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中)
丛书名:陈桂生教育学文丛/大夏书系
作者:陈桂生
定价:88.00元
书号:978-7-5675-5707-9
陈桂生编著的《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探索的旨趣是:
一、展示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演进的全过程;
二、展示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活动的全景;
三、如实地反映中国革命根据地在其存在期间(1927—1949),“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反复交替的过程;
四、就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根据地(每个时期少则十余块,多则近二十余块)有关教育行政管理、学校制度、课程、教学方法、考试、训育、师资、学校管理、教育经费等专题,进行比较研究的尝试,使其形成作为历史的比较的研究成果的“根据地教育问题史”;
五、不仅全面地历史地展开对根据地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与教育诸问题的研究,还对作为探索中国教育道路先驱的根据地教育活动家进行系列的研究。
六、尽可能分清文献记载与客观事实的区别,把这段历史上重大教育变革、教育举措与设施的源流理清,即使分不清、理不顺,也对问题所在作出交代;尽可能把这段历史上重大教育事件与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的见识,放在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分析。
陈桂生编著的《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三卷展示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演进的全过程,中央根据地和地方根据地教育活动的全景,以及在此期间“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反复交替的过程。就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根据地有关教育行政管理、学校制度、课程、教学方法、考试、训育、师资、学校管理、教育经费等进行专题梳理,形成“根据地教育问题史”,还对作为探索中国教育道路先驱的根据地教育活动家——毛泽东、瞿秋白、洛甫(张闻天)、徐特立、罗迈(李维汉)、吴玉章、成仿吾——进行系列的研究,填补了国内此块教育史研究的空白。
第二卷 抗日根据地教育
第一编 中共中央的文化教育理论政策和直属学校教育的改革
1. 中共中央的抗日教育主张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政策 13
2. 中共中央的文化界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 18
3. 中共中央直属干部学校系统 112
4. 干部学校教育改革 126
5. 在职干部教育改革 135
6. 教育结构调整和群众教育改革 141
7. 别具一格的教育体系 145
第二编 陕甘宁边区教育
1. 陕甘宁边区教育发展进程
[1937年7月—1940年12月] 155
2. 陕甘宁边区教育发展进程
[1941年1月—1942年12月] 169
3. 陕甘宁边区教育发展进程
[1943年1月—1945年8月] 177
4. 干部教育 192
5. 中等学校教育 1102
6. 社会教育 118
7. 小学教育 128
8. 保育 139
9. 师资 143
第三编 华北区敌后抗日根据地教育
1.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教育鸟瞰 155
2. 晋绥边区
[1937年 10月—1940年12月] 162
3. 晋绥边区
[1941年1月—1943年12月] 169
4. 晋绥边区
[1944年1月—1945年8月] 179
5. 晋察冀边区
[1937年10月—1940年12月] 185
6. 晋察冀边区
[1941年1月—1943年12月] 195
7. 晋察冀边区
[1944年1月—1945年8月] 211
8. 晋冀鲁豫边区
[1937年10月—1940年12月] 220
9. 晋冀晋豫边区
[1941年1月—1943年12月] 227
10. 晋冀鲁豫边区
[1944年1月—1945年8月] 246
11.山东区 256
12. 山东区(续) 271
第四编 华中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华南抗日游击区教育
1. 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教育鸟瞰 287
2. 苏北区 294
3. 苏中区 309
4. 淮南区 322
5. 淮北区 332
6. 苏南区 343
7. 鄂豫边区 352
8. 皖江区 361
9. 浙东区 366
10. 华南抗日游击区教育掠影 377
第五编 各抗日根据地教育问题比较与专题研究
1. 文化教育纲领比较 385
2.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 393
3. 学校的设置与管理比较 402
4. 中小学教育性质与培养目标比较 409
5. 学年编制比较 416
6. 修业年限比较 422
7. 小学课程比较 426
8. 中学课程比较 437
9.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制度与方法比较 442
10. 小学行政管理比较 453
11.中学行政管理比较 457
12. 普及教育举措比较 461
13. 教育经费比较 473
14. 教员待遇比较 484
15. 私立学校、私塾、教会学校的地位比较 491
16.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比较 504
附录:抗日根据地若干教育资料考证 518
抗日根据地的教育是苏区教育的继续和更新,苏区教育改革中已经接触到若干关于中国教育道路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例如:
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性质是什么?适应这种性质的教育方针是什么?能不能确立以“共产主义”为内容的教育方针,能不能把教育局限在反对封建、迷信上面?
在整个革命事业中,应把教育放在什么地位?是不是可以因忙于战争而忽视教育?是不是教育事业的规模越大越好,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高越好?
怎样处理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群众教育与干部教育的关系?根据地教育事业应向“正规化”方向发展,还是向“游击性”方向发展?能不能笼统地排斥“正规化”或“游击性”?要怎样的“正规化”或“游击性”?
在根据地条件下,是否需要确立义务教育即强迫教育原则?是否有条件实行免费教育?怎样筹集教育经费?
怎样正确对待知识分子,怎样正确对待教师?
怎样学习与运用外国教育经验?怎样正确对待根据地土生土长的经验?
这些都成为抗日根据地教育事业决策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苏区人民曾经为解决这些课题,进行了探索,经验和教训相当丰富。当然,在戎马倥偬之中,没有机会进行总结。从“打土豪、分田地”到“抗日、打鬼子”,客观形势发生根本变化,根据地也经历重大的转移和变迁。从土地革命根据地到抗日民主根据地,历史延续之中又有“断裂”。在抗日民主根据地,苏区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历史教训的复演往往交替,有些历史上的争议不免又重新展开,历史任务的变化也推出许多新课题。抗日教育的先锋战士直面新的挑战,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开辟了一条比较符合我国历史特点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实际情况的教育道路。
各个抗日根据地的教育,除了少数地区如冀中、苏南、苏中以外,大都是在经济文化异常落后的地区几乎白手起家,在文化荒地上和日寇、汪伪和国民党顽固派三股势力的摧毁与压制的缝隙中广布抗日民主的种子。正如林伯渠所说:延安文化(包括教育),不是边区二十多县所能占有的,而是“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一朵鲜艳的花,恰长在枯脊荒芜——文化极落后的国土上”。在中国文化最贫瘠的土壤上何以能够培植出鲜艳的花朵?
这个问题多么耐人寻味、多么发人深思。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经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推广与发扬,已经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生根。中共中央在抗日战争各个转变关头,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针与政策,指明了教育建设的方向,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包括八路军总部、新四军军部)还建立了以干部学校为主干的独立教育系统。中央直属教育系统和陕甘宁边区教育界的各种教育建树堪称抗日民主教育的模范;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或多或少从当地环境、条件出发进行了许多创造,所有这些,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人民民主教育的历史长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本店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官方直营旗舰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