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人生就是这样,携手一生记忆*深刻的却是这些点点滴滴不完美的小事情。凝聚成我么心中的完美。我衷心的希望你也能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找到一位不完美的伴侣。一本好书也是这样。
★读者评论:(2012-03-22 10:25:36当当网)又是一本讲人与自然的树。女儿说感动。我也很感动: 1.艾莉丝的父母买了那块地和房子,但他们却从不把那地上的树占为己有,而是慷慨地与人分享。因为没人能拥有一棵树。 2.树中毒了,大家为它围围巾,拉遮阳布,安慰,哭泣,悲伤痛苦。那是一种平等的高贵情感,因为在那里树是他们的邻居、朋友。 想起了王鼎均笔下的《那树》,同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棵古老而有灵性的树,却迥然不同的命运。想起了小时候村口的那棵枝叶繁茂却不知何处去的大梧桐。。。。。。
◎ 刘清彦 儿童文学工作者 这本书**的震撼力在于,作、画者带我们一起凝视一个生命结束的过程和样貌。“死亡”向来是邦廷喜 欢着墨并且深深关切的主题,她认为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习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困境,死亡更是不能避之不谈 的事,因为“这就是人生”。 她的许多故事以死亡为主轴、出发点或背景,帮助小朋友从死亡中看见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得到活下去的勇气、力量和希望。因此,她在书写这类主题的故事时,总是巧妙地将死亡使孩子恐惧的一面隐藏起来,着重于刻画角色面对死亡情境时的情绪与情感,以及他们如何从悲伤中寻觅出路的经过。只有在这本书里,她毫不隐讳地直接让孩子清清楚楚注视生命死去的过程和模样。
内容介绍
女孩艾莉丝好爱农场上那棵靠近马路的老橡树。但是春天里的某一天,那棵树的叶子渐渐变黄掉落……,大家努力救它,树还是渐渐枯死了。艾莉丝以为老橡树会一直在那里,就像天空和草原,就像爸爸和妈妈一样。最后,树似乎放弃了,艾莉丝也是,直到她想起一样东西,一件事,才让她重新燃起希望。如果她没有办法救那棵树,这或许也是她能做的事。
作者介绍
作者 伊夫?邦廷,美国当代*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1928年生于北爱尔兰,1968年正式开始写作生涯,至今作品逾200本,作品种类有图画书、儿童故事书和少年小说,涉猎的主题从巨人、精灵和鬼魅的童话,以及反应儿童和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她以贴近小孩生活的素材和表达方式,深受大小读者的喜爱,她的作品,关注移民、无家可归者、战死者后代等社会不同层面,给孩子们展示不同的儿童生活。 邦廷是图画书界为数不多的因文字而著名的大师,光芒甚至改过了与其合作的画家。她曾与众多图画书画家合作,诸如RonaldHimler、Beth Peck、Greg Shed、Jan Bret和DavidWiesner等等,其中许多人当时或者后来都成为英美图画书界最知名的画家。 内地近年陆续出版了邦廷的图画书,代表作有《小鲁的池塘》、《开往远方的列车》、《爷爷的墙》等。画者 罗纳德?希姆勒,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自幼喜欢画画,深具艺术天赋。高中毕业后进入克利夫兰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插画,1960年获得绘画专业学位顺利毕业。他曾以商业广告艺术家的身份从事多种与艺术相关的工作,辞职后多年游学欧洲。1972年,罗纳德?希姆勒出版了第一本自己选编并插画的是个合集《快乐的一天——给孩子的诗集》。一经出版,即受到儿童文学界的赞誉,随后被邀请与众多作者合作创作图画书。他擅长铅笔线条和水彩晕染,前者表现在对故事的场景和人物的勾勒,后者表现在对故事动人的氛围的营造。 罗纳德?希姆勒与伊夫?邦廷多年来被誉为图画书界的黄金搭档,合作的作品频获各项大奖,例如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童书奖的《爷爷的墙》。除了伊夫?邦廷温柔敦厚的说故事能力,罗纳德的插画毋庸置疑充分烘托了伊夫?邦廷的故事的情感张力。在该书中,利用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楚、远物模糊的绘画方法,成功地在画面中制造了深远的空间感。他一贯写实的淡彩画以灰色为主调营造出忧伤感,读起来扣人心弦。
书摘插画
- 启发童书馆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