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 未来医疗
定价: 79.00
作者: 贾格·辛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页码: 352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ISBN: 9787521761931
1. 备受关注的前沿科技,在主动健康管理的趋势下,人工智能传感器的前景应用。
2. 真实就医案例,生动讲述AI传感器如何及时干预、提早预防和持续管理疾病,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就医、模块化医疗、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和未来医院等内容。
3. “未来如何就医”不仅是人人关心的话题,也关系到行业未来和产业布局。医疗、科技、投资等产学研各界,如梅奥诊所、麻总百瀚、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苹果、亚马逊、三星……看到未来医疗的增长空间,已纷纷布局。
4. 高水平医疗机构麻省总医院心脏中心前任临床主管、知名医学专家探讨医学领域动向,临床实践和商业应用已经广泛落地。作者在医学界、医疗科技跨界的专业认可度和影响力高,担任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首席研究员,专注数字科技医疗。
5. 《众病之王:癌症传》作者悉达多·穆克吉作序荐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
中科院研究员吴家睿
全球先进医疗系统麻总百瀚首席信息官简·莫兰
国际心血管学术威组织美国心脏协会(AHA)临床研究奖得主罗伯特·哈灵顿
XPRIZE流行病与健康联盟工作组主席丹尼尔·克拉夫特
《纽约时报》畅销书《心脏简史》作者桑迪普·贾哈尔
一致荐
这是来自医疗科技前沿的全新观察。
传感器和人工智能主导的数字化医疗转型,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诊疗和健康管理方式。在全球大健康领域,这个趋势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未来医疗》一书展示了诸多前沿应用,回答传感器和人工智能设备如何及时预防以及干预疾病。由传感器辅助的数字护理,帮助医生持续捕捉疾病信号;远程虚拟医疗方便更多患者获得便捷、可靠的医学建议;智能诊疗设备不仅有助于医生提高诊断水平,也将改善医院的管理运营。这些应用关系到未来就医场景中的不同群体,为每个人提供价格合理、更可持续的个体化医疗服务。
基于传感器和人工智能革命,未来医疗有望成为医疗科技领域新的增长极,打造一个以人为中心,让AI辅助看“病”、让医生专注看“人”的智能系统。
目录
荐序 / 3
序言 / 5
引言 / 11
一部分 传感器 / 001
1章 理解传感器的作用 / 003
第 2 章 掌上医生 / 015
第 3 章 衰弱的心脏、垂死的病人和植入式传感器 / 029
第 4 章 智能手表时代 / 047
第 5 章 延续护理和新型传感器:健康的秘诀 / 059
第二部分 虚拟医疗 / 079
第 6 章 远程医疗:是昙花一现还是广泛流行?
第 7 章 我们正在破产吗? / 097
第 8 章 日益加深的分歧 / 109
第 9 章 数据隐私——自相矛盾吗? / 121
第三部分 人工智能 / 127
第 10 章 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 / 129
第 11 章 创造人工智能文化 / 139
第 12 章 懒惰、愚蠢、有偏见,还是更智能?
第 13 章 预测与预防突然死亡 / 173
第 14 章 解决、失败与未来 / 185
第四部分 让我们的医疗系统可持续发展
第 15 章 价值主张与激励变革 / 199
第 16 章 选择正确的道路 / 213
第 17 章 未来的医疗模式 / 227
第 18 章 未来的医院 / 249
贾格·辛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学教授,他曾在麻省总医院心脏病科担任临床主任,并获得“罗曼·德桑蒂斯心脏病学讲席教授”荣誉头衔。他还是麻省总医院心脏中心“心脏再同步化与高级心脏疗法”的创始人。
贾格·辛早年在印度接受医学教育,在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医疗科技联合培养中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在弗雷明翰心脏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
他受邀去往不同国家做过500多场演讲,在数项预防心力衰竭和房颤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中担任牵头负责人。
贾格·辛曾担任《美国心脏病学会期刊》(JACC)副主编、《当代心血管病疗法》主编,如今他专注于数字健康和医疗设备创新领域。
