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著 者:东默农
字 数:173千
书 号:978-7-5057-5193-4
页 数:320
出 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印 张:10
尺 寸:143毫米×210毫米
开 本:1/32
版 次:2021年5月第1版
装 帧:平装
印 次:2021年5月第1次印刷
定 价:60.00元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轻小说式编剧入门书,通过有趣的情节,用轻松易懂的白话讲解剧作方法。普通上班族咏琪,为了追求梦想辞去工作,冲到编剧老师高明的讲座上拜师,却被告知“一年时间,让你变成编剧,但你要回去上班”。
课程就这么开始了,地点却是人声鼎沸的热炒店。为什么要在这里上课?为什么老师不收钱还管饭?为什么他说编剧没梦想,才华不重要?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从故事结构讲到人物设计,从剧本格式讲到制片流程,咏琪真的能像老师说的那样,只用一年时间就从菜鸟成长为职业编剧吗?看似高产成功的老师,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伤痛过往呢?
名人推荐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编剧,但每个想当编剧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作者讲了一个热血的笨蛋(很抱歉,在台湾地区电影圈很多老鸟都是这样称呼菜鸟的……)努力证明自己可以当编剧的故事。我也曾经是个热血的笨蛋。这也是我的故事。
——《红衣小女孩》编剧 简士耕
本书就像传统武侠电影剧本,借用二愣子上山习武,武学大师设下重重关卡,让二愣子关关难过关关过中,习得绝世武功的形式,让初学者深入浅出地从编剧工作者该有的心理建设到写作技巧,都有深刻的体悟与启发,这些都比其他编剧教科书实际也实用。
——《共犯》《逆转胜》监制 陈鸿元
聪明的东默农透过一个幽默的故事说出了商业电影编剧中的种种奥秘,这些奥秘不只是技巧,而是商业电影为了要让大部分观众取得情感共鸣而必须考虑的观众感受——不装、不假、生动、好看,大推。
——《逆转胜》导演 孔玟燕
高明又平易近人的工具书,透过生动活泼的故事体,教授编剧技巧的同时,将读者带入编剧日常情境,感受困难和困境,了解产业现状和现实。本书本身就是一部曲折又充满勇气的电影,鼓舞着所有“有梦想没才华”的你!
——资深电影人 黄郁茹
打开此书,跟随书中主角脚步,他将带领你从一个素人变成编剧大师,这本书会让你想放在桌边、床头、包包里,随时翻阅。它能让你在创造故事的浩海中,找到明灯;创意枯竭时,得到养分。就算我现在已从事歌仔戏及电视职业编剧多年,翻阅此书时,心情依然悸动。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在此诚挚推荐给大家。
——缘龙影视文化事业执行长 江明龙
这是一本好吃又好消化的编剧书。东默农精准地解构编剧这门技艺,又极其聪颖地将其组织成一堂别出心裁的编剧课,让编剧原理与故事本身相互参照,又能紧密扣合。推荐给对编剧这门职业存有各种想象与迷思的每个人。
——金马奖最佳动画短片导演 拉瓦
媒体推荐
我觉得这本书真正厉害的地方是,读完后让人对于写剧本这件事跃跃欲试!
——摘自“小叶白笔不是笔”部落格
第一次看到这种写成小说的编剧书,加上封面比较卡通,原本以为是一本很随性没什么内容的书(作者很乱来很敢啊),没想到翻开一看,居然停不下来,一页接着一页,有好笑也有感人,对那些“没有天分”的心理描写,不知道为什么很受触动。
更重要的是,里面教的编剧观念和方法扎实到不行!!把许多我过去看很多编剧书似懂非懂的观念,用很透彻的角度点破,觉得豁然开朗,很推荐给想学编剧的人,把这本书当成入门书,看完以后再去看其他编剧书,会觉得其他的书更容易懂了。很感谢作者的用心,提供给初学者一块垫脚石,让我们可以更容易进入说故事的世界。
——摘自博客来读者“看过许多编剧书的人”的留言
著者简介
东默农,1985年生,屏东人,毕业于台大心理系。从初中开始接触小说写作,大学开始接触戏剧,当过导演、演员、编剧。曾于动画工作室、漫画出版社、影音制作公司担任特约编剧,现为接案编剧与编剧讲师。
曾入围2013年“中国好剧本”电视剧剧本征集大赛百强,获2012年新北巿动漫原创剧本奖佳作、第四届台湾大哥大简讯文学奖二奖、第四届温世仁武侠小说奖佳作。入围第九届青年才俊戏剧竞演艺术节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并获评审特别奖。
简 目
第一章 热炒店的编剧课
第二章 没有梦想的职业
第三章 淘汰
第四章 面对现实
第五章 对立
第六章 电影不都这样演吗?
