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的博物馆店铺主页二维码
耳朵里的博物馆 微信认证
你的博物馆之旅,从这里开始~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中信出版 | 元宴 徐鲤 著

128.00
运费: ¥ 0.00-15.00
库存: 213 件
中信出版 | 元宴 徐鲤 著 商品图0
中信出版 | 元宴 徐鲤 著 商品图1
中信出版 | 元宴 徐鲤 著 商品图2
中信出版 | 元宴 徐鲤 著 商品缩略图0 中信出版 | 元宴 徐鲤 著 商品缩略图1 中信出版 | 元宴 徐鲤 著 商品缩略图2

商品详情


书名: 元宴

定价: 188.00

作者: 徐鲤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4-08-09

页码: 324

装帧: 裸脊精装

开本: 16

ISBN: 9787521766684


元朝,盛唐之后,再一次多民族融汇,令马可·波罗醉心久居而成奇文丝路兴盛、商贸繁荣的东方帝国。
“象辇巡幸,兽皮金帐,巨瓮盛满紫玉浆。”
伴随四司六局,食肆繁盛,茶坊林立,延续宋时的江南民生
更有蒙汉相汇的日常美食:酥煿鹿脯、鼓儿签子、玲珑拨鱼……
继《宋宴》之力,复现古籍菜式,向你展现一个鲜有人知的“元朝人的餐桌”。

本书是《宋宴》作者的新作,延续前作特点:以当代食材、制法步骤还原古籍记载的美食,配合讲解食物历史背景的散文,呈现出一本具有文化深度和丰富图片资料的饮食文化作品。
《元宴》考据《饮膳正要》《居家用事类全集》《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等记载元代饮食的古籍,还原呈现了三十五道元代美食,以主打食材(牛羊肉、禽类、水产、蔬果)顺序编排,涵盖热菜、冷盘、汤羹、面点、饮品,附有详细制法步骤图,同时以元散曲杂剧、书画文献勾勒元代风物文化。
元朝幅员辽阔且民族多样,不同地区在自然物产、烹饪技艺及口味习惯方面的表现千差万别;蒙古人在东征西战中接触并融合了亚洲中西部的饮食文化;此外,各民族进入元朝为官、传教、经商,又为民间带来外域饮食,它们与本土饮食之间发生交融。因此,相较前作,本书收录的菜品多使用羊肉、奶制品,具有西北、中亚风情,呈现出元代民族融合、南北交流的独特性,收录菜品总量有所减少,但对其后饮食文化、历史风物的讲解更为细致深入。
本书是《宋宴》作者的新作,延续前作特点:以当代食材、制法步骤还原古籍记载的美食,配合讲解食物历史背景的散文,呈现出一本具有文化深度和丰富图片资料的饮食文化作品。
《元宴》考据《饮膳正要》《居家用事类全集》《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等记载元代饮食的古籍,还原呈现了30道元代美食,以主打食材(牛羊肉、禽类、水产、蔬果)顺序编排,涵盖热菜、冷盘、汤羹、面点、饮品,附有详细制法步骤图,同时以元散曲杂剧、书画文献勾勒元代风物文化。由于元朝幅员辽阔且民族多样,不同地区在自然物产、烹饪技艺及口味习惯方面的表现千差万别;蒙古人在东征西战中接触并融合了亚洲中西部的饮食文化;此外,各民族进入元朝为官、传教、经商,又为民间带来外域饮食,它们与本土饮食之间发生交融。因此,相较前作,本书收录的菜品多使用羊肉、奶制品,具有西北、中亚风情,呈现出元代民族融合、南北交流的独特性,收录菜品总量有所减少,但对其后饮食文化、历史风物的讲解更为细致深入。
南席

