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
定价:79.0
ISBN:9787030503510
作者:唐梅
版次:31
出版时间:2016-10
内容提要: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既不同于城市社区也不同于农村社区的特殊社区类型——转制社区。社区建设是转制民族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转制民族社区建设中,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三大主体。从社区建设的内容看,转制民族社区建设与一般的城市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点在于:一是要重视转制居民市民化的问题;二是要特别关注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及精神信仰;三是要考虑基层管理体制的转变。本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的案例,对转制民族社区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章社区与转制民族社区1
第*节社区3
第二节社区建设3
第三节转制社区5
第四节转制民族社区8
第五节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8
第二章社区变迁11
第*节社区历史变迁13
第二节居民生活变迁18
第三章政府角色及其实践25
第*节基础设施建设27
第二节公共空间建设28
第三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32
第四章社区组织建设41
第*节社区三大组织建设及社区服务43
第二节社区社会组织55
第五章居民参与及角色转变67
第*节居民参与及诉求69
第二节市民化过程中的角色转换及其认同76
第三节居民的社区归属感101
第六章DW社区转制后社区建设情况111
第*节DW社区概况113
第二节DW社区转制后社区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4
第三节DW社区转制后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124
第四节对DW社区转制后社区建设的建议128
第七章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的总结与思考135
第*节基于几类转制社区建设的比较137
第二节对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的进一步思考140
参考文献142
附录151
附录一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153
附录二访谈记录整理178
后记232
在线试读:
第*节 社区
自滕尼斯提出社区概念以来,社区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很大变化,学者对社区也已形成许多不同的定义。对社区的界定,我国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有的主张按城市中的街道划分,一个街道就是一个社区;有的主张界定在居委会,一个居委会辖区就是一个社区。对于转制社区,其乡或地区相当于城市的街道一级,事实上这两个层面很多时候也是很难区分开的。比如,在本书中,如何定位“社区”也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本书选择的MZJY社区在成立社区以前是CY乡的8个村(居),与东三村共同组成以前的民族乡;虽然转居上楼后,MZJY社区只是目前CY地区的6个社区之一,但社区建设的很多方面与CY地区的政策是息息相关的。本书所关注的主题决定了将在不同层次的社区之间切换来展开研究。总之,虽然笔者聚焦在MZJY社区,但在许多内容的展开上会涉及CY地区的层面。政府主导的转制社区建设现状决定了研究中无法局限于一个具体的社区层面。所以,本书中的社区既在具体的社区层面使用,也在地区或乡的层面使用,因为在社区建设的许多方面,单个的小社区与所在地区的大社区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且很多社区服务项目都是地区组织或地区出资在各社区落实。因此,本书中涉及的许多社区建设项目会提到地区或乡。
第二节 社区建设
自从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首届会长崔乃夫公开提出和使用“社区建设”一词,至今已有20多年。在这20多年中,各地积极开展社区建设活动,已经形成了多个社区建设模式。1999年,民政部在全国选择和命名了26个“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2002年又正式命名了27个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148个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民政部在全国选择和命名的“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及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城区很多都发展成社区建设模式,根据文献检索,公开报道并被称为模式的有20多个。 随着各地社区建设实践的开展,关于社区建设模式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比如,王青山和刘继同编著的《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黎熙元等著的《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等,还有一些研究社区建设模式的论文,如胡宗山的《全国社区建设模式评析》,尹立家、尤红洁、顾锁群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模式》,陈伟东的《江汉:社区建设的模式创新》等。这些研究涉及了镇江模式、青岛模式、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武汉模式、天津模式、北京模式、南京模式、江汉模式、四平模式等,这些模式都各有特点,但都是有关城市社区的探讨,几乎不涉及转制社区的研究。
