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争论的艺术:用分歧解决分歧
内容提要:
樊登读书2018年度好书之一《好奇心》作者又一力作
既然避免不了分歧,不如学会善用分歧,将模糊的概念变成可操作的想法,将盲点变成突破口,将猜忌变成共情,以一种能带来进步的方式去表达分歧,解决分歧。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互联、民主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希望被倾听,分歧和冲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鲜有人为此做好准备。我们要么开始争论,要么开始避免争论——结果可能更糟。
本书作者从审讯人员、人质谈判代表、成瘾治疗师、外交官、离婚调解员、关系学家等世界级专家那里学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见解,并总结了一系列原则,以实现更好、更有效的争论。
·与对方建立联系;
·松开绳子,不去试图控制对方的想法;
·在考虑自己“面子”的同时,给对方“面子”;
·不要忽略分歧背后的文化盲点;
·打开好奇心,在争论中放弃输赢;
·让错误发挥力量;
·让争论少一些机械性,多一些人情味;
·既要自我表达,又要达成共识;
·处理好争论中的情绪问题;
·真诚以待,方能化干戈为玉帛。
总之,无论是在工作中、家庭中,还是公共场合中,应对分歧最好的办法是充分利用它,从不同的意见中产生一些新的、更好的想法。这是我们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实现的,而是双赢的结果。
作者简介:
伊恩·莱斯利
·记者、专栏作家、演讲家,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
·现在主要为商业领袖提供沟通方面的咨询,并为《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经济学人》(Economist)、《卫报》(Guardian)、《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撰写有关心理学、科技、政治和商业的文章。
·著有两本备受赞誉的关于人类行为的书——《好奇心: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说谎心理学:那些关于人类谎言的有趣思考》。
媒体评论:
伊恩·莱斯利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视角独特,论点优美,也是我们急需的。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 《纽约客》专职作家、畅销书作家
《争论的艺术》不仅令人着迷,而且对我们很重要。这是一本在正确的时间写的正确的书,伊恩·莱斯利显然是这份工作最合适的人。
大卫·爱泼斯坦(David Epstein) 《成长的边界》(Range)作者
《争论的艺术》是对争论一次有益的深入探讨:它是如何出错的,以及怎样才是正确的。书中强有力的见解被包裹在扣人心弦的故事中,能读到这本书,真是太及时了。
哈兰·科本(Harlan Coben)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极有吸引力的莱斯利是一位冷静而有思想的文化和心理学作家。这本书提醒我们,如果是不明智的争论,我们会牺牲什么。
约翰·加普(John Gapper)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目录:
第一部分 为什么我们需要新的争论方式
第1章 在“战斗”或“逃跑”以外/ 3
我们生活在一个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产生分裂的社会里,而我们对此没有丝毫的准备。
第2章 冲突如何拉近我们彼此的距离/ 17
保有着争论热情的夫妻或工作团队会感到更快乐。冲突可以将我们团结起来。
第3章 冲突如何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38
协作性的分歧争论是发挥群体智慧的最佳方式,因为它将我们通常理解的“不讲理”变成了一种品德。
第二部分 让争论有所成效应遵循的十大原则
第5章 原则 1:与对方建立联系/ 75
在解决有分歧的内容之前,先建立信任关系。
第6章 原则 2:松开绳子,不去试图控制对方的想法/ 93
想要更好地表达反对,就不要试图控制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第7章 原则 3:在考虑自己“面子”的同时,给对方“面子”/ 110
当分歧处理转为一场地位之争时,就变了味道。善于提异议的人会努力让对手自我感觉良好。
第8章
原则 4:不要忽略分歧背后的文化盲点/ 126
许多分歧的背后是彼此感到的文化上的冲突。不要不假思索地以为你的文化才是正常的。