第七章 相同场地,不同场景
第八章 没说出口的话
第九章 光有梦想是不够的
第十章 与你的约定
后 记
一本书孵化的奇幻之旅:出书的企划与关卡
出版后记
目 录
第一章 热炒店的编剧课
拜师
梦想会替我开路
第二章 没有梦想的职业
想当编剧,从放弃梦想开始
被害妄想症
发展故事的公式
第三章 淘汰
内外之分
公式的内部
第四章 面对现实
振作的唯一方法
角色小传
角色设计
第五章 对立
卖得出去才是重点
角色布局
角色功能的布局
伏笔的设计
象征的设计
主旨揭露的布局
第六章 电影不都这样演吗?
W 型结构
故事的上半场
有麻烦才会动起来
故事的下半场
核心与支线
第七章 相同场地,不同场景
不安的心
场景、场次与剧本格式
分场研究
场景的元素
场景的顺序
第八章 没说出口的话
每个场景都是部小戏
台词,潜的比较好
锦上添花的经典台词
台词、场景都有结构
对白与动作设计
第九章 光有梦想是不够的
梦想以外的事
商品制造流程
现实以外的事
第十章 与你的约定
朝理想前进
小心跌倒
后 记
一本书孵化的奇幻之旅:出书的企划与关卡
出版后记
结 语
教课、写书,常使我看起来像是一个故事达人,但面对故事,我从来就只是个小人物。很多人都以为,学会怎么说故事,就从此不会再为故事困扰,这是个巨大的迷思。再了不起的作家,都会为了创作苦恼,更何况是我。我只是比较幸运,有这个时间、意愿和论述能力,可以替我这几年的经验与所学,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在剧本创作的领域,有其他更伟大的创作者所写的编剧书。当如何出版社向我约稿时,我反复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我还需要再写一本?”但主编怡如和项目真真热情肯定我的内容值得通过出版被大家看见,所以我想在最后,谈一谈这本书许多设计的初衷。
首先,希望它好读。我常听到来自学生的回馈,说他们不是啃不进编剧书(说每看必睡),就是读不懂。所以我选择把它写成一本小说,希望通过简单的情节,让它读起来更有趣味性和代入感,并且尽量讲得更细节、更白话、更步骤化,好让没有经验的人也可以了解“故事”这部精密机械的运转方式和设计原则。您可能会在其他编剧书中见到类似的一些内容和概念,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故事从来没有秘密,我并不觉得我发明了什么,我只是以我的方式和我的诠释,重新把这些内容表达了一次。
再者,这是一本为商业娱乐而写的编剧书。我知道对于很多创作者而言,“故事”两字所代表的意思更神圣、更私密也更遥远,远远不是“商品”两字可以说完的,我完全明白。但一个产业要形成,必须要有一群匠人,持续生产不那么出色,但质量令人满意的作品,可以持续让消费者愿意买单。这本书便是为了培养匠人而写的,它无法教人学会“任何故事”,但它能告诉你怎么写一个“好看的故事”,并且让你在遇上瓶颈时,更有方向,知道怎么突破。
最后,希望“去感性”。我一直以来的教学,都刻意地机械化,刻意地强调结构、步骤和技巧,而不去谈美感、生活品位、人性观察,甚至在整本书中,谈结构的部分远大于谈角色人物,甚至角色在教学中看起来,只是布局的一枚棋子。但事实上,我并不是不理解一个厚实、丰富的角色对一个故事的重要性,也不是纯粹的结构派信徒,我之所以避开这些,一方面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无法驾驭,难免挂一漏万,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事太多人强调了,而结构与技巧的重要性,却被明显忽略。对我而言,理性与感性一直都是互补的双璧,缺一不可,我只是扮演补强理性的角色而已。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故事中的高明,是我的化身,其实我与高明一点也不像。我对生活与工作常常三分钟热度,要靠太太和截稿日管制,说要精于计算规划,却又常做冲动的决定,事后才深刻反省。我反而更像咏琪,出身开明的家庭,从小与艺术无缘,却不知为何就是受到戏剧吸引,苦苦摸索后觉得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料,与写作分分合合,却又总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获得肯定。
能走在这样的路上,步步充满感激。
要感谢插画家 Cindy Yang 在百忙之中从美国越洋替我绘制了封面与各章节插图。她的作品一直以来都与台湾的土地有深厚的联结,能够邀请到她替这部年轻又带点台味的编剧书增色,非常荣幸。感谢业内的前辈、朋友,在听闻我出书的消息后,愿意挂名推荐给我鼓励,还盛情写了许多感人的读后感,让我这个平常深居简出、没多少朋友的编剧,感觉到满满的暖意。
再次感谢如何出版社的主编怡如、项目真真与营销宜婷、惟侬,接受我任性的选择与未成熟的能力。感谢粉丝专页上每位学员,在我写书过程中的反复打气(本书开头那个混搭抽签的作业,就是在粉专上征求来的)。感谢家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的支持。感谢我的第一位读者、营销顾问、公司老板、知心好友、心灵支柱、玩伴、情人、妻子、老伴佩君。感谢上师三宝加持。
愿故事中的咏琪(勇气)与高明,与你们同在。
- 益起映创 (微信公众号认证)
- 官方直营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