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平装: 14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50252035
条形码: 9787550252035
商品尺寸: 20.8 x 14.2 x 0.6 cm
商品重量: 281 g
品牌: 后浪出版公司
定价: 25元
编辑推荐
“不要被理想束缚”是金子由纪子给你的人生“暖”建议。
她是作家、编辑、妻子、母亲,也是爱生活的简单人。
有人说,所有的抑郁都是不能活出理想中的自我所致。可所谓的理想就真的适合你吗?你以为执着逐梦需要勇气,其实接受并非无所不能的自己才更需要勇气。
人生这个东西,哪里有对错可言。也许你在朝理想狂奔的路上,摔了一跤,顿时爱上了那块石头、那片草地……
作者简介
金子由纪子,1965年出生。曾任出版社编辑,现为自由作家,同时担任日本综合情报网站All About“Simple Life”的管理者。写作领域广泛,涉及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她也是"不持有的生活"的践行者,主张“拥有少量有用的、有品位的东西, 过简洁而快乐的生活”。 即使现在已育有二子,仍快乐地奉行这样的生活态度。
烨伊,八零后译者,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日语系,现从事出版行业。爱做白日梦,也爱简单生活。译著有《起风了》《起风了•菜穗子》《人间失格》《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等。
目录
前 言 4
第1章 何为幸福? 1
朋友都比我厉害 3
幸福指数居高不下的日本 6
别再幻想“光辉的自我”10
“幸福”是种选择 14
放低标准,提高水准 18
第2章 工作和金钱 21
被期待的,就是专业的 23
工作是宣传自我的工具 27
工作是为了生存 31
如何看待金钱? 34
有了钱,就需要花钱 38
没钱是件丢脸的事吗? 42
少了钱,多了自由 45
第3章 恋 爱 49
好人难寻 51
拉不近两人的距离 55
远离婚外恋 59
不恋爱就不行吗? 63
恋爱不只是男女之间的事 66
第4章 婚 姻 69
这个人可靠吗? 71
只要有爱就够了? 74
结婚?不结婚? 79
结婚和家务183
结婚和家务287
他的态度不明朗 92
第5章 生儿育女 97
生还是不生? 99
怎么生孩子? 103
怎么养孩子? 107
我们家孩子还做不了 111
第6章 与人相处,与自己相处 117
“我并不这么认为”119
可独乐乐,也可众乐乐 124
与嫉妒共处 128
把自己摆在最优先的位置 133
尽管如此也没关系 137
一生的幸福 141
后 记 145
出版后记 147
序言
前 言
一次,我和读书时候的两位朋友一起登富士山。
我们三个都没什么登山的经验,富士山我爬了至多不过七次,这下可麻烦了!
我那两位朋友都已经是老牌白领,公司的企划提案书做得得心应手。她俩很快读完铺天盖地的旅游资料,做了一份详尽得足以让行家汗颜的旅程计划书,交通信息、备选路线和随身物品清单一应俱全,整个计划毫无漏洞,非常理想。
好不容易做完的计划书摆在眼前,两个人却好像一点也不轻松。一问才知道,她们做计划时读了太多资料和登山者的博客,已知的选项太多,反而安不下心来。
有四条登山道,应该选哪一条呢?住在哪个山间小屋最合适?该在哪里看日出?要不要在火山口散步?用不用带着随身氧气?