在转制社区的研究中,转制社区建设研究是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转制社区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当地城市化水平及社会稳定。目前,现有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从学科上讲,主要是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前者侧重于从政府的角度,主要研究社区建设中公共事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后者侧重于从社区建设中居民的社区参与和社区认同感、归属感方面进行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很多,不过各学科都主要是在自己的领域进行研究。但社区建设的实践则是综合而复杂的,需要结合各学科的优势进行系统研究。在本书中,笔者将结合自身行政管理和社会学的专业背景,对转制民族社区建设进行系统综合研究。
由于转制社区处在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过渡阶段,所以讨论转制社区建设也需要关注有关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研究。自从我国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运动以来,农村社区建设也随之受到重视。目前,关于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成果也陆续出版,比如,潘屹的《家园建设:中国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分析》等著作,从中可以看到农村社区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的不同。而转制社区建设是兼有两者的特点,还有一些自己的独特之处,值得单独研究。
在本书中,笔者主要通过社区建设的主体及主体间关系、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等方面来讨论转制民族社区建设。
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的特殊性主要是源于其“转制”和“民族”的特点。由于是转制社区,其在社区建设的主体和内容上都与城市社区有较大的区别。从社区建设的主体来看,转制社区都是城市化的产物,而政府推动的城市化又是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所以,在转制社区建设中,政府的作用比一般社区大,而社区社会组织则发展欠缺,还难以承担社区建设的主体作用。从社区建设内容上看,转制民族社区建设中还特别关注农民市民化问题,要关注少数民族特殊的生活需求,比如,对穆斯林社区的清真饮食的满足和做礼拜的清真寺等活动场所。
在社区建设主体及主体间关系的定位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成果,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社区治理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建设主体间的关系和角色定位的发展过程应是:从强政府、强社会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经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合作型治理模式,向社区主导与政府支持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社区自治型治理模式转变,比如,居站分设。从这个角度讲,笔者比较赞同王青山等提出的“从社区建设行为主体考察,我国社区建设过程表明,社区建设行为主体的角色是变迁的。其基本走向是政府主导→政府与社区相结合主导→社区主导的漫长过程。现阶段由政府启动,由政府主导。这既是客观事实,也是实践需要的,是实事求是的。因为资源主要集中在政府手里,因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政府有绝对权**和诚信。显然,在这样现实条件下如果一味强调社区主导是不现实的,因而是不合理的。下一步,当‘社区’建设起来,社区建设将会是政府与社区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过程。政府与社区都是社区建设的行为主体。再发展下去,终将会是社区主导。当然,社区主导是有条件的” 。
关于社区建设的内容,在民政部发布的相关文件中,主要归纳了社会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民政部同时还要求各地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内容。因此,各地在实践中发展出了自己的社区建设内容体系。一些以实践为例的研究著作也将社区建设内容体系扩大,从5项到14项乃至更多项内容。社区建设的内容是随着社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总的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包括的内容越来越多。转制民族社区建设有着与其他社区相同的社区建设内容,如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但还有与一般城市社区建设中不同的内容,比如,要特别关注农民市民化问题,要关注少数民族特殊的生活需求,包括对穆斯林社区的清真饮食的满足和做礼拜的清真寺等活动场所的建设。
第三节 转制社区
目前,有关转制社区的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
一、对转制社区定义和特征的探讨
转制社区产生于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兼有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特点,但又是与二者不尽相同的特殊社区,而且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对这种社区也有不同的概括和提法。有些研究偏重农村转变的角度,如村落的终结 、新村社共同体 、超级村庄 、城中村、城郊村等;有些研究偏重转入城市的角度,如城市化社区、撤村建居社区、村改居社区、转制社区、转型社区等,还有的称为城乡结合部社区、城市边缘社区等。
