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书局店铺主页二维码
佳作书局 微信认证
佳作书局(PARAGON BOOK GALLERY)自1942年创办以来专注于中外艺术书籍的引介和出版。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三代遗风:古代中国物质文化中的复古

138.60 限时折扣 原价:¥198.00
运费: ¥ 8.00-30.00
三代遗风:古代中国物质文化中的复古 商品图0
三代遗风:古代中国物质文化中的复古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三代遗风:古代中国物质文化中的复古
定价:198.0
ISBN:9787308250719
作者:许雅惠
出版时间:2024-08

内容提要:

金石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枝奇葩,堪称国粹。早在宋代时即有赵明诚《金石录》传世,后代亦多有著述。当然,宋代亦是中国金石文化研究与实务的高峰。本书是研究宋代金石文化的重要著作,作者从中国青铜时代的考古与美术入手,从早期到晚近充分解析了历代相关文献与出土品,后来注意到“复古”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时,开始研究汉代以降的复古艺术与文化,尤其强调在复古背景之下,文化知识的生成体系与模式,如在本书中作者特别关注宋代对“三代”因素的借用与挪用,同时也留意古代的大众传播媒体——印刷图籍——在知识传播中扮演的角色。



名家推荐



“本书从政治环境、士人心态、礼仪制度、印刷文化、社交网络等多重角度,深入探讨了宋代金石收藏与研究的观念与机制,极大地拓展了研究传统金石学的视野,是一部政治史、思想史和艺术史等领域都可获得启发的学术力作。”

——白谦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人们对于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兴趣,通常与历史事件交织,在特定的脉络时空下被点燃。商周古器物及其形象,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普遍可见的视觉元素;帝制后期的文化精英“观其器,颂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遗风”。本书图文并茂,精彩纷呈,贯通梳理古器、文献、图录、考古等多种类型资料,关注宋代以来士大夫阶层崇古通变,于复古之中寓含的思想文化创新。作者钩沉索引,触类旁通,揭示出金石收藏与研究在时代、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交织下的动态发展,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中古时期以物载“文”的深沉历史感。”

——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在世界文化史上“复古”与“创新”往往是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本书作者以宏阔的视野,具体而微地论述了从北宋到晚明六百年间,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复古”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其实这也正是向读者展示了宋元以来古代艺术与物质文化上的创新与流变。本书所讨论的主题涉及宋代宫廷与士大夫的金石收藏与礼制改革、宋元礼器图式在印刷文化中的流传与翻新、晚明文人的铜器知识、仿古与鉴赏等中国艺术史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延伸到东亚艺术的研究,作者还讨论了宋代复古艺术和中国古铜器在高丽和朝鲜时代的韩国和现代日本的接受与发展。本书作者不仅是宋元明物质文化研究的行家里手,其兼备商周青铜文化的扎实训练,使得作者对晚期复古艺术的讨论广博宏富,见解精辟独到。本书是研习中国古代艺术史,乃至东亚艺术研究的必读之书。”

——来国龙,西湖大学人文学教授


“这是一本具有突破性的研究著作。作者系统地揭示了金石学、礼仪实践以及物质文化演变之间的复杂联系,敏锐地梳理了视觉典范的印刷流传与席卷造型艺术的复古浪潮之间的关系,并勾勒金石复古对东亚艺术史更广泛的影响。本书论点清晰、精准、深刻,是中国视觉与物质文化研究者的必读之作。”

——孟潔予(Jeffrey  Moser)

美国布朗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副教授



作者介绍



许雅惠


耶鲁大学艺术史博士,现为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1999年于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0—2004年任职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处。之后赴美深造,2010年于耶鲁大学艺术史系取得博士学位。关注古代中国的物质文化,特别是“三代”元素的再兴与印刷图籍扮演的角色。近年尝试从辽、宋、金时期的考古墓葬一窥当时社会状况与死后世界,同时留心数字科技与人文研究之间的关系。参与《汉代陶器特展》、《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纪艺术的仿古风》等图录撰写,建置有“辽宋金墓葬数据库”,并发表中、英、日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试 读


序  言

文|许雅惠 2021/4/6


从事晚期复古铜器研究至今,已二十余年。当年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铜器科工作,负责“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纪艺术的仿古风”特展筹备工作,每日在地下库房中面对数量庞大的仿古铜器,试图理出些许头绪,而图录文章算是初步成果。2004年,我负笈美国耶鲁大学,以宋代金石与艺术复古为题,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台湾大学历史系任教至今。


本书所收录我在 2003 年时于晚期复古铜器研究领域发表的第一篇学术专论,该文首次将《绍熙州县释奠仪图》纳入晚期复古礼器的研究视野。在这篇略嫌生涩的文章中,讨论了这本礼器图与《宣和博古图》的关系,及其作为宋、元礼器图式范本的重要角色。这篇文章首次将研究材料扩展到《绍熙州县释奠仪图》这类具有实用功能的礼器图,一方面点出复古礼器的儒学脉络,另一方面也指出,在印刷时代,通过他类图籍的撷取与转载,上层知识精英的金石礼器知识得以如涟漪般“间接”传播至社会其他阶层。这些年来,这篇文章中的材料已广为学者引用,论点也几乎成为学术常识,具有一定的学术史意义。


《绍熙州县释奠仪图》的研究使我留意到图册与器物制作间的关系,同时也觉得有必要梳理清楚古铜器收藏在北宋的缘起。宋代是雕版印刷的第一个高峰,无论是金石图录还是礼器图都有赖印刷而得以广泛流通,于是我的博士论文便以印刷图籍与仿古艺术之间的关系为题,探讨印刷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交会。此外,北宋第一代金石学家多属士大夫阶层,这些社会精英研究古铜器不仅出于知识上的兴趣,也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如元祐宰相吕大防所说:“聚前代之藏珍,备兴朝之法器。”我的博士论文也明白揭示宋代金石学的此重政治功能。