所有问题都必须作出一个选择,万一选错,整个计划可能都会失败,还会连累朋友……
那份计划书看似理想,但理想往往不止一个。
想到朋友们读那些资料的时候,我都一个人茫茫然待着,就觉得很对不起她们,可我看了那份计划书,也觉得“有这么多的选项,的确是不好办啊……” 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的一生中会发生很多次。
我们的人生总是在不断地选择。就像玩角色扮演游戏一样,一个个选项不停地出现在你眼前,逼着你选出 YES 或者 NO。
考学 不考
学文 学理
去上班 不工作
A 公司 B 公司
结婚 不结婚
……
在我们的母亲或者外婆的年代,特别是对女性来说,人生的选择很少。相比之下,如今人们的选择数不胜数。人们手中攥着的自由更大了,要担的责任也更大了。
现在的女性已不再走类似“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公司,做几年事务性工作后结婚离职,成为专职主妇”的流程,一切都需要自己作决定。即使选择失败,也不能怪任何人,全都是自己的责任。
所以每个人都为此烦恼。
“不想作出错误的选择。”
“不愿承受损失。”
“想以最短的路线走向成功。”
一定有人由于追求过分理想的人生,反而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停滞不前。更可悲的是,我们有时为了避免失败,不情愿地作出并非自己本意的选择,却依然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相信在这样的时刻,谁都会扪心自问:我到底做了些什么?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我们选的路未必是对的,也未必是最合适的,它可能充满曲折。也许我们明明选用了最聪明的方法,得出的却是最“错误”的答案。但即使如此,人活着,仍需时时处处作出选择。
追逐理想诚然是重要的,但摆在我们眼前的选项却不都是理想的。当选择的结果和理想相悖时,如果能达观地认为“没什么大不了”,人生或许会简单许多。
这里是富士山的半山腰,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往上爬吗?
我不确定是否能登顶,但每走一步,也许你都会看到以前从未见到过的风景。
“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一位朋友给我讲了她工作中认识的一个男人的故事。
该男子乍看上去极为寻常,待人温和有礼,但向初次见面的人介绍自己时,却表现得很有意思。
他先起身鞠躬,报上公司和姓名,也和一般人一样与
对方交换名片再握手。但在一句“请多多关照”后,再次鞠躬时,竟会一把摘下顶在头上的假发,起身后又若无其事地将它仔细地扣在头上。
基本上,每个和他初次见面的人都被他这番举动吓得不轻。而他整套动作做得大大方方,对方也无可诟病。
还有,这个人对同事和身边的朋友也毫不避讳自己戴假发的事实,他的举止是那样自然,即便偶尔出门忘了戴假发,也没人会说什么。
听了他的故事,我十分感动。尽管与他未曾谋面,仍觉得这个男人十分优秀,让我着迷。和我意见相同的女性似乎很多,他似乎也很受身边女人的欢迎。
对这个男人来说,假发丝毫不是要被藏起来的可耻秘密,戴假发的自己,无非是另一个版本的自己。
当然,刚开始戴假发的时候他不见得这么豁达,但当他能够将两个版本的自己都呈现在对方面前时,他的人生或许就此收获了双倍的快乐。
这个男人的故事告诉我两个道理。
一是自己觉得非常重要的事,以及让自己烦恼不已的事,在别人眼中,或许都没什么大不了。
二是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我们常担心自己选错了答案该怎么办,但其实正确答案并不唯一,每个选项都可以是正确的。
人生是持续不断的判断和选择,其基准是选择的结果是否符合我们心中的理想。
我们这一辈子,重复着无数次选择,为的是有朝一日能攀上心目中理想的顶峰。
可是有一天,我们猛然发觉,自己与理想的距离丝毫没有拉近,甚至是越来越远……
随着自以为正确的选择一一落空,理想好像也跟着渐行渐远……
又或者,理想没有越走越远,自己的路却始终与通向理想的路平行,断无相交的可能…… 遗憾的是,这恐怕才是现实。
我年轻的时候,理想的生活方式是“找一份能养活自己一辈子的工作,不依赖任何人,自由地活着!”做着这个美梦的我,回过头便还原成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母亲。我必须准备家人的一日三餐,为他们扫除洗衣,带孩子看病、督促他们学习,独处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不过,如今我也渐渐能够接纳这些,觉得这样也不错。
怀抱理想的生活让自己更加优秀、美丽,但若在理想破灭时陷入自责,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原本的理想则会化成仇怨。
更何况,所谓的“理想”,真的适合自己吗?真的不是被世人认定的“通用理想”吗?
为理想奋斗是件很棒的事,却未必真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正确答案本来就不止一个。
更进一步说,如果你此时此刻觉得作了错误的选择,那么只要重新来过,直到找到自己认为对的那个答案就行了。
就像那个男人一样,他先接受了“戴假发”和“不戴假发”都是同一个自己这个事实,继而让身边的人也接受了这一点。“实现理想的自己”和“没实现理想,但有意外收获的自己”一定都是正确的。
生活幸福的人,是有共通之处的——无论他们之前作过怎样的选择,都是自己思考后的结果,并且他们都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把后果归咎于他人。
在我看来,要想活得幸福,需要遵守下面这三项规则:
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作出决定,就要承担责任!做错了事,要把它改对为止!
