的目的性和任务性。我不知道,我是否有理由,把如此不明所以而又非常抽象的任务强加给别人。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能够使别人在各自的知识兴趣和思想习惯中,感到“诗神”这个词对于他们是切近的,就像对于我一样切近。我也不一定能够把这种切近性分享给你们,在“课堂”这种场合,这是非常罕见的——可能也因为我孤陋寡闻——一百年中只有很少的人做到过,在我有限的阅读里,有学者瑟特·伯纳德特、阿兰·布鲁姆、诗人弗罗斯特,也许,还有海德格尔。我断然不可能与前人相比。我只是作为一个“写作着的人”,把一些阅读线索,介绍给各位。

我不知道,各位在生活、学习与研究中,是否经常阅读历代世界文学,以及:读诗。当某个艺术领域的从事者说,要反对文学、反对该领域的文学性时,他可能更想说的是,这些领域已陷入到某种非本质性的,以及被社会化和客体化时的状况。然而,当他用“反文学性”来作为解

决办法时,可能,因为是对自身领域所积累的症状的非本质性叙述,从而是一种失败的认识。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从来不用因为居伊·德波、戈达尔这些人的显然强烈的文学性,就认为他们的电影需要“去文学化”或要求他们“反文学”。情况更可能是:我们其实还并没有抵达那种作为“开端”和“本己之物”,把我们向精神事件投掷的文学性。与其说,我们在自己从事的艺术领域中,进行了不好的文学叙述,不如说,我们更应该面对自身领域的缺乏,或者不能践行本质性的认识这一事实。这样说,好像我是在鼓吹某种本质主义。这里说的本质性,不是“元语言”“元政治学”“元地理学”那样的东西。当晚年的罗兰·巴特在《小说的准备》(李幼蒸译)开篇说“写作只有在放弃了元语言时才真地是写作”时,他正是在尝试,做出与早年那个宣扬“零度论”的年轻理论家截然不同的本质性认识。

我们很容易在第一时间说,“诗神”这个词,是个“大词”,而这个人——我,这个写诗的——是否又是一个来“跳大神”的。首先,我们的理由往往会是,像“诗神”“真理”“光明”这样的“大词”,没有“可读性”。我们会认为,这些词语不提供美学细节。但是,这是因为,这些词语所生成的细节,与我们在那种物质性的、心灵手巧的美学中所认识到的细节,不在同一维度。

我们也会容易认为,现代审美对效率的需求,不会被这些“大词”所满足。但这不是词语的错,是我们的退化。如今,我们对“大词”的警惕有可能是一种虚伪的警惕,而且,更可能是一种知性损失,因为,这可能是我们长期把自己保护在一种语言实用主义范围中的表现,从而,曾经在数个世纪中、在思想史中产生的许多东西就被排除在外,不再被我们理解和讨论了。也因此,像“真理”和“光明”这样的词语,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思想运动和文学语言中发生过的张力,例如,在拉丁美洲文学、现代阿拉伯语文学,以及一些群岛国家的文学中曾经显现的主体化运动—人民主体性的破碎境况,以及对人民主体性的不断激发—就不会被我们所理解,我们也许只会停留在一种“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之中。

在这里,我想稍稍跑题,反思一下“可读性”这个常常被我们说出,但我认为非常有局限性的概念。

可读的”,恰好更应该是那些被认为不易读、“不可读”的东西。有一条精神分界线,区分开了“不可读”与那种一般化的、世俗语言有效性层面的“可读性”,也区分开了文人化的可读性与诗性精神的“不可读”。这种“不可读”,并非不能被理解,并非有意晦涩或故弄玄虚。即使有的诗,语言简朴,似无生僻之处,如博尔赫斯所说是“用普通数码拼成的神奇数字”,例如阿赫玛托娃的诗,但是,仍然可能对习语世界显现为“不可读”。可以把这种“不可读”,理解为那种只有在走过了精神分界线之后、在经验重置之后,才可显现的明确表达。这种明确表达,与我们所习惯的语言世界、经验世界之间,构成了斗争关系。

