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把隐藏的再挖掘出来
给你一个立体、真实的1937~1949!
【国民党究竟缘何失败?】以往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总是趋向于国民党“不得民心”“贪腐无能”等万金油似的结论,而某个重要且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的原因,却被有意无意,隐藏了。
可以说,在经历了1927~1937年国民政府初建的“黄金十年”后,国内形势还没稳定,抗战烽火起,戏剧性地扭转了中国历史,最终促成政权更迭。
8年抗战,平均零售物价指数上涨2600倍。抗战后,情况更坏!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疲惫不堪,而怨恨和对抗在表层下沸腾。如果没有通货膨胀,国民党政权真的会被葬送吗?
历史不会重复,但高度相似,正预示着未来的路径。
从财政金融的角度,还原抗战史,推荐两部历尽千难万阻,吃了无数次闭门羹后,终于于今年前后,幸运地在大陆问世的著作:《抗战外援》《通胀螺旋》。
《抗战外援》作者,美国人阿瑟·杨格,曾担任蒋介石财政顾问,且时间最长。他从国共斗争、中美日俄特殊关系、金融外交全景,真实立体地还原这段重要且不为人知的历史;
《通胀螺旋》则直指中国陷入恶性通胀之因,之果,读来让人很难不感慨万千:国民党想要的经济控制权,葬送了自己,却戏剧性地在中共治下实现了。
张维迎老师:出版这类书,需要出版社负责人的情怀和担当。感谢他们,向他们表示敬意!
《华尔街日报》:本书应立法和行政人员人手一册。如果“真正”的教育要延伸到社会科学领域的话,那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阅读。
《抗战外援》
—
[ 美 ] 阿瑟·杨格 作品
李雯雯 于杰 译
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6月第1版
ISBN:9787220114090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88元
中国抗战时期货币金融、政治外交
的全景式记录
本书是一本抗战时期货币金融的全景记录,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1937-1945年间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真实记录了抗战时期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金融援助,以及穿插其间的中日货币战的情况,作者站在政府财政顾问的角度,理性分析了抗战时期中国政府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就,批判分析了战时中国接受的外国援助的进程以及得失。
除了财政、金融、货币记录以外,本书关于军事、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内容,也十分具有史料价值。
作者杨格为驻华高官,担任蒋介石财政顾问,且时间最长。不仅作为第一亲历者,而且作为观察者、记录者,在战后查询了美国国会以及财政部下的重要历史资料,现在相当部分已恢复了严格的管理。
因此,本书更是一本珍贵的历史著作,能够为读者认识1937-1945年这段时期的中国以及中国的抗战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中国的抗战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财政金融困难,可谓难中之难。本书作者是美国财政专家,1929年来华帮助国民政府,后来长期留仼国民政府的财政顾问,直到1947年。作者既是专家学者,又是那段历史的参与者,因此本书格外值得一读。
——雷颐
◎ 出版这类书,需要出版社负责人的情怀和担当。感谢他们,向他们表示敬意。
——张维迎
阿瑟·恩·杨格(Arthur N.Young),美国财政学家,美国国务院工作人员。1929年参加国民党政府所聘甘末尔财政设计委员会来华,后来长期留任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顾问,直到1947年。
译者
于杰,从业于银行和投资领域多年,已翻译出版《时运变迁》《管理美元》和《通胀螺旋》。目前还担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李雯雯,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自由译者,参与或协助翻译过的著作包括《时运变迁》《通胀螺旋》等。
序/前言/引言
绪论:战争前的中国
第1章 战前中国
第一部分:中国独自抗战
第2章:1937年水深火热的中国
第3章:1937年财政危机:自助和外援
第4章:以空间换时间的1938年:交通和军事援助
第5章:支援抗战的1938年:战争的命脉
第6章:1938-1941年的中外税务和中国债务
第7章:僵持的1939-1941年:交通
第8章:僵持的1939-1941年:物资和军事援助
第9章:僵持的1939-1941年:金融还能稳得住吗?
