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 羊道三部曲 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
定价: 143.0
ISBN: 9787536096912T
作者: 李娟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开本: 32
遥远北疆大地上哈萨克族牧人们不断转场迁徙,逐水草而居,是为了“保护”,让大地得到休息和恢复。
牧人们“正在消失的生活”,是当下茧足在狭小生活空间的人们所向往的诗和远方。
李娟笔下不受束缚的幽默感,对此种生活方式的诚实描述,一下能戳中当下读者生活的痛点和笑点。
此版本是李娟原汁原味、精心修订的版本,采用触感上佳的纯质纸印刷,是值得收藏的版本。
“羊道”系列上市十年,不断重版,畅销海内外
是李娟作品之中获奖次数多的一部散文系列
花城出版社“李娟”作品系列之一种,还有《遥远的向日葵地》《我的阿勒泰》《记一忘三二》《火车快开》。
《羊道·春牧场》
《羊道》三部曲分别是:《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
“这是世界最后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甘愿沉寂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角落,逐水草而居。从南面的荒野沙漠到北方的森林草原,绵延千里的跋涉。一年365天,几乎得不到片刻停歇……”
非虚构长篇散文。作者李娟跟随哈萨克族扎克拜妈妈一家,历经寒暑,在新疆最北部粗犷、苍茫的阿勒泰山区游牧、转场、迁徙生活的日子。此为《羊道》三部曲之第一部。
《羊道·前山夏牧场》
“这是世界最后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甘愿沉寂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角落,逐水草而居。从南面的荒野沙漠到北方的森林草原,绵延千里的跋涉。一年365天,几乎得不到片刻停歇……”
非虚构长篇散文。作者李娟跟随哈萨克族扎克拜妈妈一家,历经寒暑,在新疆最北部粗犷、苍茫的阿勒泰山区游牧、转场、迁徙生活的日子。此为《羊道》三部曲之第二部。
《羊道》三部曲分别是:《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
《羊道·深山夏牧场》
非虚构长篇散文。《羊道》三部曲分别是:《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
记录作者李娟跟随哈萨克族扎克拜妈妈一家,历经寒暑,在新疆最北部粗犷、苍茫的阿勒泰山区游牧、转场、迁徙生活的日子。此为《羊道》三部曲之第三部。
“这是世界最后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甘愿沉寂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角落,逐水草而居。从南面的荒野沙漠到北方的森林草原,绵延千里的跋涉。一年365天,几乎得不到片刻停歇……”
《羊道·春牧场》
自 序
再版自序
三版自序
吉尔阿特和塔门尔图
荒野来客 1
小小伙子胡安西 19
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 26
每天一次的激烈相会 37
要过不好不坏的生活 42
沙吾列漫无边际的童年时光 50
大风之夜 55
对阿娜尔罕的期待 66
涉江 74
向北的路 85
最最热闹的地方 92
客人们 102
“可怜”的意思 110
和卡西的交流 118
城里的姑娘阿娜尔罕 128
骆驼的事 136
孩子窝的塔门尔图 144
羊的事 153
哈拉苏:离开和到达的路 161
可可仙灵 168
路上的访客 177
盛装的行程 184
美妙的抵达 191
《羊道·前山夏牧场》
自 序
再版自序
三版自序
冬库尔
邻居
另外两家邻居
生活又开始了
宁静的地震
牛奶的事
泡泡糖事件
馕的事
家务事
影响
茶的事
从城里回来的人
宁静悠长的下午时光
冬库尔的小伙子们
斯马胡力的世界
女孩子们的友谊
寂寞舞会
为了拖依
六月的婚礼
赛马的事
狗的事
阿依努儿家
我和扎克拜妈妈的一天
突然间出现的我
去上游串门
清洁的生活,富裕的肥皂
索勒,索勒!
