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译林出版社旗舰店
本店铺为译林出版社自营店铺,正品保障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

41.40
运费: ¥ 0.00-20.00
库存: 1200 件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 商品图0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 商品图1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 商品图2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 商品图3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 商品图4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 商品缩略图0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 商品缩略图1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 商品缩略图2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 商品缩略图3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 商品缩略图4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透过书房的窗子远眺时光,“自由女性偶像”写在黄昏的阅读札记——《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是诺奖女作家84岁高龄时的评论文集,也是中文版莱辛作品集中唯一的非虚构作品。莱辛生于伊朗,长于非洲,栖于欧洲,见识之广鲜有人能及,她独立于主流之外,从不俯视“低贱”,也拒绝仰视“伟大”;她平视着世界,无滤镜地观察并质疑光环下的人和事、既定的规则与价值。与莱辛一起阅读思考,能帮助我们获得另眼看世间的能力。

 

【作者简介】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的又一世界级女作家,不屈的自由女性,硬核的“文坛女斗士”

1919年10月22日,在伊朗古城的一所石屋中,多丽丝·泰勒出世了。她的父亲本是英国的一名普通银行职员,在“一战”参军失去了一条腿;母亲曾是父亲截肢时的管床护士。多丽丝4岁时,全家辗转回到英格兰老家,不久又迁至非洲的津巴布韦垦荒种地。

14岁时,多丽丝因眼疾退学,为逃离贫穷压抑的原生家庭和荒凉闭塞的乡野,到南非大都市谋生,先后做过护士、保姆、接线员。25岁时,她随第二任丈夫、一名德国流亡共产党人改姓莱辛。30岁和平分手后,她携幼子返回母国,只带着少量现金和书稿、衣服,以及一箱书,但她不禁欢呼:“我自由了,我终于完全成为我自己。我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我是自足的独立个体!”

翌年,莱辛从非洲带来的书稿《野草在歌唱》出版,轰动英美文坛。她43岁时,长篇小说《金色笔记》问世,被誉为“女性解放运动启蒙书”;但莱辛拒绝这一标签,说“我想写的是一部记录时代的编年史”。她交游广泛,情史丰富,热衷于社会运动,也因曾是共产主义的有力支持者,受到英国军情五处长达二十年的秘密监视。

在不同文明、种族间的迁徙和波澜壮阔的人生,赋予了这位“亚非欧的女性精灵”非凡的见识;她一生写下五十余部小说,曾获毛姆文学奖、英国皇家文学会荣誉奖等几十项大奖,88岁时获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说:“莱辛改变了我们审视这个世界的方式。”

 

【内容简介】

“在少女时期,有位老妇人对我们说过,年轻人面临的蕞大困难,就是觉得自己渺小无力,无足轻重,觉得人们都生活在一个被强大机器控制的世界。谁都不应该觉得自己渺小无力。她说,记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每一个人的力量和勇气。”

84岁的莱辛,不见老迈,只见睿智犀利,点评简·奥斯丁、托尔斯泰、伍尔芙,发掘被埋没的佳作。除了文学评论,本书亦收录她谈论世事,展现洞见的文章。在这位一生斗志昂扬的女作家眼中,时代变迁,时光吞噬,很多事物已无踪影,唯在文学中仍留有遗迹。不妨随莱辛一起,通过文字来重新理解这个世界。

 

【相关评论】

多丽丝·莱辛:我被贴上过一切可能的标签,而我自己却从未有过任何改变。

 

莱辛绝对是一个高级的解读者、高级的两性关系的观察者,也是一个爱者。

——文珍

 

作为女人,她经历坎坷,但仍旧开朗豁达,对世界对生命,充满了好奇心……她一直在创造,一直在尝试,八九十岁了,仍像年轻作家一样热情地写作。她作为作家和女人两方面,都让我钦佩。

——西门媚

 

她是那种很自信的、理想的作家,她的作品里有很多理念,有反复进退的思考。

——梁文道

 

莱辛是诺贝尔奖的理想赢家。毕竟,这个奖是关于理想主义的,并且是建立在作家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信念之上的。

——《每日邮报》

 

她是极少数天才的文学预言家之一。

——A.S.拜雅特

 

莱辛有一流的批评头脑,她对社会和政治的观察犀利无比。

——《迈阿密先驱报》

 

“1945年以来英国的伟大作家”莱辛排名第五。

——《泰晤士报》

 

 

