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系统解剖学
定价:95.0
ISBN:9787030572417
作者:无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05
内容提要:
本教材在呈现经典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力求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强了学习的便捷性。其特点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讲述简洁;根据通用教学大纲所要求掌握、熟悉的内容,着重标识了关键知识点;为增强学习的逻辑性,进一步编制了知识点学习的逻辑导图,以树状学习小结的形式呈现;在每章节文末提供了与关键知识点相对应的例题;并首度在教材中标识了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主要的历年考点,以提高读者学习效果;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材的美感,全书采用了原创性的彩色插图,追求画风精美和结构准确。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武艳) 1
第*篇 运动系统 7
第2章 骨学 8
第*节 概述 (杨慧科) 8
第二节 中轴骨 (杨慧科) 10
第三节 附肢骨 (杨慧科) 22
第3章 关节学 31
第*节 概述 (金昌洙) 31
第二节 中轴骨连结 (金昌洙) 34
第三节 附肢骨连结 (金昌洙) 40
第4章 肌学 53
第*节 概述 (吕岩红) 53
第二节 头肌 (吕岩红) 56
第三节 颈肌 (吕岩红) 57
第四节 躯干肌 (吕岩红) 59
第五节 上肢肌 (吕岩红) 65
第六节 下肢肌 (吕岩红) 73
第七节 体表的肌性标志 (吕岩红) 79
第二篇 内脏学 82
第5章 消化系统 83
第*节 口腔 (付升旗) 83
第二节 咽 (付升旗) 88
第三节 食管 (付升旗) 90
第四节 胃 (付升旗) 91
第五节 小肠 (付升旗) 92
第六节 大肠 (付升旗) 94
第七节 肝 (付升旗) 97
第八节 肝外胆道 (付升旗) 99
第九节 胰 (付升旗) 100
第6章 呼吸系统 102
第*节 鼻 (李永欣) 102
第二节 喉 (李永欣) 105
第三节 气管和支气管 (李永欣) 110
第四节 肺 (李永欣) 111
第五节 胸膜 (李永欣) 113
第六节 纵隔 (李永欣) 116
第7章 泌尿系统 118
第*节 肾 (金海峰) 118
第二节 输尿管 (金海峰) 121
第三节 膀胱 (金海峰) 121
第四节 尿道 (金海峰) 123
第8章 男性生殖系统 125
第*节 男性内生殖器 (李慧) 125
第二节 男性外生殖器 (李慧) 129
第三节 男性尿道 (李慧) 131
第9章 女性生殖系统 133
第*节 女性内生殖器 (高尚) 133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高尚) 137
附:乳房和会阴 (高尚) 138
第10章 腹膜 (张晓东) 143
第三篇 脉管系统 151
第11章 心血管系统 152
第*节 概述 (张平) 152
第二节 心 (张平) 154
第三节 动脉 (刘津平) 167
第四节 静脉 (韦立顺) 185
第12章 淋巴系统 196
第*节 淋巴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王海杰) 196
第二节 人体的淋巴引流及各部的淋巴结 (王海杰) 200
第三节 部分主要器官的淋巴引流 (王海杰) 206
第四篇 感觉器 208
第13章 视器 209
第*节 眼球 (黄文华) 209
第二节 眼副器 (黄文华) 212
第三节 眼的血管及神经 (黄文华) 216
第14章 前庭蜗器 218
第*节 外耳 (柯荔宁) 218
第二节 中耳 (柯荔宁) 220
第三节 内耳 (柯荔宁) 222
第五篇 神经系统 225
第15章 神经系统总论 (高艳) 226
第16章 周围神经系统 234
第*节 脊神经 (陈胜国) 234
第二节 脑神经 (王军) 246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黄绍明) 262
第17章 中枢神经系统 275
第*节 脊髓 (赵刚) 275
第二节 脑干 (熊鲲) 283
第三节 小脑 (常丽荣) 299
第四节 间脑 (常丽荣) 305
第五节 端脑 (常丽荣) 311
第18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324
第*节 感觉传导通路 (宋焱峰) 324
第二节 运动传导通路 (宋焱峰) 329
第19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 335
第*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 (翟丽东) 335
第二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 (翟丽东) 339
第三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 (翟丽东) 344
第四节 脑屏障 (翟丽东) 345
第六篇 内分泌系统 347
第20章 内分泌系统 348
第*节 垂体 (方马荣) 348
第二节 甲状腺 (方马荣) 349
第三节 甲状旁腺 (方马荣) 351
第四节 肾上腺 (方马荣) 351
第五节 松果体 (方马荣) 352
第六节 胰岛 (方马荣) 353
第七节 胸腺 (方马荣) 353
第八节 生殖腺 (方马荣) 354
习题 356
参考文献 372
中英专业词汇对照 373
在线试读:
第1章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
(一)人体解剖学的任务
广义的解剖学是生物学和医学的分支,是研究生命体结构及结构间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动物解剖学和植物解剖学等。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学习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相关联系(包括功能作用和临床意义),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人体是极其复杂的,打开人体这扇奥秘之门*关键的钥匙就是人体解剖学。因为只有充分认识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才能正确认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才能正确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才能正确区别生理与病理状况,否则就不可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妥当的治*。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当人的卵子和精子融合为受精卵细胞时生命就开始了,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与分化发育为多达100万亿个细胞组成的新生个体。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组成的群体结构称为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几种组织相互结合构成器官,如胃、肺等。