这条精神分界线,与其说是由“文学标准”所指出的,不如直接说,是由“诗神”标记和指出的。当我们认为一首诗“不可读”,是因为,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把自己置于“诗神”指向的那种明确表达。我们不知道一首诗为什么产生,为什么如此展现,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互不相同的诗存在。当一个当代人,稍稍离开自己的领域,偶然接触到拜伦的长诗《唐·璜》,罗伯特·勃朗宁的长诗《指环与书》,T. S. 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哈特·克兰的长诗《桥》,W. H. 奥登的长诗《诗解释》,切斯瓦夫·米沃什的长诗《诗论》等这些作品时,可能已经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诗,为什么它们与我们通常的对“诗意”的期待相比,显得如此不同;它们在说什么,以及,为什么它们是“撕开现实的裂缝”,为什么过去和现在(我相信也有将来)一直都有人认为,世界因为这些裂缝、因为“成为诗”而有意义了一些。我们只是或以理论、或以世俗的理由——两者可能是一回事——笼统且不以为然地知道:那是“文学”,而且是既无用、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前沿需求”关系甚少的文学。同时,诗人自己,也会失去愿意被“诗神”置于那种斗争性的明确表达中的信念。

今天,与其说“可读”与“不可读”之间的那条精神分界线被废除,不如说被颠倒了。“不可读”被异化了,成为一种功能性的手段,也成了压迫的来源。一方面,我们正在被各种社会化的、进阶性质的知识所读取。另一方面,由于我们自身变得越来越“可读”,那个读取我们的“他者”因此变得越来越“不可读”,而且越来越具有凶猛的异质性。越来越“可读”的我们,也失去了读解那个“他者”的能力。

从第一节课开始,我也想持续做一种尝试:把“文人”与“诗人”区分开来。这种区分很困难,而且可能自相矛盾。瓦尔特·本雅明就自视为“文人”,但我们很少会认为他与“诗人”相矛盾。之所以这样区分,我想,大家可能都会理解,在当代中国的文化环境中这么做的原因。诗不是文人意识的结果,而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果,这种开放性,把“心灵的杂货铺”(叶芝语)生成为一个美学事实的可能性,与世界成为奇迹的可能性这两者,置于同一历史维度和同一精神事件的水平。文人化的“开明”意识与创作者的开放性,两者有本质不同。对开放性的理解,可能最好是从对苏格拉底、索福克勒斯到莎士比亚,对作为人类精神史的第一分界点基督,对浪漫主义到萨缪尔·贝克特的一系列精神事件所构成的“主流”的现象学认识,以及从埃里克·沃格林在后期努力叙述的“存在的秩序”中,去获得。与一种社会化认识——诗是布尔乔亚文化角落中的涓涓细流(许多写作者也渐渐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这一点)——截然相反,诗是对“主流”的唤醒。

这里说的“主流”,我很大程度上是以批评家格奥尔格·勃兰兑斯的方式使用这个词。

文学和诗中最有开放性的东西,就是这种我们用“主流”来称呼的创造史。

首先,“主流”使我们对于自我独立性的认识,得以置放在一个非常宽广的时空之中。音乐家格伦·古尔德说:“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述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范所强加的任何限制。”(语出《为理查·施特劳斯辩护》杨燕迪译)文学和诗——这里指那些优秀的世界文学和诗——并不是实现这种认识的唯一途径,但可能是帮助我们通向这种认识的最为本质性的途径。并且,这种认识,也把我们置于对精神创造的整体性的感知之中。一个诗人最不该附和的,就是那种声称世界已经碎片化了的社会化认识。