第9章 原则 5:打开好奇心,在争论中放弃输赢/ 135
急于做出判断会让我们停止倾听和学习。试着不在争论中追求获胜,而去寻找趣味,同时也让自己变得更有趣。
第 10 章 原则 6:让错误发挥力量/ 143
如果道歉及时且真诚,错误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它能使你看起来很谦逊,也能加强关系、缓和对话。
第 11 章 原则 7:让争论少一些机械性,多一些人情味/ 154
针锋相对的争论会陷入简单且可预测的模式之中。要让分歧更有成效,需要引入创新和变化,还需要有意外。
第 12 章 原则 8:既要自我表达,又要达成共识/ 169
支持自我表达,但遵守一套达成共识的规范与边界,有益于分歧的解决。规则创造自由。
第 13 章 原则 9:处理好争论中的情绪问题/ 179
知道再多的理论也无法让我们能完全处理好在分歧中所体验到的情绪。有时候最难应付的对手就是你自己。
第 14 章 原则 10:真诚以待,方能化干戈为玉帛/ 192
所有的准则都从属于黄金法则:建立诚信的人际关系。
第三部分 应对争论的正确方式
第 15 章 把争论当作无限的游戏的一部分/ 201
实现富有成效的意见分歧不等同于保持良好的礼仪。但为了让分歧有所进展,我们需要遵循一些最基本的文明形式。
第 16 章 让争论有所成效的锦囊妙计/ 218
在线试读:
序言
一场审问引发的思考
我对即将要见到的那个人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他是一起骇人听闻的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并且他将会对我满怀敌意。
我们会面的地点在英格兰乡村一家不知名酒店的房间里。房间的内部被灯光照得很亮,零星地摆着少量家具,唯一的窗户被厚厚的窗帘完全挡住。我坐在一张桌子前,对面是一把空椅子。右手边坐着一位警察,他告诉我那位嫌疑人已经在外面等候了。接着,这个警察给我讲了一遍那些令人发指的犯罪细节,并且告诉我他们已经掌握的信息、不确定的信息,以及我需要从嫌疑人口中设法得到哪些关键信息。同时他还告诉我,这位嫌疑人非常自负、易怒,而且狡猾。
我试图认真地去听警察的交代,但思绪却完全被即将到来的会面所占据。那位嫌疑人并不想来这里,也并不喜欢我这样的人。我不知该如何让这样一位与我有着根本冲突的人开口告诉我所有的信息,更别提让他说真话了。
听警察简要地介绍完情况后,我双手一直平放在桌子上,以掩饰自己正紧张得发抖的身体。“你准备好了吗?”他问。“好了!”我撒谎道。随即门被打开了,那位嫌疑人大摇大摆走进了房间。
他的名字叫弗兰克·巴尼特(Frank Barnet),是一名送货司机,身材魁梧,浑身上下散发着我所没有的自信。一分钟前,警察曾跟我介绍说巴尼特在被拘留期间一直表现出攻击性,还冲着警察大喊大叫。很显然,他对于自己在送孩子进学校的时候被捕感到很不满。他在我的对面坐下,冷冰冰地凝视着我。我极力掩饰着自己的紧张,开始问他是否还记得上个星期天的下午他都在做什么。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噢,天哪,我可不习惯这样的交流方式。大部分与我交流的人至少愿意跟我说话。他们通常会希望我们之间的沟通能顺利进行,当然我也一样。就算我们的意见不同,讨论问题的态度却是一致的。现在我和这位嫌疑人显然没有了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我感到对话很难进行下去了。我
又试着跟巴尼特解释了一次,我只是想让他告诉我那天他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巴尼特:你为什么要来问我?
我:我们是问当时在这附近的人。
巴尼特:少跟我来这套,为什么要来问我——弗兰克·巴尼特?为什么是我?
我开始感到有些反胃了。一方面我很想加倍骂回去解解气,他凭什么可以如此咄咄逼人?犯罪嫌疑人是他又不是我;另一方面,我却想极力避免这一切对抗,然后道歉。我内心感到困惑、不安、无所适从。
多年以来,我一直沉迷于一个社会问题: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公众分歧会愈演愈烈。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发现似乎越来越难进行有效的争论,反而要么渐渐陷入唇枪舌剑之中,要么做出毫无意义的中立表达。我也注意到,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我们个人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不能很好地表
达不同的意见,导致父母与孩子争吵,同事相互争执,这些似乎成了我们前进路上的拦路虎。为了避免陷入言语攻击或者无果的僵局之中,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会如何表达相互冲突的观点呢?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做到这一点呢?
