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先知书店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78.00 - 166.00
运费: ¥ 9.00-35.00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商品图0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商品图1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商品图2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商品图3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商品图4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商品缩略图0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商品缩略图1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商品缩略图2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商品缩略图3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商品缩略图4

商品详情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周飞舟 著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2年2月

ISBN:9787542636492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定价:78元


理解当今中国社会的稀缺之作


本书被读者认为是,“水平极高”,“值得一读再读”,“看完后对中国社会认识可以上一个层次。”

可以说,本书抓住了一条影响中国过去几十年,但却容易忽略甚至被无视的重要暗线:理解今日中国治理的起点不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重要的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甚至可以说,94年税改影响,不比改革开放小。在这之后各级政府种种行为模式,以及城市化、土地、房子……哪一样都与94年税改有关。有没有税改,就是两个不同模样的中国。

税改不仅是一次财政变革,更是一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变革。税改之后,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普遍行为模式:土地开发和土地转让高潮出现,房地产一步步成为中国经济支柱。

这种模式也在带来副产品:房价飙升、“空城”现象、曾经红火一时的乡镇企业销声匿迹……

而《以利为利》,不仅以翔实数据与资料,解答了分税制改革始末。更像进入企业内部那样进入政府“内部”,理解和阐释政府行为与动机,解开当今社会诸多现象的背后谜团:

分税制对中国社会到底有什么深远影响?普通人扮演了什么角色?房地产为何能……?

《以利为利》作者周飞舟,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学领域的大家。《以利为利》即是周飞舟老师十年研究脉络的系统整理。

政治/社会学学者周雪光:这本书的基本判断,观点明确,立论坚实。在中国改革走过一个完整周期后回头来看,这些基本判断仍然熠熠发光,意义深长,经得起时间考验。

这本书书名看起来有点深,其实却好读。周飞舟老师能让晦涩话题清晰易懂,是读者之幸。要说美中不足,就是一些关键时刻的点到为止,但读者自会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

更为读者之幸的是,本书在绝版许久之后复活,且内容无任何删减,但只在极少渠道销售。《以利为利》豆瓣高达9.4分,基本是国内此类书籍的高分天花板了。

周飞舟,1968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央地方关系、地方政府行为与城镇化方面的研究,著有《制度变迁与农村工业化》、《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等书,并于《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第一章 序论:政府行为与中央一地方关系
第二章 改革前的中央地方关系
第三章 财政包干的效应和后果
第四章 分税制改革及其影响
第五章 转移支付体系的建立
第六章 县乡财政危机
第七章 基层政权的“悬浮”状态
第八章 财政资金的“专项化”
第九章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第十章 专项资金在基层:农村义务教育
第十一章 发达地区的基层财政
第十二章 土地征用和政府的土地收入
第十三章 土地财政
第十四章 土地金融和城市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第十五章 结论
说明与致谢


先知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先知书店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商品二维码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商品二维码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商品二维码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商品二维码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