即使自己选择的人生在某处跌倒,也要爬起来,努力笑到最后。请务必记得,“正确答案”并不唯一,不要被选择束缚。坚持下去,说不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幸运会在未来等着你……
后记
感谢大家的阅读。
大家现在认为我在“前言”中提到的,跟朋友计划登富士山的结局会是如何呢?
从新宿坐上大巴的时候,简直可以说是风和日丽,但刚到达五合目的登山口就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陷入了飞沙走石的登山困境。我之前多少做好了要下雨的心理准备,但在这种大风天里登山,却是我完全始料未及的。
在八合目附近的登山小屋,我跟朋友相继出现了高山反应,度过了不安的一晚。
第二天早上也阴雨不断,风力太大,我们原本是来欣赏山中美景的,此时担心如果执意登山,恐怕会出危险,最终无奈地跟着其他团队下山了。
但是呢,我们虽然没有登顶成功,却也度过了非常开心的时光。
比如说,为了抵御大风,我们把屁股撅起来,上身向前倾的样子非常好笑。
比如说,我们突然饿了,于是在雨中站着吃起了饭团。
再比如说,我们跟其他登山者擦肩而过的时候,还可怜兮兮地相互鼓励。
登山的乐趣,可不只有爬到山顶这一种哦。
我们当然盼望着在一个晴天里精神饱满地登山,直到山顶还有余力。可现实就像我们的经历一样,粗糙不堪,但是过程非常有趣!
自己想得特别美妙,却被现实残酷地吓了一跳,但这也未必是坏事。这样也许会得到一些在计划和理想里看不到、不理解的东西。
理想很棒,但说白了也不过是小小的自己狭窄内心里的东西。所谓顺利的人生,不过是完全在自己预期范围内的人生。这样活着,岂不是活得太“小”了吗?
未来我们一定还会遇见无数不按照自己想法来的事。但是没关系,即使这样我还是很期待。不,应该是会乐在其中吧!
金子由纪子
2014年夏
文摘
第一章 何为幸福?
朋友都比我厉害
和上学时候的朋友碰面,或是听人说起他们的近况时,你可能会为一股突如其来的陌生感而惊讶。那个当初和你一起吃便当、为无聊的玩笑笑弯了腰、放学后在那家不顺路的麦当劳里,和你有聊不完话题的孩子……
她早早地结了婚,现在已有一双儿女。她每日的生活忙碌而疲惫,对孩子们说话时却充满温柔,那张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母亲”二字。
毕业后,他在公司崭露头角,如今已经做到主任级别,听说去国外出差也是家常便饭了,高档品牌的西服套装,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大学毕业的时候,她和男友分手,之后身旁的人又换了几任。每换一任,她都比之前更漂亮一些。她下个月结婚,听说丈夫是个有名的音乐制作人。
得知朋友过上了漂亮的生活,你由衷地为他们高兴。但不知为何,又觉得失落。特别是把他们的喜讯告诉你身边的人时,总觉得听你说话的人在无声地责问你——“他们过得很好,而你呢?”你这么想着,觉得身子都僵成了一团。
石川啄木咏过这样一首歌:
待到吾友皆功成名就
我便买花回来
与妻相亲相爱
或许你会想起这首歌,却又失落地想起:“原来,我连可以相亲相爱的妻子(丈夫、恋人)都没有呀……” 其实你知道,现在的自己绝非不幸,你的生活一切都很正常。但得知曾经和自己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朋友,如今却跑到了你的前面,跑到你伸手都碰不到的地方,毕竟还是会吃惊的——时间在我们身上公平地流走,而我究竟干了些什么?