我认为,T. S.艾略特的《荒原》并不是对碎片化的模仿。相反,它更是一种策略性的,与社会化碎片的对立。在晚年,艾略特逐渐放弃了早期写作的策略性,从一个现代主义者成为一个古典人文主义者。但是,在以生命实践——以写作——为那种整体性提供个人的真实不虚的证据方面,一个诗人可能要付出比其他领域,例如比哲学、比社会化的艺术(以及“当代艺术”),更艰辛也更为古老的努力,好比保罗·策兰在他的民族全体化作的灰烬中做出的努力。只要我们理解诗人的这种努力,我们也就随之置身于存在的张力之中。正是存在的张力,像弓一样,把我们投掷到将要去做的事,将要去进行的艺术实践中。

如今,我们有许多概念,比如“表演讲座”,比如“理论戏剧”。但我想,我是一个写作者,而且是写诗的,这意味着我必须不断尝试,要求自己活动在某种不是金属市场,而是矿脉的部分,或者说,是在“剧场幻象”之前的状态中。

所以,我们将要开始的这一系列我希望具有阿兰·布鲁姆色彩的“文本的研习”,我认为准确来说,并不是一系列“课程”,它的属性也许可以更质朴一些,比如说,是一系列“报告”;是包括我在内的写作者,将要去做的事、将要写出的东西的序言。这也是一种古老的发言位置,没有老师,没有学生,但是有南来北往的听众,在一个临时的十字路口。而且,仿佛发言者就位之后,这个十字路口才因此产生。我认为,我只是一个在临时的十字路口做报告的人,在有所勘察之后,播报路况、地形、气候和局势;听者可作为参考后,再去往观念市场,或者大地迷宫。也许,这个临时的十字路口,同时也是对观念市场和大地迷宫的某种对立,是诗人的古老位置,也是诗人们与诗神的相遇之处。

文学中有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十字路口:俄狄浦斯的十字路口、安提戈涅的十字路口、但丁的十字路口等等。阿尔戈号经过的两座相互撞击的移动悬崖,以及整个特洛伊战场,都可以被视为十字路口。《哈姆雷特》也开始于一个命运的十字路口。“身在十字路口的人”,是许多命运故事的基本意象,但是,命运的故事也往往会成为“社会问题故事”,以及世俗化的生活矛盾故事,这些,是对十字路口的简化和驯化,因为,一种本质性的张力被取消了。这种张力,来自“认识自己”和“改变世界的欲望”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前者是阿波罗的神谕,后者,雪莱写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序言中,可以用来概括整个十九世纪的冲动。当我们说十字路口,就是这两者形成的十字路口,也就是说,是两大精神现象——古希腊的开端性与启蒙运动以来的近代冲动——所构成的“交叉时刻”。此外,还有历史、地缘层面的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十字路口。俄罗斯文学中的信仰因素,例如象征主义和白银时代,把十字路口进一步推向弥赛亚问题。当舍斯托夫写他的《雅典与耶路撒冷》时,也是在写下他身处十字路口的速记。甚或,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共在,也构成了俄罗斯文学的内在的十字路口。十九世纪的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大多都可以被视为十字路口的文学。十字路口既把人置于世界变化的前夜状态,也把人置于历史的光天化日之下,就好像俄罗斯文学中写到的每一个深夜:屠格涅夫的深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夜、赫尔岑的深夜,虽然是深夜时分,却都有一种被历史的强光照射着的光天化日感。人物的言语和行动,都像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夜晚也并不显现为庇护和隐秘性,或者说,由于夜晚也如同照耀,秘密必须突变和呈现为行动,从而把人推向更本质性的“人之谜”。虽然,人不满足于徘徊在十字路口,但是十字路口并不是被经过了就永远经过了。十字路口内化于人,跟随着人。十字路口像雅努斯一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十字路口具有重复性,或者说,十字路口是多重的,因此十字路口的意象也指出了迷宫的意象。另一方面,正是十字路口,如同弓,把人向未来投掷。


小镇的诗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小镇的诗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小镇的诗(Town Poem) 线上书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试论诗神(艺文志·诗)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xzsj2017
小镇生活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