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蒋廷黻回忆录》
—
蒋廷黻 著
出版: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17年2月
ISBN:9787553806716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定价:45元
蒋廷黻回忆录
这部回忆录原是1965年蒋廷黻退休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作的口述实录,1979年曾由台湾传记出版社在台湾出版。尽管此番口述仅及抗战,以后诸事因蒋廷黻的突然去世而付之阙如,但由于蒋在中国现代政治史、思想史和外交史中的特殊地位,且他平时无论行文还是口述,都是删繁就简,句短言略,留下的东西不多,在大陆就更难得见到,所以,其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按照蒋廷黻的解读,中国是一个士大夫阶级执政的国家。数千年来与异族的奋斗逐渐养成了士大夫阶级的爱国心肠,这是根深蒂固的,无须我们过虑。特别是自宋代以来,士大夫是极端注重气节的,在与外族的交涉中一味抵抗,不敢甚至不知言和。最近的这一百年也不例外。无论我们研究这百年初期的外交家如林则徐、琦善、耆英、桂良、花沙纳,或是中期的外交家如奕、文祥、曾国藩、李鸿章、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或是最近期的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及抗战当时的外交人物,蒋廷黻认为我们不能发现一个人不竭尽心力,挣扎又挣扎,而后肯对外人有所退让。
◎百年来负外交责任者,若论他们的世界知识,诚有可批评的,若论他们的爱国心,不但无可疑问,且可引为民族的及士大夫阶级的光荣。换言之,蒋廷黻对这些外交家的不满意之处主要的是因为他们面对外交难题时,只是一味遵循宋代以来的士大夫传统,着力抵抗,不敢或轻易不敢言和。蒋廷黻指出,如果仅靠激昂慷慨的爱国心就能救国,那我们的知识阶级早就把国家救好了,绝不至有今日的严重困难。
蒋廷黻(1895—1965)湖南宝庆人。1911年由教会资助赴美求学,就读于派克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先后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他主张兼重中外历史,在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对近代中外关系变化如何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看法。1935年以非国民党员的学者身份参加国民政府,任行政院政务处长,从此离开清华大学从事外交事务,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1年改任中國驻美大使。
- 先知书店
-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