2010 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是我从事复古艺术研究十年的成果,并获得耶鲁大学艺术史系当年度最佳博士论文奖。可惜回台北任教后,由于评职称的要求,必须将精力用于开发新课题,博士论文中仅两章改写成论文发表。其中一篇论文承蒙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厚爱,收入他参与编辑的比较世界古物学专书。本书收录了这两篇文章,并译成中文,方便读者利用。


2010年至今,由于我在大学任教,肩负教学、研究、学术服务等各种事务,复古艺术研究只能是多项任务之一了,此阶段主要完成了之前受限于博士论文主题而搁置的一些课题。之前研究《绍熙州县释奠仪图》时,便注意到韩国陶瓷与日本释奠礼器,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的谢明良教授也不时与我分享一些材料与见解。不过这个课题要到我在大学任教后,才有机会付诸文字。这篇初探性质的文章,除了具体比对中、韩文物,也持续关注图籍的媒介功能,包括金石图录、礼器图与类书,并将图籍传入高丽与朝鲜的脉络稍作梳理。


日本茶道中的唐物古铜器,也是我一直感兴趣的材料,应美国南加州大学李琛妍(Sonya Lee)教授之邀,我开始研究 20 世纪早期日本的中国古铜器的接受。这篇文章对日本吸收中国古铜器的过程进行了长时段梳理,并讨论当日本收藏向现代转化之时唐物传统所扮演的角色。文章原以英文发表,此次也译为中文。这两篇日、韩研究都属尝试之作,延续我对图籍与器物之间相互阐发的关怀,也发掘了一些有意思的新材料,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研究者的重视。


任何留心宋代复古艺术的人一定会注意到《三礼图》这本书,作为《考古图》与《宣和博古图》的对立面,宋人经常讨论这本书,也不乏言词激烈的批评,现代经学研究者更是嗤之以鼻。《三礼图》曾是我博士论文的候选题目之一,后来虽然放弃,但许多问题仍萦绕心中。特别是镇江府学刊本特殊的页面形式,与现存宋版书皆不相同,我猜想它也许还保留着中古时期五经壁画的图绘特点,只是没有证据。作为竞争的失败者,《三礼图》能有何正面意义?最后我总算在书籍文化史中找到了着力点:源远流长的《三礼图》提供了一个罕见案例,由其书籍形式的变迁,可看出读者如何“使用”这本书,而现存的宋元礼器,见证了《三礼图》的具体使用情况。


本书中的文章,除第三章“今之古礼”是为一个因疫情而夭折的展览所写、首发在此,其他章节皆已发表。局部内容或有重复,为顾及文章的完整性,此次出版仍维持原貌,不作删节。在书籍版本方面,早年《宣和博古图》只有清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与清初亦政堂刊本曾全本影印出版。随着研究深化,我开始利用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收藏的元至大重修本,不过这个本子没有影印出版。上海图书馆另藏有一至大本,2008 年收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出版,有时我也参照这个本子。本书中不同章节的写作,前后历时十多年,使用的书籍版本不免有所出入,《宣和博古图》之外,《考古图》《绍熙州县释奠仪图》也有这种情况。此次整理文稿,尽量将主要图录的版本统一,采用我所能见到的最佳本子:《宣和博古图》采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元至大重修版,《考古图》采中华书局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版,《绍熙州县释奠仪图》采百部丛书集成之指海本,《三礼图》以镇江府学刊《新定三礼图》为主要版本。


本书是我自初出茅庐以来二十余年学术历程的缩影。本书的出版,首先感谢来国龙教授与白谦慎教授的邀约,出版过程中劳烦薛龙春教授甚多,特申谢忱。我在台湾大学的助理黄庭硕、欧阳宣、邹培姗完成了翻译的初稿,林柏安、陈昱硕统一了脚注与图注格式,在此一并致谢。最后,黄铭崇伴我走过这一路的跌宕起伏,他的包容——无论是生活还是学术上——我都感受在心。





目录:

 

第一编 金石考古
第一章 政治漩涡中的北宋金石学家 / 003
第二章 宋代士大夫的金石收藏与礼仪实践 / 019
——
以蓝田吕氏家族为例
第三章 今之古礼 / 053
——
司马光《书仪》与蓝田吕氏家族墓地
第四章 宋徽宗的古铜收藏、礼器革新与宫廷新风格 / 073


第二编 再创典范
第五章 南宋金石收藏与中兴情结 / 111
第六章 宋、元《三礼图》的版面形式与使用 / 153
——
兼论新旧礼器变革
第七章 《宣和博古图》的间接流传 / 195
——
以元代赛因赤答忽墓出土的陶器与《绍熙州县释奠仪图》为例


第三编 世传衍变
第八章 《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图录》的版印特点与流传 / 225
——
从傅斯年图书馆藏品谈起
第九章 晚明的古铜知识与仿古铜器 / 247
第十章 新旧与雅俗 / 273
——
晚明的古铜器鉴赏


第四编 东亚流风
第十一章 宋代复古铜器风之域外传播初探 / 291
——
12—15 世纪的韩国为例
第十二章 现代化潮流下日本的中国古铜器受容 / 335


论文出处 / 355
图版目录 / 357


附录 关于宋代古物学之研究与讨论 / 371


 


佳作书局店铺主页二维码
佳作书局 微信公众号认证
佳作书局(PARAGON BOOK GALLERY)自1942年创办以来专注于中外艺术书籍的引介和出版。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三代遗风:古代中国物质文化中的复古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paragonbook
佳作书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