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四卷:20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103.60
运费: | ¥ 5.00-20.00 |
商品详情
书名: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四卷:20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定价:148.0
ISBN:9787300280721
作者:总主编 顾海良 陈学明 王凤才 主编
版次:1
内容提要:
本卷着重考察20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发展,不仅包括*二国际理论家、西方共产党理论家,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而且包括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此外,还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马克思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批判性反思。在20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格局中,20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者简介:
陈学明,1947年生,上海市崇明岛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论著、教材、译著40多部。有4部著作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完成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多项,其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20余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秀成果一等奖5次,二等奖7次,三等奖5次;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秀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秀教材一等奖1次;上海市普通高校*秀教材一等奖1 次;*家级*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其中,一部著作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一部著作入选中华*秀(出版物)图书奖。
王凤才,1963年生,山东诸城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暨国家创新基地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法兰克福大学*级研究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席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者。主要代表作:(1)“批判理论六部曲”——《批判与重建》、《蔑视与反抗》、《从公共自由到民主伦理》、《承认·正义·伦理》、《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2卷本,待出)、《〈否定辩证法〉释义》(多卷本,待出);(2)“马克思三部曲”——《追寻马克思》、《重新发现马克思》、《多元视角中的马克思》(2卷本,待出)。主要译著:《否定辩证法》。
目录:
目录
导论
第一章*二国际理论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争
第一节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与修正
*二节饶勒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与对伯恩施坦理论的
评判
第三节考茨基对伯恩施坦理论的批评与对列宁主义的
批判
第四节卢森堡对修正主义的批判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二章
20世纪上半期
西方共产党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阐发
第一节陶里亚蒂的马克思主义实践与白劳德对马克思主义的
背叛
*二节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的阐述与对资本主义末日
的论证
第三节康福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对现代西方哲学的
批判
第四节克劳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对逻辑经验主义的
批判
第三章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
第一节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与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
*二节柯尔施的总体性理论与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
第三节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
第四节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与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
第四章20世纪上半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霍克海默与社会批判理论的创立
*二节早期阿多尔诺对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早期马尔库塞对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早期弗洛姆对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
第五节本雅明对社会批判理论的推进
第五章20世纪上半期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第一节格罗斯曼的资本主义制度崩溃论
*二节多布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论争
第六章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批评
*二节西方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对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
批评
第三节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对经济决定论的
批评
第七章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法西斯主义的现代渊源
*二节葛兰西之“积极的反讽”
第三节《启蒙辩证法》的权力批判
第四节本雅明的历史哲学与美学批判
后记
在线试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帝国主义和无产阶*革命时代。而20世纪上半期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动荡的时期。一方面,始于这个世纪初的自然科学革命,
20世纪
上半期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带来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工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在20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不断地出现经济危机,正是这种危机先后催生了法西斯主义,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主义,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带来的破坏是*前的。20世纪上半期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是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这一经历同步的。
一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遭遇与*二国际的命运密切相关。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实际上就是*二国际的成立大会。尽管恩格斯本人没有出席这次会议,但他实际上成为了*二国际的精神*袖。这一会议通过了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号召全世界工人每年庆祝自己的节日,以游行示威来检阅和加强自己的力量,为无产阶*的解放做准备。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工人响应*二国际的号召,举行了世界性的游行示威。恩格斯以70岁高龄亲自参加了发生在伦敦的游行示威。*二国际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无产阶*日益强大的产物。*二国际在成立初期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发挥了积极
作用。但可惜的是,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由于恩格斯逝世等各种原因,*二国际未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未能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它内部出现了修正主义派别而使其陷于分裂,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它被迫解散(不过,战后它又存续了一段时间,即1919—1925年)。
这里所说的“修正主义派别”,是以“民主社会主义鼻祖”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右翼。伯恩施坦曾被恩格斯指定为“遗嘱执行人”,但恩格斯逝世后不久,伯恩施坦就以*公开和*完整的形式提出要修正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历程*然是以伯恩施坦对其全面的修正拉开序幕的。伯恩施坦先是在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上,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标题推出了一系列文章,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提出质疑。他借助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检验,提出“回到康德去”的口号,企图用康德主义解释甚到取代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紧接着,他出版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1899)一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的修正。除了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之外,他着重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正是从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开始的,尤其是集中批判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必然性及其根源的论述。伯恩施坦批判唯物史观在经济关系中寻找历史发展*终原因的做法,说到底是为了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伯恩施坦那里,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修正同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修正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正是黑格尔的关于对立面发展的辩证法导致了马克思、恩格斯犯下了“致命的错误”,造成了他们的“自我欺骗”,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前景做出了纯粹思辨的“错误预测”。因而,“必须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彻底的、全面的修正”。