若干器官相互组合构成系统并完成某种生理功能,如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这种对细胞、新生个体的发育及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称为广义解剖学(anatomy),包括细胞学(cytology)、胚胎学(embryology)、组织学(histology)和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解剖”一词原意指对事物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医学领域则是用刀分割、剖开的意思。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医典《黄帝内经·灵枢》中已有“解剖”一词的记载,直到现在仍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基本的方法。人体解剖学又分为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局部解剖学(topographic anatomy)和断层解剖学(sectional anatomy)。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一般所说的人体解剖学即指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是按人体的局部分区,研究各区域内器官和结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和层次结构的科学。断层解剖学是与CT、MRI、超声等影像技术相结合,用断层的方法研究和表达正常人体器官结构的位置、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主要通过肉眼观察机体的宏观结构,又称巨视解剖学(macroanatomy),即大体解剖学(gross anatomy)。细胞学、胚胎学和组织学主要用显微镜观察机体的细微结构,又称显微解剖学(microanatomy)。人体解剖学依据不同研究方法与目的又可分为若干门类,如运用X 线技术研究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X 射线解剖学(X-ray anatomy);研究神经形态与功能的神经解剖学(neuroanatomy);密切联系手术的外科解剖学(surgical anatomy);强调身体结构和功能在医学实际应用方面的重要意义,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的临床解剖学(clinical anatomy);分析研究人体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提高体育运动效率的运动解剖学(locomotive anatomy)。
二、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人体解剖学与数学和天文学一样,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是伴随着医学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通常认为有文字记载的解剖学资料,始于古希腊和中国。2000年前,中医和西医分别在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公元前300—200)和《希波克拉底文集》(公元前460—377),这两部巨著中对人体解剖做了*早的记载。《黄帝内经》有关人体形态的记载是“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尸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皆有大数”。《希波克拉底文集》认为心脏有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还对头骨做了正确的描述。公元2 世纪,西医和中医几乎同时诞生两位医学巨人:Galen(130—200)和张仲景(150—219)。以他们为标志,西医和中医分别向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西医的基础是建立在解剖学上的,Galen本身就是解剖学家。中医的基础是建立在辨证论治上的,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全面发展了这一基础理论,但对解剖学内容涉及很少。在这两种医学模式下,西方解剖学得到很大发展,并造就出数位科学巨匠,包括意大利人Leonardo da Vinci、比利时人Andreas Vesalius、英国人William Harvey。尽管中国的解剖学发展较慢,但在中国不同的历史年代,也曾有不少的解剖学记载,如宋代的宋慈(1247年)所著《洗冤集录》对全身骨骼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附有插图;清代的王清任(1768—1831)所著《医林改错》对古医书中的解剖描述错误之处进行了校正,后人评论“先生是书,功莫大于图绘脏腑诸形。其所以能绘诸形者,则由于亲见”,但这些资料基本上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还称不上是科学的人体解剖学。
我国的现代解剖学是在19 世纪由西方现代医学传入之后才得以发展起来的。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医院和医学院的建立,解剖学课程也应运而生。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天津开办的北洋学堂,率先开设了人体解剖学课程。此后,我国的解剖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建立了一支中国人自己的解剖学工作者队伍,而人体解剖学真正得到发展是在1949年以后。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解剖学工作者队伍也迅速成长起来,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编写了解剖学教材和解剖学图谱,修订了解剖学名词,完成了对中国人体质的调查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规划教材、各地区专家协编的特色教材、各院校自编教材,以及著名专家为主编的特色教材硕果累累、繁荣昌盛,为推动我国解剖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促使人体解剖学向更深更细的方向延伸,显微外科解剖学、X射线解剖学、影像断层解剖学、临床器官功能解剖学、器官移植外科解剖学等解剖学分支也不断出现,大大拓展了人体解剖学的内容。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也相继出现了腔镜解剖学、数字解剖学和虚拟解剖学等,展现出解剖学发展的无限生机。现在,解剖学工作者队伍不断扩大、人才辈出,正满怀激情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因为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新领域。
下面介绍5位在解剖学发展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科学巨匠。
