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政治女强人——慈禧
作者:沈渭滨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号:978-7-5675-4295-2/G.8777
出版日期:2016年1月
定价:32.00元 开本:16开
- 著名史学家沈渭滨先生经典著作。
- 揭示历史真相、还原一个比芈月更有权势,比武则天执政时间更长的真实的慈禧。
- 学术价值最高,著述最严谨的权威慈禧研究著作。
- 根据电视节目讲稿整理,可读性极强,适合大众阅读。
本书是沈渭滨在电视台所作慈禧讲演的原稿基础上整理而成。本书根据可靠史料,还慈禧本来面目,力求客观公正地把她的所作所为,择要告诉读者诸君,让各位认知后自己作出评议。慈禧这个女人,一生三次垂帘听政,掌权长达四十七年。她主政时,做了很多祸国殃民的坏事,也实施过不少有利于爱新觉罗氏皇朝长治久安、有利于晚清中国社会进步的举措。她一死,清王朝只有三年便垮台了。
沈渭滨,男,1937年生,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今华东师大)。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会党史研究会理事,上海中山学社理事兼《近代中国编委》。专著有《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晚清女主——细说慈禧》、《困厄中的近代化》、《曾经沧海》等十余种,论文近二百篇。
自序
应选入宫
那拉氏凭借容貌与才识,以秀女中选,从后宫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为咸丰帝宠幸。后来,又以生子而贵,在后宫崭露头角,开始朝权力的峰巅一步步迈进。
咸丰帝之死
1860年,咸丰帝在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仓惶出逃,次年病死于热河行在。临死前将小皇帝托孤给八位顾命大臣,从而埋下了两宫太后与顾命大臣权力之争的祸根,这场权力之争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慈禧太后准备怎样夺回爱新觉罗氏皇统的最高权力?
叔嫂联盟
咸丰帝驾崩时,慈禧二十六岁,而小皇帝才刚刚六岁。孤儿寡母的他们与八位权臣争夺权力显得力不从心。为了避免皇权旁落,慈禧开始寻找政治同盟,准备发动宫廷政变。
辛丑政变
在京城里,恭亲王奕诉和慈禧的众多支持者为她垂帘听政大造舆论,北京已经成为慈禧政变的大本营。而八位顾命对此却一无所知。那么,慈禧是如何设局,请君入瓮,处置八个
顾命大臣的?辛酉政奋后,慈禧主政对清朝是福还是祸?
重用汉族将领
年轻的慈禧刚刚登上权力的顶峰,就被推到了拯救大清少有的政治魄力,延续咸丰皇帝重用
汉族将领的方针,剿灭了太平军和捻军。一个年轻的女人是如何让满汉群臣对她死心塌地地拥护的洛。
整顿纲纪
为慈禧赢得绝对权威的并不仅仅是她重用人才的温和一面,而是她整饰纲纪的强硬一面。那么慈禧在整饰纲纪时拿谁第一个开刀?遇到了哪些阻力?她如何运用政治手段化解阻力达到目的?
压制奕䜣
自辛酉政变以来的众多事件中,奕诉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奕诉位高权重引起了慈禧的警觉,她绝对不允许别人挑战自己的权威。那么,她是怎样压制奕诉的呢?
兴办洋务
面对外患,慈禧一直给世人留下卖国求荣的印象。那么慈禧对外国侵略者的蚕食到底持什么态度?她在晚清那场抵御外辱力图自强的洋务运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同治帝亲政
同治皇帝六岁登基,可是十七岁才真正掌握实权。慈禧为什么迟迟不肯把皇权还给儿子?她真的是一个嗜权如命的女人吗?为什么在同治亲政的短短两年时间里,会爆发厅晚清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政坛危机?
同治帝之死
同治皇帝十七岁录政,十九岁驾崩,成了清朝皇帝中最短命的一个。他究竟是怎么死的?他的死到底和慈禧有没有关系?她又是怎样选择皇位继承人的呢?
收复新疆
在慈禧第二次垂帘听政前后,中国爆发了严重的边疆危机。清王朝就像一间破屋子一样四处漏风。到底先堵哪个漏洞?这个问题考验着慈禧的政治智慧。在她当政的四十七年中,对待外强的态度究竟如何?
慈安暴卒
1881年,正值盛年的慈安太后突然驾崩。从此,慈禧得以独揽大权。慈安之死宫中和民间猜测纷纷,慈禧成了最大的嫌疑人。那么,慈安之死究竟与慈禧有何关系?曾经相安无事的两宫太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矛盾?
