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东方出版中心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OPC东方出版中心旗舰店 微信认证
东方出版中心是国家级综合性出版社,隶属中国出版集团。前身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成立于1978年11月18日。1995年更为现名。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万年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40.80
运费: 免运费
库存: 153 件
万年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商品图0
万年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商品图1
万年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商品缩略图0 万年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商品缩略图1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何谓中国?何以万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文明的长河发端于何时何地?

我们中国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何谓中国?何以万年!

让我们一起来读《万年中国》,

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一、实证万年中华文明史

二、揭示“满天星斗、中心引领”的中华大地各地文明演进,走向中原引领的伟大情景

三、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发展脉络:早期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四、考古学的中国方案:提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新方案

 

当代中国一线考古人

陈胜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

冯  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所研究员

张居中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贾湖遗址发现与研究主持者

蒋乐平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跨湖桥文化和上山文化主要发现者、发掘者

刘  斌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良渚古城的发现者和发掘主持者

贾笑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河梁遗址发掘主持者

韩建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长江学者、南佐遗址发掘主持者

高江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领队

赵海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

邸  楠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石峁考古队副队长

 

八大核心考古遗址

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万年上山

中华礼乐文明的萌芽:舞阳贾湖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源头:良渚古城

最早的宫城:南佐都邑

第一次制度的创新:牛河梁

最初的中国:陶寺

早期的国家:石峁

王权的初兴:二里头

 

 

当代名家倾情作序推荐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姜义华

中国考古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所研究员 王巍

 

何谓中国?何以万年!——《万年中国》的时间线

从文明起源的距今10000-8000年前后,到文明加速形成的距今6000-5000年前后,再到文明形成并特点凸显的距今4000年前后,止步于三星堆文明诞生的商朝之前

 

万年奠基

距今一万年,华北驯化了粟和黍,浙江上山开始栽培稻,制作陶器和石器。

 

八千年起源

距今8000年,全球气候温暖,稻作农业北传淮河下游,粟作农业在黄河中下游及燕山南北普及,贾湖出现有玉器和绿松石器随葬的大型墓葬,社会开始分化,文明起源开启。

 

六千年加速

水稻耕作向长江流域传播,北传汉水和黄河流域,手工业显著进步,出现精致坚实的陶器。

 

五千多年进入(文明社会)

手工业专业化、礼器开始出现,礼制基本形成。良渚古国诞生,长江中下游进入文明阶段。

 

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

山西陶寺和陕西石峁两座巨型都邑相继出现,黄河中游的力量开始崛起。

 

四千年王朝建立

二里头开创了广域王权国家模式,夏王朝建立,中华文明进入了以中原为中心的新阶段。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凝练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列于首位的就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他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本书即以近年来坚实的考古发现为基础,从万年上山到夏商二里头,生动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通过对中国大地上诸多考古成果的深入分析,本书具体而生动地说明了商、周以前数千年间,也就是差不多距今一万年这段时间中,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各族群的先民,如何以人的自觉共同缔造了具有鲜明独特性格的中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以及山林农牧文明,为中华文明在新的历史阶段的生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部著作,对于我们进一步清楚认识中华文明悠久的优秀传统,并准确和充分地理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这一重大论断有着较大的帮助。

全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一卷在手,读懂万年中国。本书已经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为“中华文明新探索丛书”中的第一部作品。


目录

序  篇

 

由中国考古人自己揭示,中华文明如何“相变”  陈胜前

气候环境和农耕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未断基础  吕厚远

韩建业:8000年前古人观象授时,中华文明起源迈出第一步  李念  采写

附录1:国人哪些文化基因在中华文明起源之初已孕育?

附录2:相距千里,5500年前凌家滩人和红山人谁赴了谁的晚宴?

 

8000年:中华文明的起源

 

从天文学起源论证中华文明有8000年历史  冯时

中华礼乐文明的因素已在9000年前的贾湖萌芽  张居中

万年上山,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  蒋乐平

附录3:8500年前曾共时存在的上山和贾湖,稻作来自山还是海?

 

5000年:中华文明的形成

 

5000年前后,良渚古城内外的惬意江南生活  刘斌

南佐都邑性聚落,5000年前最大中轴线布局宫殿  韩建业

5500年前,牛河梁祭祀礼仪完成史前首次制度创新  贾笑冰

附录4:良渚南佐牛河梁三地各异,但显“中心”“堆高”共性

附录5:谜团?牛河梁遗址大墓唯玉为葬,但墓主生活在何处

 

4000年:早期的国家与最初的王朝

 

4300年前的陶寺,“最初中国”从此走来并成长  高江涛

石峁,陕北高原上最早形成的早期国家  邸楠

二里头开创广域王权国家模式,并引领后世  赵海涛

附录6:北方强国石峁被谁消灭了?陶寺的盘龙真是龙吗?

附录7:为何“满天星斗”变成了“中心引领”?


OPC东方出版中心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OPC东方出版中心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东方出版中心是国家级综合性出版社,隶属中国出版集团。前身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成立于1978年11月18日。1995年更为现名。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万年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dfcbzx
东方出版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