Claudius Galenus(克劳迪亚斯·盖伦,也称Galen,公元129—200,古罗马),是继希波克拉底之后*杰出的医学大师,也是古代*伟大的解剖学家。他提倡的解剖学研究思想,*早地把西方医学领入了因果关系明确的科学轨道。他的解剖学工作在《论解剖过程》和《论身体各部器官的功能》两部书中得到完整的阐述,并达到古希腊医学研究的顶*。他对动物进行的解剖学研究和对人体器官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的理念,主宰欧亚大陆医学的理论和实践长达1400年。但也必须承认,由于他的研究资料主要来自动物,并以此对人体结构进行判断,因此错误很多。正如后继者Vesalius所说:“我肯定Galen是一位大解剖学家,他解剖过很多动物,但限于条件,就是没有解剖过人体,以致造成了很多错误。在一门解剖课程中,我能指出他的200多处错误,但我还是尊重他。”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博学者,现代解剖学的开创者。Leonardo da Vinci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绘画大师,曾被恩格斯誉为绘画史上巨人中的巨人。他的三大杰作:壁画《*后的晚餐》、肖像画《蒙娜丽莎》和祭坛画《岩间圣母》被称为世界宝库珍品中的珍品。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解剖学家。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艺术需要精确地再现自然理念,这极大地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人体是美丽的,是值得研究的。由于艺术的需要,不朽的Leonardo da Vinci亲自解剖了30多具不同年龄的男女尸体,并进行了准确的描绘,他绘制的千余张精美的解剖学图谱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Andreas Vesalius(安德烈·维萨里,公元1514—1564,比利时),解剖学的革新者,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Vesalius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他的解剖学研究是紧随Galen的著作而予以深入和发展的。Galen的著作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指责的经典,数百年来解剖学一直遵照Galen的学说讲授,Vesalius却无视这种**,毅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当时,获得尸体仍很困难,为此,他曾挖掘过坟墓,曾在夜里到绞刑架下偷过尸体。通过解剖,他掌握了丰富的人体解剖学知识。1543年,正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的那一年,他在巴塞罗那出版了著名的著作《人体构造》。该书共七卷,图文并茂,详细描述了人体各部分的结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部科学而系统的人体解剖学著作,是Vesalius对医学作出*伟大贡献的文献之一,并成为人体解剖学的经典。尽管书中仍有Galen的错误,但他终究接近了这样一个目标:“真实地描写人体的构造,而不管这种描写与古代**的观点有何不同”。从此,解剖学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近代医学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
William Harvey(威廉·哈维,公元1578—1657,英国), 伟大的解剖学家。他以严格的人体解剖和动物的活体解剖为基础,于1628年发表了现代生理解剖学的奠基之作《心血运行论》,首次证明“在动物体内,血液被驱动着进行不停的循环运动;这正是心脏通过脉搏所执行的功能;而搏动则是心脏运动和收缩的*一结果”。他开创了解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相联系的实验研究。他的贡献是巨大的,由于他出色的心血管系统研究,被后人誉为“近代生理学之父”。
王清任(公元1768—1831,中国清朝), 我国古代解剖学贡献*大的医学家。他以*大的勇气和毅力,冲破封建礼教的枷锁,坚持对人体结构进行直接的观察和研究,常亲临刑场、观察脏器,并与动物解剖作比较。前后历时42年,仔细观察了100多具尸体,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并详加解说,连同其他有关医学论著,一并收录于《医林改错》中。对中国的医学解剖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根据人体的形态和部位可划分为10大分部,每一大分部又可分为若干较小的分部。人体的主要分部:头部(分颅、面两部)、颈部(分颈、项两部)、背部、胸部、腹部、盆会阴部(后四部合称躯干部)和左、右上肢与左、右下肢。上肢分为上肢带和自由上肢两部,自由上肢再分为上臂、前臂和手三部;下肢分为下肢带和自由下肢两部,自由下肢再分为股、小腿和足三部;上肢和下肢合称为四肢。
人体由许多器官构成。人体的诸多器官按其功能的差异,可分类为9大器官功能系统:运动系统,执行躯体的运动功能,包括骨骼、关节(骨连结)和骨骼肌;消化系统,主要执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的功能;呼吸系统,执行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功能,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排出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等;生殖系统,主要执行生殖繁衍后代的功能;脉管系统,输导血液在体内流动,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感觉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装置;神经系统,调控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内分泌系统,配合神经系统调控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活动。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解剖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学科,在对人体结构进行描述的时候,必须要有统一和标准的方位,否则会影响描述的准确性和不同姿势带来的不确定性,由此而制定的解剖学基本术语是国际上统一认可的标准术语,是正确描述人体器官位置关系和形态结构的依据。
(一)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姿势(anatomical position)又称标准姿势(standard position)(图1-1),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腿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无论人体处于何位,如直立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或倒立位,均应按解剖学姿势描述方位。
(二)方位术语
1. 上(superior)和下(inferior)近头者为上或颅侧(cranial),近足者为下或尾侧(caudal)。