青虾卷爨: 细刃剖虾,妙手烹鲜
蟹鳖: 剥蟹脂满腹,凝作金玉糕
海蜇羹: 本是海中物,烹来一瓯羹
臊子蛤蜊: 豕酱醇咸蛤蜊鲜
冷淘面法: 鳜鱼凝脂伴冷淘
酿肚子: 香莲糯米酿猪肚
川炒鸡: 细捣椒屑添锅釜,胜是尝来辣且浓
麻腻饼子: 笋干肥鹅麻泥沾,手饼卷就待君尝
三色杂爊: 桑莪蘑菇乳饼煎,三色素品味绝珍
玉叶羹: 莪蕈薯乳调羹美
造菜鲞法: 盐韭层叠糁椒香
香橼煎: 香橼皮丝金透亮
奇茶异汤 荔枝汤: 生津止渴乌梅汤
木瓜浆: 木瓜甜浆甘润喉
茉莉汤: 茉莉蜜饮暗香浮


北宴

肉饼儿: 锤肉如泥丸饼炸
姜黄腱子: 碧油香煎姜黄团
鼓儿签子: 鼓儿酿肠油煎金
羊皮面: 细批羊肤充汤饼
乞马粥: 香鲜甘肥肉汤粥
沙乞某儿汤: 鹰豆蔓菁汤粥滑
聚八仙: 什锦杂丝簇冷盘
厮剌葵菜冷羹: 筛辣捣酱冰齿寒,葵心鸡丝簇冷盘
鹌鹑撒孙: 肉末入芥蓼,调酱真味足
锅烧肉: 密架锅炉鸭,触烟炙黄香
油肉酿茄: 油肉酿入银茄包
一了百当: 牛羊豕虾椒姜,香油煎就醢酱
水晶角儿: 荤素杂馅水晶饺
荷莲兜子: 核桃松仁新莲肉,粉皮细裹麻酪浇
秃秃麻食: 西来之羊肉臊子汤面片
玲珑拨鱼: 面浮肉沉,状若玲珑
古剌赤: 西来之果仁蜜饼
卷煎饼: 饼卷杂果煎焦脆
柿糕: 果仁碎点琥珀糕
杨梅渴水: 杨梅甘露浆,烹作赤龙髓
徐鲤,著,广州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从事古代饮食书籍编写工作,著有《宋宴》(入选《新京报》2018年度十大好书)、《元宴》。
前言:元朝饮食中的特别风貌

人们盘中的食物并不会跟随朝代更迭而翻天覆地,换句话说,他们在宋金时吃什么,到了元朝时期也会继续这么吃,并不存在一条分明的界线。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元朝由于幅员辽阔且兼民族多样,这意味着不同地区在自然物产、烹饪技艺及口味习惯方面的表现千差万别;蒙古人在东征西战中接触并融合了亚洲中西部的饮食文化,这在皇室口味喜好上表现更尤为明显;此外,伴随大量外国人来华,进入官场或传教、经商,又会为民间带来外域饮食,它们与本土饮食之间或许正发生着某些交融。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元朝时期出现在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物,不应忽略,那些合乎胃口的饭菜,其中某些是几十年甚至好几百年前就已创造的古老口味,元朝人继续沿用而已,但又有不少是在当朝才出现的新式菜(但谁又能确定其名单呢)。在往后数个世纪中,有的菜肴逐渐湮没在历史里,而有的至今仍普遍食用。但无论如何,在试图总结出一本“元朝食谱”前,我们好先来对元朝作一个简单的了解。
自1271年起,自1368年止,元朝共存在98年,长期分峙的南北实现统一。这是一个疆域空前辽阔,行省众多的国度,全盛时期面积可达北宋的4倍有余,南宋的7倍以上,相当于将南宋、女真金朝、契丹人西迁建立的西辽、党项人建立的西夏、西南大理、吐蕃诸部(青藏高原)、以及蒙古汗国(蒙古高原以北可达贝加尔湖)、朝鲜半岛东北部等等,都纳入行政管理范围,比今天中国多出400万平方公里。
元朝实行两都巡幸制,即拥有双首都。大都,设在燕京(突厥人称汗八里,今北京),豪华的汉式宫殿、完善的宫廷班子、中央统治机构均在大都,政府架构延续传统中原王朝模式,汉化程度较深。上都,在大都以北约300公里的开平府,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部,是地位略次的陪都,城市规模远不及大都。此处也建造了一座小型宫殿,在城外西面还有离宫,内有一所能容纳千人的“棕殿”,这是传统蒙古式皇家宫帐“昔剌斡耳朵”(昔剌,蒙古语指黄色)。元统治者在上都用萨满教仪式祭祀、举行诈马宴、颁赐蒙古宗王、开展一系列射猎消遣活动,更多保持着蒙古旧俗。
皇帝每年在两个首都间往返——通常春夏季在上都(为了避暑),秋冬季在大都,分别居住好几个月,这套制度贯穿了几乎整个朝代。巡幸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元世祖忽烈习惯了传统游牧生活,他2月份就出发北上,南返时间多在9月前后,在上都逗留足有半年。而到了末代顺帝,则似乎已经不太适应过于寒冷的草原气候,他通常要拖到4、5月才出发,8月份即启程返回大都。

