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定价:68.0
ISBN:9787519795016
作者:刘宗路著
版次:1
内容提要:
本书一共分为六大专题,每个专题聚焦一个《德国刑法典》(注:《德国刑法典(汉德对照)》,法律出版社2025年2月版,书号9787519795030,刘宗路译)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看似解决一个专业的翻译问题,实际上是在分析很多相关的刑法学概念和实践问题。在每一个专题内,对于一个刑法专业术语的翻译,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比较分析了市面上较为知名的版本的翻译特点,辩名析理,并结合案例,妙趣横生,饶有趣味。
作者简介:
刘宗路
曾于北*大学取得法学学士学位、德国弗莱堡大学取得法学硕士与法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刑法学研究。
目录:
目 录
第1题 同义反复
——以盗窃为例
一、盗窃就是“拿走”别人的东西
(一)犯行的名称
(二)犯行中行为人的核心动作
1.构成要件行为:“einem anderen...wegnimmt”
2.行为对象:“eine fremde bewegliche Sache”
二、“拿走”的目的
第2题 翻译还是改写?
——以事实认识错误为例
一、事实认识错误是对事实的认识错误,而不是对规范的认识错误
(一)德国《刑法典》第16条的名称
(二)何为“对犯行事实情况的认识错误”?
(三)“对犯行事实情况的认识错误”会产生怎样的法律效果?
1.其他中译本对“handeln”一词的回避
(1)徐久生版
① 语法问题
② 刑法问题
③ 译本用语不统一的问题
④ 结论
(2)何赖杰/林钰雄版
2.怎么翻译“handeln”一词?
二、与过失犯何干?
(一)德国《刑法典》第16条第1款第2句应怎么译?
(二)德国《刑法典》第16条第1款第2句不应该怎么译?
1.何赖杰/林钰雄版
2.徐久生版
第3题 句子结构与条款格式的取舍
——以买*人口为例
一、德文原文的条款格式与句子结构
(一)条款格式
(二)句子结构
二、法条文本的确切含义
(一)“买*人口”的人到底干了什么?
1.正解
2.误解
(1)徐久生版
① 作为立法技术的“项”
② 对“项”这一立法技术的错误运用
③ 错在*里?
(2)何赖杰/林钰雄版
(二)“买*人口”的人所进行的具体活动到底应该被叫作什么?
1.“anwerben”与“bef?rdern”
2.“weitergeben”
3.“beherbergen”和“aufnehmen”
(1)“beherbergen”
(2)“aufnehmen”
三、一个有关中译本的事实
第4题 罪名名称:直译、意译还是重起?
——以“Nachstellung”为例
一、中文和德文的可译性
二、德国《刑法典》第238条所规定的“Nachstellung”到底是个什么“罪”?
(一)厘清问题
(二)徐久生版:“追求”(罪)
(三)何赖杰/林钰雄版:“跟踪罪”“跟踪骚扰罪”
(四)我的翻译:“纠缠不放”(罪)
三、德国《刑法典》第238条译文中的其他问题
(一)对“nachstellen”的法律评价:“unbefugt”
(二)“nachstellen”的程度:“geeignet”
1.语言层面
2.法律层面
(三)“nachstellen”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威胁
第5题 具有特定法律内涵的概念:在外语与专业之间
——以罪刑法定原则、共同犯罪、正当防卫以及紧急避险为例
一、所谓“罪刑法定原则”
(一)条款的名称
(二)条款的内容
1.句子结构
2.改写句子打几折?
(1)姿态
(2)“行为”/“举止”(Handlung/Verhalten)与“犯行”(Tat)
① 德语中的不同概念被笼统译为“行为”一词时意味着什么?
② 德国《刑法典》第1条中的“Tat”
(3)德国《刑法典》第1条中的“bestimmt”
① 其他版本的译文中存在的问题
②“bestimmt”一词对德国的法律人意味着什么?
二、“共同犯罪”中的人们
(一)德国刑法中的“正犯”
1.德国《刑法典》第25条第1款的内容
2.德国《刑法典》第25条的名称
(二)德国刑法中的“教唆犯”
1.德国《刑法典》第26条的内容
(1)“教唆犯”就是“教唆”他人去犯案?
(2)“确定他人的犯行”还是“指使他人去实施犯行”?——一个比较难搞的直译
(3)“教唆犯”是指使他人去实施违法的“行为”还是违法的“犯行”?
2.德国《刑法典》第26条的名称:中文译文中对“犯”字的滥用
(三)德语里那个与我们所说的“共同犯罪”相对应的概念:从德国《刑法典》第29条说起
1.对“Beteiligte”的翻译取决于对“Teilnehmer”的翻译:请勿将“Teilnehmer”译为“共犯”!
2.“Beteiligte”不该怎么译?
(1)徐久生版:“行为人”
(2)何赖杰/林钰雄版与冯军版:“参与者”“参加者”
3.“Beteiligte”到底应该怎么译?
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一)正当防卫
1.德国《刑法典》第32条的名称
2.德国《刑法典》第32条第1款的内容
(1)主句:漏译问题
(2)关于“Tat”的定语从句:难搞的“geboten”
①“geboten”不是“erforderlich”
②“geboten”到底应该怎么译?
(二)紧急避险
1.德国《刑法典》第35条的名称
2.德国《刑法典》第35条的内容
(1)第35条第1款第1句:紧急避险的基本构成要件
① 句子主干
② 状语之一:“in einer...Gefahr”
③ 状语之二:“um die Gefahr...abzuwenden”
④“Gefahr”的“时态”:如何翻译“gegenw?rtig”?
(2)第35条第1款第2句:紧急避险的附加条件
① 第35条第1款第2句的句子结构以及本句与
第35条第1款第1句之间的关系
② 对“zumuten”的翻译:所谓“期待可能性”
(3)第35条第2款第1句:针对紧急避险的事实认识错误
- 法律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阅读自由与正义的另一种可能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