2. 前(anterior)和后(posterior)近腹侧者为前或腹侧(ventral),近背侧者为后或背侧(dorsal)。
3. 内侧(medial)和外侧(lateral)近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者为外侧。
4. 内(internal)和外(external)凡为空腔的器官,近内腔者为内,远者为外。
图1-1 标准解剖学姿势及方位术语
5. 浅(superficial)和深(profundal)以体表为准,近表面者为浅,远者为深。
对四肢的描述也常采用如下术语:
近侧(proximal)和远侧(distal),近躯干者为近侧(相当于上),远者为远侧(相当于下)。
尺侧(ulnar)和桡侧(radial)及胫侧(tibial)和腓侧(fibular),相当于内侧和外侧。
掌侧(palmar)和背侧,手的前面为掌侧,手的后面为背侧。
跖侧(plantar)和背侧,足的下面为跖侧,足的上面为背侧。
(三)轴和面
依据解剖学姿势,人体任何部位均可设置为3 个互相垂直的轴和面(图1-2)。
1. 轴
(1)垂直轴(vertical axis):为上下方向垂直于地平面的轴。
(2)矢状轴(sagittal axis):为前后方向垂直于垂直轴的轴。
(3)冠状轴(frontal axis):又称额状轴(frontal axis),为左右方向垂直于上述两轴的轴。
2. 面
(1)矢状面(sagittal plane):为按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断面。其中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等的两半。
(2)冠状面(frontal plane):为按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断面。
(3)水平面(horizon plane):又称横切面(cross section), 为与垂直轴垂直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断面。
图1-2 解剖的轴和切面
(四)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为了正确描述胸、腹腔脏器的位置及其体表投影,通常在胸、腹部体表确定若干标志线和分区(图1-3)。这对于临床检查和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图1-3 胸部标志线
1. 胸部标志线
(1)前正中线(anterior median line):为沿身体前面正中所做的垂直线。
(2)胸骨线(sternal line):为沿胸骨外侧缘*宽处所做的垂直线。
(3)锁骨中线(midclavicular line):为经锁骨中点所做的垂直线。
(4)胸骨旁线(parasternal line):为经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连线的中点所做的垂直线。
(5)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为经腋前襞所做的垂直线。
(6)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为经腋后襞所做的垂直线。
(7)腋中线(midaxillary line):为经腋前、后线之间连线的中点所做的垂直线。
(8)肩胛线(scapula line):为经肩胛骨下角所做的垂直线。
(9)后正中线(posterior median line):为经身体后正中所做的垂直线(相当于各棘突间的连线)。
2. 腹部分区 通常用2条水平线和2条垂直线将腹部划分为9个分区(图1-4)。上水平线为经两侧肋骨*低点(第10肋*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经两侧髂结节的连线,由此将腹部分为上腹部、中腹部和下腹部。2条垂直线为经左、右侧腹股沟韧带中点所做的垂线。腹部9 个分区:上腹部的腹上区(epigastric region)和左、右季肋区(hypochondriac region),中腹部的脐区(umbilical region)和左、右腰区(lumbar region),下腹部的腹下区(hypogastric region)和左、右髂区(iliac region)。在临床上也常采用“四分法”,即通过脐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将腹部分为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和右下腹。
五、人体器官的变异与体型
人体解剖学所描述的器官形态位置、结构特征和血液供应及神经配布均属正常范围;所谓的正常范围是要在统计学上占优势,一般指要超过一半的比例。人体的某些器官和正常范围不完全相同,但比较接近正常范围,差异不明显者,称为变异。如果超出一般变异范围,统计学上出现率极低,甚至影响正常生理功能者,称为异常或畸形。
人体结构基本相同,但由于个人的家族遗传、发育状况、生活环境的影响(营养、职业和锻炼等),致使每个人的高矮、胖瘦及器官的形态都有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人体的综合表现上称为体型。通常人体可分为矮胖型(头部较大、四肢短小和腹围大于胸围)、瘦长型(四肢相对较长和胸围大于腹围)和适中型。体型在统计学上呈正态曲线分布,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人体解剖的学习中,一定要坚持形态与功能相制约的观点、进化发展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从而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
六、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无言良师”医学人文教育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遗体捐献者被尊称为“大体老师”或“无言良师”,他们无私的奉献为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授与学习提供了巨大帮助,并教诲医学生去理解生命的神圣含义,从而激发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对社会和家庭的感恩回报之心、对医学事业发展的奉献精神。
“无言良师”医学人文教育是充分利用人体解剖学科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适应我国现代医学教育模式转变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无偿遗体捐献者的感人案例,作为丰富而生动的“教学素材”,可使学生从中感悟医学人文的精髓。对典型病案可以运用问题式、团队式、探索式等学习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可涵盖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诊断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医疗服务水平和医患关系。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对促进医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回馈社会的愿望、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图1-4 腹部分区