配图1:《元代帝半身相册》元世祖忽烈像 局部 元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配图2:《元代后半身像册》元帝后纳罕像 局部 元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罟罟冠是蒙古族妇女的传统冠帽,由胎骨与外部饰物两部分组成。胎骨,通常用轻便的竹篾、细铁丝编成,或由整块桦树皮挝造,做成中空的圆柱形,端则呈正方或椭圆形,通高在30—40厘米间。在胎骨表面糊贴一层贵重的丝织物,再缀饰彰显身份的珠宝——比如以珍珠串就的方胜、叠胜葵花、三角形、椭圆叶形,或是黄金花片、松石、琥珀以及稀有的彩色宝石。其顶部有一根翎管,管内插孔雀尾羽或鹖鸡尾羽。


宫廷饮食
《饮膳正要》犹如一扇窗,使我们得以窥见元朝皇帝餐盘中的食物。这本由忽思慧主持编撰的营养学专著,于天历三年(1330)问世。忽思慧是元中期元文宗的营养师,民族未明,可能是色目人。书中给皇帝荐的日用滋补食品,包括饮料在内共有二百余种,每一道都有简略的制作描述。
只要细看此书介绍的食物,便会明白,元朝皇室的口味喜好,与其漠北祖先并无根本性区别。至少一大半菜肴都使用了肥美的羊,或水煮或炙烤或煎炸,有一类羊肉浓汤似乎很对胃口,汤内放入切碎的熟羊肉、羊杂、蔬菜茎块、鹰嘴豆,还有面条、面片、面棋子。至于那些零碎作料,如羊舌、羊腰子、羊肚、羊肺、羊心、羊肝、羊肠、羊血、羊脂肪也被精心烹调——羊肺被灌满面糊煮做面肺子;羊肠内也灌了羊血或羊肉馅,羊心、羊腰整个儿串着烤,边烤边涂抹玫瑰水和番红花汁。须知皇帝每日膳食的配额是羊五只,末代顺帝自即位以来,主动要求日减一羊,以显示节俭。
丰美的草原养活了很多羊、牛、马、骆驼,这些牲畜为奶酒、白酥油、酥油、醍醐、酸酪、乳饼和乳团的制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乳制品,是蒙古人不可少的副食补充,皇室也经常享用这些白色的美妙食品,他们用牛奶、白酥油(酸奶油)和茶芽来炒奶茶,也用牛奶、酥油和面烘制烧饼。