甲申易枢
辛酉政变后,恭余王奕诉成了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不二朵王,而随着奕诉集团势力越来越大,慈禧的权力受到了威胁。她将如何铲除以奕诉为首的势力集团,又扶上了一批怎样的政治庸人?
归政与训政
1866年,慈禧发布彭旨,宣布自己将归政光绪皇帝,不再垂帘听政。这让光绪皇帝和朝廷百官惶恐不安。归政是慈禧的本意呢,还是葫芦里要卖新药?后人描绘的慈禧虐待光绪皇帝的细节是否真实?
帝后矛盾
随着光绪皇帝的羽翼逐渐丰满,他与“亲爸爸”慈禧的裂痕正在加大。那么这两个人之间展开了怎样一番帝后争锋?在慈禧时而占据台前,时而隐身幕后的一系列举措中,这个铁
腕老佛爷又将如何把决策权牢牢地拉回到自己的手中?
戊戌变法
1898年,一场力图改变中国命运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了。然而这场改革仅仅进行了103天就忽然终止了。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为何会在一夜之间走向决裂?而身为一国之君的光绪皇帝,为什么会像囚犯一样被幽禁在孤岛赢台?
第三次垂帘
1898年,慈禧发动政变,血腥镇压了百日维新,开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三次垂帘听政。没有人相信,光绪皇帝是自愿请太后出来训政的。那么,慈禧又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堵住众人嘴巴的?第三次垂帘与以往有着怎样的不同?
慈禧西逃
慈禧在第三次垂帘听政后,权势达到了顶峰。然而八国联军的入侵,让慈禧再一次跌到了人生的谷底,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大逃亡生涯。
推行新政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八国联军从北京撤出。慈禧和光绪帝起程回到京城,推出新政,准备学习西法,大兴整顿。那么曾经反对维新的慈禧为何在一夜之间却改弦更张、决定实行新政了?她的一系列新政措施究竟把清朝带向了何方?
立宪之争
一改往日保守形象的慈禧,不但生活方式开始接受西化,而且连政治体制也开始逐渐效仿西方。她宣布要在中国这个两千多年封建制的国家中,实行君主立宪了。立宪必定会削弱皇权。慈禧是否真的要让出手中的权力,进行这场改革呢?
光绪帝驾崩
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赢台,熬过了他人生中最悲惨的十年。光绪帝之死成为一桩历史疑案,它留给后人无限的猜测。那么光绪帝究竟是被害的,还是自然死亡的呢?如果是被害,隐藏在幕后的嫌疑人会是谁呢?
女主归天
光绪帝驾崩的这天,七十四岁的慈禧还在匆忙料理着光绪帝的身后事,没想到,第二天她也匆匆地告别了人世。慈禧为何会突然去世?临终之时,她是如何看待自己近五十年的统治的?她又是如何布置自己的身后事的?
访问录
后记
这本小书,是我在电视台所作慈禧讲演的原稿基础上整理而成。内容和评议均未改动,只在文字上稍有修润。因为由讲稿成书,所以体裁上类似已故史学前辈黎东方教授开创的“讲史体”,多讲史实,略有评议。
慈禧这个女人,一生三次垂帘听政,掌权长达四十七年。她主政时,做了很多祸国殃民的坏事,也实施过不少有利于爱新觉罗氏皇朝长治久安、有利于晚清中国社会进步的举措。她一死,清王朝只有三年便垮台了,很值得人们深思。以往的评论,往往对她彻底否定,把她妖魔化,一棍子打死。她成了近代一个十恶不赦的妖婆。这样的评价,是不是公正,是不是符合历史事实?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本书根据可靠史料,还慈禧本来面目。力求客观公正地把她的所作所为,择要告诉读者诸君,让各位认知后自己作出评议。我在书中的若干看法,仅供各位参考,也期望批评赐教。在我看来,评论历史人物,特别像慈禧这类复杂的“问题人物”,决非由哪个专家说了算,可以一锤定音的。学术是天下公器,谁都可以根据真实可信的资料进行研究,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愿这本小书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欢。谢谢。
沈渭滨序于蒲溪抱墨轩
2011年10月
她,一个后宫的女子,走上前台,撑起了摇摇欲倒的王朝。面对复杂的宫廷权谋,她,牢牢把持晚清政坛四十七年。在人们的眼里,她被贴上了残暴、专横、昏庸、卖国的标签,这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形象吗?
