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袁氏当国,袁后中国,几乎封尘的遗稿,劫后重生。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蕞糟乱的一段时期,应该就是民初的所谓军阀时期了,而军阀时期实在是从袁世凯死亡之后才正式开始的。因为在帝制前,袁氏主政下的北京政府,还是一个可以号令全国的政府。地方军头还不能目无国家法纪,随意横行的。野心政客虽然也难免结党营私,但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之内,纵横捭阖,多少还有些顾虑。可是到袁氏一死,那才是真正的王纲解纽,全国皆兵,政客纵横,中国近现代史才正式进入一个所谓“军阀时期”了。
唐德刚故世之后,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开始整理他留在纽约的手稿、论文、诗词、书信等资料,首先把其中若干遗稿重新编译,终使本书得以问世,唐德刚“民国通史计划”因此呈现“民国史军阀篇”。全书分为“袁后中国”、“段祺瑞政权”与“外篇:民国史军阀篇余绪”三部分,主要描绘袁世凯死后的政治乱象,阐述北洋军阀和政客的争权夺利,实力派段祺瑞脱颖而出,掌握大局的经过,综论黎段府院之争、参战案、宣统复辟、孙中山南下成立护法政府等历史问题,兼而探讨桂系、奉系军阀的兴衰始末。作者抽丝剥茧,条分缕析,言人所未言,值得细读。
作者简介
唐德刚(1920—2009),安徽合肥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对口述历史的发展贡献良多。著有《袁氏当国》、《段祺瑞政权》、《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五十年代的尘埃》、《战争与爱情》等,包括历史、政论、文艺小说多种,及诗歌、杂文数百篇。他所写的史书在海内外读者“民国史阅读书单”上,常常排在“首位”。
目录
【编者序】唐德刚教授与民国通史计划 /禤福辉
【代序言】人文亲切—唐德刚史学著作的独特魅力 /于仁秋
【上篇】袁后中国
第一章
王纲解纽,军阀割据,政客纵横
——袁后中国政坛扫描
第二章
袁世凯留下的烂摊子
(附录:汉代地方政治之研究)
第三章
民国史军阀篇四圆四方图解
——海外教授民国史经验浅介之一
第四章
“护国运动”的宏观认知与微观探索
——纪念云南起义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讲辞节要
【下篇】段祺瑞政权
第五章
段祺瑞和所谓“皖系”是什么回事
——皖系始末之一
第六章
皖系政权的发展与“参战”的纠纷
——皖系始末之二
第七章
再造民国,段阁复起
——皖系始末之三
第八章
谈谈打打的护法战争
——皖系始末之四
【外篇】民国史军阀篇余绪
第九章
民国军阀概述
第十章
论桂系
第十一章
从北京政变到皇姑屯期间的奉张父子
精彩书摘
◎ 唐德刚“辣评”历史人物
【袁世凯】——而这场浩劫,话说从头,便是从袁世凯的一念之差开始的。袁世凯生前的中国原是个统一的中国嘛。袁的政府也是个可以驾驭全国的政府嘛。他如果不做皇帝,中国也不会分裂,他自己可能也不会暴卒,如此,则转型期所存在的一切社会和政治上的矛盾,都可用不流血的方式,来个和平转型,则中华民国的历史,也就是另外一部历史了。古语云,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没有军阀横行,哪又会有外族入侵呢?政治人物,从古到今,都是善于自我毁灭的,历史要走它自己的道路,非人力可以强求,致有浩劫连连,夫复何言!