配图3:《元人戏婴图》局部 元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

皇帝仍然保持着对野味的喜好。鹿类中的獐、鹿、麋较为常见,一种俗称“黄羊”的对角羚亦是餐桌常客,据说十分美味;凶猛的虎、豹腥臊特重,他们更喜欢的是熊,熊肉、熊掌被视为上等御宴食材。此外,皇室还享用很多种野禽,其中尊贵者无疑是天鹅,皇帝禁止民间随意捕食这种肥美的大鸟,好做成“天鹅炙”,此为“行厨八珍”之一。元朝皇室还食用一些短尾鼠,比如黄鼠、土拨鼠,很可能将之烤得皮脆肉香滋滋冒油,然后端上御膳餐桌。
相对而言,皇帝对猪肉和水产都缺乏兴趣,前者的主要豢养与食用地区在南方,而后者的地域因素也很明显,元大都所产的鱼虾蟹贝本来就乏善可陈,更何况对于不惯刮肉剔刺的蒙古人而言,吃它们的手续实在太过麻烦。
由于气候苦寒,蒙古人原先并不怎么耕种,蔬菜多是野外采集的野韭、沙葱、蘑菇;谷物属珍贵的口粮,人们有时用小米熬点稀薄的粥或做饭。而元朝宫廷所食蔬菜与谷米的比例显然大有增加,他们偏好食用蘑菇、萝卜、胡萝卜和山药、蔓菁等耐煮类型,宜做羊汤的配菜。蒙古人所称“沙乞某儿”其实是蔓菁的根茎,味似白萝卜;“出莙荙儿”指甜菜根,根上的叶茎亦堪食用,名曰“莙荙”;“瓜哈孙”即百合,御厨在制作“酥皮奄子”(酥皮馅饼)时,会在羊肉馅子里放点切碎的百合。谷物,包括从江南远道运来的香粳米、匾子米,华北及西北地区多产的小米、黄米、大麦、荞麦、小麦。小米和稻米通常添加肉类或药材来熬粥,用干米饭来配菜进食较为少见,但偶尔也会这样吃。小麦面粉可做煎饼、带馅馒头、薄皮包子、花卷、烧饼、角儿,以及面条、棋子面、麻食、馄饨等,花样不少。
宫廷厨房的工作人员,既有蒙古人、色目人,也有汉人。在口味风格上,以蒙古风味为主,也融入了其他民族特色:“搠罗脱因”是畏吾儿茶饭;“撒速汤”和“八儿不汤”属西天茶饭(西天指古天竺),这类印度传统菜肴巧妙使用浓郁的混合香料;河西(西夏地区)茶饭中的“河西肺”也不时端上餐桌,这是加了韭菜汁和酥油的熟面肺子。
舍儿别源自西亚,宫廷设有专门的督造官员,地方部门也需按当地特产上贡这些果子露,好让皇帝能喝上由柠檬、葡萄、香橙、木瓜、樱桃、桃子、酸刺、金樱熬制的果香甜饮。今天到土耳其,仍能找到称为Serbeti的传统饮料。其诞生除了为消暑解渴,更是由于药用价值而衍生出丰富品种。
元朝宫廷对异域食材的接受度很高,其中某些是进贡的,某些取自贸易,还有的则已实现本土种植。其中有产自地中海的马思荅吉(芬芳的树胶),伊朗和地中海沿岸盛产的咱夫兰(番红花),来自西域戈壁的哈昔泥(阿魏),高丽的新罗参,从中亚引种的回葱和回豆子(即洋葱和鹰嘴豆,当时在华北普遍种植),还有八檐仁(巴旦木)、思答(开心果)等甘香的坚果。
汉文化对宫廷膳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医药方面,而这正是《饮膳正要》一书编撰的核心理念。“诸般煎汤”一章有介绍对健康有益的香药汤剂,而“食疗诸病”收录了很多调理身体的药膳粥或羹汤,“神仙服食”提及被认为能够延年益寿的神仙之法,上述食方大多抄录自唐宋医药典籍。人们确信,用熟羊脂、羊髓、白沙蜜、生姜汁、生地黄汁混合煎熬的“羊蜜膏”,颇能治疗虚劳、腰痛、咳嗽、肺痿、骨蒸;“枸杞羊肾粥”被用于调理阳气衰败、腰脚疼痛和五劳七伤。忽思慧团队希望能通过这些药膳,延长皇帝的寿命。


