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 柳林风声诺顿注释本
定价: 98
ISBN: 9787572604317
作者: 肯尼斯·格雷厄姆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柳林风声》是英国著名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创作的儿童文学经典,来源于格雷厄姆给自己的儿子阿拉斯泰尔讲述的睡前故事,后被《小熊维尼》的作者A. A. 米尔恩改编为剧本。格雷厄姆以优美流畅、清新自然的散文笔调叙述了一段围绕诗意家园展开的奇趣历险,既是河鼠、鼹鼠、獾、蟾蜍这些性格各异的动物经历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奇遇,也是一曲抒情地吟咏家园风光,萦绕在柳林河畔的乡野之歌。《柳林风声诺顿注释本》由肯尼斯·格雷厄姆学会成员安妮·高杰历时十年编纂而成,全面揭示这部不朽的儿童文学经典背后的秘密。这个拥有权威注释与精美插图的版本将帮助读者深入探索故事中那个田园诗般的世界。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激发肯尼斯·格雷厄姆创作灵感的原始信件的完整文本、上千条揭示小说历史与文学背景的注释、数份先前没有被公开出版的关于肯尼斯·格雷厄姆的档案文件,以及原典首发时的精彩评论。同时,本书精心收录了E. H. 谢泼德、阿瑟·拉克姆等插画家创作的数百幅经典插图、格雷厄姆及其友人的珍贵历史照片。这一切都能让读者更充分地领略到《柳林风声》这本“家里每个人都会爱上的书”的魅力与趣味。
推荐序
序言
阿拉斯泰尔与《乐思》杂志
《柳林风声》:不同插画家的不同版本及其他
文本注释
柳林风声
第一章河岸
第二章大路
第三章野外林地
第四章獾先生
第五章回家真好
第六章蟾蜍先生
第七章黎明时分的风笛手
第八章小蟾蜍的大冒险
第九章天涯旅人
第十章蟾蜍历险后记
第十一章“他的眼泪像夏日暴雨”
第十二章尤利西斯归来
信件
我最亲爱的小老鼠:肯尼斯·格雷厄姆写给阿拉斯泰尔·格雷厄姆,1907年5月-1907年9月
与阿拉斯泰尔生活在梅菲尔德:家庭教师娜奥米·斯托特写给埃尔斯佩思·格雷厄姆的57封信,1907年4月-1908年5月
寻宝记
附录
阿拉斯泰尔·格雷厄姆的书架
相关评论
肯尼斯·格雷厄姆谈删节
乡村的潘神:四月随笔
致谢
译后记
肯尼斯·格雷厄姆,英国著名作家,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柳林风声》的作者。《柳林风声》来源于格雷厄姆给自己的儿子所讲的睡前故事,后被《小熊维尼》的作者A. A. 米尔恩改编为剧本。其他作品还有故事集《黄金时代》及其续篇《做梦的日子》等。
安妮·高杰Annie Gauger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哈里·兰莎姆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肯尼斯·格雷厄姆学会成员。《柳林风声诺顿注释本》是她研究肯尼斯·格雷厄姆手稿十余年的成果。
康华
儿童文学作者,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200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译有《经典爱伦坡惊悚集》《幻影》《我们能谈点开心的事吗》等。著有童话《一只计划逃跑的蛋》《四只耳朵的小猪》。
【前言】