看到和自己同龄的艺人、专业体育运动员等名人在业界活跃的身姿,你告诉自己:“那些都是特别有天赋的人”,不认为自己和他们有什么可比性。可当你看到曾经的同学、朋友的成长,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败已经无法挽回。
这种时候,只要告诉自己:你是你,她是她,就不至于那么难过。可是你又似乎知道,她一定是经历了一些努力、艰辛和磨难才走到了今天,而你自己当年选择避开了这些。这样一来,还是会自责。
逝去的时间已经于事无补,如果现在还能做些什么来弥补就好了……
幸福指数居高不下的日本
我们常常会为自己不中用、不够努力而苦恼。和那些优秀的朋友们一比,情绪立刻一落千丈,似乎自己一点儿优点也没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是不是把幸福的标准设定得太高了?是不是因为把目标定得过高,而给自己带来了无谓的苦恼?
“不会的!我对自己没有过高的期望。不过是想达到 ‘平均水平’,尝尝‘平凡的幸福’罢了!”——也许不少人会这么想,哦,不如说是大部分人都会这么想吧。但我们制定的标准真的那么“平均”、“平凡”吗?
大多数时候,我们心中的“普通”,是从父母那一辈继承的价值观。抚养我们长大、疼爱我们的父母这么说过:
“妈妈(爸爸)才不盼着你成为一个十分优秀的人,你只要有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能普普通通地结婚,构筑你小小的幸福就行啦。” 父母的话绝对不假,这一定是他们衷心的盼望。
我们父母的青春留在了昭和 中后期的日本,那是一个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年代。尽管当中也遇过几次考验,但总体来说,日本经济在那个年代一路向上,人口增加,都市扩大,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我们父母眼里的“平凡的小幸福”是什么呢……
“普通的工作”:成为一家大公司的正式员工,工资不高,但涨幅稳定,公司中部分员工可享受终身雇佣制度。
“普普通通地结婚”:和一个有稳定工作的(异性)正式员工结婚,单凭对方的收入即可满足两个人的生活。
“小幸福”:买到带院子的独栋小楼和小轿车,供子女读完大学(确保他们不做“家里蹲”,也不做违法的事),晚年生活开销来自养老金和退休金。
而事实上,无论是我们的父母还是我们自己,或许都没意识到这样的标准在如今究竟有多难达到。
让我们拿动画片《蜡笔小新》举个例子。它的漫画版 1990 年起开始在青年杂志《漫画 Action》上连载,在海外也享有超高人气。这部搞笑漫画的主人公是成长在普通家庭的调皮幼儿园宝宝新之助,他惹出的乱子不计其数,不过现在,我希望大家关注一下新之助的父亲广志:
“东京霞关一家贸易公司的课长。和妻子美伢(二十九岁,家庭主妇)、长子新之助(五岁)、长女小葵(零岁)一起住在埼玉县春日部市的一栋单门独户房子里。”
广志是贸易公司的课长,已婚,育有两个子女。这个三十五岁的男人,在离单位还不算远的位置买了一户独栋的房子。放在 2014 年,这样的人恐怕已属凤毛麟角。
漫画《蜡笔小新》问世时,正是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前夕,广志在故事中被描绘成一个“不争气的上班族”。不过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社会的样貌已经天翻地覆。如果今天再让作者画一个广志的特别篇(还要将他的身高定得再高些)——他若出现在同学会上,一定风光无限;若去征婚,一定很抢手。1990 年的“普通”,在 2014 年,早已成了“高阶”。
那时的社会结构如今已然瓦解,经济也急剧缩水,想要达到从前的“普通”标准,早已困难了不知多少倍。可父母那一辈人却认识不到这个现实,也许他们有生之年都再难认识到。
父母们眼中“普通的幸福”,已经一点也不普通了。可以说,是幸福的指数已经变了——从前五十分就能满足的幸福,现在要打七十分才能达标。应该看清的是,你的朋友中那些表现出色的,其实已经可以归属于超常人群了。
“普通”、“平均”、“标准”这些词,已经成了这个时代幸福尺度的代名词。我们总以为目标越具体或许就越容易实现,可现实却往往不遂人愿。“小幸福” 的标准也许从没变过,但我们必须想明白,它指代的究竟是什么内容、是哪一种幸福。在这个年代活着,确实是不太容易的。
别再幻想“光辉的自我”
我们可以在电视、杂志、互联网上看到许多女人的生活方式。记者笔下的女演员、摄影师镜头中的大明星、普通女人写的个人博客……每个人的生活都千差万别。
我们会不自觉地从这些女性中选出和自己相像的人来,照着她们的样子生活。这本身是一件能激励自我的好事,可一不留神,这样做又不知不觉地提高了“生活的难度”。
每个受人尊敬、令人憧憬的女性都十分努力。
她们不光生得美,还在意自己的容貌。
即使原本身材不好,也通过锻炼瘦身塑形。
收入或许不多,但很会节约和理财,存款日益增多。
她们气质优雅,愿意将自己精致美妙的生活展现给每一个人。
她们都是贤妻良母,教出的孩子考得上名门院校。
……
这一类人本就有与生俱来的才华,又肯付出努力。在外界眼中,她们似乎闪闪发光,满足地享受着人生。
在一些场合看到这样的人,特别是当她和自己的年龄、经历相仿时,我们很容易就会拿自己和对方比较,陷入失落的情绪中——“世界上竟然有那么优秀的人,简直无所不能。而我却……”这么一想,自己似乎毫无价值。诚然,我也曾有过这种感受!