【段祺瑞】——段祺瑞本身这时也是矛盾重重。段之出任国务卿,原是袁世凯自动撤销帝制,恢复大总统名位之后,根据“新约法”派任的。但是这个新约法是个采取“总统制”的临时宪法。他如主张沿用新约法,他这个国务卿,将来就必然要受制于将来的大总统黎元洪,此段之所不欲也。但是他如接受南方反对派梁启超、岑春煊、孙文等人的要求,恢复“旧约法”,这个旧约法是个采取“内阁制”的宪法,这对段总理当然很好;可是恢复旧约法就得同时恢复那以国民党占多数的“民元老国会”。根据北洋系过去的经验,国会之内,党派横行,政客们嘴尖皮厚,开起会来,笔砚横飞,头破血流,可不是个好对付的衙门啊。段一向是闻国会而头痛色变的。所以段对新旧约法也难以取舍。最好还是能另制一部合乎他个人需要的宪法,和组织个无条件拥护他独裁的国会。这就是后来他另组所谓“安福国会”的心路历程了。这也是他“安福系”(一名“皖系” )终于失败的关键所在。
【黎元洪】——黎元洪自己当然更是梦寐求之。但是他虽于法有据,却为政无力。黎氏自从叛孙投袁,脱离革命阵营之后,早已变成个全无班底的孤家寡人。他的政治地位,全凭约法为断;只要新旧约法有一个恢复有效,他就是法定的接班人。至于新旧约法是否可以恢复,段祺瑞当然更是个关键人物。至于黎对新旧约法的态度,也是各有喜恶的。依新法,他便是个权力极大的独裁总统;依旧法,他虽是个虚君,却可援引反段的国会,来对抗段的“责任内阁”。
【曹锟】——曹锟原是个不识字、跑单帮的布贩子,但是他有当领袖的天才。一旦投身军旅便扶摇直上。等到他于1923年“贿选”成中国现代史上唯一的一位“文盲大总统”时,顾维钧博士充当他的国务总理。顾公一辈子见过的和服侍过的“领袖”,据顾氏告我(off-the-record,不列入正式纪录),应以曹锟为第一云。顾说他是一位“天生的领袖”(a born leader)。曹氏其他部属后来之知名国史者,亦均有同感。余亦颇有涉猎,未暇多赘也。
【唐继尧、蔡锷】——其实“云南起义”的关键性人物是唐继尧。其重要性远在松坡(蔡锷别号)之上,而享名则远在蔡锷之下。其原因则是:一、他是云南东川人,留日归国后,除短期出长贵州省政外,一直在云南服务,鲜为省外人所知。二、辛亥革命时云南都督是蔡锷,唐继尧那时是蔡的部下。三、蔡锷是个锋芒毕露的人物,而唐则比较木讷。李宗仁先生告我说,当蔡锷出长广西陆军小学期间(李是他的学生),蔡氏每次乘马的方式都不是“翻鞍上马”,而是自马后飞奔,以跳木马的方式,飞上马背,所以校中师生都以“飞将军”呼之,举一反三,足见蔡之光彩也。
【唐绍仪、顾维钧】——经验丰富、观察入微的当年的国务总理顾维钧先生,就曾经告诉我一则他亲身经历的,和他岳父唐绍仪龃龉的小故事 :据顾氏回忆,在他第一次出使华府时,适逢袁死段继。国库枯竭,官府薪饷不继,财政总长陈锦涛,乃连电顾使在美国试举外债,以渡难关。顾氏奉命之后,乃使尽浑身解数,在美国银行界寻觅不带政治条件之放款。并尽量避免旧有借外债之陋规,压低利息,为中国举债六百万美元,以济北京政府的燃眉之急。交涉完满解决,北京大乐,优电褒奖。顾亦私心自庆,斯为中国政府举借外债以来,条件之合理与优越,均为前所未有之创举。殊不知正在此欢庆期间,顾家突然收到岳丈大人、前国务总理唐绍仪拍来的急电。严嘱顾氏停止此项交涉,注销此项外债。顾氏接电之后,夫妇皆为之惊诧不已。顾如遵岳丈之嘱,一通电话,便可立刻中止此一外债之签署,则北京政府便立刻陷入经济危机,段内阁即有倒阁之虞,国家势必再遭动乱,前途可能也就不堪设想。
【丁世峄、傅良佐】——最不可恕的是黎段二人之下,还各有一群趋炎附势、幸灾乐祸、浑水摸鱼的小政客,来推波助澜,把府院两方,拖到毫无妥协余地的绝境。这群环绕着黎元洪,以秘书长丁世峄为首的小政客,是所谓“四凶”;而围绕着段氏,则是以傅良佐最为激烈的所谓“四大金刚”。下节所说的“公民团”包围国会的下流闹剧,就是傅良佐一手制造,而段竟毫无所知也。俗语说,阎王易处,小鬼难缠。他们这寄生于府院之内的两组“小鬼”之间的世仇,竟远远超过这两大“阎王”之间的宿怨。因此双方都把参战案,当成个政治皮球,就踢得没完没了了。
【张勋】——再说原任“安徽督军”的辫帅张勋吧。张勋在民初专任“长江巡阅使”时期,驻节徐州,对黎副总统曾表示十分恭顺。如今他威震东南,曾数次召集各省督军,大开其所谓“徐州会议”,隐然以督军团领袖自居,但是张勋原不是“北洋六镇”出身的北洋嫡系。相反地,他是一贯被段祺瑞、冯国璋等嫡系将领们所歧视的北洋外围。他所统率的官兵,通通蓄发留辫,是有名的“辫子兵”,对前朝故主的宣统皇帝,胸怀愚忠,对有功民国的段总理,却永远阳奉阴违。因此总统只要运用得法,这位貌似菩萨、浑浑而有机心的辫帅,未始不是一张反段的王牌。这样,黎是在与“四凶”详议,加上自己深思熟虑之后,才使出一记撒手锏,把段氏“撤职”的。