【目录】·

·奥斯丁

D. H.劳伦斯的《狐狸》

《卡莱尔的屋子及其他速写》——新发现的弗吉尼亚·伍尔芙作品

聊聊托尔斯泰

《爱孩子的男人》

《卡里来和笛木乃》——《比德佩寓言》

2002年在比戈获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感言

盖伊·萨杰的《被遗忘的士兵》

詹姆士一世版《传道书》序

写自传

《令人刮目相看的维多利亚人:乔治·梅瑞狄斯传记》

布尔加科夫与《不祥的蛋》

走近穆丽尔·斯帕克

司汤达的《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回忆录》

《失落的文明:石器时代》

亨利·汉德尔·理查森

《金色笔记》之再版

安娜·卡万

菲利普·格拉斯

《追寻羽人》

威廉·菲利普斯,逝于2002年

书籍

尼克诺·图齐的《在我之前》

传记

说说猫

《麦米的信件》

奥立芙·施莱纳

当我年轻时

2003年作家与艺术家年鉴》之序言

西蒙娜·德·波伏瓦

我的房间

改变我一生的一本书

尼拉德·乔杜里的《一个不知名的印度人的自传》

老年

《马顿斯教授的离去》

今非昔比

《纳粹童年》

《知晓如何致知:苏菲传统中的实用哲学》

非洲最重要的书

《苏菲之路》

《冰宫》—冰冻在瀑布中的秘密

问题、神话与故事

“9·11”事件之后

 克丽斯特贝尔·比伦贝格的《熬过黑暗》

海的故事

苏菲的哲学和诗学

道路

在海德堡的一周

阿尔玛·基杰尔摩普里耶多的《与古巴共舞》

小议读书

沃尔特·德拉梅尔的《三只忠心的猴子》

德斯蒙德·莫里斯的《猫的故事》

《英国人的手记》

A. E. 科珀德

伊德里斯·沙赫的《纪念文集》

猫的九种情感生活

《穆克瓦:非洲的一个白种男孩》

《克拉丽莎》

概述:写在伊德里斯·沙赫离世之后

歌剧

 


【作品试读】

·奥斯丁

 

如果说有一本英文小说在社会各阶层都很流行,那就是《傲慢与偏见》。它一直流行到最近,才被一个成功的电视剧改编所取代。简·奥斯丁自她的第一部作品《理智与情感》问世以来,一直表现不俗,这一点为社会及文学界精英所公认。《傲慢与偏见》的英国味非常浓郁,由此,外国读者对我们的追求—社会地位和金钱—有所质疑。诸如生命与死亡之类的伟大主题被置于何处?于是各种批判接踵而来。我们的回答是,该小说中的角色都是通过社会地位和金钱来定义的,而女作者本人更是受限于此。鉴于此,我们将该书的真正主题暂时放置一边,先来探讨探讨这两个问题。

·奥斯丁的亲朋好友多属中产阶级,也有个别家庭融入了贵族阶层,但她的家庭较为清贫。为了解决子女——两女四男—的吃饭、穿衣、谋职问题,她父亲将幼童招入家中辅导。每年中的教学时段,家里难得安宁,到处是吵吵闹闹的男童。简和姐姐卡桑德拉感觉自家在亲戚中算贫穷的,受到的也是穷亲戚的待遇,她们的生活需亲戚接济方可维继。一些富裕、大方的亲戚时常给她们送来一些礼物,或请她们去做客,或施舍些别的东西。直到简后来通过写作挣了些钱,她才开始尝到自食其力的滋味。在当时的欧洲,此种情形对于一名未婚女性来说非常普遍。

在人们的描述中,简经常是一个保守的老处女形象,这种情形或多或少是玛丽·米特福德造成的。她对简的描述不大友好,说简正直不阿,善断是非,是个“正经人”。也有人说简为人怨毒刻薄—这位评论家是弗吉尼亚 · 伍尔芙,她引用了别人不怎么吸引人的言论。简的不朽名作都是她在房屋的某个角落里写成的,她随时准备放下手中的活儿,参与到别人吃茶点或唠家常的活动中去。此时的她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位我儿时见过的那种女性,一位未婚的阿姨,随时都准备着为人效劳,没有自己的生活,形象可怜。人们眼中的奥斯丁眼界狭窄,我们经常读到的也是这样的文字,乡村生活和狭窄的中产阶级圈子就是她的全部。

德米特里厄斯 · 开普坦纳克斯,一位当时很有影响的评论家,1943年冬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刊物《新文字·曙光》(第四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以下文字引自该文:“在简·奥斯丁小说的每一页上,我们都能感觉到18世纪英国家庭的藩篱,‘理智’的藩篱,逻辑的藩篱。或更准确地说,这种逻辑是在稳定社会过着稳定生活的人的逻辑。简·奥斯丁也有一套毋庸置疑的价值体系的保护……”事实胜于雄辩。首先,她身处上流社会,却是穷人处境,所以需抛头露面——即使以文学创作为生计,她在社会中的位置也算非常糟糕的了。她的一位表姐妹,也是她的闺中好友—可能是沃伦·哈斯丁的私生女,属于上流社会,嫁给了一位后来被送上断头台的法国伯爵。法国革命及其影响对于她而言近在咫尺,就如自家事务般清晰。她的兄弟经常离家参战,加入海军对抗拿破仑,以身涉险,家里的其他人则成天提心吊胆。最为突出的是,简的周围都是些女性亲戚和朋友。她们一直在怀孕、哺育、接连不断地生产,而当时的小孩很容易夭折。最后,对简影响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了寄宿学校。她在学校里被人忽视,过着简 · 爱式的凄苦生活。