关于转型社区的产生,学者们基本达成共识,即转型社区是指城中村、城郊村等通过撤村建居、村改居等方式产生的从农村到城市转型的社区。这种社区与因单位制解体而形成的一种城市社区在社区建设的目标上有很大的不同,后者是要增强社区认同,为人们提供一种归属,使人们通过一种新的形式团结起来,不至于失范、无序;而转制社区本身一般都是从较为团结的农村社区转型而来,所以转制社区的建设目标是要让共同体得以延续,使转制中的居民尽快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社会及体制。与城市中商品楼小区的陌生人情景下关注社区的形成、共同体的形成不同,转制社区一般都是原本的熟人社会,即便产业发生了变化,也多是在半熟人的情景中。与虚拟社区相比,转制社区是处在现实空间的,有着具体的范围、组织机构、办公场所等,不仅仅是精神的家园,还能办理许多具体的事务,和农村社区相比较而言,也有很大的不同,从体制、机制到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总之,转制社区有着与目前各种社区类型所不同的特点,这些差异使得转制社区很有研究价值。另外,作为城乡二元体制转变产物的转制社区,又兼有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特点,同时有许多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既是一种过渡社区类型也是一种特殊社区类型,需要得到更多、更进一步的研究。
本书选择转制社区的提法,原因在于:①我国转制社区的产生与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密切相关,用“转制社区”更能体现这种特殊性;②从村落到社区,体制的转变具有根本的影响力,用“转制社区”更能反映这种转变;③我国的城市化是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学术界也多用被动城市化来描述失地农民面临的城市化,用“转制社区”更能体现这种特点。另外,转型社区多用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而出现的社区,以及国外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农村城市化的社区,与这里探讨的转制社区在产生原因和表现及特点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因此本书选择“转制社区”来指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过程中的社区类型,而本书要探讨的“转制民族社区”是指处在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过程中的少数民族聚居的社区。这里的转制包括区划、户籍上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及居民心理认同和适应的转变。根据这几个方面的实现情况,目前的转制社区可以大致被分为3种类型,如北京一些整体搬迁上楼、实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转制社区模式;带着发展较好的集体经济转制的广州社区;只是转了户籍,但保留自建房、划归不同城市老社区管理的乌鲁木齐的转制社区等。总的来说,各种社区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实现了转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一些地方政策,形成了不同的转制社区,而且各种类型的转制社区在各城市都可能并存,对某一具体的转制社区而言,也就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而可能属于不同类型,在其今后的发展中也还会变为其他类型。
定价:79.0
ISBN:9787030503510
作者:唐梅
版次:31
出版时间:2016-10
内容提要: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既不同于城市社区也不同于农村社区的特殊社区类型——转制社区。社区建设是转制民族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转制民族社区建设中,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三大主体。从社区建设的内容看,转制民族社区建设与一般的城市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点在于:一是要重视转制居民市民化的问题;二是要特别关注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及精神信仰;三是要考虑基层管理体制的转变。本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的案例,对转制民族社区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章社区与转制民族社区1
第*节社区3
第二节社区建设3
第三节转制社区5
第四节转制民族社区8
第五节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8
第二章社区变迁11
第*节社区历史变迁13
第二节居民生活变迁18
第三章政府角色及其实践25
第*节基础设施建设27
第二节公共空间建设28
第三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32
第四章社区组织建设41
第*节社区三大组织建设及社区服务43
第二节社区社会组织55
第五章居民参与及角色转变67
第*节居民参与及诉求69
第二节市民化过程中的角色转换及其认同76
第三节居民的社区归属感101
第六章DW社区转制后社区建设情况111
第*节DW社区概况113
第二节DW社区转制后社区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4
第三节DW社区转制后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124
第四节对DW社区转制后社区建设的建议128
第七章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的总结与思考135
第*节基于几类转制社区建设的比较137
第二节对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的进一步思考140
参考文献142
附录151
附录一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153
附录二访谈记录整理178
后记232
在线试读:
第*节 社区