肯尼斯·格雷厄姆出生于1859年3月8日。父亲是詹姆斯·坎宁安·格雷厄姆;母亲是贝西·英格尔斯。一家人住在苏格兰爱丁堡的城堡街32号,与小说家沃尔特·司各特爵士最后那个家隔街相望。肯尼斯·格雷厄姆把自己描述为处于“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自认为属于典型的“英国”作家。实际上,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苏格兰家族。家族成员多为会计和律师。他在四个孩子中排行第三。
1864年4月,刚生下肯尼迪的弟弟罗兰不久,贝西·格雷厄姆就感染了猩红热。在她去世当天,肯尼斯也染上了这种恶疾。尽管后来他康复了,但是这个男孩的余生都饱受呼吸道疾病的折磨。母亲死了,父亲因陷入悲痛而自我麻醉。四个孩子都被送到了英格兰南部跟外婆一起生活。由于无法密切监管四个精力旺盛的孩子,英格尔斯外婆(她以这个名字为人所知)在蒙特别墅周边对孩子进行散养。这幢大房子位于泰晤士河畔的小镇库克海姆迪恩,那里风景如画,距伦敦只有三十五英里。格雷厄姆家四个孩子海伦、威利、肯尼斯与罗兰在库克海姆的历险记,后来为1890年代格雷厄姆的畅销书提供了创作灵感。1895年出版的《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和1898 年出版的《做梦的日子》(Dream Days)里孩子们的生活状态很像格雷厄姆家孩子,都“缺乏父母的正当管教”。
在蒙特别墅住了两年之后,肯尼斯的一位舅舅劝说英格尔斯外婆不要住在这幢管理不善的大房子里了。巧的是,1865 年圣诞之前,一阵大风刮倒了一个烟囱,于是这所大房子就成了问题建筑。英格尔斯外婆跟孩子们搬到了克兰伯恩的一个小屋里住。在爸爸来接孩子们之前,大家一直生活在那个挤挤挨挨的乡下小房子里。
把孩子们接回苏格兰的詹姆斯·坎宁安·格雷厄姆,看上去好似元神归位了。他在因弗雷里坐上了令人尊敬的阿盖尔郡行政法官助理的位子。他一门心思想要撑起这个家。可惜好景不长。显然,自从妻子死后,他从来都不曾复原。不到三年时间,他就辞去职务,又把孩子们送到了英格兰的亲戚家。他甚至退隐到法国的勒阿弗尔,并于二十年后死于酗酒并发症。
回到英格兰后,肯尼斯和威利被送进了圣爱德华寄宿学校。这所学校成立于1865 年,位于牛津的心脏地带——新客栈街。由于慢性支气管哮喘,威利于1871年被迫辍学。肯尼斯继续留在学校,直到1875 年毕业。与当时的其他学校比,圣爱德华寄宿学校的学生在空闲时间相对自由一些。如同在库克海姆迪恩一样,格雷厄姆得以在牛津的河岸和附近小镇流连。
19世纪70年代的牛津还是旧时代,大街上没有自行车,也没有汽车,中世纪的鹅卵石街道路上人流密集,到处都是穿着“暗色衣着”的学子,满城尽是学术庆典的盛况。牛津是肯尼斯的乐园,他得以与知识分子以及社会精英一起进行研究。然而,他的人生很快就沾染上悲剧和失望。1874年的新年前夜,也就是肯尼斯毕业前的那个冬天,他的哥哥威利突然死于肺炎,悲痛不已的约翰·格雷厄姆(肯尼斯的叔叔)告诉他,从圣爱德华寄宿学校毕业后,不再送他去牛津大学读书。到牛津接受教育是进入英国上流社会的“通行证”,而肯尼斯已经习惯跟这一阶层的人打交道。格雷厄姆和他的叔叔是苏格兰中产阶级。虽然家里供得起他,可是约翰叔叔说不可能让他读牛津了。肯尼斯被送到伦敦,在叔叔所在的威斯敏斯特公司当了一名职员。这家公司属于格雷厄姆、卡里尔和斯彭斯家族。
两年后,经家人运作,格雷厄姆成为英格兰银行的一名新员工。一天晚上,他独自一人在Soho区用餐的时候,结识了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斯·弗尼瓦尔。弗尼瓦尔主编经典文学作品的学术版。他在创建新莎士比亚协会和早期英语文稿学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还狂热地喜欢赛艇,在泰晤士河畔开了一家工人赛艇俱乐部。弗尼瓦尔虽然不会游泳,却是一名划船冠军,还拥有特别为他设计的竞赛艇。据身为格雷厄姆几个传记作家之一的彼得·格林说,教会格雷厄姆划船的正是弗尼瓦尔。与弗尼瓦尔交上朋友之后,格雷厄姆成为新莎士比亚协会的秘书,做做会议记录,管管会费账簿。在那段日子里,格雷厄姆已经开始写作散文和诗歌,他让弟弟罗兰与他同住。此后多年,罗兰一直从他手里借钱,且数额不菲。尽管兄弟两人都在银行工作,却日渐疏远。1912年,肯尼斯又借给弟弟200英镑,从那以后罗兰就失踪了,那笔钱也从未归还。只有肯尼斯的姐姐海伦·格雷厄姆知道他于1929年10月去世的消息。
