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燃灯者》
—
赵越胜 作品
出版: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印刷时间:2020年6月
ISBN:9787503474712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定价:42元
《半生为人》
—
徐晓 作品
出版: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ISBN:9787503472633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定价:42元
一代叛逆者的心灵史
-通向中国真实80年代的文化路标
《半生为人》作为一种个人史的表达,关乎的却是整整一代人的往事和随想。
作者徐晓老师,不到20岁就被卷入了政治风暴。两年后出狱,结果走进了由北岛、芒克等人创刊于文革刚结束那年的杂志《今天》。不管有意无意,徐晓老师总是处在历史的前线。
《半生为人》写的是“80年代人”,他们刚刚走出革命的铁幕,面对大病初愈的国家,惊骇于外部的文明之光和内部的人性之光。他们那代人,用假话套话交往是生存条件,但他们几个人,那种地下和半地下的人际关系,却是真正的人际关系,是一代反叛人的精神交往。
本书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一,对亡夫的追忆与对爱情的反思;其二,对文革前后生活的叙述和反思;其三,写到了《今天》的历史,北岛、芒克、史铁生等“文化名人”,写到了80年代左右的一些重大“文学事件”。
徐晓的文字谦逊、沧桑而沉痛。她记忆中那些悲欣交集的断片人生,经她冷静而理性地处理之后,依然洋溢着痛彻心腑的感人力量,而她浩大的悲悯和同情,也不时地挣脱时代的边界扑面而来。她以生命的专注领会疼痛,以往事的灿烂化解苦楚,以自己的静默成功地反抗了遗忘和失忆。
本书首版于2005年,一问世就获得当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散文家奖,被评为当年《南方周末》《亚洲周刊》十大好书之首。
◎徐晓以此书表达她对青春漫长的告别。那不仅仅是一个人甚至一代人的青春,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国家的青春——幼稚、笨拙,但也天真、充满热望。宴席已经三进、残羹冷炙旁,作为最后一个离席的人,徐晓独自守护者那个时代最后的、熄灭着的光。
——刘瑜,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他只怕配不上所受的困难,徐晓可以免于这种恐惧了,因为她已经有了这么一本,永远的《半生为人》。
——高尔泰,作家,画家
◎我流着眼泪读完那些密集缠绕着要强加于我的悲伤,那绝对是一种沉重到使脆弱者无法承受的压迫。
——朱伟,《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徐晓,出版人,作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光明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现任财新传媒首席文化编辑。
《暗夜传灯人》
—
杨渡 作品
出版: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ISBN:9787503479502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48元
两代知识分子精神相续的心灵史
1949年后,有太多高级知识分子来到台湾。他们屈就到中学和师范学校教书,把知识的根脉传到年轻的学生中,把自由和民主主义的灯火传到台湾,才有了现在的台湾。
正是1949年的渡海者和台湾本土文化与政治的先行者们的身影,带领着杨渡,在各种角色中出入而不异化。尽管就大局而言,他们多数人也只是暗夜里的一盏灯,但他们身上那种历史的视野、生命的格局,以及行持的坚定,却正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最欠缺的。
在生命的当前,或许我们难以肯定自己每一步的踩踏;这本书中的人物,正可以告诉我们——原来,生命也可以像他们那样走着。
◎ 民族文化终究不同于经济、政治,它是需要有人,有生存的地方,有小小的学园,有可以教育孩子的课堂。有课堂,文化的根脉就可以存活下去,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在每一个生命的根底处,开出文明的花朵。
◎ 台湾也不是没有压抑,只是蒋介石是著名的“独cai无胆,民主无量”,他无法独cai到底,民间终究可以为自由思想保留一点呼吸空间。
杨渡,中国台湾诗人、作家。1958年生于中国台湾台中地区。曾任《中时晚报》总主笔、《中国时报》副总主笔、辅仁大学讲师等。著有:诗集《南方》《刺客的歌:杨渡长诗选》,散文集《三两个朋友》《飘流万里》,传记《红云:严秀峰传》《激动一九四五》等。
《回首我们的时代》
—
尉天骢 作品
出版: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ISBN:9787503478802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45元
再现台湾白色恐怖下知识分子的群像
一个悲不敢泣的时代是什么样子,你们能想得到吗?
尉天骢刻写近代台湾文坛23位作家,让我们懂得那时代知识分子寂寞及悲壮之所在。
在那窒息的年代,有人燃起一把火,火便开始传递开来,于是他们在光与火与苦难中,淬炼出台湾文学的篇章,那么悲痛,却又何其温暖,照亮了一个不屈的世代。
不管那些过往的日子是多么令人感到沮丧,而我们自己当年又是如何冲动、幼稚,甚至盲从,追根究底,却可从另外某些人有形或无形的所作所为中体认出,那并不只是一段空白的岁月。
◎ 陈映真受鲁迅的影响极深,于是他也想鲁迅那样,同样承袭了尼采的孤傲和忧愤。
◎ 黄春明的乡土小说不是知识的,也不是政治的,但却能让人对那里的人与事有着真实的认识,在其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多少理论式的解说,却让人直接地在那些人物和事件中,领会到他们生命与生活的无奈和厚实;即使其中有些是那样拙朴,有些是那样卑微,名单却都是坚坚实实的存在。
尉天骢,1935年生,江苏砀山人。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的十余年间,先后主持编辑《笔汇》和《文学季刊》等杂志。 著有《到梵林墩去的人》《路不是一个人走得出来的》《民族与乡土》等作品。
- 先知书店
-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