好姑娘加孜玉曼
酒鬼
小母亲
生病的黑牛
苏乎拉传奇
卡西的同学
路上生活
即将离开冬库尔
去吾塞
《羊道·深山夏牧场》
自 序
再版自序
三版自序
吾 塞
林海孤岛
卡西的信
孩子们的吾塞
玛妮拉
期待已久的弹唱会
马的事
汽车的事
我的游荡
伟大的小孩子卡西
神奇的大孩子斯马胡力
伟大的厨子李娟
伟大的扎克拜妈妈
病的事和药的事
随处明灭的完美
羊毛的事
卡西不在的日子
耶克阿恰一游
斯马胡力的好朋友卡可汗
相机的事
从奇怪的名字说到托汗爷爷
男人们在一起做的事情
夏牧场新景象:苍蝇、老鼠还有猫
友邻
真正的夏天
莎拉
阿舍勒巴依家的莎拉古丽
东面的大家庭
擀毡
山羊会有的一生
真正的宴席
李娟: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成长时期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有过一段阿勒泰牧场上的生活经历。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三二》等,长篇散文《冬牧场》、《羊道》三部曲、《遥远的向日葵地》,诗集《火车快开》。曾获“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天山文艺奖”“朱自清散文奖”等。
其中,《遥远的向日葵地》荣获:2017年度“中国好书”奖,2018第七届“鲁迅文学奖”,2019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等国家大奖及2019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并有英文版、韩文版、阿拉伯文版、繁体版面世,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
《羊道·春牧场》
《每天一次的激烈相会》
羊群远离广阔荒凉的南戈壁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渡过乌伦古河后,它们将在额尔齐斯河南岸温暖的丘陵地带停留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四月的季节里,阿尔泰山南麓春牧场的青草刚刚冒出头。羊在大地上深埋脸庞,仔细啃食眼前一抹淡淡的绿意。缓缓移动。很久以后它抬起头,发现四面寂静空旷……群山间,自己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不知什么时候失群了。
它四处寻找伙伴,又爬上光秃秃的山巅,站在悬崖边四面眺望。大地起伏动荡,茫茫无涯。后来时间到了,它开始分娩。新出生的羊羔发现自己也是孤零零的一个。羊羔站在广阔的东风中,一身水汽吹干后,看上去陡然长大了许多。接下来母亲带着孩子在群山间没日没夜地流浪。有羊群远远经过时,它俩就停下来冲那边长久地张望、呼唤。
而前去找羊的牧人在途中遇到了沙尘暴。世界昏天暗地。他策马在风沙中一步一步摸索行进,直到马儿再也不愿前进了。满天满地都是风声的轰鸣,世界摇摇欲坠。他下了马,牵着缰绳顺着山脚艰难地顶风而行。后来实在走不动了,便侧过脸靠在石壁上勉强撑住身子。一低头,他看到脚边深暗的石缝里有四只明亮温柔的眼睛。
告别寒冷空旷的冬牧场当然是快乐的事!做一只春羔看上去远比冬羔幸福——能够降生在温暖又干燥的春牧场,白天被太阳烤得浑身暖烘烘的,柔软的小卷毛喜悦地蓬松着。黑眼睛那么的美,那么的宁静。夜里则和小朋友们挤在一起,紧紧蜷着身子,沉入平安的睡眠中,深深地、浓黏地成长。不远处的星空下,母亲们静默跪卧,头朝东方,等待天亮。
扎克拜妈妈家养了一群花里胡哨的羊。赶羊的时候,远远看去跟赶着一群熊猫似的。
其实,大羊们都还算正常,大都是纯种的阿尔泰大尾羊。不是浅褐色,就是深棕色的。但是小羊们……就很奇怪了。
总共两百来只羊,大羊一百多只,小羊七八十只。在小羊中,有二分之一是白色羊,四分之一是黑色羊,剩下的四分之一是棕褐色羊。其中,白色羊里有五分之一长着黑屁股,五分之一则半边屁股黑半边屁股白。剩下五分之一是“奶牛”,五分之一是“熊猫”。最后的五分之一里,黑脖子与黑额头的大略对半。至于黑羊,约有一半戴了白帽子。剩下的一半中,又有一半是阴阳身子,前半截漆黑,后半截雪白(像嫁接的一样)。其他的则全是小白脸。而花哨得最为离奇的则是那群棕褐色羊羔:有褐身子白腿的;有浑身褐色四个小蹄子却是黑色的(像穿了黑皮鞋);还有三条腿是深色,一条腿是浅色的。有的浑身都没什么问题,就脖子上系了条雪白的餐巾。还有的屁股上两大团脚印形状的深色斑块,像给谁踢了两脚似的。还有的浑身纯褐色毛,就后腿两个小膝盖上两小撮耀眼的白毛。更多的花得毫无章法可言,好像被人拿排刷蘸着颜料左一笔右一笔胡乱涂抹而成。
一只安静的浅棕色羊妈妈幸福地哺乳一只黑白花的小羊羔……一般来说,白羊生白羊,黑羊生黑羊,白羊和黑羊生黑白花羊。可是,棕色羊妈妈又是怎么生下黑白花的宝宝呢?