对于这些问题,我找不到满意的答案,于是开始自己做一些调查研究。我花了大量时间阅读了古代哲学家们的著作,还有几千年来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所确立和完善的良好的理性辩论原则,比如,以诚相待、知己知彼、不使用“稻草人论证”a。这些都很有智慧和启发性,但有些问题却让我一直心存疑虑。就好像健康饮食和锻炼身体,在有分歧的时候,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似乎比真的去做要容易得多。我掌握了理论,但当我处于和我的老板、妻子或社交媒体上一个陌生人的争论之中时,理论就都被抛诸脑后了。我开始认为实现有效的争论不是一种哲学,而更多的是一种纪律、一种技巧。
人类不是完全理性的。我们自负、骄傲、冲动、缺乏安全感,也有着各种需求。一场争论往往掺杂了我们对对方的看法,而不是仅就观点和证据来交换意见。这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据理力争,或是让我们对别人产生共情。但情绪也会阻碍健康的争论。那些原始的本能反应会遮蔽我们的思考,扭曲我们的行为。在看似最彬彬有礼的争论表象之下,紧张的局势却正在默默酝酿,有时会失控燃烧成怒火,有时会使我们带着愤懑退缩,但有时却可以让我们获得真相和亲密关系。
当有不同意见时,我们会调动各种机制来应对:头脑、情感和直觉。问题在于,大部分研究辩论或争论的文献中,只关注头脑,而我想要讨论所有这三个方面。所以我说服了一位审讯专家让我扮演一名警察来进行审问。在生活中,你我遇到的大部分纷争明显不会像一场刑事审讯。我们所争论的可能是如何能最好地运行工作中的一个项目,或者吃肉是否道德,或者夫妻一方有没有在共同账户上提取了太多资金。但这些争论在根本上与我和弗兰克·巴尼特之间的冲突的确有一些相似之处,那就是多多少少与我们如何看待对方相关联。每一个分歧的表面之下,都有一场关于双方关系的无声谈判在进行。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谈话就不可能进行下去。
哪怕是面对最难以化解的分歧,也可以通过留意这种隐藏的关系,来将其转化成一场有效的对话。这是警察、谈判专家、外交官等人士的专业技能。他们在工作中要进行高度紧张、高风险、极具对抗性的对话,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我发现这些专家所面临的考验和我们任何人在夫妻吵架、政治辩论、职场纷争中所面临的困境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通过将这些生活体验与传播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念和研究相结合,我找到了一条有效争论的通用法则,可应用于任何人的生活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扮演了刑事审讯员,还到孟菲斯市观察警察培训,学习如何在暴力多发的街区处理紧张的冲突。我请教了离婚调解人,看他们是如何让两个几乎无法同处一室的人最终达成协议的;我请教了心理咨询师,看他们是如何与完全听不进任何建议的来访者进行沟通的;我也从谈判专家那里学习了他们是如何说服当事人终止一场爆炸计划或放弃跳桥自杀的打算的。这些专业人士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大不相同,但他们都能够从最不乐观的形势中读取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是通过表层交谈达到深层沟通的高手。
这一路走来,我加深了对人性的了解,也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我不是一个天生的斗士,就算遇到温和的对峙也能让我感到浑身不舒服。但我现在知道冲突并非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去避免的事情,在适当的情况下,它能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我了解到如果孩子能与父母进行开诚布公的争论,他们会更开心,只要这种争论不会发展为恶语相向,而且夫妻之间发生激烈的争辩也通常好过凡事避免冲突;我了解到,在职场中的团队,如果懂得如何在不破坏合作关系的情况下,直接地,甚至是强烈地表达反对意见,那么团队的运行效率会更高;我了解到过度的意见一致对我们是不利的,只有学会了很好地表达不同意见,我们才能将彼此之间的分歧充分利用起来。
懂得以推动进步和理解的方式来表达不同意见,而不是停滞不前或唇枪舌剑,对我们所有人都有帮助。然而,让争论有所成效不仅仅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生活技能。当人类在奋力应对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时,这对我们整个物种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需求。持有不同意见是我们的一种思考
方式,甚至可能是最好的方式,对促进任何有多方参与的组织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婚姻、商务还是民主政治。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将模糊的概念变成可操作的想法,将盲点变成突破口,将猜忌转为共情。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这种方式。
当然有一点你不用怀疑:实现有效的争论相当困难。进化并没有让我们天生就掌握这种能力,也没有学校为我们提供相关的训练。事实上,我认为可以说我们绝大部分人在这方面都做得非常糟糕。这种情况需要改变,否则我们日益激烈的分歧注定只能激起满腔怒火,让我们看不到一丝
曙光,抑或是什么也激发不了,因为我们抗拒任何争论。唯一比言语恶毒的争论更糟糕的情况就是完全没有争论。
-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