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定价:89.0
ISBN:9787553527024
内容提要:
内容简介:
在中英乃至中西关系史上,马戛尔尼使团访华都是一起历史大事件,该使团不仅是英国第一支真正抵达中国并受到政府接见的官方访华使团,此次出访也对之后的中英关系影响深远。相比之下,使团在华期间所绘制的画作似乎微不足道。但从欧洲对华观念史的角度来看,这批绘画又构成了一个极具研究意义的大课题。它们对前代欧洲人所创作的中国图像部分继承、部分反驳,打破了传教士笔下高尚先进的“孔夫子中国”形象,将一个“停滞不前”的中国介绍回欧洲。本书关注画家的群体身份、画作的出版形式、绘画题材、艺术风格,以及画作所体现的欧洲“中国观”、中英经贸关系、中英两国各自的世界秩序观等诸多方面,尝试从不同角度切入马戛尔尼使团对中国社会的图像记录,同时关注其与欧洲“中国风”图像之间的关系。本书在社会集体无意识和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旨在通过讨论这些图像的制作过程及特定表达形式,探究当时英国如何通过图像反映自我认知,又如何将中国塑造成一个异域他者的形象。
作者简介:
陈妤姝,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研究特长为中西艺术交流史。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均为中西美术交流史。曾在Monumental Serica、《文艺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和《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等知名中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
目录:
前言 读图的多种可能性
第一章 有使来华:第一支抵华的英国官方使团
一、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始末
二、 与使团访华相关的历史背景
1. 中英贸易
2. 廓尔喀之役
3. 沙俄的竞争和示范作用
4. 新时代的启蒙精神
三、 前人研究综述
1. 有关马戛尔尼访华的历史研究
2. 有关马戛尔尼使团创作的中国图像的研究
四、 四组需要界定和区分的概念
1. 亚历山大和使团的绘画作品
2. 手稿与出版物
3. 英国与欧洲
4. 中国与大清
第二章 图绘中华:马戛尔尼使团的绘画创作
一、 参与创作的使团成员
1. 专业画家
威廉·亚历山大
托马斯·希基
2. 业余画家
亨利·威廉·帕里希
乔治·伦纳德·斯当东
约翰·巴罗
3. 使团之外的相关人员
约瑟夫·班克斯
托马斯·丹尼尔和威廉·丹尼尔
威廉·戈姆
二、 出版物
三、 手稿收藏情况
1. 亚历山大身后的两次拍卖
2. 大英图书馆的亚洲、太平洋和非洲藏品部
3.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的“保罗·梅伦藏品部”
4. 大英博物馆绘画部
5. 三大主要收藏机构的内在联系
6. 其余机构的收藏情况
四、 使团所绘中国图像的历史意义
1. 英国向外探索过程中获取的新鲜中国知识
2. 文化无意识
第三章 图脉绵延:欧洲“中国图像”的继承与发展
一、 使团之前的欧洲中国图像
1. 外销品上的中国图像
2. 来华欧人游记中的插图
3. 欧洲的“中国风”艺术
4. 不同图像资料之间的互相借鉴与影响
5. 使团对以往欧洲中国图像的继承
二、 学院派审美传统
三、 使团画作对之后欧洲中国图像的影响
1. 书籍插图
2. 室内装饰
3. 纪实性照片
第四章 异国万象:使团绘画的题材选择
一、 人物画
1. 人种志风格肖像画
突出典型性特征
凸显人物服饰
缺乏画面背景
2. 生动的异域人物画
二、 景观与建筑
1. 水路景观
2. 陆路景观
3. 建筑
三、 各类民间生产和生活技艺
四、 刑罚
1. 避免血腥场景
2. 被忽视的围观者
3. 缺失的法律
五、 宗教
六、 被排除的图像
1. 植物学和博物志
2. 固定商铺
3. 室内装饰
4. 浪漫爱情故事
第五章 亦真亦幻:“真实可信”与“异国情调”之间的视觉张力
一、 记录更为真实可靠的中国信息
1. 更真实的图像细节
2. 更真实的社会情境
二、 图像中的清朝及其外交策略
1. 朝贡体系的例外
2. 监视与隔离的政策
3. 军事威慑政策
三、 常见的图像失真情况
1. 图像性失真
常识错误
构图失真
2. 概念性失真
地理区域混淆
普遍性与个体性混淆
四、 图像失真的原因
1. 写生手稿数量不足
2. 画家与客体之间的物理和心理距离