这本书是对未来医学的专题展望。作者认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传感器技术和预测性分析,将推动医疗服务虚拟化,而这种虚拟化代表着医学的进步。尽管作者对这些前景的叙述都是正面的,并未将这些前景与助长目前困扰着人们的过度检测、过度治疗趋势联系起来,但阅读本书能够让我们对这些前景获得了解,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这才是此书的价值所在。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人类正在迈进一个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底层技术的万物互联时代。显然,医学技术和医疗服务在这样一个时代也同样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为此,贾格·辛用这部作品勾勒出这个即将到来的医疗保健“新世界”。作为国际知名的心脏电生理学家,作者非常熟悉现代医疗技术和典的医疗服务模式,同时他也参与到当前医疗技术的数字化转型和医疗服务的虚拟化模式探索之中。贾格在这部作品中巧妙地整合了他的现代知识和对未来的观察,以生动的文字和独到的分析,为我们描述了令人向往的“未来医疗”。
——吴家睿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贾格·辛是一位享誉国际的医学科学家和创新者,他精彩地探索了医疗科技的前沿领域,指出未来变革的无限潜力。由传感器驱动的智能医疗将取代“被动医疗”,提供持续、主动的个体化医疗服务,对于看到背后无限潜力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不容错过。
——丹尼尔·克拉夫特 XPRIZE流行病与健康联盟工作组主席
在《未来医疗》一书中,贾格·辛博士通过亲身经历,观察了疫情期间的美国医疗现状。尽管几十年来他一直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运用数据和信息技术,但这次疫情让他真正看到健康护理领域有更多的可能性。他讲述的患者故事打动每个人,让我们意识到未来医疗将改善有人的健康。这是一段值得与他共同探索的旅程。
——罗伯特·哈灵顿 美国心脏学会前主席、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主任
《未来医疗》中描述的场景,与我在麻总百瀚医疗集团领导数字和信息技术工作时的经历相呼应,坦率地说,这本书就像是为麻总百瀚写的数字医疗战略。贾格·辛博士表明虚拟护理和数字健康不仅是医学的未来,还将改变每个人所能获得的医疗服务。他正确地指出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将临床实践从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重要的是,如何使医疗服务变得更加公平。
——简·莫兰 麻总百瀚医疗集团首席信息和数字官
随着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学转型已经开始。在《未来医疗》这本书中,医学专家贾格·辛对数字化未来进行了精彩、详尽且有远见的展望。
——桑迪普·乔哈尔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
序言
阳光透过大大的、未被遮挡的窗户洒进来,将我从睡梦中唤醒。 我睁开眼睛,看到的是一个已经非常熟悉的房间。我躺在医院的病 床上,面前有一个发灰的木柜和一台方形的电视机,左边是那扇窗 户,一张有些褪色的沙发侧对着我的病床。病床两侧是两个钢制的 输液架:一个安装了平板电脑(iPad),方便我与护士沟通;另 一 个则挂着我的药物和注射液。我努力转过头去, 可以看到显示心率、 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监护器。这里已经变成我所称为“家”的地方。 此时是 2020 年的 3 月初。这是疫情初期,人们面对疫情显得手足 无措——没有经过批准的药物,也没有明确的治疗指南,我们无法 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到应对之道,我们拥有的大多是猜测。
我是被送进急诊科的新冠病毒感染者, 由于血氧饱和度下降, 胸部 X 线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CT )的结果也很糟糕,医 生立刻决定将我转入重症监护室。医院的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好可能 会被派上用场的呼吸机,随着血氧水平恢复稳定,我被转移到医院 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收治病区。医生告诉我,我会失去嗅觉。他这么 说其实并不准确,与其说我闻不到任何气味,不如说我被一种腐烂的刺鼻气味淹没,这种气味每时每刻都在困扰我。我一直被提醒, 病毒已经寄生在鼻咽部,并开始控制我的身体。
在医院的那段时间里,我整日发高烧,浑身都被疼痛深深地笼 罩。每次照镜子,我都可以看到这场病对我的摧残。我瘦了将近 7 千克,衣服挂在瘦弱的身体上,显得松松垮垮。咳嗽仍在持续,血 氧水平也总是令我担心,游离在随时可能需要供氧的边缘。夹在手 指上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显示的数值通常在 90 左右。当它偶尔降 到 80 左右时,我会尽我所能保持深呼吸,并挣扎着从床上站起来扩 胸。我不希望护士看到那些低数值,因为我不想再回到重症监护室。