1884 年,格雷厄姆去了位于康沃尔郡的利泽德半岛,那里地处英格兰最南端。他的旅伴是姐姐海伦。两年后,他们再度结伴去意大利旅行。他们前去看望了表妹安妮。住在维利诺兰道的婶婶乔治娜·格雷厄姆家,距离弗罗伦萨不远。
这两个地方都让肯尼迪心醉神迷。他憧憬南欧,向往温暖的地方。在他的写作中,这样的主题一再出现。1888 年,格雷厄姆在《圣詹姆斯公报》(St.James Gazette)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在北地》(By a Northern Furrow)。一年后,肯尼斯已经定期在《圣詹姆斯公报》和《国家观察家》(National Observer)上写稿,此时,他也被调到了英格兰银行的秘书办公室。他比过去有钱了,因而可以经常出去旅行。1890 年,肯尼斯31 岁。他第一次去了威尼斯。后来,威尼斯出现在他的散文中,当然,多年后也在《柳林风声》的第九章中得以重现。每一次出行都能激发格雷厄姆写出更多文章,短短三年时间,他的文章就得以结集出版,书名为《异教徒外传》(The Pagan Papers),1893 年由约翰·莱恩出版社出版,受到的评论褒贬不一。1894年,格雷厄姆和律师汤姆·格雷格一起入住肯辛顿新月街5号。当年7 月,他在《黄皮书》(The Yellow Book)上面发表了第一篇文章。《黄皮书》是份文学季刊,自1894年至1897年共出了13期。次年2月,在他好评如潮的第二部集子《黄金时代》里面,重印了《罗马大道》(The Roman Road)。拿到稿酬后,肯尼斯·格雷厄姆到意大利的阿拉西奥度了春假。后来在《柳林风声》第五章详细描述鼹园的时候,那个地方派上了用场。
……
【书摘】
第一章 河岸
整整一个上午,鼹鼠都在拼命干活。他正在给他的小家进行春季大扫除。他挥动扫帚扫一扫,拿起掸子掸一掸;他举着一把刷子,拎着一桶石灰水,又是爬梯子,又是踩椅子;灰尘呛了喉咙迷了眼,黑色皮毛溅满石灰点;鼹鼠直干到腰痛臂也酸。春天的气息弥散在空气里,涌动在地下,在鼹鼠的周围飘荡,甚至还带着一股天然的不满和渴求钻进了他黑咕隆咚的低矮小屋。鼹鼠把刷子猛地朝地上一扔,一边说着“讨厌”、“我呸”、“见鬼吧,春季大扫除”,一边连大衣都不穿就冲出了家门。这没什么奇怪,因为头顶上有种迫切的气息地召唤他。他朝着陡峭而狭窄的地道奔去。地道连通着地面的碎石子车道,车道自然属于住家通风、朝阳的动物们所有。鼹鼠又是挖又是抓,又是扒又是挤,接着,又是挤又是扒,又是抓又是挖。鼹鼠的小爪子忙个不停,嘴巴里咕咕哝哝:“我们要上去啦!”“我们要上去啦!”最后,噗地一声,他的小鼻子钻了出来,沐浴在阳光里。他发现自己正在暖烘烘的大草坪上打滚。
“太好啦!这比刷墙好玩多了!”他自言自语地说。阳光暖暖地晒着他的皮毛,微风吹拂着他热乎乎的眉毛,在地窖神隐了太久,鼹鼠的听力都变得迟钝了,就连小鸟欢快的歌声,听上去都像大喊大叫似的。面对生活的喜悦、春天的欢乐——加上不用大扫除,他四蹄欢腾,一路向前,蹦跳着穿过草地,一口气跑到尽头的篱笆旁。
“站住!”篱笆豁口的一只老兔子喊道,“私家通道过,留下买路钱。六便士。”鼹鼠很不耐烦,一幅轻蔑的样子,倒是马上吓了老兔子一大跳。鼹鼠沿着篱笆一路小跑,一边戏弄着别的兔子——那些兔子正急急地从洞里探头探脑,想看看外面吵吵什么。“洋葱酱!洋葱酱!”他嘲笑地冲他们叫着。兔子们还没有想出特别满意回骂,鼹鼠已经跑得没影了。这些兔子纷纷开始互相埋怨起来,“你真笨,干嘛不说……”“喂,你为什么不说他……”“你真该给他提个醒……”七嘴八舌,总是这副老样子;可是,再埋怨也晚了,总是这副老样子。