定价:148.0
ISBN:9787300280721
作者:总主编 顾海良 陈学明 王凤才 主编
版次:1
内容提要:
本卷着重考察20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发展,不仅包括*二国际理论家、西方共产党理论家,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而且包括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此外,还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马克思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批判性反思。在20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格局中,20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者简介:
陈学明,1947年生,上海市崇明岛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论著、教材、译著40多部。有4部著作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完成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多项,其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20余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秀成果一等奖5次,二等奖7次,三等奖5次;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秀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秀教材一等奖1次;上海市普通高校*秀教材一等奖1 次;*家级*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其中,一部著作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一部著作入选中华*秀(出版物)图书奖。
王凤才,1963年生,山东诸城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暨国家创新基地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法兰克福大学*级研究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席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者。主要代表作:(1)“批判理论六部曲”——《批判与重建》、《蔑视与反抗》、《从公共自由到民主伦理》、《承认·正义·伦理》、《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2卷本,待出)、《〈否定辩证法〉释义》(多卷本,待出);(2)“马克思三部曲”——《追寻马克思》、《重新发现马克思》、《多元视角中的马克思》(2卷本,待出)。主要译著:《否定辩证法》。
目录:
目录
导论
第一章*二国际理论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争
第一节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与修正
*二节饶勒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与对伯恩施坦理论的
评判
第三节考茨基对伯恩施坦理论的批评与对列宁主义的
批判
第四节卢森堡对修正主义的批判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二章
20世纪上半期
西方共产党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阐发
第一节陶里亚蒂的马克思主义实践与白劳德对马克思主义的
背叛
*二节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的阐述与对资本主义末日
的论证
第三节康福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对现代西方哲学的
批判
第四节克劳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对逻辑经验主义的
批判
第三章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
第一节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与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
*二节柯尔施的总体性理论与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
第三节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
第四节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与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
第四章20世纪上半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霍克海默与社会批判理论的创立
*二节早期阿多尔诺对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早期马尔库塞对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早期弗洛姆对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
第五节本雅明对社会批判理论的推进
第五章20世纪上半期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第一节格罗斯曼的资本主义制度崩溃论
*二节多布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论争
第六章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批评
*二节西方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对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
批评
第三节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对经济决定论的
批评
第七章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法西斯主义的现代渊源
*二节葛兰西之“积极的反讽”
第三节《启蒙辩证法》的权力批判
第四节本雅明的历史哲学与美学批判
后记
在线试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帝国主义和无产阶*革命时代。而20世纪上半期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动荡的时期。一方面,始于这个世纪初的自然科学革命,
20世纪
上半期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带来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工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在20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不断地出现经济危机,正是这种危机先后催生了法西斯主义,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主义,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带来的破坏是*前的。20世纪上半期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是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这一经历同步的。
一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遭遇与*二国际的命运密切相关。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实际上就是*二国际的成立大会。尽管恩格斯本人没有出席这次会议,但他实际上成为了*二国际的精神*袖。这一会议通过了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号召全世界工人每年庆祝自己的节日,以游行示威来检阅和加强自己的力量,为无产阶*的解放做准备。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工人响应*二国际的号召,举行了世界性的游行示威。恩格斯以70岁高龄亲自参加了发生在伦敦的游行示威。*二国际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无产阶*日益强大的产物。*二国际在成立初期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发挥了积极
作用。但可惜的是,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由于恩格斯逝世等各种原因,*二国际未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未能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它内部出现了修正主义派别而使其陷于分裂,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它被迫解散(不过,战后它又存续了一段时间,即1919—1925年)。
这里所说的“修正主义派别”,是以“民主社会主义鼻祖”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右翼。伯恩施坦曾被恩格斯指定为“遗嘱执行人”,但恩格斯逝世后不久,伯恩施坦就以*公开和*完整的形式提出要修正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历程*然是以伯恩施坦对其全面的修正拉开序幕的。伯恩施坦先是在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上,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标题推出了一系列文章,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提出质疑。他借助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检验,提出“回到康德去”的口号,企图用康德主义解释甚到取代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紧接着,他出版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1899)一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的修正。除了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之外,他着重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正是从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开始的,尤其是集中批判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必然性及其根源的论述。伯恩施坦批判唯物史观在经济关系中寻找历史发展*终原因的做法,说到底是为了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伯恩施坦那里,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修正同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修正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正是黑格尔的关于对立面发展的辩证法导致了马克思、恩格斯犯下了“致命的错误”,造成了他们的“自我欺骗”,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前景做出了纯粹思辨的“错误预测”。因而,“必须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彻底的、全面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