宫廷盛宴

元朝统治者热爱宴飨。据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了解,忽烈时期的宫廷每年至少举办13场大盛宴。除新年、端午、冬至等传统节日,皇帝生辰(天寿节)、新帝登基,都离不开宴会,此外还有“诈马宴”。
所谓“诈马宴”,诈马,波斯文“Jamah”,意思是衣服,此宴亦别称“质孙宴”。诈马宴是蒙古人为重视的传统盛宴,在元朝建立之前的大蒙古国时期,重要政务比如汗位的选举,都会在诈马宴上决定,而到元朝,统治者也藉由宴会颁赐宗王,加强蒙古各部首领的凝聚力。诈马宴在上都举行,通常定于农历六月吉日,每场宴会长达三四日。
这些宫宴对着装有特殊要求。有与会者,上至皇帝下及乐工,将穿着颜色相同的衣服出席,谓之“质孙服”(质孙,汉语意指一色衣),而通过衣料的质地、剪裁的精粗程度、以及缝缀的饰物,来区分身份的贵贱。《元史》对皇帝和百官的质孙服有详细介绍:
皇帝的冬服有11套,夏服15套,材质用名贵的纳石失、怯绵里(翦茸)、银鼠皮毛、驼褐色毛料、以金丝绣龙的五色罗,某些衣料上镶嵌着华丽的珍珠和彩色宝石,比如“答纳都纳石失”意指缝缀了大珠的金锦,“速不都纳石失”是缝缀了小珠的金锦。一袭质孙衣,也包括冠帽和腰带、皮靴在内,均有搭配定式,“服银鼠,则冠银鼠暖帽,其上并加银鼠比肩”,“服白毛子金丝宝里,则冠白藤宝贝帽”,以上两套,均为白色质孙服。

配图4:《番骑图》(又名《东丹王出行图》)局部 佚名 (美)波士顿美术馆藏
在上都诈马宴,马匹亦被隆重装扮:马额贴金银当卢,彩绳簇成辔头,胸前垂朱樱,镂金马鞍镶着文犀或珠玉,铁马镫上也嵌了金丝,马尾插以闪烁着美丽彩光的野雉尾羽。

百官的冬服有9套,夏服14套,富丽程度只比皇帝的稍逊一些,制作也是极为精巧。“质孙服”是元朝特有的盛会服装,只能由皇帝统一颁赐,只为宴会诞生,其它场合不允许随意穿戴。马可·波罗没记错的话,忽烈曾给一万二千名官员赏赐了质孙服,每人赐予13套,每套价格不菲,所费金钱难以计数。至于乐工、侍卫的服饰,工料更为粗糙而已。
元旦新正,依俗要穿白色质孙服,蒙古人认为白色代表着福气与好运。在某次寿宴上,马可·波罗看到忽烈和官员们都穿了织金锦的质孙服,并系上金腰带。如果宴会连着举行几日,那么每天都得更换服装,每日颜色不同。1246年,意大利人柏朗嘉宾在哈剌和林参加贵由汗的登基大典,从选举到登基一共经历四天,据他描述,“一天,大家都穿着紫红缎子服装;第二天,换成红色绸缎,贵由就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帐篷;第三天,他们都穿绣紫缎的蓝色衣服;第四天,大家都穿着特别漂亮的华盖布服装。”
宫宴还安排一些特别的活动,比方说“盛陈奇兽”。把外国使者和地方官员所进献的那些稀见且凶猛的野兽,如亚洲狮、老虎、金钱豹、亚洲象、熊,一一牵入大殿展示。这些猛兽长期被加以驯服,能根据指令,在皇帝跟前表现出让人难以置信的臣服与温顺。马可·波罗亲眼所见,“引一大狮子至君主前,此狮见主即俯伏于前,似识其主而为作礼之状,狮无链纟斥。”其意义在于展示皇帝的威严与权势,具有政治宣传效果。为了达到此种温顺,熊梦祥提及一种饲养法,可常用水银拌肉喂给老虎,使之筋力软绵。

配图5:《元人画贡獒图轴》局部 元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胡人用铁链牵着一头猛狮。