一切都太美好啦,简直不像是真的。鼹鼠匆匆忙忙越过草地,贴着矮矮的树篱跑跑,再钻过小灌木丛。他东跑跑,西转转,到处都是鸟儿筑巢、花儿含苞、叶片生长的欢乐美景,一切都生机勃勃,没有什么是闲着的。鼹鼠感受不到良心的刺痛,也听不到良心的耳语:“去粉刷吧!”看着大家都忙忙碌碌,而自己是唯一的“懒狗”,鼹鼠只觉无比快活。毕竟,放假最妙的地方并不在于自己得到了休息,而是看到别人都忙忙碌碌工作着。
鼹鼠漫无目的地闲逛,突然就站在了一条河水丰沛的大河边,此刻他简直觉得快乐极了。他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一条河呢。这浑身光滑、扭来扭去的大家伙,追逐嬉笑,抓来抓去,逮住什么就咯咯咯,松开时又哈哈哈,而后又扑向新的玩伴。新玩伴刚甩开身体,又被一把抓住。它周身颤抖,波光闪闪,哗哗地泛起旋涡,并吐着泡泡低语。鼹鼠看得心醉神迷,一时间竟发了呆。他沿着河边一路小跑,就像一个小小孩粘在一个会讲故事的大人身边——那故事把他迷住了。等到终于跑累了,他在河岸上坐下来,河水依然对他窃窃私语,讲述着世界上最动人的故事。这好听的故事来自大地深处,最终要讲给大海听,而大海怎么都听不够。
当鼹鼠坐在草地上朝河对岸望去的时候,他发现对岸有个黑洞,刚好在水面上方不远处。鼹鼠不由得梦想着:对于一个没什么追求、喜欢小巧精致且水涨不淹、远离尘嚣的临水住宅的动物而言,这个洞简直太舒适了。就在鼹鼠举目凝视的时候,洞口正中央有个亮晶晶的小东西一闪,然后消失不见了,继而又像小星星一样闪了一下。不过,那种地方不可能出现星星啊,但要说是萤火虫也不对,萤火虫不会那么亮、那么小。然后,鼹鼠正在看,那小东西冲他眨了眨,原来是一只眼睛。然后,眼睛周边渐渐现出一张小脸,就像给一幅画装上了画框似的。
一张棕色的小脸蛋。唇边长着胡须。
圆圆的脸上神情严肃,眼睛闪着光芒。起初,就是那光芒吸引了鼹鼠的注意力。
好看的小耳朵,又密又柔的毛。
是河鼠哎!
接着,两个小家伙都站了起来,谨慎地互相打量着。
“嗨,鼹鼠!”
“嗨,河鼠!”
“你想来这边吗?”河鼠马上问道。
“你说得倒是轻巧。”鼹鼠气呼呼地说。他是第一次见到河,还不了解河边的生物,也不知道如何在河畔生活。
河鼠也不说话,弯腰解开一根绳子,再一拉,轻轻跨进一只小船。鼹鼠刚才没有留意到那里有船。这只小船外面漆成蓝色,里面漆成白色,正好够两个动物坐上去。虽然鼹鼠还不大明白它的用途,但是他整颗心却立刻飞到了小船上。
河鼠手脚麻利地把船划到对岸,停稳之后,见鼹鼠小心翼翼地上船,就伸出前爪搀住他。“扶好,”河鼠说,“现在轻轻朝前走。”鼹鼠惊喜交加,自己的确坐在了一条真正的小船的船尾!
“今天太棒了!”河鼠撑船离岸并划起桨来的时候,鼹鼠说话了,“我这辈子还从来没游坐过船呢。”
“啊?”河鼠张大嘴巴叫起来,“从来没游坐过……你从来没有……呃……那你这辈子都干什么啦?”
“坐船有那么好吗?”鼹鼠不好意思地问。尽管当他斜靠在座位上,仔细观察坐垫、船桨、桨架以及所有让人神往的东西,并感觉着小船在身下轻轻摇晃的时候,他是准备好了相信这一点的。
“有那么好吗?这是世界上唯一值得做的事情。”河鼠一边俯身划着桨,一边严肃地说,“相信我,年轻的朋友,世界再也没有一件事情——绝对没有一件事情——有坐船这么值得,连一半都比不上,除了乘船闲逛,什么都不干。19乘船闲逛,”河鼠继续梦呓般说,“乘船闲逛;闲逛……”
“河鼠,当心前面!”鼹鼠突然喊起来。
太晚了。小船砰一声撞上了河岸。那个边做美梦边快活地划船的家伙,一下子四脚朝天摔倒在船底。
……
- 中信书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美好的思想和生活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