3. 全知式视角
4. 视觉和语言信息之间的互补关系
五、 不同出版物的差别
第六章 他者镜像:马戛尔尼使团与英国的向外扩张
一、 中国的“他者”形象和英国的自我认知
1. 田园生活
2. 野蛮国度
3. 专制统治下的弱国
4. 信念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 世界性的异域视觉知识
三、 全球视觉知识收集与马戛尔尼使团
参考文献
试读:
前言 读图的多种可能性
读图时代来临。图像已不仅仅服务于艺术,而是被运用到更多的学科,展现出更大的潜能。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我们经常会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些艺术学界的同仁呼吁应回归审美本体,认识到艺术审美是图像存在的根本价值;但另一些学者认为,图像解读应该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外延性,任何学科都可以使用图像材料,并在审美性之外提出自己的观点。争论的要点是,在对图像材料做出学科归属的认定时,是更侧重于“审美性”还是“包容性”。这两种观念其实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图像可以成为艺术的载体,且案例众多。在艺术的“内史”范畴里,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去判断图像的年代、真假以及艺术质量,是艺术史家们当仁不让的职责所在。但图像的历史要比艺术的历史更为长远,范围也更广泛。 图像从来不存在于真空的艺术世界中,它是特定时空的社会视觉产物,其本身是和文字同等有效的材料,自然可以接受更为开放和多元的解读。例如,建筑师可以从历史图像中读到古代的建筑形制,生物学家可以从中看到灭绝动物的模样,服装设计师可以从中勾勒出历代服饰的变迁……近年来,对图像材料的重视尤其体现在历史学科的研究中。这意味着对于历史的研读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文字,对于历史证据的选择也不再停留在抄录和对比各类档案的阶段。但相较文字而言,图像在表现时空的延展性上有着先天的不足,可能会令历史图像的解读产生过度阐释或误读的现象,因此,如何理性看待图像作为历史证据的意义,如何合理构建起文字和图像史料之间的互证和互补关系,如何以一种既开放又严谨的心态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与图像学和阐释学进行交流,这些都是本书在行文之时不断思考的问题。
本书选择的题目“既大又小”。在中英乃至中西关系史上,马戛尔尼使团访华都绝对是一起历史大事件,该使团不仅是英国第一支真正抵达中国并受到政府接见的官方访华使团,而且此次出访对之后的中英关系影响深远。相比之下,使团在华期间所绘制的画作似乎微不足道。无论画家画了什么,画得怎样,都不致影响此次出使的成败。但如果从欧洲对华观念史的角度来看,这批绘画又构成了一个极具研究意义的大课题。它们对前代欧洲人所创作的中国图像部分继承、部分反驳,打破了传教士笔下那个高尚先进的“孔夫子中国”形象,将一个“停滞不前”的中国介绍回欧洲。也正是马戛尔尼使团成员的视觉记录,让欧洲对中国的好感度急剧下降,对自身实力信心大增,这也间接导致了半个世纪后中英之间的兵戎相见。
本书又是一项典型“口小面大”的研究。选择以个案“马戛尔尼使团绘制的中国图像”为研究对象,是一个看似不需要跨越大时段、涉及欧洲各地复杂区域文化的“小题目”,但切入这个“小题目”的视角可以有很多,例如画家的群体身份、画作的出版形式、绘画题材、艺术风格,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欧洲“中国观”、中英经贸关系、中英两国各自的世界秩序观等诸多方面均是这批绘画的研究内容。因此,本书尝试从不同角度反复切入马戛尔尼使团对中国社会的图像记录,同时关注其与欧洲“中国风”图像之间的关系。本书在社会集体无意识和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旨在通过讨论这些图像的制作过程及特定表达形式,探究当时英国如何通过图像反映自我认知,又如何将中国塑造成一个异域他者的形象。
- 佳作书局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佳作书局(PARAGON BOOK GALLERY)自1942年创办以来专注于中外艺术书籍的引介和出版。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