关于慈禧,有各种不同的说法,野史也好,正史也好,笔记也好,传说也好,甚至于戏说也好,说法各不相同。那么究竟慈禧的真相是什么呢?她又是怎么样一步一步从一个秀女爬上掌控清王朝四十多年的政治舞台的呢?我感觉到有正说的必要,我给大家讲的正是一个真实的慈禧。我们现在就从慈禧是怎样人宫的开始。
慈禧是怎样人宫的呢?到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是下面一段故事:
故事说:慈禧生长在江南,在咸丰初年的时候,被选到圆明园当宫女,被编在“桐荫深处”这个地方。有一次,咸丰皇帝到圆明园去,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在唱南方小曲。这个南方小曲,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昆曲。咸丰帝很喜欢听昆曲,听到这个曲调,感到好奇,是谁在唱?第二天他又到“桐荫深处”去,又听到有人在唱昆曲。他就问随从:唱歌的人是谁?随从说是兰儿,兰儿是慈禧的小名。于是咸丰帝就把兰儿叫过来,问了几句话以后,就让她坐在廊栏上唱歌。咸丰帝听了一会儿,感觉到口渴要唤茶,可是那个时候,太监都不在,于是兰儿自己沏茶给咸丰帝喝。从此以后,兰儿被咸丰帝看中了。
这段故事听起来好像细致人微,其实很多地方是有问题的。
在真实的历史中,慈禧有着怎样的身世?她又是以何种身份踏入清宫这扇大门的?
说慈禧人宫之初仅仅是宫女,完全与选秀女制度不符。我们知道,清代选人宫中的女子有两种:一种是秀女,是八旗做官人家的女儿,被选中以后,就封为殡妃留在宫中,永远不准再嫁。一种是宫女,是内务府包衣的女儿,她们被选中人宫以后是脾女。这两种人宫女子的身份完全不一样,前面一个是主子,后面一种是奴脾。虽然作为奴脾的宫女,也可以在皇帝过幸以后成为妃子,但是,一般的情况下,如果不受到皇帝过幸的话,她就不能够一直留在宫里,要退到本家去,可以再嫁。
那么慈禧进宫的时候,到底是秀女还是宫女呢?为什么说刚才那一段说法不符合历史真相?那我们就要看一看慈禧的家庭出身了。清朝档案记载:
慈禧祖籍叶赫,就是现在吉林省梨树县一带,满洲镶蓝旗人,叫叶赫那拉氏,生于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也就是1835年11月29日,比咸丰皇帝小四岁。
那拉氏的上三代都是清朝的中级官员。人宫以前,她住在北京四银数量相麦925力两Z爹。追尤节断定这个麦钡有定是被库」贫朽丁,于是就查贪污,可是没有查出来。道光帝不愿意有这么大的账面亏空,就下令曾经担任过户部库员的官员全部都要赔银子,并且按照他在职的年份,每个月罚银1200两。假如这个人已经去世,则由他的子孙减半代赔。慈禧的曾祖父在道光朝中期做过银库的员外郎,一共做过三年,应该赔银43200两。但是他已经死了,因此按照规定减半,赔银21600两。这个赔银谁来赔?他的儿子,就是那拉氏的祖父,并限他两年以内赔完。但是那拉氏的祖父景瑞超过了期限还没有赔到应该赔的数目,所以他被关进监牢。那拉氏的父亲惠征看到自己的老爸进监狱了,他就不得不变卖家产,把老爸从牢里保了出来。那个时候,那拉氏已经13岁了。经这一次变故,可以说家道中衰,生活比较拮据了。
在17岁那年那拉氏被选中进人皇冒,可以说这件事就成了经济拮据家庭的一种解脱,也为她一家平步青云奠定了重要的契机。咸丰二年,也就是1852年,当那拉氏被选进宫中封为兰贵人的时候,她的父亲刚刚从山西归绥道卸任回来,兴高采烈地把女儿送到宫里,又趾高气扬地带着家眷南下,到安徽芜湖去接任池宁太道。可是好景不长,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兴起,沿江东下,她的父亲惠征带着印信逃到了镇江,因此被朝廷开缺。这一年的六月,他死在镇江,终年只有49岁。那个时候的慈禧早已经人宫,不能南下奔丧。这就是慈禧的身世。
我们了解这一段家世以后,就明白慈禧是以八旗官员的女儿应选人的,所以她不是宫女,而是秀女。讲得通俗一点,就是皇帝的妾,而不是在宫里面做奴脾的脾女。
17岁的慈禧凭借青春客人的容貌被选入宫,封为兰贵人。但是在佳丽云集的后宫,她如何脱颖而出,博得咸丰帝的宠幸呢?