至于宴会上的人都吃了什么,很遗憾至今找不到一张完整的元廷大宴菜单。但从零星的记载,可以知晓他们大概会享用以下内容:
羊是席上不能或缺的主菜,一场诈马宴就需要消耗数千头羊。烧羊,有时是整头烤,有时是切成脔用签子串着来烤,或打作四脚子用白汤煮熟(配盐水蘸料),人们大口享用羊肉。只有在重要宴会,才会宰杀1到3匹马,塞满了碎肉后煮熟的马盘肠,是比马肉更受欢迎的佳肴美馔。此外也会准备少量牛肉,有时会吃比绵羊还大的鲟鳇鱼。
在南宋朝廷投降后,皇室一行人被押送至大都城面见元世祖。而从忽烈招待故宋三宫的宴会中,可见餐桌上还有野麕、鹌鹑、野雉鶏所制菜肴,并有一盘蒸麋、烧麂,一大盘淋了杏仁浆的烧熊肉,玉盘里的是熊掌和天鹅肉,大金盘中堆着大块的胡羊肉(黄羊);待驼峰分割完毕,便端上酥酪和嫩葱韭,辛辣酸爽有助开胃。至于说“割马烧羊熬解粥”中的解粥,则是指熬得稀薄的粥,热腾腾的适合缓解暴饮暴食后的不适之感。
其筵席菜品似乎风格豪迈,加工粗简,并不过分追求食材多样,但分量都较大。想象一下,整只烤熟的羊、天鹅或者灌羊肺被抬上筵席,在给宾客展示后才分给众人。蒙古人进食多用匙少用箸,习惯随身携带镔铁(一种带螺旋花纹或芝麻花纹的钢铁)小刀子,自动手割食。

配图6:元 青花麟凤花卉纹菱花口折沿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盘口径46.1cm,十分巨大。

元朝皇帝大多酗酒。在忽烈的豪华宫殿里,巨型酒瓮就摆在大殿中央,它们往往制作精美,或木胎涂漆并裹以银,或由整块玉料雕成,或以合金铸造。酒瓮内盛满各种美酒,有用糯米与香料酿造的汉族传统米酒、由鲜马奶发酵的草原低度饮料马奶子,“紫玉浆”指用西亚工艺酝酿的甜口葡萄酒,其受欢迎程度仅次于马奶酒,在某次诈马宴上备有“万瓮蒲萄凝紫玉”;称为“阿剌吉”的蒸馏烧酒,透净如水但酒精度惊人,入口是如此辣喉。
此外,后宫也会不时举办一些私宴。从记载了元宫掖之事的《元氏掖庭记》(陶宗仪撰),来看,由于宫苑中广植名花异草,如绕罗亭栽种了红梅百株,探芳径一旁有垂梅、海棠和指甲花等。每逢花季,帝后妃嫔们便在该处设宴赏玩,且宴会各具美名:
碧桃盛开,举杯相赏,名曰“爱娇之宴”。红梅初发,携尊对酌,名曰“浇红之宴”。海棠谓之“暖妆”,瑞香谓之“拨寒”,牡丹谓之“惜香”。至于落花之饮,名为“恋春”。催花之设,名为“夺秀”。
在巳酉中秋之夜,武宗与诸嫔妃于禁苑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中泛舟赏月。彼时开宴张乐,“荐蜻翅之脯,进秋风之鲙,酌玄霜之酒,啖华月之糕”。饮至酒半酣,菱舟进呈刚从池中采来的紫菱角肉,莲艇也奉上此池所产莲蓬里的嫩莲子,为助酒兴。

配图7:渎山大玉海 现藏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
在宫殿中央摆设大酒海,属蒙元特色。渎山大玉海曾为元朝宫廷使用,用整块独山黑玉石雕刻成,外部刻画了水纹和异兽,据研究此酒器能贮多达722升酒水。元中期来华的意大利人鄂多立克,亦提及一件元廷的玉石大酒瓮,瓮身装饰了黄金和珠网。
耳朵里的博物馆店铺主页二维码
耳朵里的博物馆 微信公众号认证
你的博物馆之旅,从这里开始~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中信出版 | 元宴 徐鲤 著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erduolidebowuguan
耳朵里的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