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日本
作 者:[日]白洲正子 著 尹宁 小米呆 译
定 价:88
出 版 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页 数:352
装 帧:简装
ISBN:9787540492373
目录
●第一章 油日的古面具第二章 从油日到栎野 第三章 宇陀的大藏寺 第四章 草药的故乡第五章 石之寺第六章 樱之寺第七章 吉野川上第八章 访石第九章 环金胜山第十章 山国火祭第十一章 泷之畑第十二章 木地师之村第十三章 丹生都比卖神社第十四章 长滝 白山神社第十五章 湖北 菅浦第十六章 西岩仓的金藏寺第十七章 山村中的圆照寺 第十八章 寻花第十九章 久久利之乡第二十章 田原的古道第二十一章 越前 平泉寺 第二十二章 葛川 明王院第二十三章 葛城之境 第二十四章 从葛城到吉野 后记
内容介绍
《寻隐日本》是日本美学大家白洲正子的代表作。她漫步于近江、京都、大和、越前的隐匿秘境,深受古典之美和居于其中的人们悠然脱俗之魂触动,写下了这本随笔文集。本书初版于1969年,时值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心变得浮躁,而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也变得随波逐流:人们一窝蜂的挤向所谓景点,踩点式地观光,并不太在意眼前的风景和背后的文化。有感于此,白洲正子与《艺术新潮》编辑部合作,展开了这段为期两年、轰动一时的《寻隐日本》之旅。在这本书中,白洲正子走进了一个被自然、历史和信仰守护的神秘世界。她走遍吉野、葛城、伊贺、越前、滋贺等地,拜访尚未被世俗惊扰的古老村庄、神社古寺,探访山河风景,聆听自然的细述,淡然讲述日本的历史、传承与风俗。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文集,而是只有身兼能乐演员、古董鉴赏家、陶艺家和和服研究家的白洲正子才能写出的纪行本。她用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积淀,呈现了古老日本隐秘而美妙的风景。
[日]白洲正子 著 尹宁 小米呆 译
白洲正子日本散文家、古董收藏家、能剧演员,被誉为“日本历史上十位杰出女性之一”。1910年出生于东京,是日本旧贵族院议员桦山爱辅伯爵的次女。自幼学习能剧,14岁打破能剧禁止女性上台的陈规登台表演,后成为能剧“梅若流”传人。1950年前后开始对写作与古美术产生兴趣,继而持续发表文章,分享自己简单、质朴、亲近自然的美学理念,是日本近代最重要的美学评论家之一。一生著述超过60部,两度获得“读卖文学奖”。1998年因病去世。白洲正子的美学观至今仍影响着日本的设计、艺术与生活。译者 尹宁 小米呆尹宁,80后,做过当代艺术杂志编辑,当做知名日企小职员,现在是一名全职主妇、四岁男孩的妈妈。译有《巴黎,家的私......
精彩内容
本书以“隐庄”(日文原书名)为题,并无特别深刻的含义,从字面理解,是指避世、隐匿的沉静乡村。民俗学家认为,住在山里的神仙会于冬日祭典时现身,待镇魂之舞完毕,又飘然去往偏僻山间,民谣歌曲中唱的“不知去向何方矣”“怅然若失兮”,应该都是这种风俗的遗留。我在这本书里将写到的,正是这样的地方:不是堪称秘境、人迹罕至的深山,而是稍稍偏离大道又不过分遥远,在今日也配得上“隐藏的乡里”之名,静静存在的真空地带。我最爱在这种地方漫步。近年来,道路建设日渐完善,旧街道边的古神社、寺庙逐渐被遗忘,曾经热闹的驿站也日渐萧条。在各地兴起观光热的今日,只有这些隐庄仍属于我。在这个意义上,“隐庄”可谓是“避世隐藏的沉静乡村”。这些地方的人们,守护着世人难以想象的美丽艺术品。那些不满足于去展览上隔着玻璃罩鉴赏美术作品,为此特地去深山的人,那些不经意间去错了寺庙、与意外的物......
摘要
本书以“隐庄”(日文原书名)为题,并无特别深刻的含义,从字面理解,是指避世、隐匿的沉静乡村。民俗学家认为,住在山里的神仙会于冬日祭典时现身,待镇魂之舞完毕,又飘然去往偏僻山间,民谣歌曲中唱的“不知去向何方矣”“怅然若失兮”,应该都是这种风俗的遗留。我在这本书里将写到的,正是这样的地方:不是堪称秘境、人迹罕至的深山,而是稍稍偏离大道又不过分遥远,在今日也配得上“隐藏的乡里”之名,静静存在的真空地带。我最爱在这种地方漫步。近年来,道路建设日渐完善,旧街道边的古神社、寺庙逐渐被遗忘,曾经热闹的驿站也日渐萧条。在各地兴起观光热的今日,只有这些隐庄仍属于我。在这个意义上,“隐庄”可谓是“避世隐藏的沉静乡村”。这些地方的人们,守护着世人难以想象的美丽艺术品。那些不满足于去展览上隔着玻璃罩鉴赏美术作品,为此特地去深山的人,那些不经意间去错了寺庙、与意外的物品相逢的人,或许能得以窥见。每当此时,我总会由衷......