在真实的历史中,慈禧是怎样进宫的呢?这就要从咸丰元年讲起了。咸丰元年,也就是公元1851年,登基不到一年的咸丰皇帝奕诊,下令要选秀女了。按照规定,这次选秀女的年代虽然是在咸丰元年,但是真正选看的日期却在第二年的二月初七、初八两天。
初七那一天天气寒冷,西北风不断地刮,很大的一个御花园显得肃杀阴沉,秀女们一个个冻得浑身战抖,其中一个姓叶赫那拉的17岁姑娘,却顶着严寒打起精神,和别人不一样。轮到她那一排进宫看选的时候,她非常镇定自若,走到坤宁宫,垂手而立。年轻的咸丰皇帝看到这个女子,心里非常喜欢。当时历史书描写,这个女子的答貌是怎么样的呢?
广额丰颐,明眸隆准,眉目如画,樱口又适称其鼻。
也就是说,慈禧那个时候相当漂亮,所以咸丰帝非常中意,就把那一块写有旗别、姓氏、家庭出身的绿头木牌留了下来,其余四个秀女的牌子都撩了。这个在史书上叫留牌子和撩牌子。留牌子的,就定期复看,看中了便赐予封号,留在宫内或者指配宗室皇亲。撩牌子的,就表示落选了,以后可以自由婚嫁。慈禧被留牌子,也就是说基本被看中了。经过初八日复看以后,这个姓叶赫那拉的十七岁姑娘最终被选中。这一年的二月十一日,这位姑娘被封为兰贵人,随后咸丰帝下命令让她在五月初九日到冒内来,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
后 记
先生沈公已经故去了。
这本书是我和先生第一次合作的结果,也因这次合作,我成了先生的私淑弟子,并有了长达八年的交游。
2007年下半年,我担任某电视台制作人,负责一个每日播出的思想文化类电视栏目。偶然一次机会,学者薛理勇老师向我推荐了沈渭滨教授,告诉我沈先生是他敬重的老师,学问渊博、口才极佳,并告知先生寓所地址与联系方式。
没多久,我便去了位于七宝古镇的沈先生寓所,一见如故。彼时,先生已71岁,担任国家清史工程晚清道光朝的总撰稿,当时正撰写《慈禧传》,话题便由慈禧展开,依然清楚的记得先生说:“我们考察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知人论世’。慈禧这个人,她一生做了误国殃民甚至妥协卖国的事情,但她同时也做了一些推动历史进步的事。如果人们只看到前面的一个方面,不看到慈禧曾经做过的对社会进步有利、对于历史进步有利的事话,那么对慈禧的评价、对慈禧的看法就不一定符合历史的真实”……在他名为“蒲溪斋”的寓所客厅,先生以历史学学家的洞察力及翔实的历史档案还原能力,给我讲述了一个更符合历史真实的晚清女主,同时还表达了他的观点:社会的发展潮流与历史的选择是不可能由统治者意志或权欲所能改变的,统治者只有适应整个时代的潮流,否则只能被历史的脚步所抛弃。直觉告诉我,这一定是一个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会喜欢的选题,当即拍板,为先生录制一个长达22集的电视讲座“慈禧真相”。
我找到了先生所著的《细说慈禧》原书,然后进行电视脚本化。当时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辞职来上海做我助手优秀编导刘乃溪和我一起整理电视脚本,每次整理2-4集,送先生过目,先生用工整的小楷修改,同时补充史料,然后安排时间录制。由于先生行动不变,每次取送稿件、接送录像都是我亲自到其寓所,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每周都要见面。精心制作完成的22集《慈禧真相》连续播了一个月,通过卫星,在海内外引起较大的反响,尤其是在中国近代史学研究领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次合作促成了我与先生长达八年的私人往来。先生视我如子,我待先生如父。尤其是我搬到九亭居住以后,离先生家更近了,往来便更密切,请益的机会也就更多了。这八年里,我的每一点成长与进步,都有着先生思想的影子。
这本书是沈公生前唯一的一本面对普通读者并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著作,是倾注了两代人心血的结晶。今天再读这本书,眼前依然浮现一个拄着文明棍、衣衫鲜挺、神清气爽的老人向我们悠悠地踱来……
此书首版是由我整理,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2014年,经我整理后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版了先生的《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导读》,并首次出版了沈公最后一部重量级的学术专著,也是第一部鸦片战争史前史专著:《道光十九年——从禁烟到战争》。今年在许静女士、姚之均博士的热情支持下,将《政治女强人——慈禧》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版,也算寄托后人们对先生的怀念吧!
李耐儒
乙未大雪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本店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官方直营旗舰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