小结
定价:95.0
ISBN:9787030572417
作者:无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05
内容提要:
本教材在呈现经典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力求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强了学习的便捷性。其特点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讲述简洁;根据通用教学大纲所要求掌握、熟悉的内容,着重标识了关键知识点;为增强学习的逻辑性,进一步编制了知识点学习的逻辑导图,以树状学习小结的形式呈现;在每章节文末提供了与关键知识点相对应的例题;并首度在教材中标识了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主要的历年考点,以提高读者学习效果;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材的美感,全书采用了原创性的彩色插图,追求画风精美和结构准确。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武艳) 1
第*篇 运动系统 7
第2章 骨学 8
第*节 概述 (杨慧科) 8
第二节 中轴骨 (杨慧科) 10
第三节 附肢骨 (杨慧科) 22
第3章 关节学 31
第*节 概述 (金昌洙) 31
第二节 中轴骨连结 (金昌洙) 34
第三节 附肢骨连结 (金昌洙) 40
第4章 肌学 53
第*节 概述 (吕岩红) 53
第二节 头肌 (吕岩红) 56
第三节 颈肌 (吕岩红) 57
第四节 躯干肌 (吕岩红) 59
第五节 上肢肌 (吕岩红) 65
第六节 下肢肌 (吕岩红) 73
第七节 体表的肌性标志 (吕岩红) 79
第二篇 内脏学 82
第5章 消化系统 83
第*节 口腔 (付升旗) 83
第二节 咽 (付升旗) 88
第三节 食管 (付升旗) 90
第四节 胃 (付升旗) 91
第五节 小肠 (付升旗) 92
第六节 大肠 (付升旗) 94
第七节 肝 (付升旗) 97
第八节 肝外胆道 (付升旗) 99
第九节 胰 (付升旗) 100
第6章 呼吸系统 102
第*节 鼻 (李永欣) 102
第二节 喉 (李永欣) 105
第三节 气管和支气管 (李永欣) 110
第四节 肺 (李永欣) 111
第五节 胸膜 (李永欣) 113
第六节 纵隔 (李永欣) 116
第7章 泌尿系统 118
第*节 肾 (金海峰) 118
第二节 输尿管 (金海峰) 121
第三节 膀胱 (金海峰) 121
第四节 尿道 (金海峰) 123
第8章 男性生殖系统 125
第*节 男性内生殖器 (李慧) 125
第二节 男性外生殖器 (李慧) 129
第三节 男性尿道 (李慧) 131
第9章 女性生殖系统 133
第*节 女性内生殖器 (高尚) 133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高尚) 137
附:乳房和会阴 (高尚) 138
第10章 腹膜 (张晓东) 143
第三篇 脉管系统 151
第11章 心血管系统 152
第*节 概述 (张平) 152
第二节 心 (张平) 154
第三节 动脉 (刘津平) 167
第四节 静脉 (韦立顺) 185
第12章 淋巴系统 196
第*节 淋巴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王海杰) 196
第二节 人体的淋巴引流及各部的淋巴结 (王海杰) 200
第三节 部分主要器官的淋巴引流 (王海杰) 206
第四篇 感觉器 208
第13章 视器 209
第*节 眼球 (黄文华) 209
第二节 眼副器 (黄文华) 212
第三节 眼的血管及神经 (黄文华) 216
第14章 前庭蜗器 218
第*节 外耳 (柯荔宁) 218
第二节 中耳 (柯荔宁) 220
第三节 内耳 (柯荔宁) 222
第五篇 神经系统 225
第15章 神经系统总论 (高艳) 226
第16章 周围神经系统 234
第*节 脊神经 (陈胜国) 234
第二节 脑神经 (王军) 246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黄绍明) 262
第17章 中枢神经系统 275
第*节 脊髓 (赵刚) 275
第二节 脑干 (熊鲲) 283
第三节 小脑 (常丽荣) 299
第四节 间脑 (常丽荣) 305
第五节 端脑 (常丽荣) 311
第18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324
第*节 感觉传导通路 (宋焱峰) 324
第二节 运动传导通路 (宋焱峰) 329
第19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 335
第*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 (翟丽东) 335
第二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 (翟丽东) 339
第三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 (翟丽东) 344
第四节 脑屏障 (翟丽东) 345
第六篇 内分泌系统 347
第20章 内分泌系统 348
第*节 垂体 (方马荣) 348
第二节 甲状腺 (方马荣) 349
第三节 甲状旁腺 (方马荣) 351
第四节 肾上腺 (方马荣) 351
第五节 松果体 (方马荣) 352
第六节 胰岛 (方马荣) 353
第七节 胸腺 (方马荣) 353
第八节 生殖腺 (方马荣) 354
习题 356
参考文献 372
中英专业词汇对照 373
在线试读:
第1章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
(一)人体解剖学的任务
广义的解剖学是生物学和医学的分支,是研究生命体结构及结构间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动物解剖学和植物解剖学等。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学习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相关联系(包括功能作用和临床意义),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人体是极其复杂的,打开人体这扇奥秘之门*关键的钥匙就是人体解剖学。因为只有充分认识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才能正确认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才能正确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才能正确区别生理与病理状况,否则就不可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妥当的治*。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当人的卵子和精子融合为受精卵细胞时生命就开始了,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与分化发育为多达100万亿个细胞组成的新生个体。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组成的群体结构称为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几种组织相互结合构成器官,如胃、肺等。