自滕尼斯提出社区概念以来,社区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很大变化,学者对社区也已形成许多不同的定义。对社区的界定,我国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有的主张按城市中的街道划分,一个街道就是一个社区;有的主张界定在居委会,一个居委会辖区就是一个社区。对于转制社区,其乡或地区相当于城市的街道一级,事实上这两个层面很多时候也是很难区分开的。比如,在本书中,如何定位“社区”也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本书选择的MZJY社区在成立社区以前是CY乡的8个村(居),与东三村共同组成以前的民族乡;虽然转居上楼后,MZJY社区只是目前CY地区的6个社区之一,但社区建设的很多方面与CY地区的政策是息息相关的。本书所关注的主题决定了将在不同层次的社区之间切换来展开研究。总之,虽然笔者聚焦在MZJY社区,但在许多内容的展开上会涉及CY地区的层面。政府主导的转制社区建设现状决定了研究中无法局限于一个具体的社区层面。所以,本书中的社区既在具体的社区层面使用,也在地区或乡的层面使用,因为在社区建设的许多方面,单个的小社区与所在地区的大社区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且很多社区服务项目都是地区组织或地区出资在各社区落实。因此,本书中涉及的许多社区建设项目会提到地区或乡。
第二节 社区建设
自从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首届会长崔乃夫公开提出和使用“社区建设”一词,至今已有20多年。在这20多年中,各地积极开展社区建设活动,已经形成了多个社区建设模式。1999年,民政部在全国选择和命名了26个“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2002年又正式命名了27个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148个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民政部在全国选择和命名的“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及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城区很多都发展成社区建设模式,根据文献检索,公开报道并被称为模式的有20多个。 随着各地社区建设实践的开展,关于社区建设模式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比如,王青山和刘继同编著的《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黎熙元等著的《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等,还有一些研究社区建设模式的论文,如胡宗山的《全国社区建设模式评析》,尹立家、尤红洁、顾锁群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模式》,陈伟东的《江汉:社区建设的模式创新》等。这些研究涉及了镇江模式、青岛模式、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武汉模式、天津模式、北京模式、南京模式、江汉模式、四平模式等,这些模式都各有特点,但都是有关城市社区的探讨,几乎不涉及转制社区的研究。
在转制社区的研究中,转制社区建设研究是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转制社区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当地城市化水平及社会稳定。目前,现有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从学科上讲,主要是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前者侧重于从政府的角度,主要研究社区建设中公共事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后者侧重于从社区建设中居民的社区参与和社区认同感、归属感方面进行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很多,不过各学科都主要是在自己的领域进行研究。但社区建设的实践则是综合而复杂的,需要结合各学科的优势进行系统研究。在本书中,笔者将结合自身行政管理和社会学的专业背景,对转制民族社区建设进行系统综合研究。
由于转制社区处在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过渡阶段,所以讨论转制社区建设也需要关注有关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研究。自从我国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运动以来,农村社区建设也随之受到重视。目前,关于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成果也陆续出版,比如,潘屹的《家园建设:中国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分析》等著作,从中可以看到农村社区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的不同。而转制社区建设是兼有两者的特点,还有一些自己的独特之处,值得单独研究。
在本书中,笔者主要通过社区建设的主体及主体间关系、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等方面来讨论转制民族社区建设。
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的特殊性主要是源于其“转制”和“民族”的特点。由于是转制社区,其在社区建设的主体和内容上都与城市社区有较大的区别。从社区建设的主体来看,转制社区都是城市化的产物,而政府推动的城市化又是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所以,在转制社区建设中,政府的作用比一般社区大,而社区社会组织则发展欠缺,还难以承担社区建设的主体作用。从社区建设内容上看,转制民族社区建设中还特别关注农民市民化问题,要关注少数民族特殊的生活需求,比如,对穆斯林社区的清真饮食的满足和做礼拜的清真寺等活动场所。