《羊道·前山夏牧场》
在冬库尔,托汗爷爷家驻扎在我家南面两公里处的白桦林里。西南面一公里处则是烦人的老头儿恰马罕家。我们刚到冬库尔的那天下午,驼队路过恰马罕家门口时,照例接受了他家儿媳妇端上的酸奶,照例没放糖,照例酸得我鼻塞。
当时恰马罕坐在毡房门口的阳光中,用小刀认真地削着一截木头。不晓得在做什么。旁边一大堆工具。后来才知道是在削斧头把子。可能他特喜欢做斧头把子,家里只有一把斧头,把子却削了一大堆。
恰马罕身材高大,衣着朴素干净。他大声地和马背上的扎克拜妈妈打着招呼,然后又扭头额外向我问候。还夸奖我马骑得很好,说全县的汉族人里都找不到比我骑得更好的了!这话真是令人既不敢相信又沾沾自喜。两个小小的孩子站在他身后害羞地看着我们。毡房后面的白桦林清凉而明亮。一个灵活的高个子男孩迈开长腿跃过林间纵横交织的细碎溪流,正往这边跑来……此间安宁愉悦的生活场景看在眼里,动人极了。因此对这位邻居的第一印象极好,觉得他从容又明朗,有隐士一样漂亮的风度。
此外,恰马罕的两个孙女(都剃着光头,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两个男孩)也让人记忆深刻。
那天下午,我们的骆队一到驻地,大家就忙乎起来,要赶在天黑之前搭起毡房。卸完骆驼后,我赶紧去打水,然后支起铁皮炉子准备生火烧茶。又是十几个小时滴水未进,大家都饿坏了。可新的驻地位于山谷中央一块突兀的石头小坡上,附近很难找到现成的干柴,连那种油脂含量很大的灌木也没有。扎克拜妈妈说东面的森林里有柴,我一个人又不敢进陌生的林子。卡西和羊群还没有赶到。妈妈和斯马胡力眼下忙得一塌糊涂,除了要搭建毡房, 还得修一个新的小羊圈。要是夜晚来临之前小羊入不了圈,有可能一个晚上就跟着大羊跑光了。毕竟来到了新地方,羊群还不熟悉环境呢。最糟糕的是,眼看着原本阳光灿烂的天空,转眼又飘过来一大团阴云,很快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正发愁呢,突然看到山坡下有两个小孩子慢慢吞吞走了上来。正是刚才经过的恰马罕老汉家的两个孩子。一个三四岁模样,一个五六岁模样,都小得令人心生怜意。此时却是我们的大救星啊——大的拎着一只红色的暖瓶,小的抱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餐布包裹。
我们大喜,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聚拢过去。
哈萨克牧人不但会为路过家门口的驼队提供酸奶,还会为刚搬到附近的邻居提供食物和茶水。多好的礼俗!
这时,大的那个先走到地方。她找了一块平坦的空地小心翼翼地放下暖瓶。生怕没放稳当,还用手晃了晃,又挪了挪。然后转身去接小妹妹手里的餐布包。可这一转身,脚后跟一踢,啪!哗啦!——只见银光闪闪的玻璃瓶胆碎片炸裂满地,浅褐色的香喷喷、烫乎乎的奶茶在草地上溅开……刹那间什么也不剩了!