第10章:1941年货币援助新动作
第11章:1937-1941年总结
第二部分:第四巨头
第12章:多剂经济强心针
第13章:中国险遭封锁
第14章:1942-1943年资金、物资和战略
第15章:混乱的1944年:资金问题
第16章:混乱的1944年:物资援助和军事援助
第17章:黄金供应及其中断
第18章:抗战最后一月
第19章:谋求恢复和发展
第20章:1941-1945年总结
第三部分:结论
第21章:评价
《通胀螺旋》
—
张嘉璈 作品
于杰 译
出版: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9月第1版
ISBN:9787508693569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68元
中国货币经济全面崩溃的十年
1939-1949
《通胀螺旋》一书是作者张嘉璈先生以其自身经历,全貌地记录了中国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9年间的通货膨胀发展过程。
因历史和社会政治原因,战前的中国国力羸弱,维持抗战并非易事。作者以当事者的身份,从中国的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工农业发展、外国援助及中日货币战等诸多方面,详细记录了抗日战争及国共对抗时期战场之外的中国历史。这本书是一部抗战和社会动荡时期的货币史、财政史和普罗大众的社会生活史。
书中关于政府治理、币制改革变迁、中国新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财政弊端、城乡/东西部“二元”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作用等问题的讲述,被西方官学界视为了解发展中经济体发展状况的借鉴,对于今天的中国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张嘉璈先生是百年来世界上很具影响的华人银行家、学者。二十世纪的诺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先生对中国货币制度的研究,即以《通胀螺旋》这本书及张嘉璈先生的其他言论为参照;当今世界知名中国问题泰斗托马斯·罗斯基先生更是对张嘉璈先生推崇有加,在其给本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建议眼下的委内瑞拉阅读本书、应对通胀。本书的价值和作者的地位一目了然。
◎ 这本书应立法和行政人员人手一册。如果“真正”的教育要延伸到社会科学领域的话,那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阅读。
——《华尔街日报》
◎ 这本书以客观的态度陈述事实,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的瓦解是导致政治与军事整体崩溃的诱因;而期间的恶性通胀,则是国民政府垮台的直接原因。从战前对经济的过分乐观,到战时的供求失衡,再加上国内的政治角力,国民政府此间始终没有长远的经济规划,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始终无力回天。国民政府1948年8月发行金圆券收购民间黄金、美钞,结果民心尽失并败退大陆。作者在战时、战后均担任过政府要职,并一度担任中央银行总裁,但书中未论及任何个人。本书对研究近代史和经济学的读者均不可或缺。
——《经济学人》
◎ 显然,经济的不稳定让国民政府失去信用。因当局事前未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到*终既不能也不愿意采取果断措施,将金融财政问题纳入正轨,政治和经济的全面崩溃已无法逆转。总之,经济繁荣是政权稳定的前提……作者主张应全面公开财政预算和金融管制措施,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货币制度健全,直接促使经济稳定,也可以间接稳定社会秩序。
——《英国国际事务》
◎ 这本书中的反思虽然是事后之作,但这些教训足以引起各国政府关注。作者作为经济学家,反对政治力量控制财政金融系统,对通货膨胀尤其深恶痛绝。作者认为国民政府在这本书内容记录期间并没有改进财政金融的基本策略,只是对生产、物价、工资汇率和国际贸易采取了直接且不适宜的全面统制,却并没有综合考虑当时的内外部环境,治标不治本。
——美国《金融杂志》
张嘉璈(1889-1979),字公权,江苏宝山人,民国著名银行家。早年求学于日本庆应大学,学习现代经济、金融理论。
回国初期受梁启超提携,曾在袁世凯政府有短暂经历。后进入金融界,先后担任中国银行副总裁、总裁,中央银行总裁、中央信托局局长;期间还曾担任铁道部部长、交通部部长。
任职银行界时,张嘉璈先生用其所学现代经济和银行知识,重塑中国的银行业,更以其刚毅的性格和掌握的现代商业规则,最大程度地保证了银行的独立性,引领了中国新式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尤其奠定了中国银行后续近百年的国际声望;其关于中央银行的思想,在当时同步于世界,对半个世纪之后的中国仍有影响。
他因此获得了“中国现代银行之父”“民国银行先行者”的美誉。任职铁道/交通部部长期间,张嘉璈积极推动铁路、公路事业发展,为支持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于1938年命令卢作孚先生的民生公司转运入川人员和军品商货,被后人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
抗战结束后,张嘉璈受命担任东北经济委员会主任,代表国民政府就东北接收问题同各方周旋,是最熟悉东北局势的官员。1947年,张嘉璈受蒋介石委托出任中央银行总裁,适逢中国通胀局势加速恶化之时,后于1948年5月辞职。
1949年之后,张嘉璈移居澳大利亚,在大学任教并开始撰写《通胀螺旋》一书,后移居美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79年于美国去世。张嘉璈的兄妹也是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知名人士,如张君劢和张幼仪。
译者
于杰,从业于银行和投资领域多年,已翻译出版《时运变迁》《管理美元》和《通胀螺旋》。目前还担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序
第一部分 历史背景
第一章 1939年之前
第二章 战时通货膨胀:1940—1945年
第三章 战时通胀期间后方收入分配变化
第四章 战后时期的通胀
第五章 中国1937—1949年通货膨胀的综合分析
第二部分 总需求的增长
第六章 战前政府财政
第七章 政府战时的财政和开支
第八章 战后政府财政
第九章 货币市场和对私信贷
第十章 总供给
第三部分 反通胀政策
第十一章 财政和货币政策
第十二章 外汇
第十三章 对外贸易
第十四章 统制物价和工资
第四部分 一些教训和当下的问题
第十五章 一些教训和当下的问题
附录一 价格走势
附录二 导致总需求增加的因素
附录三 供给
附录四 外汇和对外贸贸易
译后记
▴ 点击上图获取 ▴
【胡素珊著《中国的内战》】
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家
◎ 国民党为何最终败给对手?这里面的真正奥秘,美国学者胡素珊给出了迄今最为精准的答案:共产党让人瞠目结舌的斗争哲学,让国民党彻底变得无能为力。比如,我们多认为“腐败、不公、通货膨胀”等等是老蒋的败“因”,读本书你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却只是“果”!
- 先知书店
-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