若干器官相互组合构成系统并完成某种生理功能,如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这种对细胞、新生个体的发育及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称为广义解剖学(anatomy),包括细胞学(cytology)、胚胎学(embryology)、组织学(histology)和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解剖”一词原意指对事物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医学领域则是用刀分割、剖开的意思。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医典《黄帝内经·灵枢》中已有“解剖”一词的记载,直到现在仍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基本的方法。人体解剖学又分为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局部解剖学(topographic anatomy)和断层解剖学(sectional anatomy)。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一般所说的人体解剖学即指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是按人体的局部分区,研究各区域内器官和结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和层次结构的科学。断层解剖学是与CT、MRI、超声等影像技术相结合,用断层的方法研究和表达正常人体器官结构的位置、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主要通过肉眼观察机体的宏观结构,又称巨视解剖学(macroanatomy),即大体解剖学(gross anatomy)。细胞学、胚胎学和组织学主要用显微镜观察机体的细微结构,又称显微解剖学(microanatomy)。人体解剖学依据不同研究方法与目的又可分为若干门类,如运用X 线技术研究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X 射线解剖学(X-ray anatomy);研究神经形态与功能的神经解剖学(neuroanatomy);密切联系手术的外科解剖学(surgical anatomy);强调身体结构和功能在医学实际应用方面的重要意义,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的临床解剖学(clinical anatomy);分析研究人体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提高体育运动效率的运动解剖学(locomotive anatomy)。
二、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人体解剖学与数学和天文学一样,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是伴随着医学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通常认为有文字记载的解剖学资料,始于古希腊和中国。2000年前,中医和西医分别在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公元前300—200)和《希波克拉底文集》(公元前460—377),这两部巨著中对人体解剖做了*早的记载。《黄帝内经》有关人体形态的记载是“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尸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皆有大数”。《希波克拉底文集》认为心脏有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还对头骨做了正确的描述。公元2 世纪,西医和中医几乎同时诞生两位医学巨人:Galen(130—200)和张仲景(150—219)。以他们为标志,西医和中医分别向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西医的基础是建立在解剖学上的,Galen本身就是解剖学家。中医的基础是建立在辨证论治上的,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全面发展了这一基础理论,但对解剖学内容涉及很少。在这两种医学模式下,西方解剖学得到很大发展,并造就出数位科学巨匠,包括意大利人Leonardo da Vinci、比利时人Andreas Vesalius、英国人William Harvey。尽管中国的解剖学发展较慢,但在中国不同的历史年代,也曾有不少的解剖学记载,如宋代的宋慈(1247年)所著《洗冤集录》对全身骨骼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附有插图;清代的王清任(1768—1831)所著《医林改错》对古医书中的解剖描述错误之处进行了校正,后人评论“先生是书,功莫大于图绘脏腑诸形。其所以能绘诸形者,则由于亲见”,但这些资料基本上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还称不上是科学的人体解剖学。
我国的现代解剖学是在19 世纪由西方现代医学传入之后才得以发展起来的。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医院和医学院的建立,解剖学课程也应运而生。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天津开办的北洋学堂,率先开设了人体解剖学课程。此后,我国的解剖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建立了一支中国人自己的解剖学工作者队伍,而人体解剖学真正得到发展是在1949年以后。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解剖学工作者队伍也迅速成长起来,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编写了解剖学教材和解剖学图谱,修订了解剖学名词,完成了对中国人体质的调查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规划教材、各地区专家协编的特色教材、各院校自编教材,以及著名专家为主编的特色教材硕果累累、繁荣昌盛,为推动我国解剖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促使人体解剖学向更深更细的方向延伸,显微外科解剖学、X射线解剖学、影像断层解剖学、临床器官功能解剖学、器官移植外科解剖学等解剖学分支也不断出现,大大拓展了人体解剖学的内容。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也相继出现了腔镜解剖学、数字解剖学和虚拟解剖学等,展现出解剖学发展的无限生机。现在,解剖学工作者队伍不断扩大、人才辈出,正满怀激情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因为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新领域。
下面介绍5位在解剖学发展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科学巨匠。