可是仔细想想,好像也没什么好失落的。我们的人生绝不是两页写真采访、三十分钟的电视节目就能概括的。我们看到的,不过是那个人最光辉灿烂的一面,正是那个最美的瞬间才吸引了那么多人向往的目光。
我们的人生在那两页专栏出现之前便已存在,也不会因为专栏的出现而中断。专栏的主人公不会永远光辉灿烂,她也有狼狈的瞬间、有倦怠的时刻,一定也有做什么都不顺利的时候。是的,我们和她并没有什么不同。
那则专栏、那档节目、那篇博客都不过是展现在世人眼中的“舞台”。有那样一个舞台也挺好,毕竟那是真实的,保持一份向往也是重要的。不过我们还是应该知道,“有些事情,别太当真就好。”
从前,我为了写瘦身类书籍采访过医护人员,他们常对我说:“那些小姑娘总把杂志上登的女明星的三围当真,让我们很头大。”听说,年轻女孩为了模仿女明星,疯狂地瘦身减脂,给医护人员添了不少麻烦。
娱乐节目上,已到中年的过气女星咯咯地笑着坦白: “那时候的三围?!假的假的!那是事务所随便编的!我的实际体重比官方数据要重十公斤呢!”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也都能微笑着接纳,觉得那谎言是无害的、可爱的。
当然也有公开自己真正三围的女星,可那又有什么所谓呢?人只要活着,三围不是每天都在变化的吗?
不光三围,没有人能永远保持自己最灿烂的瞬间。我们都一样,会遇上好境遇,也会有不走运的时候。
能为“最灿烂的一瞬”努力奋斗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但说句实在话:如果用永远光辉璀璨的目标来束缚自己,一旦做不到就自责、没完没了地叹气,这的确没什么意义。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满怀自信又优秀的人。她是极为普通的家庭主妇,她和她的家庭都安稳而平静,毫不花哨,也毫不惹眼。
但是,我从没听她抱怨过自己和家人,她也不曾流露出对平静生活的失落,这一点让我十分佩服。和那些自信过了头的傲慢女人不同,她周身散发出一种宁静和坚持,能让人感受到她对自己的信任。
有的和她情况类似的女人,甚至生活比她更富足的女人们动辄便会因为丈夫、孩子或金钱大发牢骚。为何她看起来总是那么平静、幸福呢?
和她相处久了,我渐渐了解了她,懂得了个中原委。她从不与人攀比,也不羡慕别人。偶尔听说邻居或者哪位艺人过得十分精彩,便告诉自己“那些事情与我无关”,近乎冷酷地将这些信息摒除在视野之外。
而她看待自己则非常客观,不过高也不过低。因此不致过分失落,也不致错看了自己而变得傲慢。她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在哪些地方努力提高。她没有类似于“想变得耀眼”的光鲜欲望,所以能有效分配自己的能量。
对我来说,她是很好的典范。
我们其实不需要一直闪亮。人这一辈子,为了某个光辉灿烂的瞬间,暂且狼狈些、俗气些也无妨——我希望自己能认同这一点,成为这样的女人。
“幸福”是种选择
那么,我们为什么想变得“光辉灿烂”呢?