在社区建设主体及主体间关系的定位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成果,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社区治理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建设主体间的关系和角色定位的发展过程应是:从强政府、强社会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经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合作型治理模式,向社区主导与政府支持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社区自治型治理模式转变,比如,居站分设。从这个角度讲,笔者比较赞同王青山等提出的“从社区建设行为主体考察,我国社区建设过程表明,社区建设行为主体的角色是变迁的。其基本走向是政府主导→政府与社区相结合主导→社区主导的漫长过程。现阶段由政府启动,由政府主导。这既是客观事实,也是实践需要的,是实事求是的。因为资源主要集中在政府手里,因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政府有绝对权**和诚信。显然,在这样现实条件下如果一味强调社区主导是不现实的,因而是不合理的。下一步,当‘社区’建设起来,社区建设将会是政府与社区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过程。政府与社区都是社区建设的行为主体。再发展下去,终将会是社区主导。当然,社区主导是有条件的” 。
关于社区建设的内容,在民政部发布的相关文件中,主要归纳了社会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民政部同时还要求各地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内容。因此,各地在实践中发展出了自己的社区建设内容体系。一些以实践为例的研究著作也将社区建设内容体系扩大,从5项到14项乃至更多项内容。社区建设的内容是随着社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总的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包括的内容越来越多。转制民族社区建设有着与其他社区相同的社区建设内容,如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但还有与一般城市社区建设中不同的内容,比如,要特别关注农民市民化问题,要关注少数民族特殊的生活需求,包括对穆斯林社区的清真饮食的满足和做礼拜的清真寺等活动场所的建设。
第三节 转制社区
目前,有关转制社区的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
一、对转制社区定义和特征的探讨
转制社区产生于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兼有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特点,但又是与二者不尽相同的特殊社区,而且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对这种社区也有不同的概括和提法。有些研究偏重农村转变的角度,如村落的终结 、新村社共同体 、超级村庄 、城中村、城郊村等;有些研究偏重转入城市的角度,如城市化社区、撤村建居社区、村改居社区、转制社区、转型社区等,还有的称为城乡结合部社区、城市边缘社区等。
关于转型社区的产生,学者们基本达成共识,即转型社区是指城中村、城郊村等通过撤村建居、村改居等方式产生的从农村到城市转型的社区。这种社区与因单位制解体而形成的一种城市社区在社区建设的目标上有很大的不同,后者是要增强社区认同,为人们提供一种归属,使人们通过一种新的形式团结起来,不至于失范、无序;而转制社区本身一般都是从较为团结的农村社区转型而来,所以转制社区的建设目标是要让共同体得以延续,使转制中的居民尽快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社会及体制。与城市中商品楼小区的陌生人情景下关注社区的形成、共同体的形成不同,转制社区一般都是原本的熟人社会,即便产业发生了变化,也多是在半熟人的情景中。与虚拟社区相比,转制社区是处在现实空间的,有着具体的范围、组织机构、办公场所等,不仅仅是精神的家园,还能办理许多具体的事务,和农村社区相比较而言,也有很大的不同,从体制、机制到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总之,转制社区有着与目前各种社区类型所不同的特点,这些差异使得转制社区很有研究价值。另外,作为城乡二元体制转变产物的转制社区,又兼有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特点,同时有许多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既是一种过渡社区类型也是一种特殊社区类型,需要得到更多、更进一步的研究。
本书选择转制社区的提法,原因在于:①我国转制社区的产生与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密切相关,用“转制社区”更能体现这种特殊性;②从村落到社区,体制的转变具有根本的影响力,用“转制社区”更能反映这种转变;③我国的城市化是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学术界也多用被动城市化来描述失地农民面临的城市化,用“转制社区”更能体现这种特点。另外,转型社区多用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而出现的社区,以及国外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农村城市化的社区,与这里探讨的转制社区在产生原因和表现及特点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因此本书选择“转制社区”来指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过程中的社区类型,而本书要探讨的“转制民族社区”是指处在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过程中的少数民族聚居的社区。这里的转制包括区划、户籍上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及居民心理认同和适应的转变。根据这几个方面的实现情况,目前的转制社区可以大致被分为3种类型,如北京一些整体搬迁上楼、实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转制社区模式;带着发展较好的集体经济转制的广州社区;只是转了户籍,但保留自建房、划归不同城市老社区管理的乌鲁木齐的转制社区等。总的来说,各种社区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实现了转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一些地方政策,形成了不同的转制社区,而且各种类型的转制社区在各城市都可能并存,对某一具体的转制社区而言,也就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而可能属于不同类型,在其今后的发展中也还会变为其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