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鉴》精华,史学名著。司马光《资治通鉴》成书294卷,卷帙浩繁,一般人难以通读,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将其精华浓缩为《资治通鉴纲目》59卷,篇幅大为减少,更便于读者阅读,为史学通俗化开辟了道路,在元明清时期具有重大影响。
2.纲目体裁,《春秋》笔法。《资治通鉴纲目》开创了纲目体的史书体裁,“纲”就是用大字简述史事梗概,“目”就是小字叙述史事的详细本末,达到“纲以提要,目以备详”的效果,使史书更简明易读,后世《通鉴辑览》《纲鉴易知录》等史书都沿用其体例。《资治通鉴纲目》行文采用《春秋》笔法,严格维护正统秩序,如三国时不承认曹魏的正统地位,而以蜀汉为正统,体现了理学家的史学观念,被奉为“史中之经”,是史学义理化的典范之作。
3.读史明智,资政宝典。《资治通鉴纲目》跟《资治通鉴》一样,历来受到读者欢迎,尤其受到古代帝王的重视,如明宪宗曾下诏校刊《资治通鉴纲目》并亲自作序,清康熙皇帝曾亲自为其作批注,对于今天的读者,尤其是各类管理者也颇有借鉴意义。
4.文白对照,通俗易懂。本次出版的“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纲目》是中华书局第一个《资治通鉴纲目》整理本,也是市面上仅见的《资治通鉴纲目》白话译本,将为普通读者阅读这一经典名著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