【张作霖】——据张学良将军,英雄不论出身低地告诉我,张作霖早年当“胡子”时代,也是个在东北地方上收“保护费”的张三闹。后来愈闹愈大,才被招安当了管带(营长),以后由团长、旅长、师长、军长,而总司令,而大元帅。割地为王,他在东北所统治的地区,加上后来“入关”所占领的地盘,竟远大于欧洲史上有名的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主政中枢,竟然变成了全国一人的国家元首,虽然他只能统治“九省三市”。
【张学良】——据张学良将军近年告我,他在1927年夏季自郑州班师时,便决定力谏老帅,停止内战。盖连年杀伐,他耳濡目染,觉得内争太无意义而老百姓受祸也太深了。尤其是他在郑州登车返京时,在车站上遇一家破人亡的老者,少帅细询之下,竟与之相对流涕。张学良那时不过二十七岁,还是个血性青年。这位老人的故事,触发了他潜在的良心——他自觉不能再做个祸国殃民的青年军阀。回到北京之后,乃泣谏老父全师出关,内战是绝对不能再打了。至于后来的涿州之围,也实在是晋阎投机所惹出来的,也是他奉父命的结果。
【郭松龄】——郭松龄(1882—1925),于民国十四年(1925)11 月 22 日,突然叛奉自立,号称“国民四军”或“东北国民军”。历时不过一月零一天。虽是昙花一现,而功败垂成,意义深远。当时若天如其愿,在东北取张而代之,则其后国民党的“联俄”、“容共”、“北伐”、“清党”一连串的历史故事,也都不会发生了。今日的中国甚至整个东亚,也不是这个样子了。“历史的偶然性”,可不信哉?
【阎锡山】——至于阎锡山,他原为安国军中劝进分子之一,并荣任安国军副司令,然见北伐军势盛,阎亦于1926年底遣密使赵戴文往南昌见蒋,愿加入革命军。惟迟至 1927 年春阎氏仍不敢表态,以南蒋北张,胜负莫卜也。迨张学良败于郾城,撤出郑州,革命军北伐势如破竹,阎锡山迫不及待,乃易帜自称“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总司令”,遣猛将商震北入绥远,进踞张家口;傅作义东进直隶,占领涿州。阎氏原来腹案是配合北伐军,抄奉军后路,先入关者为王,乘机占领北京,而国民党内讧,革命军两路班师,回长江两岸,另打内战,则非阎氏始料所及也。
【冯玉祥】——冯玉祥原是“北洋军阀”集团中唯一的一个没有固定地盘的主要军阀。他游击全国,四处依附,四处“倒戈”,竟成为民初全国知名的“倒戈将军”。当然他倒戈最成功的一次便是1924年他叫作“首都革命”的“北京政变”了。这一下他忽然搞到个全国第一号大地盘——北京。但是北京太重要了。玉祥无意中得之,得到了,他又消化不了。只好捧出个老军阀段祺瑞做幌子。可是段祺瑞的资格又太老了。他竟然要假戏真唱,不愿做冯玉祥的傀儡,已如上述。冯既指挥不了他,而自己又不愿做自己傀儡的喽啰。因而这位“作假作了一辈子”的“倒戈将军”对段执政呈请“辞职”又“辞职”,而段执政对他则“慰留”又“慰留”。二人心知肚明,都在唱戏。
【孙洪伊】——孙洪伊(1870—1936),直隶人,为冯国璋的同乡。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圈里,同乡是有其特殊的派系意义的(和今日台湾所谓省籍情结大致差不多)。远在清末,孙氏已脱颖而出,荣任直隶咨议局议长。宣统年间当各省咨议局联合奏请清廷早开国会时,孙即被推举为请愿团常驻委员。辛亥后,孙出任民元国会众议员,原属进步党,旋转国民党。所以孙在中国议会政治中,出道甚早,在各种国会斗争中,可说无役不与,是位极有影响力,而善于纵横捭阖的老政客。因此在段祺瑞于民五(1916)6月组织其“混合内阁”时,孙乃被网罗为教育总长。教育总长在民初北京政府中,原是个冷衙门。段氏显然知道,孙某不是个省油灯;不敢不加笼络,同时也不敢过分重用。但是孙某岂是池中物?入阁未几,他就被调任至极有权力的内务总长了。孙甫上任,他这个善于纵横捭阖的老政客,就卯上了一个比他年轻十岁的跋扈将军小徐(树铮)。一个槽拴不了两头叫驴,他二人就厮杀起来了。
- 今日美术馆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