正是在如此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素材的基础上,奥斯丁开辟出了一片小小的世外桃源—她称之为自己的艺术领地。她的艺术成就也就体现在这里。她去粗存精,琢石成玉。即使是那些对那个时代知之甚少的人,也能感觉到她创设的场景虽然狭小,但很明亮,而当时的时代背景,却是阴云密布、危险丛生、悲剧频现。奥斯丁的小说中从未有贵族被杀头或妇女因产褥热而死去的事发生。妇女也不会如她妹妹伊莱莎般生下智障儿童,痛苦和悲伤被爱心、善良或亲吻所治愈。但是,我很难想象奥斯丁的小说中会有超越纯洁的亲吻—如果那样,小说精致的纹理和笔触便会遭到破坏。

·奥斯丁曾有过如痴如醉的美好恋情。对方是个爱尔兰人,也很爱她,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段姻缘应该是天作之合。然而,对方很穷,还要养活母亲和几位姐妹,所以必须娶一位有钱人。虽然双方都明白不得不放弃,但仍然深爱着对方,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痛苦在《劝导》中得到了体现。

后来,在她单身生活最为困难、难以为继之时,附近一位富有、拥有豪宅的庄园主向她求婚。由此她将经营庄园,做颇有社会地位之人的妻子,生儿育女,将穷人身份永远抛在身后。这种诱惑太大了,她接受了对方的求婚。但第二天,她改变了主意,拒绝了他。在我看来,这个举动对她心理的折射不亚于任何其他情形。有人说,与汤姆·莱弗洛伊的爱恋留给她的记忆使得她不可能再嫁他人,但是不要忘了,卡桑德拉曾描述过简未婚、无羁绊时的欢乐时光。她怕什么羁绊?很显然,是生育的羁绊。我们一次又一次读到她的某位堂表姐妹或朋友死在了生育第八或第九个孩子的分娩床上,要么就是多年里一直在怀孕、哺育。在简和卡桑德拉看来,结婚是无益健康的。现在回头去看,我们颇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或许那些被人轻视的老处女倒是受害最轻的人。卡桑德拉经常去照看卧病在床或弥留之际的女性亲友,简也尽了自己的分内之责。在姐妹俩共用的卧室里,她们有过很多次的秘密交谈,我们无法获得相关记载,但从伊丽莎白·贝内特与妹妹简的卧谈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些蛛丝马迹。

《傲慢与偏见》是以一种喜剧形式呈现的,其中的某些痛苦时刻往往容易被忽视。柯林斯先生—一个不大招人喜欢的文学人物—向伊丽莎白求婚。如果她答应,便可确保她一家人以后在她们原来的住宅中稳稳当当地住下去(到她父亲去世时,该房产归属柯林斯所有)。但她拒绝了。她和好友兼姐姐简笑谈此事时,她说除非再出现一个柯林斯并向她求婚,否则她是不会有未来的。请注意,这里反映出一个可怕的事实:在该小说中,通情达理而又合格(并非一码事)的男人不多。相反,年轻女士们则忙着寻找夫婿—没有丈夫就没有未来。年轻男士们可以挑三拣四,飘飘然自我感觉非常好。伊丽莎白的决定让市侩且精于算计的母亲大为恼火,但她得到了颇有见识的父亲的赞赏。他告诫女儿,同时又说给他愚笨的妻子听,不慎重的婚姻会酿成苦果。但是,一个事实摆在了我们面前:回过头来看看女性的命运,看看她们的选择权,即使是现在,人们不免会感到一丝寒意,哪怕只是瞬间的寒意。伊丽莎白拒绝了糟糕的柯林斯先生,但她的后半生很可能衣食无着。顺便说说一个有趣的现象:有老师布置学生读了《傲慢与偏见》。老师们说现在的年轻女士们的历史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女性的历史知识,抑或说对她们当前的幸运的认识少得可怜,居然问出了“为什么伊丽莎白和简不去找工作?为什么她们一天就忙着找夫婿?”这样的问题。

伊丽莎白拒绝了柯林斯先生,挑战了当时的习俗——年轻女士必须找个有前途的年轻男人嫁出去,婚姻中不涉及爱情——这一情形持续了数百年。

“我不爱他”是一项人们近来才有的权利。


译林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译林出版社旗舰店
本店铺为译林出版社自营店铺,正品保障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