是想让大家都看到自己光鲜亮丽的样子?为什么要给大家看呢?是想让大家觉得“她看起来很幸福”?这又是为什么呢?
“幸福”这种东西,如果没有人认可,那么自己也很难明白。我想,这一定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好像我们明明知道自己的存在,但如果不照镜子,就看不见自己的真实模样一样。
一辈子看不见自己的样貌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活着,只要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内心纯良也就足够了。那么,人们又为何要紧紧握着镜子和相机呢?
“不管别人怎么想,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就够了”—— 这话诚然是正确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似乎一定要有个什么人见证,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幸福似的。当然也有些厉害的人无需如此。
所谓幸福,难就难在无法一人独享。但如果硬要叫别人认同自己的幸福,有时可能会招致悲剧。
如果自己的价值观和世人不同,则可能明明自己已经觉得“十分幸福”,却也会意外地听到旁人说“好可怜啊”、 “真是不容易”,被这种言语中伤,反而变得不幸——明明之前还那样幸福!
于是下一次,你为了听到众人那一句“你真幸福” 而努力拼搏,最终如愿以偿。可结果早已偏离了自己的初衷,你明明过着让大家羡慕的生活却一点都不觉得幸福!上面这两种结果,不都是不幸福吗?
我们到底是想要“变得幸福”,还是“看起来幸福”呢?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幸福能被别人正确地解读,但只要自己和对方的价值观不同,这个愿望就无法实现。既然如此,我们该以谁的感受为重呢?当然是要抓紧“自己的幸福”了。无论我们手上的“美食模型”再怎么诱人,也不能将它吃到肚子里。幸福也是一样。和“只是看起来幸福” 相比,当然是真正的幸福更具魅力。
撇开精神强大的人不谈,一般人到底不能完全忽视“被人认可的幸福”的重要性——这话说得没错,但有时候,哪怕只有一个人和自己有一点点共鸣,我们可能也会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难道不是这样吗?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小时候读过的故事《小公主》:
萨拉的父亲生前是个富豪。她成为孤儿后,在之前就读的寄宿学校当女仆。她不得不住在寒冷破旧的阁楼上,平时还要承受校长和同学们的讥讽。
一位有钱的绅士住在她的隔壁,一次,绅士看到萨拉卖力干活的样子,心头升起一股怜爱之情。他趁萨拉不在家的时候,将豪华的家具和精美的小物件接连不断地搬进了她住的小阁楼。饥寒交迫的萨拉步履蹒跚地回到家中,看到烧得暖烘烘的壁炉和桌上美味的菜肴,不由得大吃一惊。
从那天起,萨拉一天比一天精神了起来。尽管她下了楼还是要承受大家不变的讥讽,但这一切对她来说已经不值一提,因为只要回到那完美的小屋里,她就能彻底忘记那些让自己心烦的事。
对我们来说,那间“完美的小屋”便是自己心里的那座城堡。这座自己搭建的城堡里有认可、安慰我们的力量,我们还可以在这里和那一小部分理解我们的人温暖地交谈。这座城堡能够强化我们的正能量。
反正我们也不可能与全世界每个人的价值观相契合。哪怕只有一个人明白我们为什么而幸福、哪怕懂我们的人只有一个,对我们来说就很足够了。我们可以选择“认可我们幸福的人”。
我们该变得更坚强些,即使这世上的人都认为我们可怜,我们也能默默地对世人说:“其实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我的幸福,你不会懂!”