Claudius Galenus(克劳迪亚斯·盖伦,也称Galen,公元129—200,古罗马),是继希波克拉底之后*杰出的医学大师,也是古代*伟大的解剖学家。他提倡的解剖学研究思想,*早地把西方医学领入了因果关系明确的科学轨道。他的解剖学工作在《论解剖过程》和《论身体各部器官的功能》两部书中得到完整的阐述,并达到古希腊医学研究的顶*。他对动物进行的解剖学研究和对人体器官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的理念,主宰欧亚大陆医学的理论和实践长达1400年。但也必须承认,由于他的研究资料主要来自动物,并以此对人体结构进行判断,因此错误很多。正如后继者Vesalius所说:“我肯定Galen是一位大解剖学家,他解剖过很多动物,但限于条件,就是没有解剖过人体,以致造成了很多错误。在一门解剖课程中,我能指出他的200多处错误,但我还是尊重他。”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博学者,现代解剖学的开创者。Leonardo da Vinci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绘画大师,曾被恩格斯誉为绘画史上巨人中的巨人。他的三大杰作:壁画《*后的晚餐》、肖像画《蒙娜丽莎》和祭坛画《岩间圣母》被称为世界宝库珍品中的珍品。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解剖学家。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艺术需要精确地再现自然理念,这极大地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人体是美丽的,是值得研究的。由于艺术的需要,不朽的Leonardo da Vinci亲自解剖了30多具不同年龄的男女尸体,并进行了准确的描绘,他绘制的千余张精美的解剖学图谱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Andreas Vesalius(安德烈·维萨里,公元1514—1564,比利时),解剖学的革新者,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Vesalius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他的解剖学研究是紧随Galen的著作而予以深入和发展的。Galen的著作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指责的经典,数百年来解剖学一直遵照Galen的学说讲授,Vesalius却无视这种**,毅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当时,获得尸体仍很困难,为此,他曾挖掘过坟墓,曾在夜里到绞刑架下偷过尸体。通过解剖,他掌握了丰富的人体解剖学知识。1543年,正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的那一年,他在巴塞罗那出版了著名的著作《人体构造》。该书共七卷,图文并茂,详细描述了人体各部分的结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部科学而系统的人体解剖学著作,是Vesalius对医学作出*伟大贡献的文献之一,并成为人体解剖学的经典。尽管书中仍有Galen的错误,但他终究接近了这样一个目标:“真实地描写人体的构造,而不管这种描写与古代**的观点有何不同”。从此,解剖学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近代医学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
William Harvey(威廉·哈维,公元1578—1657,英国), 伟大的解剖学家。他以严格的人体解剖和动物的活体解剖为基础,于1628年发表了现代生理解剖学的奠基之作《心血运行论》,首次证明“在动物体内,血液被驱动着进行不停的循环运动;这正是心脏通过脉搏所执行的功能;而搏动则是心脏运动和收缩的*一结果”。他开创了解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相联系的实验研究。他的贡献是巨大的,由于他出色的心血管系统研究,被后人誉为“近代生理学之父”。
王清任(公元1768—1831,中国清朝), 我国古代解剖学贡献*大的医学家。他以*大的勇气和毅力,冲破封建礼教的枷锁,坚持对人体结构进行直接的观察和研究,常亲临刑场、观察脏器,并与动物解剖作比较。前后历时42年,仔细观察了100多具尸体,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并详加解说,连同其他有关医学论著,一并收录于《医林改错》中。对中国的医学解剖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根据人体的形态和部位可划分为10大分部,每一大分部又可分为若干较小的分部。人体的主要分部:头部(分颅、面两部)、颈部(分颈、项两部)、背部、胸部、腹部、盆会阴部(后四部合称躯干部)和左、右上肢与左、右下肢。上肢分为上肢带和自由上肢两部,自由上肢再分为上臂、前臂和手三部;下肢分为下肢带和自由下肢两部,自由下肢再分为股、小腿和足三部;上肢和下肢合称为四肢。
人体由许多器官构成。人体的诸多器官按其功能的差异,可分类为9大器官功能系统:运动系统,执行躯体的运动功能,包括骨骼、关节(骨连结)和骨骼肌;消化系统,主要执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的功能;呼吸系统,执行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功能,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排出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等;生殖系统,主要执行生殖繁衍后代的功能;脉管系统,输导血液在体内流动,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感觉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装置;神经系统,调控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内分泌系统,配合神经系统调控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活动。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解剖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学科,在对人体结构进行描述的时候,必须要有统一和标准的方位,否则会影响描述的准确性和不同姿势带来的不确定性,由此而制定的解剖学基本术语是国际上统一认可的标准术语,是正确描述人体器官位置关系和形态结构的依据。
(一)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姿势(anatomical position)又称标准姿势(standard position)(图1-1),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腿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无论人体处于何位,如直立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或倒立位,均应按解剖学姿势描述方位。
(二)方位术语
1. 上(superior)和下(inferior)近头者为上或颅侧(cranial),近足者为下或尾侧(caudal)。