凭借医学背景,我能够较为清晰地评估自己的状况。我的双肺 都受到了侵袭。我知道,一旦血氧饱和度开始下降,就意味着病毒 正在占据上风。面对 55 岁的自己,我已经为可能发生的不良结局 做好了心理准备。糟糕的疫情报告从法国和意大利传来,用上呼吸 机的患者很难恢复自主呼吸,而且许多人因此过早地离世。我很庆 幸的一点是,我在重症监护室待的时间很短,没有用到呼吸机,但 我深知自己的状况并不乐观。
这真的让我很沮丧。我想不明白, 除了患有糖尿病,其他时候 我一直很健康,而且糖尿病是可以通过饮食和锻炼控制的。我从未 住过院,30 多年来诊治病人期间,我从未请过一天假。我并不意 外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作为医生,我认为这是职业风险所在。我 知道感染这种病毒并不受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或其他人口特征 影响,也不受他们过去健康状况的限制,所以即便感染了,也在意 料之中。但真正震撼我的, 是身体状况迅速恶化,导致我须住院。 我原本以为如果感染了这种病毒,以我的身体状况可以充分应对,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所在的病房禁止探望,所以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我非常感激我的家人以及使我们能够面对面交流的技术。家人 每天都会鼓励我,提醒我他们对我的爱。虽然我通常不是一个多愁 善感的人,但我觉得自己很脆弱,需要情感的支撑。每次与家人视 频通话时,我发现自己除了简单的回应或者摇摇头之外,无法说出 其他话,因为我害怕声音会暴露内心的无助。我常常在忍不住要 哭的时候突然挂断电话。但是,能够看到他们的面庞仍然是那 么好,他们的电话帮助我集中精力努力康复。
我能走的远的距离,就是到盥洗室的六步路。每走完一趟, 都所有地感到呼吸困难。对于呼吸时的绝望和挣扎,我只能形 容为在全速奔跑时只通过一根吸管呼吸。如此微量的运动就导致呼 吸困难,仅此一点就令人感到不安。持续咳嗽和不稳定的体温消耗 了储备的体力,我很快便体重大减,肌肉流失严重。让我震惊的是, 我现在能够用两只手轻松地环抱住自己的大腿。我觉得躺在床上 舒服。被重新送回重症监护室的恐惧挥之不去,我知道这可能很快 就会发生,因为我已经签了同意书,如果主治医师认为有要的话, 我将接受紧急插管术、呼吸机辅助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尽管身体十 分疲惫,我仍决定按照护士的指导,用诱发性肺量计进行肺部锻炼。 这个仪器就放在我的床头,我本想对着这个仪器深深地呼气,但经 常因为咳嗽而不得不停下来。
在病区,我时常被其他病房传来的咳嗽声打扰。从他们的咳嗽 声和病房外紧张忙碌的声音中,我可以判断病友们身体状况是否在 恶化。每当鼓起勇气询问他们的状况时,我往往被告知他们已被转 入重症监护室,需要接受插管术治疗,并且使用呼吸机来辅助呼吸。
我感到非常孤独。我不仅与家人隔离, 还与病区的其他病人分 隔。前来为我量体温的医护人员戴着口罩、身穿防护服,我甚至看不清他们的脸,更别说辨认出每天是不是同一位护士来照顾我。我 感觉我如果能活着出去的话,不可能在其他场合认出来病房的任何 一个人。尽管这样,在那段特殊时期,我仍然非常珍惜与他们的每 一次接触。医生和护士的探视是我与外界一的面对面接触,哪怕 时间短暂且他们都戴着口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探视变 得越来越短、越来越少,后都变成了视频通话。每当床边输液架 上的 iPad 响起,我便知道又到了快速视频检查时间。看起来,即 使在医院内部,医疗护理也在逐渐转为远程服务。一开始,我对此 感到不适。但越想越明白,视频检查可以避免医护人员不要的接 触和潜在的感染风险。而实际上,医疗团队能为我提供的治疗并不 多,更多的是缓解症状。我们都在等待,看到底是病毒胜出,还是 人类胜出。
在病区初的 7 天,我的数据都不容乐观。到了第 8 天, 当 iPad 响起时,我看到医生正对着摄像头微笑。她告诉我血液检查结 果很好,那些让我们担忧的指标已经开始下降。她已经查看了病 房外显示器上我的心率、血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等数据。她认为 我已经可以回家了。她还提到,医院正在接收越来越多的患者,病 床已经开始紧张。
或许是察觉到我对于自身病情的突然转变感到困惑,医生安慰 我说,我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病程都可以远程评估。由于近年来远程 医疗的进步,我可以在家里得到有效且快速的治疗。她向我介绍了 我将在家里使用的各种工具和传感器,以便在卧室就能测量体温、 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头晕使我感到不适。虽然我生病已超过 3 周,但距离疫情刚刚暴发没多久。然而,令我惊讶的是,在我短 暂住院期间,远程医疗设施和人们对它的依赖都在快速增长。当时就能看出,尽管这种变化因当下需求而生,但它已经并将继续成为 医疗的新常态。
- 智选好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