亏她之前那么谨慎,小心了又小心!
我们第一反应是太可乐了,便大笑起来。转念一想,有什么好笑的!又冷又饿又下着雨,茶也没得喝了,真是糟透了!于是纷纷垮下脸哀叹。
但叹了一会儿气,还是觉得好笑,忍不住又笑了一阵。想想看——两个小孩子,加起来恐怕不到十岁,拎着这么重的东西,四只小脚丫辛辛苦苦穿过山谷和黑森林,走了一公里多的山路才把东西送到。结果都到地方了,却前功尽弃……真可爱。
《羊道·深山夏牧场》
哪怕在深山老林里,汽车也一天天多了起来。能走汽车的那条石头路将深山里最繁华的几处商业点连接在一条线上。从阿拉善到沙依横布拉克,到耶克阿恰,再到山下的桥头,蜿蜒盘旋在深山之中。出了桥头,又有一条尘土飞扬的烂土路往南延伸了几十公里,直抵可可托海镇。到了可可托海,就有像样的沥青路通往县城了。此外,桥头西边还有一条石头路,弯弯曲曲插进库委牧场。再沿着前山绵延无边的丘陵戈壁通往喀吾图小镇。无论从哪条路进城,都得走两百公里。
想进城的人得一大早出发,骑马穿过重重大山,去到石头路边等车。于是,不到半天,“某公里处某人要进城”的消息就在这条路的上上下下传播开来。司机便赶往那边接人。等凑够了一车人,就跑一趟县城。
前几年,除了拉木头和贩牛羊的卡车外,能在这深山里跑的只有那种啥证都没办过的军绿色北京吉普(俗称“黑车”)。这些车结实得就像脸皮最厚的人,横冲直撞、所向无敌。连台阶都能爬,还可以当飞机使。哪怕开到四面挡风玻璃和前后车灯全都不剩,开到拧根铁丝才能关紧车门,开到只剩一个方向盘和四只轮子……也不会轻易下岗。由于这样的车会吓到城里人,尤其是交警,因此从不敢上公路。只在深山里以及僻塞村庄的土路(又称“黑路”)上运营,零零碎碎捡些乘客。一个个生意相当不错。他们一般只能将人送到桥头,胆子大的敢送到可可托海。这种车,若是运气不好坏在路上,司机和乘客就一起高高兴兴地商量着修理,你出一个主意,我出一个主意。女人们则解开餐布裹儿,往草地上一铺。切开馕块,掏出铝水壶,一边欣赏男人们修车,一边悠闲地野餐。
那种车基本上开半年停半年。大雪封山之前,往桥头的雪窝里一埋,到了春天从雪堆里挖出来倒腾一番,加上油就出发继续揽活儿。
不过这几年牧区管理渐渐严格起来。在山野里,无论路况还是车况都被大力整顿了一番。一路上看到的汽车都有鼻子有眼的,靠谱多了。
但某些司机们却还是过去的德行,不喝够了酒决不上路。右手握方向盘,左手握酒瓶子,一路高歌。迎面过来的车不认识也罢了,若认识,定会各自熄火下车,大力握手,热情寒暄,再掏出啤酒你一口我一口地喝。然而乘客们却和过去大不相同,也开始讲效率了。等他们刚喝完一瓶,大家就开始催促。喝完第二瓶,大家就有些脾气了。两人只好依依不舍地告别,死不情愿地上路。
我从沙依横布拉克搭车去富蕴县,倒没遇上酒鬼司机,却遇上一个臭美司机。开车时双肘撑在方向盘上,一手持小镜子,一手持小梳子,仔细地梳头。只有到了拐弯的地方, 才腾出一只手去转方向盘。他的头发明明很短,不晓得有什么可梳的,还梳个没完。
斯马胡力也这样。骑马的时候,骑着骑着,会突然摸出一把梳子梳啊梳啊。而周围只有峡谷和河流,又没有漂亮姑娘。
- 中信书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美好的思想和生活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