2. 前(anterior)和后(posterior)近腹侧者为前或腹侧(ventral),近背侧者为后或背侧(dorsal)。
3. 内侧(medial)和外侧(lateral)近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者为外侧。
4. 内(internal)和外(external)凡为空腔的器官,近内腔者为内,远者为外。
图1-1 标准解剖学姿势及方位术语
5. 浅(superficial)和深(profundal)以体表为准,近表面者为浅,远者为深。
对四肢的描述也常采用如下术语:
近侧(proximal)和远侧(distal),近躯干者为近侧(相当于上),远者为远侧(相当于下)。
尺侧(ulnar)和桡侧(radial)及胫侧(tibial)和腓侧(fibular),相当于内侧和外侧。
掌侧(palmar)和背侧,手的前面为掌侧,手的后面为背侧。
跖侧(plantar)和背侧,足的下面为跖侧,足的上面为背侧。
(三)轴和面
依据解剖学姿势,人体任何部位均可设置为3 个互相垂直的轴和面(图1-2)。
1. 轴
(1)垂直轴(vertical axis):为上下方向垂直于地平面的轴。
(2)矢状轴(sagittal axis):为前后方向垂直于垂直轴的轴。
(3)冠状轴(frontal axis):又称额状轴(frontal axis),为左右方向垂直于上述两轴的轴。
2. 面
(1)矢状面(sagittal plane):为按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断面。其中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等的两半。
(2)冠状面(frontal plane):为按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断面。
(3)水平面(horizon plane):又称横切面(cross section), 为与垂直轴垂直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断面。
图1-2 解剖的轴和切面
(四)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为了正确描述胸、腹腔脏器的位置及其体表投影,通常在胸、腹部体表确定若干标志线和分区(图1-3)。这对于临床检查和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图1-3 胸部标志线
1. 胸部标志线
(1)前正中线(anterior median line):为沿身体前面正中所做的垂直线。
(2)胸骨线(sternal line):为沿胸骨外侧缘*宽处所做的垂直线。
(3)锁骨中线(midclavicular line):为经锁骨中点所做的垂直线。
(4)胸骨旁线(parasternal line):为经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连线的中点所做的垂直线。
(5)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为经腋前襞所做的垂直线。
(6)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为经腋后襞所做的垂直线。
(7)腋中线(midaxillary line):为经腋前、后线之间连线的中点所做的垂直线。
(8)肩胛线(scapula line):为经肩胛骨下角所做的垂直线。
(9)后正中线(posterior median line):为经身体后正中所做的垂直线(相当于各棘突间的连线)。
2. 腹部分区 通常用2条水平线和2条垂直线将腹部划分为9个分区(图1-4)。上水平线为经两侧肋骨*低点(第10肋*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经两侧髂结节的连线,由此将腹部分为上腹部、中腹部和下腹部。2条垂直线为经左、右侧腹股沟韧带中点所做的垂线。腹部9 个分区:上腹部的腹上区(epigastric region)和左、右季肋区(hypochondriac region),中腹部的脐区(umbilical region)和左、右腰区(lumbar region),下腹部的腹下区(hypogastric region)和左、右髂区(iliac region)。在临床上也常采用“四分法”,即通过脐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将腹部分为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和右下腹。
五、人体器官的变异与体型
人体解剖学所描述的器官形态位置、结构特征和血液供应及神经配布均属正常范围;所谓的正常范围是要在统计学上占优势,一般指要超过一半的比例。人体的某些器官和正常范围不完全相同,但比较接近正常范围,差异不明显者,称为变异。如果超出一般变异范围,统计学上出现率极低,甚至影响正常生理功能者,称为异常或畸形。
人体结构基本相同,但由于个人的家族遗传、发育状况、生活环境的影响(营养、职业和锻炼等),致使每个人的高矮、胖瘦及器官的形态都有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人体的综合表现上称为体型。通常人体可分为矮胖型(头部较大、四肢短小和腹围大于胸围)、瘦长型(四肢相对较长和胸围大于腹围)和适中型。体型在统计学上呈正态曲线分布,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人体解剖的学习中,一定要坚持形态与功能相制约的观点、进化发展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从而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
六、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无言良师”医学人文教育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遗体捐献者被尊称为“大体老师”或“无言良师”,他们无私的奉献为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授与学习提供了巨大帮助,并教诲医学生去理解生命的神圣含义,从而激发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对社会和家庭的感恩回报之心、对医学事业发展的奉献精神。
“无言良师”医学人文教育是充分利用人体解剖学科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适应我国现代医学教育模式转变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无偿遗体捐献者的感人案例,作为丰富而生动的“教学素材”,可使学生从中感悟医学人文的精髓。对典型病案可以运用问题式、团队式、探索式等学习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可涵盖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诊断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医疗服务水平和医患关系。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对促进医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回馈社会的愿望、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图1-4 腹部分区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