放低标准,提高水准
“一定得在三十岁之前结婚生子”
“一定得有份正式工作”
“年收入一定得在多少万以上”
……
给自己设立了这种“不怎样就不幸福”的标准,万一没能达标,就容易觉得难过。如果设立标准的时候将“社会” 或“他人”也考虑进去,无疑会更加难过。当你的目标中包含了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的要素,或许你一辈子都无法将它完成。
为这种“标准”束手束脚的人,他们的父母大都是认真努力的上进者,或者有能力的人。
“应有的幸福标准”看似是“人生的目标”,但从某个角度来说,标准如果定得太高,可谓是对自己的诅咒。
一个诅咒并责备自己的人,是感觉不到幸福的。
为何不试着改变标准的高度呢?让我们举一个具象的例子。就拿种类并不多的田径比赛来说吧,让我们想一想跳高时用的横杆。
把横杆放在低一些的位置,也许你跳一次就过去了。即使第一次不行,稍加练习也许就能跳过去。
但如果把横木放得过高,高到一看就知道自己跳不过去,那么就算再怎么使劲,也蓄积不到足以完成这次弹跳的力量。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从越过一些低的障碍起步,逐渐培养自己肌肉的力量和弹跳力呢?
但轻松越过低横杆的日子也不会一直持续。低横杆不会实现你自身的目标,也不会让你越过向往的高度。所以,当你已经能越过低横杆以后,就可以渐渐抬高它。听说在田径比赛中,横杆每次可以抬高两厘米哦。
“只提高两厘米?那岂不是永远也够不上理想的高度了吗?”
也许有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其实,虽然只提高两厘米,但和之前相比还是有显著的提高。尽管只是短短的两厘米,但和在原地停留的人相比,绝对没有人会嘲笑那些向着高水平努力的人。
我在写瘦身类书的时候,曾经在资料中看到过这样一则成功的例子。一位女人在一年中将原本超过七十公斤的体重减下将近二十公斤。
她在决定开始减肥的时候,好像并没想过“一定要在第一年里减掉二十公斤”,她之前曾减肥失败多次,知道那样的计划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起初,她给自己的目标是“从现在开始减轻体重,减一公斤也是进步。总之这个月先减下一公斤再说,并且不让这一公斤反弹”。
这个目标很容易实现,她用了一个月,成功减下一公斤多一点。由于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困难,也很容易坚持,所以并没出现反弹。
一个月减重一到两公斤是十分温和的,如此坚持两三个月,便清楚地在体形上有所表现。看着自己的衣服一点点变得宽松,她受到很大鼓励,一路将最初的目标坚持了下来。最终,在一年后成功减下了近二十公斤。
想要一下子多跳出十厘米,或者一下子减掉二十公斤,都是不可能的。但是调高两厘米,或是减掉一公斤,都完全可能。
我们在降低标准的过程中,也会逐步提高自已的水准。
不为自己的心情所苦,同时不断进步。你们不觉得,这种方法很合情理吗?
◆出版后记◆——————————————————————
这本书,大概是写给那些受够了口号式“追逐理想” 的心灵鸡汤,想逃出来喘口气的人。
从小时候的课本到现在的朋友圈,受人追捧的几乎永远都是“你不如他,一定是你努力不够”这样的一元思想。可是真相到底是不是你努力不够还是别的,或者你根本不想和他一样。人们总是很武断也很乐意去定义别人的“成功”“失败”,可人各有志子非鱼,你真的心甘情愿受这些强盗逻辑的 bully 吗?
又或者对自己的标准定得太高,每天都在人潮里奋力向前跑。可大家的终点是否一样?
受人所制和自我捆绑是否对你有利,我无从判断。但通过这本书,也许你可以看到另一种可能。
作者是日本“不持有生活”的倡导者。“不要重视非必需的东西”——不只是空间整理的原则,在人生整理上也同样适用。
别人眼中的“幸福”是否是你想要的?
你奋力追逐的东西是否真的适合你?
即使做不到别人那般光鲜亮丽,你也有属于自己的专属意义;
也许在朝着理想前进的路上,你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她给出的答案。
也许你应该试着拥抱不完美的自己,过别人眼里一般的生活。“就像《洛城机密》说的:‘有人赢得全世界,有人赢得从良妓女和亚利桑那之旅。’这世上,大家要的本来不一样。”
人生这个东西,哪里有对错可言。也许你在朝理想狂奔的路上,摔了一跤,顿时爱上了那块石头、那片草地。
如何为你的理想找到现实的出口,看完这本书,希望你能找到答案。
- 后浪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后浪出版公司官方微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